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大学生创业
1. 大学生创业利与弊
大学生创业的话,有利的条件就是比较有新意,比较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意。但是弊端的话就是缺少经验以及资金。
2. 大学生创业与学习的关系
它们之间有着很好的互促性。
创业本身也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因此要花费大量版的精力。同时有些同学自权身存在错误的认识,错误地认为只要创业成功了,学业就不那么重要了,自己当老板了,毕业也用不着拿毕业证去找工作了。其实这样的认识看似有些道理,但是只能说明他过于短浅。
从大学毕业,满足学校的最低标准,这个要求一般不会太难,如果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应该有能力去处理两者之间的平衡,如果是一个创业失败者,那么所面临的压力会大很多,对将来发展十分不利。
(2)创业与大学生创业扩展阅读:
高校创业值得鼓励,但是丢弃学业,去创业,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偏激的,更不能成为一种理由或借口。别忘了,大学生的重中之重是学习,掌握好专业技能,为毕业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余力去探索开展创业,才是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一方面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创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即使是创业失败(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很高,要有清楚的认识),毕业后还有机会先去工作,等时机成熟重新再来。
3. 什么叫创业什么叫大学生创业
创业是创业者及创业搭档对他们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需要创业者及其创业搭档组织经营管理、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特殊群体为创业主体的创业过程。随着近期我国不断走向转型化进程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创业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
(3)创业与大学生创业扩展阅读:
创业是以点滴成就点滴喜悦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成果,创业包括领导者创业,企业家创业,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作为我国的年轻高级知识人群,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相较于其他高级知识分子所欠缺的创造力,是符合在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创业主要人群。
但因为大学生这个群体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的欠缺,与创业的成功要素所矛盾,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创业在初期就自行夭折,使大学生创业成为了国家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十三五规划中,也针对这个现象有着相应的论述,给大学生创业这个创业过程带来了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创业也将在这些机遇和挑战中走向新的高度。
4.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区别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相比较具有以下本质区别:从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看从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看,创业与就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创业是主动的,就业是被动的;创业是就业的前提,就业依赖于创业。没有创业也就没有就业,如果社会上创业的人少了,那么社会上就会出现大量的失业者。
(一) 从解决社会就业的角度看,创业者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提供了解决他人就业的工作岗位,从而能为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排忧解难;而就业者只能依靠创业者来解决就业问题,在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者也就加重了社会就业的负担,为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增大了压力。
二,如果大学毕业生们都不去创业,等着社会、国家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相应地,社会、国家就要提供700万个就业岗位。可想而知,社会、国家为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其压力和负担是何等之大。2010年8月,一项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披露,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仅为1.94%[1],北京毕业生创业者仅为1%[2],这样看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也实在是太低了。难怪中国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难怪2013年公务招录2万多人,而报考人数多达200万,出现了100:1的百人争一岗的残酷现象。
(三)从自主权和才华施展的角度看从自主权和才华施展的角度看,创业者的自主权大,才华可以得到充分施展。这是因为企业是属于创业者自己的,因此创业者有权对自己的企业进行自主经营管理。
(四)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如果将一个创业者和一个就业者进行比较,那么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比一个就业者对社会的贡献要大得多。
5. 大学生创业优势与劣势
大学生创业优势:
1、现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85、211的知名高校的学生,本身就是优中择优的结果,这些人在校所形成的创业团体中,在技术及科技领域所拥有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2、现在许多学校内部就有孵化园、创业基地等,大学生创业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和代价就能拥有外面同质量的办公、仓库等,大学生创业成本再次降低。而且很多学校规定大学生可以进行无限期的休学进行创业,这也免除了大学生创业失败,学业无以为继的后顾之忧。
3、大学生创业没有那么多后顾之忧,还拥有极低的成本和极高的人才质量,使得他们更容易拥有并实现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使得他们更加创新,使得他们更具有竞争力。
