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王帅博士
『壹』 禹州三高王帅晓605怎么就上北京大学了
北京的学生文630分、理580就差不多了,外地的大概在690到720之间吧,各地总分不一样,反正很高就是了。
『贰』 北京理工大学2009级王帅
hhtgrfjyjytjytjy
『叁』 一个人在日本留学怎麼生活
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要注意的七大安全隐患
发布时间:[2007-12-6 17:08:32]
当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到他乡求学,在适应异域的风土、文化的同时,他们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11月,一对留美夫妇在自己所居住的寓所被害,再次引发对留学生安全问题的思考。归结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发现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七类:
一、自我保护意识差
北京时间2001年2月26日晚,日本传出的一条消息震惊国人:就读于立正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三年级的留日学生刘苏秦在宿舍附近遇害。据警方调查,发现死者的颈部有被绳子勒过的痕迹,旁边倒着一辆自行车。经确认,现场发现的自行车是遇害者刘苏秦本人平常骑的。
这是继韩颖去年不幸遇害事件之后又有一名富有才华的女留学生遇害的案例,让在日本的中国人深感震惊和感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去年韩颖遇难前一周一个人骑自行车出门的时候就被一陌生男子追赶,当时她的朋友就劝她不要晚上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家,还是坐公共电车比较安全,但韩颖没有在意,只是笑着说“白花一笔电车费不合算”。
专家提示:单身女性成为歹徒袭击的对象是各国犯罪的一个重要特征,独处异域他乡的女留学生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要与陌生人有过深接触,独处时尽量注意环境是否安全,不要太晚回家,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却是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
二、人为凶险
美国当地时间11月3日凌晨,来自中国福建省的一对夫妇在寓所内遇害。据《侨报》报道,被杀害的博士生杨建青原来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硕士生,到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前转到亚利桑那大学化学系继续攻读学位。
近两年来中国留学生在外遭遇不幸事件屡有发生:2000年5月29日,就读于美国奥本大学的湖北籍夫妇陈常青、吴仪被乱刀砍死;2001年2月4日,就读于基辅语言大学预备系的江苏女留学生陈娣娣在乌克兰基辅遭枪杀;2001年3月18日,两名19岁留学生在爱尔兰被害,尸体被烧焦。
专家提示:万一发生意外则首先要与中国驻当地外交机构联系,请求帮助;二是与当地中国留学生组织联系,请求当地华人媒体多方呼吁,包括在网上发出呼吁;三是尽量请律师,可以通过当地法学院的教师或者学生找到免费律师;四是提出高额民事赔偿;五是按国际惯例办理保险。
三、中介欺诈
2000年8月,一些苏州市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的学生从苏州市因私出国服务中心得到了塞浦路斯CTL学院的留学信息,在缴纳了报名费、学费、中介费等多项费用(总计约12万人民币)后,2000年10月份,12名苏州学生怀揣着对国外留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踏上了塞浦路斯的国土,然而,他们接下来的所见所闻让人无法想像他们来到了一所国际知名学院。
CTL学院位于塞浦路斯利马索市一个人口稀少、没有商业气氛的镇上,学校用房相当“节省”:一幢4层楼商场的3至4层。该学院凭借十多间10平方米的房间以及7名教师大张旗鼓地招收了100多名留学生,而中国学生占了90%。学生的学习时间都为半天,平均每月只上两星期课,对中国学生来说,在这里上课真可谓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此外,外方承诺的可以让学生变相打工却是打工机会少之又少。在上述情况下,很多中国学生在半年的时间内就花掉了带来的计划一年的生活费,多在5000美元以上,更让学生震惊的是,今年7月十多位苏州学生从有关方面得知,CTL学院文凭别说国际认可,就连塞浦路斯本国教育部都不承认,所谓的CTL学院彻头彻尾就是人们俗称的“野鸡大学”。早就对该学院教育质量及管理方式心存疑虑的苏州学生顿时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纷纷要求返回国内,今年8月前后12名学生中先后有9名学生回到了苏州。
专家提示:选择中介一定要慎重,必须查看对方是否具有办理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的合法资质。许多中介在办理业务之前说得天花乱坠,必须与它签订缜密谨严的合同以防止事后连索赔的机会都没有。
