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

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

发布时间: 2025-10-15 09:17:13

1.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利弊有哪些呢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多方面且深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意识形态的开放:
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多元化,使大学生能够接触到广泛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2. 艺术和文化素质的提升:
新媒体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如网络电影、短视频等,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3. 社会关系和沟通方式的变革:
社交媒体工具如微信、微博等的普及,简化了沟通流程,提高了社交效率。
4. 表达能力的增强:
新媒体要求用户具备更强的表达能力,通过写作、制作等,提升了大学生的这些技能。
5. 学习方式的转型:
电子书、网络课程等新媒体学习资源,改变了传统学习模式,提高了学习效率。
6. 就业前景的变化:
数字营销、大数据分析等新兴职业的兴起,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新方向。
7. 对健康和心理的影响: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可能影响健康,同时需警惕网络暴力等对心理的潜在伤害。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和风险:
1. 信息过载与碎片化:
大量信息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影响效率。
2. 网络欺凌和暴力:
网络匿名性可能助长不良行为,对个人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3. 网络侵权和盗版:
侵犯知识产权,损害创作者利益,威胁社会创新。
4. 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需加强保护。
5. 焦虑和沉迷:
过度使用新媒体可能引起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沉迷。
总的来说,新媒体为大学生带来了诸多益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与挑战,需要我们正视并合理应对。

2. 大学生主要利用微博干些什么

微博就是一个实名但是不相识的交流平台,大学生一般都关心的是身边的人究竟都做了什么,那些每天睡在自己几百米以内的人,原本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生活轨迹,在微博中,向返璞归真的田园一样,大家又能熟悉起来,这是微博、微信、陌陌等身边交友工具最大的特点。

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论渠道有哪些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论渠道众多
(一)各类门户网站。如搜狐网、新浪网、新华网等。
(二)校园网站。各个高校自己的官方网站。
(三)论坛、贴吧。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论坛、贴吧,以大学生讨论、表达意见为主要目的,涉及内容也比较分散和全面,较能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意见倾向。
(四)微博。几乎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使用微博,它作为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渠道,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微博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也较为私密。近年来也出现虚假消息盛行的现象,有些甚至造成高校、社会恐慌。
(五)微信。是近几年开辟的新的通信方式,它所呈现的是大学生真实的生活,因其有助于内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更容易在大学生群体内引发舆情。
学生舆情太难管理,可以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实时全网监控。

4. 现在大学生用什么社交软件比较多

现在网上的社交软件越来越多,并且主要用途也都不同,那么像大学生的话,其实经常会用到下面这些社交软件。
另外还有探探这个软件,其实这个软件是属于匿名交友的,而且非常受大学的女性,欢迎在上面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异性进行沟通,不过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安全和隐私。最后还有一个就是小柚,这个软件其实是专门属于大学生的一个交友软件,在上面有一个互动社区,里面有许多高校的内容,基本平时在上面也能搜索到,很多新鲜事情,在上面可以交友脱单,甚至还能在上面查找到四六级以及考研的内容。

5. 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调查与对策_微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与对策

