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大学生
㈠ 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的事迹给我们什么启示
他们的英雄事迹,彰显了“90后”大学生的崭新风貌,塑造了一个时代新的坐标,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闪耀着和谐社会思想道德的光芒。我们应该以英雄为学习的榜样,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青少年在加强知识文化修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40多名大学生在宝塔湾河段游玩时发现2名少年落水,手挽手组成“人梯”下水救人。最终,2名少年得救,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长江大学大学生,却不幸牺牲。2009年11月4日,教育部与湖北省委在长江大学举办了学习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座谈会,号召全国各地高校有效运用网络、报刊和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等载体与形式,大力开展学习英雄集体活动。
㈡ 如何看待长江大学三位见义勇为的大学生事迹,发表一下你自己的看法!
第一、 三个大学生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精神非常值得人敬佩。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弘扬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二、 三个大学生牺牲了自己,帮助了别人。我们在深深地被他们感动之余,也为他们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可惜。为了以后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一些管理者和企业,在有危险的地方,应该做好安全警示的工作,如警示牌、警示标语等等,提醒别人远离危险的地方。第三、 我们的社会和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社会各界的安全意识,减小危害生命的事情发生。
㈢ 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英勇就义事件
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学生在长江边发现两名少年落水,15名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了落水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不幸遇难。 连日来,大学生英雄群体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3位牺牲大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并授予英雄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湖北省文明委授予英雄群体“道德模范特别奖”,并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向他们学习。教育部授予15名学生“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向长江大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学习活动。这就是震惊全国的“10*24”事件,和“人梯精神”。
如果您想继续了解这个事件,建议您到长江大学网络贴吧,那里有个精品帖子专门介绍这个事件的。。。
长江大学网络贴吧团队为您解答,您也可以前往贴吧进行提问交流。 http://tieba..com/f?kw=yangtze
㈣ 长江大学生救人事件渔民挟尸体勒索这些人怎么样
10月27日,记者在某论坛上看到一条自称是当时在事发现场的大学生发帖,帖子称:在“救人”当日,有渔船停在离落水者不到5米的地方,施救学生下跪请求船主帮忙,船主竟然说“活人不救,只捞尸体”,白天每人1万2(人民币),晚上1万8,甚至连救生圈都不给。
究竟发生了什么?
真相有待澄清,但网络已开始讨伐。有网友评论说:有别于英雄打捞上岸的扼腕,其所散发的铜臭令人窒息。
10月29日-11月2日
40余家媒体积聚推动真相呈现
从“渔家见死不救”到“挟尸要价”
10月29日,网络传言演化为现实。
当天,北京一家媒体的独家披露,引发了网络高度关注。该报道称:参与救人的大学生多次跪求船主施救遭拒,船主称“活人不救,只捞尸体”。