四、遭遇欺生
去年11月3日清晨4:00,就读于日本福冈电脑教育学院的张晓冬像往常一样去送报。在福冈市博多区天代新博多住宅楼三幢门口,他遇见一位年近四十、浓妆艳抹的胖女人,两人同时走进电梯,女人的头莫名其妙地靠向张晓冬的肩膀。张晓冬以为她是醉了,怕她摔倒,同时也怕有失体统,用手扶住她的胳膊,把她慢慢地顶了回去。谁知道当天,电梯里遇到的那个叫高松的女人控告张晓冬对她性骚扰。张晓冬被推上了法庭。庭审中高松漏洞百出,例如她在遭受侮辱后为何不去警署直接报案,而要先去报社了解了被告的底细之后再去报案?一个初来乍到孤立无援的外国青年,既不了解日本的法律,也难以得到社会的同情,原告是否在有意利用这一点?可惜法官很少注意这些问题。
专家提示:因为自己是外国人而被讹诈“碰瓷”的确很窝火,但这是初到异域的留学生都应该提防的。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当然,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诉诸法律也是可以考虑的,尽管麻烦,但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五、交友不慎
2001年9月26日,日本警视厅国际搜查课以强盗杀人罪逮捕了中国留学生李扬名(21岁)和王帅(22岁),他们两人涉嫌在6月26日杀死中国留学生程岩(22岁),并夺走她的银行卡和戒指。
王帅、李扬名和程岩据说是在东北老乡等聚会喝酒时相识的,李扬名和王帅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生活比较窘迫。他们听说她在横滨的一家按摩店里打工,估计她一定很有钱,于是王帅起了歹念,他找来李扬名一起商量想抢劫程岩。他们于6月26日一起来到了程岩的家里,程岩一看是两个朋友来了,也没多加防备,就让他们进了屋。没想到以后两个人变了脸,他们逼问出了程岩的银行号码,然后一个人看住程岩,一个人去银行取出了程岩的50万日元存款。他们得手后又杀人灭口。
2000年9月22日,筑波大学许昕被同学薛松杀害;2001年2月26日,立正大学刘苏秦在江南町被同学韩某杀害;2001年6月26日,专门学校女留学生程岩被朋友李扬名、王帅杀害。2001年11月7日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中国女博士生郭常颖(30岁),被日本情人佐藤博史绞杀。4起均为“朋友”所为,残酷的现实告诉远在异国的女留学生们,在交友时要慎之又慎。
专家提示: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慎重,品行好是最重要的标准,否则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
六、不守规矩
在新西兰,没有驾车执照或驾车经验的亚洲学生,开豪华汽车在路上乱闯的情况日益严重。两名到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被驱逐出境。
移民厅发言人说,当局正考虑驱逐一名17岁的中国学生,因为这名没有驾车执照的中国学生不顾警方屡次警告而继续驾车。移民厅考虑驱逐出境的另外一名中国学生,现年22岁,他只持有中国的驾车执照,但几乎没有在新西兰路上开车的经验。
新西兰汽车公会的克赖斯特彻奇分会发言人麦克布雷亚迪说,该地区的亚洲学生遇车祸死亡,都是因开快车出事所致。他说,最近警方在一个检查站截查到有六人开车速度达到每小时150公里,比规定的速度限制多了一倍。这六人中有三名是亚洲学生。
专家提示:遵守当地基本的法律法规是入乡随俗的底线。因为出格的行为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实在是不值当的。
七、突发事件
目前,出国留学的群体大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历。由于国际上动荡不安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对出国求学者来说,应该充分重视个人的安全问题和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的培养。
在国外如遇到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在国外,常见的事故多为交通事故、财物遗失、生病等,此外还有种族骚乱、政变、国际恐怖活动等。留学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事情更趋恶化。一般来说,遭遇此类事件,一要沉着冷静,二要及时寻求援助。留学生平时应了解学校的紧急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居住地附近的报警电话号码、当地中国使领馆的电话号码等。如果遭遇的事故较为严重,留学生应尽快与当地中国使领馆联系,以请求帮助,同时报当地有关机构要求给予必要的调查或协助。
专家提示:这里提醒每一位留学生,护照是证明自己的身份的证件,在寻求帮助时一般需要出示,因此必须妥善保管。最好将护照的复印件保留一份在国内亲人处,以便万一遗失时可以提供备查的证据。
『肆』 一个人在国外留学生活
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要注意的七大安全隐患
发布时间:[2007-12-6 17:08:32]
