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考研
『壹』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考研文学院与研究所的区别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它以其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居于全国高校中文院系前列。文学院现有在岗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28人),副教授51人,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文学院建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 文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0个博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外语言比较、中文信息处理)和12个硕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新闻学 、传播学、戏剧影视文学)。 经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文学院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和培养博士后。 文学院现下设系所和专业如下:三个系:中文系、语言学系和新闻传播学系;三个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五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文学院现有三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由邢福义教授主持的《现代汉语》;由黄曼君教授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由王先霈教授主持的《文艺学系列课程》。 文学院主编的三种学术杂志面向海内外发行:《外国文学研究》、《汉语学报》和《语文教学与研究》(其中教师版、学生版和综合版各1种)。 文学院下设有院资料室,拥有10余万册文学类专业书刊;还设有现代化的信息与传播实验室,拥有计算机80余台,为院内各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文学院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自1953年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约2万名专门人才(含博士、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生,成人函授、夜大本专科生)。文学院现有各类在册学生4000多人,其中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800多人,全日制本专科生1800多人,成人函授、夜大本、专科生2000余人。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指示,学校行文批准,文学院从1995年开始创建中文本科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基地班。目前已有6届基地班学生毕业,其中大部分学生被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批学生硕士毕业后,不少人还考上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文学院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近5年来,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部委、省级和横向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0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400余万元。数十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和省级各类奖励。 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文学院与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奥地利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有50余人次赴上述国家和地区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合作研究,并在校内多次成功举办各类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性的学术会
『贰』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介绍
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出国留学考研网为14年考生提供华中师范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私立文华文理学院(由文华书院大学部改名建立)中国文学系。1952年由多所院校合并组建成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1994年8月,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为主干,正式组建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自20世纪上半叶开始,就有黄季刚、钱基博、韦卓民、游国恩、李何林、蔡尚思、胡守仁、胡雪、方步瀛、杨潜斋、傅懋积等着名学者先后在这里执教,对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学院现设有三个系:中文系、语言学系和新闻传播学系;五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另有三个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现在岗教职工112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含校内兼职)70人。自1953年至今,文学院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专门人才(含博士、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生,成人函授、夜大本专科生)。现有各类在册学生3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2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800余人。
经过数代学人的不断努力,学院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教风,并逐步具备了教学与科研并重、语言与文学比翼双飞的特色,以其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居于全国高校中文院系前列。文学院建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培育〉),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我院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1个博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外语言比较、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11个科学学位硕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袜没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戏剧影视文学)和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语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传播)。2001年,经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文学院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和培养博士后。
近十年来,文学院教师在教学研究和教材编写方面成果卓着,现有五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艺学系列课程》、《外国文学史》和《比较文学》〈网络〉),两门省级精品课程(《语言学概论》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文艺学教学团队”和“现当代文学教学团凯好枝队”)和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近十年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编写出版百余种教材,其中《文艺学系列教材》(王先霈总主编)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和《中国当代文学》(王庆盯敏生主编)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1种教材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批准立项。
