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作息
❶ 怎样科学安排大学生作息时间
我觉得那不用也很难去刻意安排,看你想要的是哪一种生活而已,很多时候上课都差不多一天了,加上吃饭休息的时间,其实空闲的时间也不是很多,如果你是勤奋刻苦 的,就抓紧时间念书咯,可是很多学生都是比较喜欢有空的时候泡网!呵呵~
❷ 求大学生作息时间表
这是一份高三复的作息时间表,希望你制能自己借鉴一下啦!
6:30起床(可以更早)
照常上学
放学后最晚不应学习超过两点
一般1点睡就行!
至于什么时间学什么科!
语文稍少一些,数学,英语每天或每两天该做一套模拟题!有条件最好在真正高考的时间段做!
其他科,我不知道你是文还是理!但你至少一周每科学三次!
同时锻炼身体很重要!每周应有两到三次!每次30分即可!
记住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沉着应对高考!你一定成功!
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啊~~!
❸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安排作息时间
大学生的作息有两个关键的基础“不要熬夜、不要睡懒觉”需要重视,熬夜和睡懒觉是很多大学生的常态,做到了这两项就成功了一半。白天的时间除了上课,关键在于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因为课后还有大把的空闲时间。
关于大学学习,我有如下4点心得:
1、首先要学会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明确的目标可以产生具体结果,我们只有很清楚的知道了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我们大脑才会提前做好准备,调整好状态、心态去面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目标不能是长期目标(如果是,还要把它细分),它的时间间隔一定要合适,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会随着时间的间隔产生松动和减弱。
2、其次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时间的时候,基本的要知道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可以先“预估”完成某项任务(读书、作业、工作等)的所需时间,然后再和“实际”所需时间做比较分析。如此经常练习,就能帮助你了解不同任务所需的时间长短,进而预留足够的时间,完成各项任务。其次,制定确实可行的作息表,制定作息表的关键在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时间规则,“自己做得来”的内在意识会比较乐意遵守。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你的时间管理能力自然会提高。
3、其三要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大学的自学更多的是靠自己去阅读学习,所以提高学习能力基本是要先“学会阅读”。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如: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快速阅读是一种相对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要点,帮助整理归纳分析,提高阅读理解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
4、其四要学会自我监视。人总是有惰性的,所以要学会检视自己。定期做记录并检视,写下自己想要改进的问题、列出错误的地方、检讨学习心得:“我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或方法?我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在解题中有没有什么遗漏或错误?将来如何避免?在日后的学习中要怎样做比较好?”这些自我评价的过程,会使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优、弱点,找到出现具体问题的具体原因原因。
大学除了学习,还有生活:
1、合理安排空余时间。大多数人把学习、工作以外的所有时间都算作空余时间,现在你需要逆转这个观念,把空余时间以外的所有时间归于工作时间,然后再来规划你的空余时间。比如你可以把早中晚三餐前后的一个半小时,晚上九点之后的时间为空余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你可以尽情的玩乐,丝毫不用考虑学习和工作,但在这些时间以外,你要全神贯注的学习和工作。
2、建立健康而有高度的社交圈。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从迈入大学那一刻起就应该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积累人脉。除了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学生会等方式广交同龄朋友。还可以和老师做朋友,获得他们的支持与提点;与成功者做朋友,通过了解他们成功的历程,获得其熏陶、鼓舞和启发。
❹ 大学生最好的作息时间是什么
进入大学,大学生活其实就是学习生活比高中自由,但是什么事情也都要自己去跑,很多事情要自己去问,如果可以的进入学生会或则什么社团做干部的话,信息会比较灵通,如果没有进入什么组织,那就多看看学校的BBS或者可以加入学院群之类的,那样你会知道很多事情,很多信息。