摘 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微博在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以温州地区的大学生为调研样本,调研微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微博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成因,提出了“微博”时代下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如构建“红色微博”平台、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微博德育”能力、建立微博与其他教育载体的耦合机制等。
关键词: 微博 大学生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展望,是人们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人们人生诉求、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以奋斗目标为表征的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高度自觉意识[1]。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微博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之余,也影响着他们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微博时代”下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以温州地区的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围绕微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微博时代”下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议。
一、问卷调查和样本选取
调查所采用的问卷是围绕微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系设计的自编问卷《微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研究》。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科等;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微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调查采取的方法是分层抽样法,抽取了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两所高校四个年级、五大学科的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调查人员入班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18份,有效回收率为91.8%。对回收的问卷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的性别、年级、学科分布见表1、表2、表3。
表1 性别比例
表2 年级比例
表3 学科分布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微博”的主力军。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72.8%有自己的微博,只有27.2%没有微博。而没有微博的这部分大学生中,有58.1%计划开通微博,27.9%选择“视情况而定”,只有14%的大学生“不打算开通微博”。大学生使用微博的主要用途是发布信息,达45.6%,其中,即时报道身边发生的事的占24.2%,表达自我观点和情感感悟的占21.4%;其次,是获取和传播信息,达34.6%,其中,浏览各类新闻资讯的占19.2%,转发和评论热门话题的占15.4%;再次,是出于交友的目的,达17.8%,其中,加入微博圈群的占9.3%,将感兴趣的人“加关注”的占4.8%,扩大自己的“粉丝群”占3.7%。关于微博吸引大学生的原因,调查表明,微博内容表达的自由性、操作的便捷性、信息的即时性、交流的平等性等特点,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其中,认为微博可以自由表达想法的占24.3%,操作简便的占21.2%,信息更新及时的占18.8%,信息量大的占15.9%,互动性强的11.2%,参与者多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的占8.6%。
(二)微博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微博”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时代,海量的信息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知识,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素材。调查显示,大学生可以从“微博”上获取各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其中,娱乐八卦类信息为21.3%、时事政治信息为18.5%、社会人文信息为17.6%、朋友动态信息为15.5%、生活时尚信息为13.4%、求职就业信息为10.7%、学业相关资讯为3%。同时,微博的互动性和平等性使大学生在与他人的观点碰撞和交锋中开阔了思维。调查显示,微博与其他媒体相比,认为“微博提供了更多更迅捷的资讯”的占31.1%,认为“微博具有更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的占28.6%,认为“通过微博可以迅速获知热点问题及舆论倾向”的占24.4%,认为“通过微博可以与平时难以接触的名人进行交流并得到指导”的占15.9%。此外,通过“加关注”大学生可以直接将自己感兴趣的人“加关注”,成为他们的“粉丝”,“关注对象”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必将对大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关注”对象的参与壮大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者队伍。大学生对各类人员的关注程度依次是:同学、朋友为18.4%,家人、亲戚为15.8%,学校、班级、社团等为15.7%,政经名人和文体明星为13.2%,新闻媒体为11.2%,人气微博主为7.8%,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为7.6%,老师为7.2%,喜爱的品牌为3.1%。
(三)微博海量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的同时也必然会使一些不良信息借助微博平台得以传播,一些大学生面对不良信息时,由于社会阅历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缺失,容易淡化乃至动摇理想信念。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微博上看到的不良信息主要是:“炫富斗富等不健康生活方式”30.8%、“含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信息”25.9%、“侮辱、诽谤他人的言语”18.1%、“虚假信息”12.4%、“反党、反政府言论”10.8%、“其他”2%。对于微博上的海量信息,大部分大学生能理性看待其可信度,认为可信度很高的为12.8%,一般的为73.1%,很低的为13.1%。但是,大学生认为,这些信息让他们在思想上产生迷茫和困惑,认为“微博上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人难以取舍”的占29.8%,认为“微博上的流言谣言让人难以辨别”的占27.2%,认为“微博上的碎言片语让人难以深入理解”的占25.3%,“已经对微博上瘾,并对此深感苦恼”的占17.7%。同时,微博上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当问及“微博上的观点与理想信念不一致时,你会改变理想信念吗”,认为“不好说”的为37.4%,“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理想信念”的为32.5%,“从不改变理想信念”的为18%,“改变了理想信念”的为12.1%。