文学院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在科研项目、出版着作、发表论文和获得科研奖项方面成绩斐然。近十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部委、省级和横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7项,省部级项目35项,获得科研经费总计1285万元;出版着作、译着和教材200余部,发表CSSCI论文1000余篇,A&HCI论文72篇;有数十项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和省市级奖励,其中有8部着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有50项成果(包括着作、系列论文和论文)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部着作获得湖北省图书奖,18项成果获得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文学院主办的四种学术杂志面向海内外发行:《外国文学研究》、《汉语学报》、《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学生版和综合版各1种),以及2009年创办的院学术刊物《华中学术》。其中《外国文学研究》于 2005年被美国A&HCI等国际学术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实现了中国大陆人文科学学术期刊在国际核心数据库中零的突破。
文学院下设有院资料室,拥有10余万册文学类专业书刊;还设有现代化的信息与传播实验室,拥有计算机100余台,为院内各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201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介绍汇总
『叁』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参考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考研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现代汉语》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语言学概论》(第二版)邢福义、吴振国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试考试范围:
学术型: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语言理论与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语言理论
复试(笔试)范围:
文艺学: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以上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教程》(修订版)胡亚敏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中国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专业学位考试范围
“语言文学综合考试”: 《现代汉语》黄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教育出版社
谢谢采纳为满意答案。
『肆』 文艺学考研,哪个学校好
“粤派”院校
中山大学——历史悠久 人才荟萃
推荐理由
中山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曾有许多著名学者在中文系任教,如鲁迅、郭沫若、傅斯年、郁达夫、成仿吾、顾颉刚、钟敬文、赵元任,是一所不可忽视的南方中文院校。其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该系著名导师如民俗学的刘昭瑞、邓启耀,文艺学的高小康、王坤,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施其生、李炜,汉语言文字学的李中生、伍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黄仕忠、杨权,中国古代文学的康保成、张海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吴定宇、林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艾晓明、宋素凤,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宋俊华、刘晓春等都很有名气。
报考难度
2008年中山大学中文系各专业报考、录取、统考、免试比例为:民俗学24∶4∶3∶1,文艺学45∶10∶4∶6,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3∶11∶5∶6,汉语言文字学80∶10∶8∶2,中国古典文献学14∶5∶4∶1,中国古代文学120∶14∶7∶7,中国现当代文学98∶15∶8∶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47∶2∶2∶0。2009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拟招72人,并有新增非物质遗产文化学特色专业,专业考试内容包括戏曲与民俗。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推荐理由
厦门大学中文系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了,鲁迅、林语堂、洪琛、施蛰存等著名作家学者都曾在此执教,这使厦门大学具有深厚的文学根基。现在也有一批优秀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朱水涌、林丹娅、高波,古代文学的王玫、吴在庆、郑尚宪,戏剧戏曲学的陈世雄、周宁、郑尚宪,艺术学(相当于“文艺学”)的易中天、黄鸣奋、巫汉祥、彭兆荣,汉语言文字学的李如龙、苏新春、李国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王诺、周宁、黄鸣奋、朱水涌。
报考难度
2008年各专业报考数与录取数的比例为:文艺学71∶1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98∶25,汉语言文字学40∶11,中国古代文学121∶18,中国现当代文学134∶1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6∶6,艺术学15∶6,戏剧戏曲学16∶2。2009年中文系所有专业拟招收80人。报考厦门大学中文专业研究生,所有的专业都要考语言文学基础,另外一门专业课,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语言学,其余专业考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
“鲁派”院校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推荐理由
山东大学有着良好的治学传统,素以治学严谨、学风纯朴和人才辈出享誉海内外。中文系师资力量雄厚:古代文学有在百家讲坛上为我们讲解《聊斋》的马瑞芳、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王洲明;语言学有在现代汉语词汇领域独挡一面的葛本仪;在方言研究领域,钱曾怡和张树铮也都是重量级的专家;文艺学有陈炎、马龙潜等。
报考难度
山东大学文学类研究生报考竞争比较激烈。一是保研名额较多,二是在山东省内很有号召力,如鲁东大学、聊城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也会考虑报考。2007年的中文系专业录取分数线是343分,也有极个别专业稍有不同。
2008年山东大学中文专业统考、推免比例为:史哲研究院的汉语言文字学2∶3,中国古典文献学3∶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7∶3,传播学6∶5,汉语言文字学11∶3,新闻学5∶7,中国古代文学8∶6,中国现当代文学10∶7;文艺学研究中心12∶6。
2009年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计划招生89人,文史哲研究院文学方向的专业共招收42人,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计划招收21人,推免率为42%。
山东师范大学——弘德明志 博学笃行
推荐理由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校园环境优美,学术气氛浓厚,中文专业实力较强,学科设置全面。中文专业的硕士点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下设词汇学理论与词汇规范化、语言规划与应用两个方向)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下设汉语语法学、汉语词汇学、方言和音韵学、汉字学4个方向)。其他的诸如中国古代文献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专业也都招收硕士研究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师大的研究生为全公费。
报考难度
2008年山东师范大学中文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分数线如下:中国古代文学30人、360分;文艺学29人、350分;中国现当代文学42人、353分;汉语言文字学22人、372分;应用语言学3人、372分;比较文学1人、360分;课程与教学论14人、305分;电影学19人、355分。每个专业的推免生都是1人,且最后的录取人数都超过了计划数。2009年文学院计划招收171人,含推免生14人,比率为8%。
“鄂派”院校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 求是拓新
推荐理由
武汉大学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市,校园环境优美,樱花节令人神往,被称为全国最美的校园。武汉大学还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可以满足同学们的求知需求。