报道同时援引参与救人大学生李佳隆的原话称,如果当时救人的大学生被冲入水中时,船主扔下几个救生圈,陈及时等落水者都不会死。
当天,有在大学生救人现场围观的群众在论坛发帖,号召网友对见死不救的船主进行人肉搜索,短短24小时跟帖数万条,甚至有网友贴出了该船主与长江大学师生谈价的照片。“希望警方能为三名救人遇难同学讨一个公道。”
10月30日,三名死亡的学生的家属要求荆州市政府调查清楚当时渔船见死不救的真相。
据前往荆州采访的《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称,11月1日,三名救人大学生溺亡后的第八天,“事发时有四艘渔船在场见死不救”的说法仍在荆州当地市民中疯传。
网络上对渔船老板见死不救及渔民“见死不救活的”的道德声讨仍在热烈地进行。
11月2日,《东方早报》刊出了简光洲的调查文章,文章称,事发时只有两艘渔船在场,最早在场的渔船主伸手并抛游泳圈帮助了落水者,而约在事发当天下午4点,又来了两艘渔船,此两艘渔船是受雇于“荆州市长江水上打捞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波前来打捞尸体的。
简光洲的文章称,长江大学为了把3名救人落水学生尸体打捞上岸,平均每具尸体1.2万元、总共3.6万元的打捞费用,是支付给了陈波。
文章同时披露,“荆州市长江水上打捞有限公司”垄断了当地的打捞尸体业务,当地渔民如果私自打捞就会受到恐吓甚至被砸船。正是通过如此途径垄断打捞业务,该公司才敢向落水者家属漫天要价。
这与之前长江航运警方证实的消息基本吻合。
10月31日,航运警方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网上盛传的“3名大学生溺亡前遭遇渔夫‘救死不救活’”的说法并不属实,但后来赶到的遗体打捞者挟尸要价却是事实。
11月3日
“手牵绑尸绳”照
刺痛了谁羞辱了谁
上述事实证明,大学生将“后来赶到的遗体打捞者”误认为渔船上的渔民,而10月29日北京一家媒体的报道,也存在事实上的偏差。
先前参与救援的渔民清白了。
然而,打捞船“挟尸要价”却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这一下子,刺痛了公众的道德神经。
昨日,《华商报》的调查文章《大学生救人溺亡,捞尸者手牵绑尸绳谈价》,之所以引起网络舆论的愤怒狂潮,不在于它揭露了多么新鲜的事实,因为在简光洲前一天的报道中,打捞船垄断打捞业务等事实早已披露。
民意愤怒的原点在于:打捞者“手牵绑尸绳”的照片,第一次呈现于网络中———打捞者站在船头,溺亡大学生的尸体垂落着漂在水中。
这种场景反差刺激和背后的道德讽喻,让网友喊出了“不能让‘挟尸要价’再次羞辱社会!”
有网友评价:“挟尸要价”的恶劣做法不仅暴露了一些人的利欲熏心,更践踏了全社会公认的“救死扶伤”道德准则。
知名网络评论人士五岳散人评论认为,除了对打捞者进行道德谴责外,“或许我们还应该问问这样的垄断性幕后黑手是怎么在此生存的……民间打捞公司成立自然是无可厚非,但以暴力垄断经营,必然牵涉到背后的保护伞。更让人希望的是,这里再无这样的‘公司’。要说制止悲剧的继续发生,这才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此前,当地警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由于警力不足、设备有限,确实很难进行专业的救助工作,而打捞工作更没有办法进行。有网友则认为,事件暴露了当地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上的缺陷,“应该组织公共打捞队!给予合理收费!使那些人赚不到黑心钱!”
“牟取暴利的民间打捞队,守在事发地专发遇难之财,当地有关部门为何不管一管?宝塔湾乃至荆州市迄今并没有一支专门的搜救队,政府有关部门难道没有责任?”
民间反思
报忧不影响报喜,你缺位我补位
相信前去采访的大部分媒体都应该知道渔民勒索的事,但为什么就鲜有人报呢?我妄自揣度,无非是害怕负面新闻伤害了整个救人报道的正面基调。
可是,老百姓是不喜欢“报喜不报忧”的,他们更希望通过媒体这面镜子,照到事件的全貌。然而,他们的需求在今天没有得到满足,但他们却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了媒体的缺失——既然你缺位,那就只好我补位了。——红网网友
打捞公司简直是黑社会
所谓“波儿”打捞公司,怎么看都是一个恶霸性质的地头蛇,甚至可能是一个带有黑恶性质的垄断组织。希望当地政府把“波儿”打捞公司的情况调查个水落石出,向社会作出交待。当我们表彰奖励救人牺牲的大学生时,别忘了扫除背后的阴霾。——北青网网友殷国安
追寻真相才能解开道德困境
人们固然感动于人心与道德的壮歌,但也有很多社会困扰和伦理焦虑。你可能认为播出一首壮歌就行,而人们希望面对全部的真相,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求解复杂的人心、社会、政治和文化等问题。——评论家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