4、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从政策到实际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许多地方政府也极其欢迎大学生创业,为他们广开绿灯。并且作为大学生创业享受很多类似于税收减免等政策,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大学生创业优势这么多而且这么明显,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劣势或者劣势很少了?恰恰相反,他们也有极大的劣势。大学生创业劣势:
1、大学生创业是多是自己的同学好友或志同道合的人组合的初创团队,这样良好的关系能够使团队更加紧密,协助更为默契。但是相对的,很大部分我所见过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都有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股权结构极其不合理。很多人都说关系很好,所以不好分配,所以很多的初创团队的股权都松散而平均,这样当真正遇到麻烦时候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到底听谁的。同时投资人也极其反感这样的问题,因为会有极大的风险。就算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很多大学生创业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2、大学生创业,相对于那些工作一段时间或是在某一行业奋斗发展一段时间的人来说,缺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经验。大学生创业始终会比在那一行业比较其从业者创业缺乏对该行业的直观的认识和积累,这也是一个劣势。
3、现在的媒体很多都把创业神话了,尤其是大学生创业。创业,这是一个浪漫的词。所以大学生创业十个里有八九个觉得自己会改变世界。很多大学生所谓的创业实际上只是自己的一种幻想,他们很多甚至连一份像样的商业计划书都写不出来。创业,实际就是做生意。不管是互联网创业还是什么,本质都是做生意赚取利益。而很多大学生创业不懂这个道理,最后往往烧完那些无知的投资人的钱之后就会因为资金的缺乏而失败。
6. 什么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与劣势有哪些
大学生自主创业只是国家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而提出的一种口号,意思就是让大学生自己去创业,去自谋生路,但是大学生刚出入社会,什么经验都没有,这个时候创业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7. 简述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区别和联系
总地来说,创业是指创业者投入一定的资本、
智力、精力和时间等去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行为。
就业是一个相对于创业而言的对称概念。就业是
指就业者到别人创办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去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通过劳动获得一份工资收入的行为。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相比较具有以下本质区别:从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看
从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看,创业与就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创业是主动的,就业是被动的;创业是就业的前提,就业依赖于创业。没有创业也就没有就业,如果社会上创业的人少了,那么社会上就会出现大量的失业者。
(一) 从解决社会就业的角度看
从解决社会就业的角度看,创业者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提供了解决他人就业的工作岗位,从而能为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排忧解难;而就业者只能依靠创业者来解决就业问题,在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者也就加重了社会就业的负担,为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增大了压力。例如,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近700万人,如果大学毕业生中有10%的人去创业,那么全国创业的大学
毕业生就有70万人,一个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若能解决10个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7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者们就可以自我解决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都不去创业,等着社会、国家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相应地,社会、国家就要提供700万个就业岗位。可想而知,社会、国家
为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其压力和负担是何等之大。2010年8月,一项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披露,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仅为1.94%[1],北京毕业生创业者仅为1%[2],这样看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也实在是太低了。难怪中国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难怪2013年公务招录2万多人,而报考人数多达200万,出现了100:1的百人争一岗的残酷现象。
(三)从自主权和才华施展的角度看
从自主权和才华施展的角度看,创业者的自主权大,才华可以得到充分施展。这是因为企业是属于创业者自己的,因此创业者有权对自己的企业进行自主经营管理。在这种条件下,创业者有多大的能耐都可以在企业这个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施展出来,从而也就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华。而就业者的自主权也就比较小了,才华的施展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是因为企业不属于就业者的,就业者没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志对企业进行自主经营管理,就业者只能在企业分工的狭小岗位上发挥自己有限的作用;就业者在经营管理方面,虽然也有很多好的金点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能被别人认同和采纳,千里马往往没有伯乐来发现和赏识。因此,就业者的知识和才华往往无用武之地,施展不了。这种情况在家族企业里表现尤为突出。
(四)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
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如果将一个创业者和一个就业者进行比较,那么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比一个就业者对社会的贡献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