当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到他乡求学,在适应异域的风土、文化的同时,他们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11月,一对留美夫妇在自己所居住的寓所被害,再次引发对留学生安全问题的思考。归结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发现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七类:
一、自我保护意识差
北京时间2001年2月26日晚,日本传出的一条消息震惊国人:就读于立正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三年级的留日学生刘苏秦在宿舍附近遇害。据警方调查,发现死者的颈部有被绳子勒过的痕迹,旁边倒着一辆自行车。经确认,现场发现的自行车是遇害者刘苏秦本人平常骑的。
这是继韩颖去年不幸遇害事件之后又有一名富有才华的女留学生遇害的案例,让在日本的中国人深感震惊和感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去年韩颖遇难前一周一个人骑自行车出门的时候就被一陌生男子追赶,当时她的朋友就劝她不要晚上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家,还是坐公共电车比较安全,但韩颖没有在意,只是笑着说“白花一笔电车费不合算”。
专家提示:单身女性成为歹徒袭击的对象是各国犯罪的一个重要特征,独处异域他乡的女留学生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要与陌生人有过深接触,独处时尽量注意环境是否安全,不要太晚回家,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却是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
二、人为凶险
美国当地时间11月3日凌晨,来自中国福建省的一对夫妇在寓所内遇害。据《侨报》报道,被杀害的博士生杨建青原来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硕士生,到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前转到亚利桑那大学化学系继续攻读学位。
近两年来中国留学生在外遭遇不幸事件屡有发生:2000年5月29日,就读于美国奥本大学的湖北籍夫妇陈常青、吴仪被乱刀砍死;2001年2月4日,就读于基辅语言大学预备系的江苏女留学生陈娣娣在乌克兰基辅遭枪杀;2001年3月18日,两名19岁留学生在爱尔兰被害,尸体被烧焦。
专家提示:万一发生意外则首先要与中国驻当地外交机构联系,请求帮助;二是与当地中国留学生组织联系,请求当地华人媒体多方呼吁,包括在网上发出呼吁;三是尽量请律师,可以通过当地法学院的教师或者学生找到免费律师;四是提出高额民事赔偿;五是按国际惯例办理保险。
三、中介欺诈
2000年8月,一些苏州市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的学生从苏州市因私出国服务中心得到了塞浦路斯CTL学院的留学信息,在缴纳了报名费、学费、中介费等多项费用(总计约12万人民币)后,2000年10月份,12名苏州学生怀揣着对国外留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踏上了塞浦路斯的国土,然而,他们接下来的所见所闻让人无法想像他们来到了一所国际知名学院。
CTL学院位于塞浦路斯利马索市一个人口稀少、没有商业气氛的镇上,学校用房相当“节省”:一幢4层楼商场的3至4层。该学院凭借十多间10平方米的房间以及7名教师大张旗鼓地招收了100多名留学生,而中国学生占了90%。学生的学习时间都为半天,平均每月只上两星期课,对中国学生来说,在这里上课真可谓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此外,外方承诺的可以让学生变相打工却是打工机会少之又少。在上述情况下,很多中国学生在半年的时间内就花掉了带来的计划一年的生活费,多在5000美元以上,更让学生震惊的是,今年7月十多位苏州学生从有关方面得知,CTL学院文凭别说国际认可,就连塞浦路斯本国教育部都不承认,所谓的CTL学院彻头彻尾就是人们俗称的“野鸡大学”。早就对该学院教育质量及管理方式心存疑虑的苏州学生顿时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纷纷要求返回国内,今年8月前后12名学生中先后有9名学生回到了苏州。
专家提示:选择中介一定要慎重,必须查看对方是否具有办理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的合法资质。许多中介在办理业务之前说得天花乱坠,必须与它签订缜密谨严的合同以防止事后连索赔的机会都没有。
四、遭遇欺生
去年11月3日清晨4:00,就读于日本福冈电脑教育学院的张晓冬像往常一样去送报。在福冈市博多区天代新博多住宅楼三幢门口,他遇见一位年近四十、浓妆艳抹的胖女人,两人同时走进电梯,女人的头莫名其妙地靠向张晓冬的肩膀。张晓冬以为她是醉了,怕她摔倒,同时也怕有失体统,用手扶住她的胳膊,把她慢慢地顶了回去。谁知道当天,电梯里遇到的那个叫高松的女人控告张晓冬对她性骚扰。张晓冬被推上了法庭。庭审中高松漏洞百出,例如她在遭受侮辱后为何不去警署直接报案,而要先去报社了解了被告的底细之后再去报案?一个初来乍到孤立无援的外国青年,既不了解日本的法律,也难以得到社会的同情,原告是否在有意利用这一点?可惜法官很少注意这些问题。
