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问题案例
A. 大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事例
大学生安全已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火灾危害逐年增多,大学生遭抢劫、被伤害、被骗、财物被盗、骚扰等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打架斗殴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大学生打架斗殴案例篇1
5日20时40分下晚自习后,学生都回到寝室准备就寝。在寝室里, 八年级 学生贺某(12岁)、谢某(13岁)与同班同寝室学生林某(14岁)因发生矛盾纠纷,贺某、谢某对林某施行了拳打脚踢。两学生对林某施暴大约1分钟。同寝室两名同学将躺在地上的林某抬到床上。
21时,班主任到寝室里查寝,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也没有学生向老师反映情况。21时15分许,与林某同床的同学周某发现情况不对,喊了林某三声,不见应声,马上将情况 报告 给寝管员。寝管员了解情况后,迅速报班主任、校领导,同时拨打120、110。校领导、班主任迅速赶到寝室进行紧急处理,并协助澧县第四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对林某进行抢救。21时35分,林某因抢救无效死亡。
案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将此案件向上报告,并和家长取得联系。澧县县委政法委、县 教育 局主要领导马上赶赴案发现场,并成立了案件侦破组、维稳组、案件协调组,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大学生打架斗殴案例篇2
台湾谢姓大学生20日清纳棚晨前往打工途中,因对向车道有摩托车司机越过双黄线逆向而来,他吓得按喇叭,却遭分别骑5辆摩托车的七八名恶煞追打成重伤,警方循线查缉中。
谢姓大学生20日在网上写下惊魂记,并公布4张他的卧床照,画面上的他全身挫伤、大片瘀血,以及四肢肿大、脖子装设颈部固定器,伤势严重,网友留言纷纷抱不平,质疑难道桃园县出现飚车族?
谢姓大学生表示,他20日清晨5时骑摩托车时发现对向车道有摩托车司机跨越双黄线,逆向差点撞上他,因此下意识按喇叭。
未料对方竟掉头,向他追赶而上,他警觉加速向前,却发现后方另4辆摩托车、共七八名恶煞全掉头追他,不巧遇到路口红灯,他车速放慢,竟遭孝衫其中一名男子以球棒打倒在地。
谢姓大学生赶紧弃车逃跑,无奈被追上,遭众恶煞拳打脚踢、咒骂脏话,他隐约看到共4支球棒,短短3分钟挨揍50多下,因路人发现,报案将他送医,经诊断全身多处挫伤,幸无生命危险,已出院。
大学生打架斗殴案例篇3
为了争抢小区夜市的经营权,南昌两伙人相约斗殴,其中一方纠集的人均是大学在校学生。混乱中,一名大学生被车撞倒不治身亡。9月11日,南昌经开公安分局通报这起夜市聚众斗殴案。
8月26日晚10时28分左右,南昌市局110接到报警,在经开分局冠山派出所辖区的金牛小区北侧夜市摊,有人被车故意撞伤。两名伤者送医后,经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其中一名伤者张某某在8月30日因抢救无效死亡。
针对这起恶性案件,南昌经开分局组成了专案组进行侦破工作。经工作查明,嫌犯李某在金牛小区经营夜市多年,因争夺夜市经营权问题,李某与张某相约8月26日晚斗殴。当晚10时许,李某纠集了死者张某某等11人(均为大学在校学生)到现场,发放了鱼叉、铁棍后等着另一方来。晚10时20分许,另一方张某纠集了一批人开两辆车赶到现场。约5分钟后,张某一方的车辆进入夜市。冲突中,张某一方的一辆车将张某某等两人撞倒后逃跑。另一辆车上的人与李某一方对持几秒后也乘机逃离。
目前,专案组已经将双方7人刑拘,案件在进一步侦查。
大学生打架斗殴案例篇4
本月16日晚,网友“沈pearl”发微博爆料称自己的表妹在厦门兴才职业学院“无缘无故”遭到同学殴打,导致脸上有明显的伤疤,身上也有多处挫伤。网友纷纷转发,评论,表示出对该事件的关注及对校园暴力的思考。巧茄腔