大学期间,大一很重要,如果你要想有所发展,在大一阶段就要弄好,比如当班干部,班长,干部,团长之类的,一般都是大一连任的,如果你大一没进如以后一般能进去都比较难,除非你有人认识,可以介绍。所以大一,你一定要了解学校什么时候有什么活动,什么时候有什么竞选,最好你多问开学那天带你学姐或学长一些你想了解的事情,他们都会比较清楚,通常学校要举行什么活动也会在学院的通告栏里贴通知之类的,你平时多注意一下也可以。总之一句话,大一是关键,大一也是最忙的一年。
至于学习上,通常都很宽松的,我是算文科的,我们平时上课做做笔记,在考试的时候也只要多复习,背背都能过,不过也有补考,不过补考或成绩不好的话,对你当任干部什么的也有影响。
如果你是专科的话,你想考本,有三个途径,一是自考,有人说很难,有人说很简单,我是觉得还好,只要你有很认真的对待,一般和你专科学习的内容难不到那里,就是如果你是文科,那么高数会比较难点,你可以先去把高数考掉,看看自己有多少把握。二是函授,这花费比较大,时间长一点,但是一般都能过,你大一进去就去报,大三毕业也就拿到了本科文凭。三是专升本,这要你大三时候去报的,那时候你要早点去了解什么时候报考,我因为没了解,就错过了。
大学的学习成绩,有两个标准,一个的学习成绩,就是你各科的考试成绩,一个是综合成绩,就是你参加活动,当任干部,获得的奖励分,这两个成绩就是你要评奖学金。学校一般在开学时会仔细说明的,学生手册上也有。
大一通常有当任很多职位的同学,大二可以把重心往学习上移移,如果没有担任什么职位的同学,可以去关注一些考证的事情,想你以后想要从事什么工作,你可以把与之相关的证书拿下(这主要是看你在假期中去面试时候得到的信息,他们招聘的人所需要的能力和证书),大三的话太赶了,其实大一的时候也要去关注一下。因为最后有用的是这些证书,除非你很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口才。
、坚持早起,神清气爽
睡懒觉使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长,天长日久,可引起一定程度人为的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扰乱肌体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同时对肌肉、关节和泌尿系统也不利。另外,由于夜间关闭门窗睡觉,早晨室内空气混浊,恋床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坚持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鲜的空气,对身体益处多多。
2、午间休息,精力充沛
适当午睡对于减轻身心疲惫,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非常有益。午睡不在于时间长短,关键在于质量。建议平躺在床上四肢伸展,使得血液循环至脑部以缓解因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疲惫感。不宜趴在桌上,这种姿势不仅使呼吸受限,同时也使颈部和腰部的肌肉紧张,易患慢性颈肩病。有研究表明,午睡半小时,可以胜过晚间睡眠2小时给身体带来的轻松感。
3、经常熬夜,影响健康
研究表明,如果长期熬夜,更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过度劳累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比如发生心律不齐、内分泌失调等等,严重的就会导致全身的应激状态、感染疾病的几率相应提高。
美国的免疫学家在对睡眠和人体免疫做了一系列研究后认为,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有充足睡眠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而这两种细胞正是人体内免疫力的主力军。所以即使在相对紧张的工作中,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不得少于7个小时。
二)、每日就餐时间你该如何安排?
一日三餐是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适应人体肠胃环境及生理功能的生理节律。定时进餐可以维持血液中营养物质的稳定,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一般来讲,每餐之间间隔4~5小时是根据食物在人体胃中停留的时间决定的。
早餐:7:30左右即在起床后20至30分钟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而且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至5小时左右为好,也就是说,如果早餐过早,那么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中餐:12:00-12:30为宜。午餐是最好的休息时间,应该让自己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吃午饭。这样不但有益精神的放松、还有助于消化,对身体大有好处。
晚餐:一般宜在晚6点以后、7点以前吃为最好。这样,在4小时以后,即到晚10点以后或11点左右睡觉,较为适宜。
夜宵:我们不提倡学生吃夜宵,因为临睡前进食,不仅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还会影响第二天早餐的食欲。不过对于晚自习的同学而言,用脑时间较长会有饥饿的感觉,为了保证睡眠的质量,建议夜宵应少量,而且在9:30-10:00为宜。
同时应当强调的是,三餐时间要固定,形成有规律的生物钟。
六)、标准作息时间表供你参考
起居生活安排 时间安排
起床 6:30
晨练 6:30~7:00
早饭 7:00~7:20
午饭、 12:00~14:00
晚饭 18:00~19:00
睡觉 22:0023:00
❺ 求一份比较科学的作息时间表
❻ 大学生怎样安排作息时间比较合理
