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学生法律认识

大学生法律认识

发布时间: 2025-10-12 16:49:29

『壹』 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好法律基础知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学好法律基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法律知识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基础,一个人的法律知识越多,法律意识就越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法律问题,比如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消费权益保护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识来解决。大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但通过课堂提问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法律知识仍然存在不足。因此,加强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体系,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法律通过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修改并颁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包括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宪法是国家法的基础与核心,法律则是国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法律规范了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确保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大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受到侵害。同时,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也是培养法律思维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法律知识将成为个人发展的重要工具,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学好法律基础知识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学习法律,大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还能培养法律思维,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应该重视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为建设法治社会做出贡献。

『贰』 大学生10个必知的法律常识

1. 大学生必知法律常识
大学生必知法律常识 1.有哪些大学生必须了解的法律常识
1、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

3、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

4、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橡圆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
2.有哪些大学生必须了解的法律常识
1、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3、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亏棚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

4、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
3.大学生应知道的法律常识是什么吧
法律常识是一些老百姓必知的,跟日常生活、工作和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是我们应该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

如今,法律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梁空塌行、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创业投资、邻里关系等各个角落,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即通常所说的“懂法”,才能增强法律意识,守法用法,以法护身:不懂法,则法律意识淡薄,容易以身触法,害己害人。正如一段普法三字经所言:“不懂法,害处大:如盲人,骑瞎马:学法规,长知识;心明亮,走天下。”

为了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日常必知必备的法律常识,以法律的思维理智判断世间的是非曲直,从而规范行为、明白生活、理智处世、合法 *** ,《法律常识全知道》汇总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2000个法律常识,通过案例、法律解析、法条链接3个板块,对我们在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合同纠纷、物业纠纷、房屋买卖租赁、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赔偿、消费理财、著作发明、刑事犯罪、诉讼程序等方面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使我们快速、便捷地找到法律上的解决办法,自己就能轻松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是个人、企业经营、家庭必备的法律工具书。
4.大学生法律小常识
法律小常识一1.如果你在街头看到有人兜售小国旗,你一定要知道这种小国旗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是不允许使用的。

如果你仅仅是想装饰你的案头或房间,那么请你使用鲜花,而不要使用国旗。 2.如果你现在还很年轻,却很关心年老后的退休金问题,那么你首先应该关心的是你的单位是否已依法参加了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将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3.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的家庭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采取了人工授精的方法生育了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当然就是合法的婚生子。

你必须充分保证他的一切权利得以实现,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之。 4.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司法人员,他张口就自吹自擂有通天的本领,并且步步紧逼向你要钱要物非要帮你办什么事不可,那么这个人可能就是冒牌货,你要当心了。

5.如果你下班回家发现被盗,你的第一个任务是马上报案,然后等待公安人员勘查现场。你千万不要急着去看家里丢了什么东西而贸然闯入,有时候破案的线索就在那些很容易被破坏的蛛丝马迹中。

6.如果你接受了父母的大笔馈赠,最符合法律的做法是让你的父母给你写下字据。因为将来一旦有纠纷,法律可只认证据。

法律小常识二1.如果公安人员在执法活动中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滥用职权、刑讯逼供、徇私舞弊,你可以提出控告,受理控告的是公安机关的 *** 部门。 2.如果你要打官司,至少该了解以下几种案件的收费情况。

离婚案件,每件10元至50元,涉及财产分割超过万元的,超过部分按1%缴纳。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案,每件缴纳50元到100元。

财产案件,以争议金额的百分比缴纳。千元以下,每件50元;千元至5万元,按4%缴纳;5万元至10万元,按3%缴纳;百万元以上,按0.5%缴纳。

劳动争议案,每件30元至50元。 3.如果你面临着一场因你缺席而判决的对你不利的官司,那么你可以提出证据证明法院传唤方式不合法,即没有用传票,或者传票没有依法定方式送达给你,法院送达传票必须有回证。

你以此为理由提出申诉,就可能赢得法院重审此案。 4.如果你是位女性,当你在公共场所受到骚扰时,你要义正词严地大声 *** 。

胆怯和忍气吞声只能引来更肆无忌惮的骚扰。法律小常识三这些招聘行为被禁止: 1.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2.招用童工和无合法证件的人员; 3.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 4.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 5.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 6.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7.以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为由,拒绝录用或提高录用标准(国家规定不适合从事的工种和岗位除外)。
5.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法律知识以及获得法律的途径
首先是根本法——宪法。

一国之根本大法。不知宪法的人,即不知自己的权利及义务、不知自己的国体、政体,不配称呼自己为国民。宪法类法律也包括在内,比如选举法、组织法等等。

其次是基本法——刑法、刑诉、民法、民诉、行政及行政诉讼法。

法律即为基本的道德。也就是说,了解法律就是明了道德的底线。

刑法不要求彻底的知道,但是法典里涉及到人身权利民 *** 利的罪名,起码应该了解大概。

民法也不要求彻底的通晓,泛泛了解,知道自己可以依法保护哪些权利。

行政法,主要是知道强制法、复议法、处罚法等几部并了解基本常识。因为行政权才是最强权——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碰撞里,起码要知己。

接下来是国际法。

包括我们签订的国际条约与移植接受的法律等等。不知国际法,就不知道为什么中日存在 *** 争端、琉球究竟是否属于日本、南海争端的起因依据是什么、菲律宾在国际法庭起诉中国是否合法合理等等。

最后,是经济法。劳动法啊之类的。。为了将来打基础。

PS:了解完之后,大概你可以尝试着考一下司法考试了。

『叁』 结合大学生活,谈谈当代大学生该自觉维护法律权威(议论文1200字左右)

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 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观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运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法制原则,所以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八八平等的观念。

『肆』 大学生法律意识论文3000字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中国正在逐步融入法治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法律的约束而生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加入WTO,所有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这意味着,在高度规则化社会中,法律手段将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不论是日常生活的点滴行为,还是宏图伟业的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

从个体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丰功伟业之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因此,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尤其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所谓法律素养,简而言之,就是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

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定法中关于规则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条文体系;二是法律学问中关于原理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够驱动公民积极守法。公民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还能使公民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所谓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这种信仰能够促使公民在法律框架下理性守法,从而实现法治目标。

热点内容
南开大学医学院考研 发布:2025-10-12 18:49:38 浏览:665
中国农业大学2015博士申请 发布:2025-10-12 18:48:48 浏览:635
南京大学化工考研难度 发布:2025-10-12 18:36:24 浏览:424
大学生的活力 发布:2025-10-12 18:36:23 浏览:90
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 发布:2025-10-12 18:30:43 浏览:991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题型 发布:2025-10-12 18:09:18 浏览:969
大学生创业微商 发布:2025-10-12 17:27:58 浏览:575
大学生杀四人 发布:2025-10-12 17:12:04 浏览:989
女大学生画女孩 发布:2025-10-12 17:08:35 浏览:576
大学生法律认识 发布:2025-10-12 16:49:29 浏览: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