专家提示:因为自己是外国人而被讹诈“碰瓷”的确很窝火,但这是初到异域的留学生都应该提防的。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当然,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诉诸法律也是可以考虑的,尽管麻烦,但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五、交友不慎
2001年9月26日,日本警视厅国际搜查课以强盗杀人罪逮捕了中国留学生李扬名(21岁)和王帅(22岁),他们两人涉嫌在6月26日杀死中国留学生程岩(22岁),并夺走她的银行卡和戒指。
王帅、李扬名和程岩据说是在东北老乡等聚会喝酒时相识的,李扬名和王帅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生活比较窘迫。他们听说她在横滨的一家按摩店里打工,估计她一定很有钱,于是王帅起了歹念,他找来李扬名一起商量想抢劫程岩。他们于6月26日一起来到了程岩的家里,程岩一看是两个朋友来了,也没多加防备,就让他们进了屋。没想到以后两个人变了脸,他们逼问出了程岩的银行号码,然后一个人看住程岩,一个人去银行取出了程岩的50万日元存款。他们得手后又杀人灭口。
2000年9月22日,筑波大学许昕被同学薛松杀害;2001年2月26日,立正大学刘苏秦在江南町被同学韩某杀害;2001年6月26日,专门学校女留学生程岩被朋友李扬名、王帅杀害。2001年11月7日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中国女博士生郭常颖(30岁),被日本情人佐藤博史绞杀。4起均为“朋友”所为,残酷的现实告诉远在异国的女留学生们,在交友时要慎之又慎。
专家提示: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慎重,品行好是最重要的标准,否则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
六、不守规矩
在新西兰,没有驾车执照或驾车经验的亚洲学生,开豪华汽车在路上乱闯的情况日益严重。两名到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被驱逐出境。
移民厅发言人说,当局正考虑驱逐一名17岁的中国学生,因为这名没有驾车执照的中国学生不顾警方屡次警告而继续驾车。移民厅考虑驱逐出境的另外一名中国学生,现年22岁,他只持有中国的驾车执照,但几乎没有在新西兰路上开车的经验。
新西兰汽车公会的克赖斯特彻奇分会发言人麦克布雷亚迪说,该地区的亚洲学生遇车祸死亡,都是因开快车出事所致。他说,最近警方在一个检查站截查到有六人开车速度达到每小时150公里,比规定的速度限制多了一倍。这六人中有三名是亚洲学生。
专家提示:遵守当地基本的法律法规是入乡随俗的底线。因为出格的行为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实在是不值当的。
七、突发事件
目前,出国留学的群体大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历。由于国际上动荡不安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对出国求学者来说,应该充分重视个人的安全问题和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的培养。
在国外如遇到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在国外,常见的事故多为交通事故、财物遗失、生病等,此外还有种族骚乱、政变、国际恐怖活动等。留学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事情更趋恶化。一般来说,遭遇此类事件,一要沉着冷静,二要及时寻求援助。留学生平时应了解学校的紧急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居住地附近的报警电话号码、当地中国使领馆的电话号码等。如果遭遇的事故较为严重,留学生应尽快与当地中国使领馆联系,以请求帮助,同时报当地有关机构要求给予必要的调查或协助。
专家提示:这里提醒每一位留学生,护照是证明自己的身份的证件,在寻求帮助时一般需要出示,因此必须妥善保管。最好将护照的复印件保留一份在国内亲人处,以便万一遗失时可以提供备查的证据
『伍』 国外留学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留学生吐露
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要注意的七大安全隐患
发布时间:[2007-12-6 17:08:32]
当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到他乡求学,在适应异域的风土、文化的同时,他们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11月,一对留美夫妇在自己所居住的寓所被害,再次引发对留学生安全问题的思考。归结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发现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七类:
一、自我保护意识差