进入大学,大学生活其实就是学习生活比高中自由,但是什么事情也都要自己去跑,很多事情要自己去问,如果可以的进入学生会或则什么社团做干部的话,信息会比较灵通,如果没有进入什么组织,那就多看看学校的BBS或者可以加入学院群之类的,那样你会知道很多事情,很多信息。
大学期间,大一很重要,如果你要想有所发展,在大一阶段就要弄好,比如当班干部,班长,干部,团长之类的,一般都是大一连任的,如果你大一没进如以后一般能进去都比较难,除非你有人认识,可以介绍。所以大一,你一定要了解学校什么时候有什么活动,什么时候有什么竞选,最好你多问开学那天带你学姐或学长一些你想了解的事情,他们都会比较清楚,通常学校要举行什么活动也会在学院的通告栏里贴通知之类的,你平时多注意一下也可以。总之一句话,大一是关键,大一也是最忙的一年。
至于学习上,通常都很宽松的,我是算文科的,我们平时上课做做笔记,在考试的时候也只要多复习,背背都能过,不过也有补考,不过补考或成绩不好的话,对你当任干部什么的也有影响。
如果你是专科的话,你想考本,有三个途径,一是自考,有人说很难,有人说很简单,我是觉得还好,只要你有很认真的对待,一般和你专科学习的内容难不到那里,就是如果你是文科,那么高数会比较难点,你可以先去把高数考掉,看看自己有多少把握。二是函授,这花费比较大,时间长一点,但是一般都能过,你大一进去就去报,大三毕业也就拿到了本科文凭。三是专升本,这要你大三时候去报的,那时候你要早点去了解什么时候报考,我因为没了解,就错过了。
大学的学习成绩,有两个标准,一个的学习成绩,就是你各科的考试成绩,一个是综合成绩,就是你参加活动,当任干部,获得的奖励分,这两个成绩就是你要评奖学金。学校一般在开学时会仔细说明的,学生手册上也有。
大一通常有当任很多职位的同学,大二可以把重心往学习上移移,如果没有担任什么职位的同学,可以去关注一些考证的事情,想你以后想要从事什么工作,你可以把与之相关的证书拿下(这主要是看你在假期中去面试时候得到的信息,他们招聘的人所需要的能力和证书),大三的话太赶了,其实大一的时候也要去关注一下。因为最后有用的是这些证书,除非你很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口才。
❼ 大学生应该怎么安排作息时间,安排的越科学越好
1、坚持早起,神清气爽
睡懒觉使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长,天长日久,可引起一定程度人为的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扰乱肌体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同时对肌肉、关节和泌尿系统也不利。另外,由于夜间关闭门窗睡觉,早晨室内空气混浊,恋床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坚持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鲜的空气,对身体益处多多。
2、午间休息,精力充沛
适当午睡对于减轻身心疲惫,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非常有益。午睡不在于时间长短,关键在于质量。建议平躺在床上四肢伸展,使得血液循环至脑部以缓解因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疲惫感。不宜趴在桌上,这种姿势不仅使呼吸受限,同时也使颈部和腰部的肌肉紧张,易患慢性颈肩病。有研究表明,午睡半小时,可以胜过晚间睡眠2小时给身体带来的轻松感。
3、经常熬夜,影响健康
研究表明,如果长期熬夜,更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过度劳累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比如发生心律不齐、内分泌失调等等,严重的就会导致全身的应激状态、感染疾病的几率相应提高。
美国的免疫学家在对睡眠和人体免疫做了一系列研究后认为,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有充足睡眠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而这两种细胞正是人体内免疫力的主力军。所以即使在相对紧张的工作中,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不得少于7个小时。
二)、每日就餐时间你该如何安排?
一日三餐是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适应人体肠胃环境及生理功能的生理节律。定时进餐可以维持血液中营养物质的稳定,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一般来讲,每餐之间间隔4~5小时是根据食物在人体胃中停留的时间决定的。
早餐:7:30左右即在起床后20至30分钟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而且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至5小时左右为好,也就是说,如果早餐过早,那么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中餐:12:00-12:30为宜。午餐是最好的休息时间,应该让自己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吃午饭。这样不但有益精神的放松、还有助于消化,对身体大有好处。
晚餐:一般宜在晚6点以后、7点以前吃为最好。这样,在4小时以后,即到晚10点以后或11点左右睡觉,较为适宜。
夜宵:我们不提倡学生吃夜宵,因为临睡前进食,不仅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还会影响第二天早餐的食欲。不过对于晚自习的同学而言,用脑时间较长会有饥饿的感觉,为了保证睡眠的质量,建议夜宵应少量,而且在9:30-10:00为宜。
同时应当强调的是,三餐时间要固定,形成有规律的生物钟。
三)、你的学习时间井井有条吗?