该网友称自己的表妹小绿是一个乖巧善良的姑娘,是厦门兴才职业学院 毕业 班的学生,平时待人友善,没想到会被宿舍同学殴打至此。
B. 求到2008年为止,由于在宿舍违规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引发火灾的案例~~急!!!!!!!!!!
案例一:
2008年12月7日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男生宿舍发生火灾,宿舍被烧毁,经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违章使用热得快。
案例二:
2008年11月14日6时13分许,上海商学院宿舍楼602室发生火灾。据初步推测,火灾原因可能是由热得快使用不当引发。事发当时,该宿舍楼浓烟滚滚,大火从事发房间一直烧到阳台外面。4名女生从6楼跳下当场身亡。酿成近年来最严重的一起高校学生安全事故。
案例三:
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28号楼6层S0601女生宿舍发生火灾,学校紧急疏散3000余人。经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接线板电器线路短路,火花扰伍运引燃附近的布帘等可燃物。事后检查发现1300余件违章电器,其中“热得快”30件。
案例四:
2007年4月1日晚上8:00左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5#学生公寓509房间着火,造成整栋楼2000多人紧急安全疏散,509宿舍财物全部化为灰烬。
案例五:
2006年7月14日早晨,中国传媒大学中蓝大学生公寓一女生宿舍起火。起火时宿舍内一名女生被困屋内,女生说可能是对铺的一个充电器起火,该充电器已在插座上插了3天。
案例六:
2005年12月26日下午,承德某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公寓的一间宿舍因违章使用大功率用电器造成电线短路发生火灾,庆幸的是,火被及时扑灭,没有造橘顷成人员伤亡。
案例七:
2003年10月3日,北京交通大学缓梁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经调查是由于使用热得快烧水所致。
案例八:
2003年9月12日,北京工商大学新宿舍楼三层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从小商小贩处购得的劣质电池充电器成为罪魁祸首。
C. 女大学生被性侵因“爱打扮”惹争议,浙江方面承认不妥,如何评价
女大学生被性侵和爱打扮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应该将问题归咎于受害者,但是从教育的角度可以进行友善的提示,让学生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避免受到不法侵害。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基本上在所有高校都是有的,尤其是在新生入学阶段,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浙江高教学会高校保卫分会编写的内容,虽然本意是好的,但内容表述还是存在不妥,承诺将修改是正确的做法,不能将保护女大学生的知识读本变成了伤害女大学生的教材。
不管怎样,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工作和行动还是要继续推进,至少家长和社会是支持的,只有教育到位了,提醒到位了,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不法侵害,也可以以此来震慑嫌疑人。
我的建议是女大学生和社会各界没有必要纠结读本的争议性,我们可以去思考分析的那些原因在很多案例中是否存在过,凡事要往好处想,如果认为那是一份友善的提醒,那一定会受益良多。
当然,如果这些安全知识教育的表述更严谨,更委婉一点或许接受程度更高,效果也会更好。一切为了学生,创新内容呈现方式,创新安全教育方式都是值得探索的。
对于这些问题,你是如何评价的?欢迎留言讨论!
D. 大学生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要遵循一定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E. 跟谁学财经:大学生陷校园贷溺亡,当心这7种典型案例,请转给身边人!
导读:
北京某知名外语高校一大三学生暑期放假返回吉林家中,在给家人留下遗书后失踪,随后其家人不断受到追债的短信和电话。8月16日,失踪大学生被确认死亡,家人发现其曾经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贷款,同时还有多条威胁恐吓追债的信息及视频。目前警方已开展调查。
学生溺亡家人不停收到催债信息
从8月16日起,北京的各高校开始陆续迎来学生返校,但家住吉林省蛟河市的范泽一永远也不能回到学校了。范泽一出生于1997年,是一名大三学生。2017年8月3日,正在家放暑假的范泽一向家人称要返回北京学校,随即离开了家。据范泽一的家人告诉记者,就在范泽一离开家的当天下午,家人在其卧室内发现了一封遗书,称自己“一步错、步步错”,并且“我的心已经承受不住”。
发现遗书后,家人立即拨打范泽一的手机,但手机已经无法接通。随后,家人立刻报警,警方马上以“失踪人口”立案展开调查。
范泽一的家人告诉记者,就在范泽一失踪的次日,也就是2017年的8月4日开始,范泽一父亲的手机就开始陆续收到数十条的信息,信息内容都是追讨债务。
范泽一手机收到的催债短信
与此同时,范泽一的父亲还接到多个追债电话,电话里的人在谩骂之后都声称范泽一借了高利贷,现在联系不到范泽一,所以向其家人追债。
8月5日,一具在水中的浮尸被人发现。DNA比对结果显示:溺亡浮尸就是范泽一本人。
在恢复后的范泽一手机里,发现范泽一从2016年7月开始,从一个名为“速X借”的网络借款平台借了第一笔1500元,随后就从另外一家网络借款平台借了3000元钱用于归还“速X借”的钱,然后再从另外的借款平台再借出更多的钱用来归还上一笔欠款。除了“速X借”外,他还在“今X客”、“哈X米”等网络借款平台上借款。
校园贷是如何快速兴起的?