北京时间2001年2月26日晚,日本传出的一条消息震惊国人:就读于立正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三年级的留日学生刘苏秦在宿舍附近遇害。据警方调查,发现死者的颈部有被绳子勒过的痕迹,旁边倒着一辆自行车。经确认,现场发现的自行车是遇害者刘苏秦本人平常骑的。
这是继韩颖去年不幸遇害事件之后又有一名富有才华的女留学生遇害的案例,让在日本的中国人深感震惊和感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去年韩颖遇难前一周一个人骑自行车出门的时候就被一陌生男子追赶,当时她的朋友就劝她不要晚上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家,还是坐公共电车比较安全,但韩颖没有在意,只是笑着说“白花一笔电车费不合算”。
专家提示:单身女性成为歹徒袭击的对象是各国犯罪的一个重要特征,独处异域他乡的女留学生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要与陌生人有过深接触,独处时尽量注意环境是否安全,不要太晚回家,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却是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
二、人为凶险
美国当地时间11月3日凌晨,来自中国福建省的一对夫妇在寓所内遇害。据《侨报》报道,被杀害的博士生杨建青原来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硕士生,到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前转到亚利桑那大学化学系继续攻读学位。
近两年来中国留学生在外遭遇不幸事件屡有发生:2000年5月29日,就读于美国奥本大学的湖北籍夫妇陈常青、吴仪被乱刀砍死;2001年2月4日,就读于基辅语言大学预备系的江苏女留学生陈娣娣在乌克兰基辅遭枪杀;2001年3月18日,两名19岁留学生在爱尔兰被害,尸体被烧焦。
专家提示:万一发生意外则首先要与中国驻当地外交机构联系,请求帮助;二是与当地中国留学生组织联系,请求当地华人媒体多方呼吁,包括在网上发出呼吁;三是尽量请律师,可以通过当地法学院的教师或者学生找到免费律师;四是提出高额民事赔偿;五是按国际惯例办理保险。
三、中介欺诈
2000年8月,一些苏州市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的学生从苏州市因私出国服务中心得到了塞浦路斯CTL学院的留学信息,在缴纳了报名费、学费、中介费等多项费用(总计约12万人民币)后,2000年10月份,12名苏州学生怀揣着对国外留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踏上了塞浦路斯的国土,然而,他们接下来的所见所闻让人无法想像他们来到了一所国际知名学院。
CTL学院位于塞浦路斯利马索市一个人口稀少、没有商业气氛的镇上,学校用房相当“节省”:一幢4层楼商场的3至4层。该学院凭借十多间10平方米的房间以及7名教师大张旗鼓地招收了100多名留学生,而中国学生占了90%。学生的学习时间都为半天,平均每月只上两星期课,对中国学生来说,在这里上课真可谓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此外,外方承诺的可以让学生变相打工却是打工机会少之又少。在上述情况下,很多中国学生在半年的时间内就花掉了带来的计划一年的生活费,多在5000美元以上,更让学生震惊的是,今年7月十多位苏州学生从有关方面得知,CTL学院文凭别说国际认可,就连塞浦路斯本国教育部都不承认,所谓的CTL学院彻头彻尾就是人们俗称的“野鸡大学”。早就对该学院教育质量及管理方式心存疑虑的苏州学生顿时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纷纷要求返回国内,今年8月前后12名学生中先后有9名学生回到了苏州。
专家提示:选择中介一定要慎重,必须查看对方是否具有办理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的合法资质。许多中介在办理业务之前说得天花乱坠,必须与它签订缜密谨严的合同以防止事后连索赔的机会都没有。
四、遭遇欺生
去年11月3日清晨4:00,就读于日本福冈电脑教育学院的张晓冬像往常一样去送报。在福冈市博多区天代新博多住宅楼三幢门口,他遇见一位年近四十、浓妆艳抹的胖女人,两人同时走进电梯,女人的头莫名其妙地靠向张晓冬的肩膀。张晓冬以为她是醉了,怕她摔倒,同时也怕有失体统,用手扶住她的胳膊,把她慢慢地顶了回去。谁知道当天,电梯里遇到的那个叫高松的女人控告张晓冬对她性骚扰。张晓冬被推上了法庭。庭审中高松漏洞百出,例如她在遭受侮辱后为何不去警署直接报案,而要先去报社了解了被告的底细之后再去报案?一个初来乍到孤立无援的外国青年,既不了解日本的法律,也难以得到社会的同情,原告是否在有意利用这一点?可惜法官很少注意这些问题。
专家提示:因为自己是外国人而被讹诈“碰瓷”的确很窝火,但这是初到异域的留学生都应该提防的。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当然,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诉诸法律也是可以考虑的,尽管麻烦,但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五、交友不慎