武汉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1893年张之洞在自强学堂设置的“汉文门”,历史悠久。经过一代代学人的精心打造,成就了武汉大学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品格。院内学科分布合理,汉语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专业的学术力量雄厚。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如陆耀东、易竹贤、陈美兰、孙党伯、郑远汉、宗福邦、杨合鸣等。现有大批中青年知名学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报考难度
2008年武汉大学报考、录取、推免比例为:文艺学107∶25∶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55∶20∶4,汉语言文字学76∶11∶0,中国古典文献学17∶1∶0,中国古代文学90∶8∶2,中国现当代文学165∶39∶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55∶10∶2,国学与汉学26∶7∶0。
2009年文学院计划招生110人,推免比例与2008年的12%基本持平,并新增写作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两个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
推荐理由
华中师范大学已有百年历史,它以其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居于全国高校中文院系前列。现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新闻学、传播学和戏剧影视文学12个硕士点;三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邢福义教授主持的《现代汉语》、黄曼君教授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王先霈教授主持的《文艺学系列课程》。
报考难度
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院参加复试人数为204人,语言所参加人数为15人,录取率为93%。文学院从2007年起实行公费改革,改公费制为奖学金制,对招收的研究生收费分为全额奖学金、半额奖学金、自筹三类。全额奖学金即以前所说的公费(8000元学费/年+每月生活补助),半额奖学金即学校、个人各承担一半学费和一半生活补助,自筹即所有费用由学生个人承担。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计划招生190人,语言研究所计划招生18人,分数线仍以国家线为准。
“津派”院校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推荐理由
南开大学是周总理的母校,其中文系已有近80年的历史。该系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如古代文学专业以韩柳研究著称的孙昌武先生,文艺学专业的沈立言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主编《南开语言学刊》的马庆株教授,现当代文学方向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的李锡龙教授等。
南开大学历史悠久、治学严谨,图书馆现有藏书341余万册,其中中文图书228万册(其中古籍线装书30万册)。南大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多数都留在了京津地区。
报考难度
从2008年的报考录取率来看,竞争最激烈的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报考录取比例为82∶6;其次是汉语言文字学,比例为33∶3;第三是古代文学,比例为110∶14。2009年南开大学文学院拟招生人数为74人,其中推免生占10%。
“蜀派”院校
四川大学——严谨“蜀学” 有容乃大
推荐理由
四川大学人文氛围浓郁、校园环境幽静怡人,是读书治学的圣地。四川大学中文系(现在属于文学与新闻学院)拥有比四川大学还要长远的历史渊源,经由朱光潜、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的历代努力,形成了踏实、严谨的“蜀学”学风。
汉语史和古典文献学学科群是中文系优势学科,比较文学专业有曹顺庆等名师,还有教育部重点支持的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以及汉语言文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还汇集了项楚(敦煌学、古典文献学),曹顺庆(比较文学),罗国威(文选学、古籍整理),王小路(比较文学、文化批评),周裕锴(唐宋文学)等一大批海内外知名的学者。此外,四川大学拥有西南地区藏书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还收藏了大量的珍贵线装古籍和抗战时期图书、建国前报刊等。
报考难度
四川大学研究生考试中文系、新闻系一起划线,英语分数偏高,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最大障碍。2006年录取分数线为350分,英语专科线56分;2007年初试录取线为345分,英语专科线为55分。
2008年四川大学中文类专业竞争激烈,各专业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推免人数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166∶27∶3,中国现当代文学147∶27∶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45∶30∶4,文艺与传媒42∶7∶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43∶34∶2。其他专业录取比例则相对要大一些,各位考生在报考时要慎重选择。
“吴越”派院校
南京大学——历史悠久 自强明德
推荐理由
南京大学中文系是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也是南京大学学术力量最强的系科之一。80余年来,一批国学大师和著名学者如黄侃、吴梅、汪辟疆、陈中凡、杨晦、唐圭璋、吕叔湘、陈白尘、陈瘦竹、程千帆等先后在此任教。目前,南京大学中文系也是名师云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有叶子铭、丁帆、朱寿桐、王彬彬、许志英等;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有周勋初、莫砺锋、张伯伟、曹虹等;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有鲁国尧、李开、柳士镇、汪维辉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有杨正润、余斌、唐建清、叶潇等;戏剧戏曲学专业有董健、吴新雷、俞为民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理论语言学领军全国,是全国南北两大阵营的南方重镇所在,社会语言学近年来异军突起,在全国乃至世界影响都很大。文艺学专业也正在承担一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颇具发展潜力。
报考难度
近年来,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报考一直都很火爆,2008年各专业报名、录取、免试比例分别为:文艺学61∶14∶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23∶11∶4,汉语言文字学71∶11∶3,中国古典文献学41∶8∶4,中国古代文学179∶18∶6,中国现当代文学127∶17∶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92∶10∶4,戏剧戏曲学20∶9∶3,电影学18∶3∶1。
需要注意的是,南京大学文学院各专业的考试科目实行大综合,即所有语言、文学都要考文学综合(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浙江大学——国有成均 在浙之滨
推荐理由
浙江大学中文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4个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各学科的导师学者也都在本领域做出了成绩,如汉语言文字学的黄金贵、方一新,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沈文倬、崔富章,中国古代文学的徐朔方、吴熊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陈坚、吴秀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吴笛、殷企平,文艺学的王元骧、徐岱等。
报考难度
因为地域和师资的关系,2008年浙大一些专业的报录比例都比较高,中国现当代文学达到了149∶15,其余各专业分别为:文艺学28∶7,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1∶3,汉语言文字学94∶11,中国古典文献学29∶10,中国古代文学112∶1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51∶5。
需要注意的是,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4个专业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一样,都是中外文学史、文学评论与写作。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3个专业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一样,都是文史基础、汉语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