进入大学,你会发现学习方式已由过去的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方式,转向以自学为主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辅。这就决定了你会有大量的学习时间自由支配。在大学里最主要的不是你学了多少东西,而在于你是否学会了如何学东西,如何找到自己的兴奋起点。
学习时间的运用方面,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时间,并就其时间的具体安排做以下建议:
1、大块时间
大学生每天都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完成当天重要的事情——学习,大块的时间至少需要2-3个小时,在消化当天课堂的内容,完成课业之余,大量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并查阅相关资料,以开拓思维,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大块时间也可以灵活分散地安排,如把自习的时间分配到早上、下午和晚上,这样安排时间你便会觉得身心愉快,且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早晨的那段时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人的思维处于兴奋、清醒状态,因而把早晨的时间用来学习,或用来做一些重要的思考是十分适宜的。
2、零碎时间
零碎时间看起来好像不太重要,但是如果能够把那些小块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很少的时间来做一些学习中的小事,如记忆英文单词,练习英文听力、口语等,坚持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3、固定时间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或生物钟制定学习时间计划,如果觉得在某个时段内进行学习的效果最好,可以把它固定下来,长此以往形成规律。
4、弹性时间
大学学习生活的每项内容都需要时间,最好是留有弹性,即学习计划安排的预估时间应该稍微宽裕些。可以在两三项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安排一个弹性时间,一方面可以用来弥补以前还没有做完的事情,或是留作中途被干扰、打断以后的调节时间,另一方面可以用来休息缓冲,张驰有度。弹性时间不能够太长,10分钟甚至20分钟是比较适当的。
四)、你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吗?
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学术报告、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这些活动让大学新生眼花缭乱,如何更合理地安排课余休息时间呢?我们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1、运动时间——让我的身心放轻松
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体育锻炼,应当以有氧运动形式为主,因此,运动强度不要过大,但要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
一般来说,以一天为时间单位,同学们运动的时间宜选在清晨、下午和傍晚,每次运动持续不超过0.5-2小时,在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之间出现矛盾时,应首先考虑运动时间。如果工作、学习较忙,每天无法挤出整半小时的时间进行锻炼,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即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锻炼若干次,也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
以一周为时间单位,每周运动次数因人而异,可每日坚持锻炼,也可隔日进行,可根据学生实际身体情况、生活习惯及生理周期确定“几天打鱼,几天晒网”。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建议安排在周末假日进行。
2、休闲娱乐时间——我的时间,我把握
休闲时间和工作时间一样,都是组成我们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学会休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休闲的真谛是‘自由、快乐、意义’,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要懂得放松,安排好自己的休息时间,才能把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
我们建议大家在安排好学习工作之余,打理好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以一天计,可以安排1至2小时,如中餐、晚餐后、下午课后及晚上自习结束后等时间段都可以灵活安排。至于周末、双休日,可以安排一整天时间,到了盼望已久的法定节假日,则可以安排1-2天的休闲时间,全身心的放松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五)、你对自己的生理周期了解吗?
生理周期因人而异,心理状态和精力充沛程度在一天内也有高潮和低谷。不妨测定(连续记录)自己一天的心理状态、清醒程度和对事物反应的敏捷度,找出生理周期的变化曲线,然后合理安排每日活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标准作息时间表供你参考
起居生活安排 时间安排
起床 6:30
晨练 6:30~7:00
早饭 7:00~7:20
早读 7:20~7:50
上课学习时间 8:00~11:30
午饭、休息 12:00~14:00
下午学习时间 14:00~17:30
课外活动 17:00~18:00
晚饭 18:00~19:00
晚自习 19:30~22:00
熄灯 23:00
❽ 正常一个大学生,在大学内的作息时间是什么
8点~9点上课 12点下课 2点上课 6点下课 可能有晚自习 每节课10分钟休息 10分钟休息下次是20分钟
❾ 求大学生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大学的管理应该自由化,因为大学生基本都已经是成年人,已经有能力自主安排生活,学业等等。但这并不等于课堂以及考试的管理如此松散。
1、6:30
身体已经准备好一切了。打开窗帘,告诉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尽快从睡眠中醒来,调整好生物钟。
2、8:00-11:50
一上午专注的工作和学习需要正常的血糖来维持,因此,吃一份丰盛的早餐是必须的。
3、12:00
午餐是用来补充自己身体能量的时候,一定要吃好!可以调整时间来避开高峰期。粗粮配蔬菜,杂食为宜,葱蒜为宜,喜欢吃的不一定合理。
4、13:00
餐后可以散散步,或者抓紧时间午睡一小会儿,为了避免下午精神不,小憩一会儿也是很有帮助的。
5、17:00-19:00
晚餐后稍作休息,可以开始健身了。你可以选择相对温和的快步走,也可以慢跑,既可以消耗晚餐热量,也能够轻松瘦身。最关键的是需要长期坚持。
6、20:00-22:00
如果希望自己学习更多的东西,不如看些专业的书籍,这对你的个人积累很重要。如果学习太辛苦就看会儿电视或书籍杂志,反而会让你更轻松。
7、23:00
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身体各个系统的运行,是时候该睡觉了!洗漱一下,让身体彻底舒缓下来,洗去一天的疲惫。放松睡一个好觉,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❿ 最科学的大学生作息时间安排
没有最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