2001年9月26日,日本警视厅国际搜查课以强盗杀人罪逮捕了中国留学生李扬名(21岁)和王帅(22岁),他们两人涉嫌在6月26日杀死中国留学生程岩(22岁),并夺走她的银行卡和戒指。
王帅、李扬名和程岩据说是在东北老乡等聚会喝酒时相识的,李扬名和王帅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生活比较窘迫。他们听说她在横滨的一家按摩店里打工,估计她一定很有钱,于是王帅起了歹念,他找来李扬名一起商量想抢劫程岩。他们于6月26日一起来到了程岩的家里,程岩一看是两个朋友来了,也没多加防备,就让他们进了屋。没想到以后两个人变了脸,他们逼问出了程岩的银行号码,然后一个人看住程岩,一个人去银行取出了程岩的50万日元存款。他们得手后又杀人灭口。
2000年9月22日,筑波大学许昕被同学薛松杀害;2001年2月26日,立正大学刘苏秦在江南町被同学韩某杀害;2001年6月26日,专门学校女留学生程岩被朋友李扬名、王帅杀害。2001年11月7日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中国女博士生郭常颖(30岁),被日本情人佐藤博史绞杀。4起均为“朋友”所为,残酷的现实告诉远在异国的女留学生们,在交友时要慎之又慎。
专家提示: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慎重,品行好是最重要的标准,否则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
六、不守规矩
在新西兰,没有驾车执照或驾车经验的亚洲学生,开豪华汽车在路上乱闯的情况日益严重。两名到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被驱逐出境。
移民厅发言人说,当局正考虑驱逐一名17岁的中国学生,因为这名没有驾车执照的中国学生不顾警方屡次警告而继续驾车。移民厅考虑驱逐出境的另外一名中国学生,现年22岁,他只持有中国的驾车执照,但几乎没有在新西兰路上开车的经验。
新西兰汽车公会的克赖斯特彻奇分会发言人麦克布雷亚迪说,该地区的亚洲学生遇车祸死亡,都是因开快车出事所致。他说,最近警方在一个检查站截查到有六人开车速度达到每小时150公里,比规定的速度限制多了一倍。这六人中有三名是亚洲学生。
专家提示:遵守当地基本的法律法规是入乡随俗的底线。因为出格的行为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实在是不值当的。
七、突发事件
目前,出国留学的群体大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历。由于国际上动荡不安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对出国求学者来说,应该充分重视个人的安全问题和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的培养。
在国外如遇到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在国外,常见的事故多为交通事故、财物遗失、生病等,此外还有种族骚乱、政变、国际恐怖活动等。留学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事情更趋恶化。一般来说,遭遇此类事件,一要沉着冷静,二要及时寻求援助。留学生平时应了解学校的紧急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居住地附近的报警电话号码、当地中国使领馆的电话号码等。如果遭遇的事故较为严重,留学生应尽快与当地中国使领馆联系,以请求帮助,同时报当地有关机构要求给予必要的调查或协助。
专家提示:这里提醒每一位留学生,护照是证明自己的身份的证件,在寻求帮助时一般需要出示,因此必须妥善保管。最好将护照的复印件保留一份在国内亲人处,以便万一遗失时可以提供备查的证据
『陆』 联想发布LenovoConnectIoT服务核心是什么
当地时间2月26日消息,联想在巴塞罗那MWC大会首日发布全新的Lenovo Connect IoT服务。这项服务是联想围绕“三波战略”打造的全球性的智能物联云平台服务,主要针对物联网的行业化和场景化。
在联想展区,联想展出了包括内置了Lenovo Connect IoT服务的摩拜单车、智能车联终端T-Box以及多台智联笔记本,如联想首款骁龙笔记本Miix 630等。杨元庆曾表示,联想将全面进军智能物联网产业,而懂的通信就是联想在智能物联网领域的承载平台。
目前,Lenovo Connect IoT在中国的蜂窝连接数已突破1千万,王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设备的蜂窝连接数在三年内要超过1亿,并在全球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物联网服务。
『柒』 观察郭全中:你有多专业,世界就会给你多大的舞台
2017年春节刚过,我发现忙着跳槽或转型创业的媒体朋友比往年多了不少。近期关注到南友圈・自媒社发起了中国首个“媒体人招聘季”,应该说击中了不少企业和媒体人的痛点,听说参与报名的媒体人和招聘单位均达近万人,还有30多家招聘网站、媒体人社群、创投机构和企业级服务平台也加盟其中。
当下,传统媒体的效益大幅度下滑,对从业人员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有人主动离职寻找新的事业平台,也有人被动离职而不得不寻求转型。无论主动离职者还是被动离职者,心里对未来都有着这样和那样的疑问,媒体人能够成功转型吗?媒体人转型的优势是什么?又需要避免哪些问题?