6. 大学生都集中在网上哪里呢

校园网、bbs等等。

根据一些同学的提问,我归纳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时主要要准备如下东西、要注意如下事项:
1.相关证件。包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党团组织关系证明(介绍信)、一寸登记照若干张(可以多带几张,以备它用),等等。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记。另外,把父母、爷爷奶奶即各个近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业和职务搞清楚,填下来,到学校要填各种表格,有的表格需要这些信息。
2.钱和卡。上学要交学费和住宿费(分别为每年4500-500元与1000元左右),合计要6000左右(个别专业可能要高些,如艺术类专业)。因为新生出门较少,没有什么旅途安全经验,建议少带现金(但千把块钱还是要带的,以备一些不时之需)。可以在家中先办一张信用卡或储值卡用于交学杂费等。有的学校会给你寄一张卡,让学生把钱存在其中,你可以用这张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把它关联到父母亲的储值卡(如工资卡),每月刷卡后直接从父母亲的卡中扣款,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让父母亲知道你的消费情况,可以自己在老家办一张储值卡(让父母亲往里冲钱),然后办一张信用卡与之关联。也可以到学校再办储值卡与信用卡,但这样你父母亲异地往你的储值卡打钱时要付手续费。
3.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都要配发一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不是无偿给你的,都要你花钱购买。学校发的物品质量都很次而且贵,建议学校发的东西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能自己买的就别买学校发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则可以在离开家时先配好,免得到学校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好买。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带,除非学校距你家乡很近或者父母亲有机会出差来学校给你带东西。内衣和袜子至少要两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两套。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学的城市的地理气象与生活环境是否相似,那么准备的东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带些那个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学的城市在南方,那么太厚的保暖内衣裤就可以不带了)。被褥也是这样,夏天去学校,可以带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后再买。席子可以到学校根据床宽购买合适的,床单和枕头(枕套)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再买。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带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发水、梳子、手机(看家庭条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后就能使用。男生要带剃须刀、女生要带各种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于洗脸盆、晒衣架、拖鞋、雨伞、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灯之类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带了,有的学校会发,就算不发自己买也不贵(这些生活用品到了学校买也很方便,而且到时候和舍友一起去买还能快速缩短距离)。条件可以时,可以带个照相机,为自己和同学照照相,也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
6.学习用品。可以带几支水笔、本子、字典、词典(英汉汉英词典等,包括功能强大的电子词典)、书包(背包)。如果学校没有不允许,你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笔记本。但最好不要带,尤其是当你迷恋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带笔记本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和同学的正常交往。另外,还可以预备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药或创可贴之类,虽然不一定会用到它们,不过等需要的时候随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得钱花不了,不需要买太贵的,毕业后可以买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装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即可。但不要过分大,免得不好携带,到学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长、50-60公分宽为佳。
8. 如果可以的话,带点家乡的特产,不是一定要去给老师,而是给舍友或班上同学吃,毕竟你有四年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车的话,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
11.一点小建议:大学学习勇攀高峰,加入社团量力而行,大学社会实践多多益善,尊敬老师有难必问,同学相处宽容大度,大学恋爱不鼓励也不反对。
12.入学测试和体检。有的大学在新生报到后一段时间内,要组织几门文化课的新生入学测试,对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有较大出入者要进行重点核查。如果你考试没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担心。考试范围和难度不会超过高考,考得好坏无所谓。体检也很容易过,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学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体检时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紧的。只要你高考时正常体检、正常考试,这两项都没有问题,现在可以放心玩!
当然还有另一种入学考试,那是为各种分班做做准备的,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分到英语快班。
13.新生军训。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军训一般只有两个星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贯彻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造就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重大举措。参加军训可以增进同学友情,应该积极参加。如果身体条件不许可,应该尽早跟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清楚,以免发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这个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有好有坏,不要太拘泥于这个,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学友好相处。不要以为住宿条件差就不能适应,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条件对你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很有好处,不管你的家庭是多么富有!
15.专业不理想,调换专业。一般学校进校一年后都可以调换专业。调换专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原专业很难学下去,学校会帮助你换一个好学一点的专业(但一般不是很好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你想换一个你心仪的其它专业,这种时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有的学校还要交一笔费用。

热点内容
包个大学生 发布:2025-10-15 11:56:13 浏览:740
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 发布:2025-10-15 11:47:08 浏览:688
南开大学博士毕业资格 发布:2025-10-15 11:45:34 浏览:817
上海交大日语专业本科生的出路 发布:2025-10-15 11:36:33 浏览:845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2014复试线 发布:2025-10-15 11:28:23 浏览:50
复旦大学博士英语真题 发布:2025-10-15 10:49:01 浏览:515
本科生申请美国博士案例 发布:2025-10-15 10:41:04 浏览:61
天津大学博士申请信 发布:2025-10-15 10:34:46 浏览:20
上海海洋大学师资博士后 发布:2025-10-15 10:18:57 浏览:854
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发布:2025-10-15 10:18:50 浏览: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