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考查课取得学分解释
Ⅰ 福州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第六章 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
福州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第六章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成绩考核方式:
- 学生需参加全部课程教学,成绩及格以上才能获得学分和绩点。
- 考核方式多样,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
成绩记载方式:
- 成绩以百分制或五级制记分。百分制成绩可通过公式转换为绩点,五级制成绩则直接对应绩点。
- 考查成绩暂不计入绩点。
学分绩点的重要性:
- 学分绩点是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
- 学分绩点影响奖学金评定、辅修专业申请和学位申请。
缓考与重修:
- 缓考申请需在考核前提出,由院长审批,成绩计入正常考核。
- 不及格者需参加重修,需缴纳重修费并办理相关手续。
特殊课程规定:
- 进入毕业实践环节需满足学分要求,否则禁止参加。
- 因身体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可申请保健活动,但缺课超过1/3或未完成作业者,考核资格取消,成绩记为不及格。
违纪处理:
- 学生违纪行为如旷考、作弊,将受到相应处理并重修课程。
成绩认可:
- 在其他学校修读的课程成绩,经教务处认可后可承认,但违纪行为仍按学校规定处理。
以上规定旨在确保学生的学术诚信和学习质量的维护。
Ⅱ 什么是学分
所谓学分,是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其计算办法统一规定为:参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课程的授课时数,以及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和各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来确定的,凡一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并需课外作业约2学时的课程,定为1学分;也就是17周(或18周)授课学时的内容份量为1学分。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少于2学时的,学分数适当地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视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对学分数酌量增减。按照上述计算办法,自学考试规定: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规定多少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自学考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分计算方法,来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多少,因此,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都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9学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经济学在会计学专业是8学分,而在英语和行政管理专业中则为4学分。从这里可以看出,学分直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及其教学时数相关,与考试成绩不是同一概念。但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考试成绩说明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所达到的程度,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和教学时数并无关系,这是它与学分的区别。以百分制来衡量这一程度, 60分以上为合格,一门课程考试只要取得60分以上成绩,就可以得到该课程所规定的学分,学分与考试成绩在这里又有着一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