传媒人转型是大势所趋
首先,传统媒体已经没有能力养活庞大的从业人员。在互联网媒体的猛烈冲击下,传统媒体“二次销售”的商业模式正在坍塌,传统媒体尤其是市场化媒体的广告收入仍在经历“断崖式下滑”,不少传统媒体已经陷入巨大亏损的泥沼而不能自拔,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只能选择裁员或者降薪的方式来应对,这必然导致传统媒体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有转型能力的媒体人纷纷“用脚投票”选择主动离开,而没有能力的媒体人可能会被“扫地出门”。
其次,传统媒体转型也需要媒体人具备新能力。毫无疑问,随着互联网生态模式的快速形成,单纯的媒体业务已经难以养活自身,也就是说,单纯的“传媒业”已经难以成为产业。传统媒体纷纷选择进入互联网产业或者跨界多元化业务的方式来进行转型,如浙报传媒进军网络游戏和大数据产业业务,华媒控股进军职业教育等多元化产业,媒体人旧有的能力已经难以满足新业务的要求,必须更新自身的能力。
成功转型的案例比比皆是
绝大多数媒体人在转型时,心里都在忐忑不安,自己转型是否能够成功呢?还是让我们用媒体人的转型实践来作答吧。实践证明,各行各业都遍布着成功转型的专业媒体人。
曾在《浙江日报》和《国际商报》工作过的金建杭,曾在《齐鲁晚报》、《济南时报》工作过的王帅,不仅成功转型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而且也在阿里巴巴上市时获得了数以亿计的财富,实现了财务自由。
曾在南方报业工作过的陈菊红、李甬、赵莹、陈峰、陈朝华等,原凤凰卫视的刘春,原新华社的王永治,原中国青年报社的李方,都成长为腾讯、网易、搜狐等互联网媒体的总编辑。原京华时报的张利东更是作为今日头条的合伙人,帮助仅仅创业四年多的今日头条实现估值过百亿美金。
在创业领域,媒体人的表现也有不俗表现:原央视对话栏目的罗振宇、原青年时报社的丁丰打造的二更、原外滩画报社的徐沪生创业的一条,估值都已经超过十亿元,在短视频领域风生水起;原南方都市报的方三文的倾力打造的雪球财经在2014年就已经完成C轮4000万美元的融资,原南方都市报的喻华峰的本来生活网2016年又获得了1.17亿美元的融资,原新京报的罗旭创业的纷享科技也于2015年获得1亿美元的D轮融资。
自然更不用说,湖南广电的刘昼创立的达晨创投已经成为我国基金业的重量级机构,原SMG的“黎叔”黎瑞刚更是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名满江湖!甚至在教学科研领域,范以锦、胡泳等都取得了值得学界重视的成果。
专业媒体人具有显著的优势
认真研究媒体人成功转型的案例,专业媒体人绝不必妄自菲薄,其转型至少有三大优势。
首先,对新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媒体的本质是记录世界,这就需要媒体人时刻把握最新发生的信息,而专业媒体人不仅仅去记录信息,更是去寻找信息背后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洞察新的趋势和机会,及时把新机会转化为自己的创业行动。
其次,具有深厚的人脉资源。媒体人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信息,这就要求和包括政界名流、著名企业家在内的各行各业人士打交道,作为有心之人的专业媒体人就会积累下丰富的人脉资源,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
第三,熟谙传播规律。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大传播”时代,无论是巨无霸企业还是刚创业的小企业,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都离不开传播,而这就需要深刻理解并能熟练运用传播规律的专业媒体人加盟,以更好地传播品牌形象和进行危机公关。
成功转型更需要“断舍离”
当然,能够成功转型的媒体人,无论是在传统媒体岗位还是在新岗位,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专业”,都进行了“自我革命”,以更好地满足新岗位的要求。
首先,“甲方”心态。 媒体人尤其是从事采编工作的媒体人,在转型之前是彻彻底底的强势“甲方”,特别是在传统媒体日子红火的时候,更是被各方供着、求着,但是一旦自己转型到企业,自己自然就会变成相对弱势的“乙方”,如果不能从“甲方”心态转变为“乙方”心态,必然遭遇滑铁卢。
其次,忌空谈,重落实。 媒体人可以在媒体上夸夸其谈,却难以从实战中检验自己的真实能力,但在企业实践中,一切都要看实战说话,正可谓“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第三,强化自律性。 相对于一般企业,媒体的作息相对不规律,媒体人也相对自由散漫,而企业却要求相对严格的自律性,如果媒体人不能建立起较强的自律性,就会感到有人专门和自己作对,处处难受,工作自然也难以开展。
第四,补齐自身的能力短板。 媒体人的优势很突出,但是其短板也很明显,这就需要媒体人通过自己持续学习来补齐短板。