2014年,出现“校园分期”,他们先从iPhone等大学生钟爱且有点“买不起”的商品切入,结合电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优势,短平快地迅速在全国大学蔓延。
曾有统计显示,2016年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已突破800亿元。这一规模在2015年才260亿元。大学生收入少,但对数码产品、旅游、娱乐方面的需求大,更容易接受信用消费、分期付款。
“校园贷”平台抓住了大学生的这些需求,在校园内大力推广。近一年多,频频出现了黑代理、裸贷等“校园贷”陷阱,一些大学生因此成了受害者或是犯罪者。
2016年,某网络借贷平台的一份“裸条”8.75G压缩包在网上流传,其中包含了167名女大学生的裸照及视频,瞬间把非法“校园贷”等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
在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助力非法“校园贷”横行的是不少大学生因爱慕虚荣,相互攀比等心理,而形成的高消费行为。
但这种“恨铁不成钢”的论调,掩盖了“另一面”。许多校园贷的陷进是防不胜防的,它们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甚至从其朋友亲人入手,诱导人们走入陷阱,比如以下这7种。
7个非法校园贷典型案例
“不良贷”
主要指那些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给学生带来恶意贷款的平台。
典型案例: 2016年11月,福建漳州大二学生因参与不良校园网贷欠下百万债务跑路。
案例分析: 不良校园贷往往存在费率不明、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不文明的催收手段、风险难控、易将风险转嫁给家庭、校园代理人无资质等风险问题,应加以识别。
“高利贷”
根据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带。若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36%,则定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 2017年3月,福建某大学生通过校园贷小广告借款800元,不料在利滚利的情况下背负的债务近20万元!
案例分析: 以月息“0.99%”为噱头的校园贷分期易造成“低息”假象,但加上平台服务费,成为超过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缴纳滞纳金,超过36%变为非法高利贷。
“多头贷”
主要指因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
典型案例: 2016年3月,河南某大学生在10多个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元后因过度借贷导致跳楼身亡。
案例分析: “多头贷”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校园贷平台是否正规,更在于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将直接导致的巨额还款压力问题。
“传销贷”
主要指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
典型案例: 2017年2月,吉林破获涉150余大学生传销式敛财类校园贷诈骗案,主人公小郑以兼职代理身份发展下线并进行逐级提成。
案例分析: 判断传销的三个标准:是否需要上交会费;是否让发展下线;是否进行逐级提成。案例中涉案学生既是受害者又是作案人,多数学生是在并不知情和利益驱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
“刷单贷”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
典型案例: 2016年上半年,南京陈同学受诱惑驱使从事“刷单”购手机,不料在成功分期购买手机后,实际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并消失。
案例分析: 要高度警惕典型“贷款购物”刷单兼职骗局,求职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信誉高的单位,谨防“好心人”主动介绍工作行为。
“裸条贷”
主要指不法债主通过要挟借贷者以裸照或不雅视频作为贷款抵押证据的行为。
典型案例: 2017年4月11日,福建厦门大二学生因卷入“裸条”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骚扰,选择烧炭自杀。
案例分析: “裸条贷”往往给借贷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致使借贷人不堪其扰而采取极端做法。一旦陷入裸条陷阱,要主动报告自己的借贷信息,并及时进行报警。
“培训贷”
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培训贷”实为“校园贷”的新变种,专门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典型案例: 2017年4月,广州某教育机构通过 “培训课程费”为由诱骗大学生参加贷款,致使270名学生惨遭诓骗。
案例分析: 此类校园贷诈骗实为诈骗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方式诱骗学生参加贷款缴费。
认清“不良校园贷”的真面目后如何防范?专家给出建议,应该做到“三不要”:不要沾惹“不良校园贷”;不要“非理性”消费;不要“采取极端解决办法”。及时和父母沟通,当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报警。
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陷入校园贷里,不再被坑害了。
关于校园贷,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留言里,一起聊聊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跟谁学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