对于那些能力欠缺的媒体人,这是最坏的时代,而对于专业的媒体人,这是最好的时代!
作者简介
郭全中
1976年生,安徽临泉人,现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曾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战略运营部副主任(主持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 基于互联网的产业融合、大数据、传媒经济管理、集团公司管控 等。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科研工作站博士后。
主持了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3项一般项目以及1项世界银行项目。
在《中国记者》等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上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在传媒战略、传媒管理、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其中,有4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10余篇论文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得省部级奖项2项,多篇文章获得其他各种类型的奖励。
现为上市公司华闻传媒、华媒控股独立董事,多家传媒公司顾问。
“全中看传媒”由资深媒体人郭全中及其团队共同运营,致力于研究基于互联网的产业融合、TMT创投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捌』 王帅的荣誉
1、2002年12月参加由宿州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宿州市首届中青年专家赴深圳联谊。
2、2004年被评为县师德先进个人。
3、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数学科培训。
4、2004年9月被评为宿州市优秀教师。
5、2004年10月他所辅导的学生耿泉同学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安徽省赛区一等奖,实现了宿州教育史上零的突破。
6、2005年6月他所带的班级在高考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全班75人参加高考,达二本线72人,其中达重点线48人,耿泉同学以688分获全省理科状元,王韵涵同学获全省理科第三名,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填补了宿州教育史上的空白。不仅为灵璧一中争得了荣誉,更为他们全县人民争得了荣誉。安徽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拂晓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
7、2005年8月受到中共灵璧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
8、2005年9月被评为宿州市优秀班主任。
9、2006年5月参加全市中学数学优质课评比,获高中组一等奖。
1 10、2006年9月荣获宿州市首届“十佳教师”荣誉称号,受到宿州
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1 11、2007年参加编写《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一书,作
为全县教师教学大练兵的培训教材。
12、2008年9月被灵璧县文明委授予“全县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个
人”。
13、2009年他所带的班级在高考中又创佳绩:全班63人参加高考,
达二本科线58人,张凯莉同学以686分获全市理科应届第一名,并被清
华大学录取,另有马壮、陈梦诺等十余名同学分别被中科大、中国人大
等名牌院校录取。
14、2009年9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15、2011年4月被灵璧一中党委授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称号。
16、2012年他所带的班级在高考中再创辉煌:全班60人参加高考,全部达到本科线,其中有50人达一本线,31人过600分,该班周文成同学以674分成绩获全市理科第一名。
『玖』 北京传媒大学王帅翻译英语
北京传媒大学王帅英语翻译是:Beij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Wang Sh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