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学生入学户口迁不迁

大学生入学户口迁不迁

发布时间: 2021-02-16 00:30:13

❶ 读大学迁户口与不迁户口的区别

迁不迁户口都是可以的,至于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差别,还是有的,如果你们村能分钱,那当然是不转的好。

不过迁户口还是有一定的好处,如果你打算在学校里找对象,或者要在学校里生小孩子,如果对方户口在当地的话,产检方面,都会方便很多了,学校里也会提供一些大学生社保之类的。

❷ 大一新生报到户口是迁还是不迁

这涉及到当地户籍政策对学子们今后的个人证件办理、就业、买房、出国、福利待遇、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以后的结婚、生子、子女入学等后继问题。由于公安机关是按每年招生情况确定户口指标的,过期未迁的以后将不再受理,所以高校规定仅在新生报到入学时迁入,以后在校期间就不再办理户籍迁入手续。 由此摆在新生及其家长眼面前的抉择是:在入学报到前决定新生户口迁还是不迁?这是一个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问题,并非简单地一刀切,但必须要一次性地当机立断切一刀,适时做出明智的合理选择。 就新生迁户口的程序来说并不复杂。新生本人带上大学录取通知书、户口本、本人身份证、去生源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户口迁入地按校方规定的迁入地填写,户口迁移证与身份证上的姓名、出生日期等要一致,且在规定的有效迁移期限内(一般为一个月),入学报到后交给学校保卫处或所在学院辅导员等即可。 一、大致来说,户口迁入学校后一般有如下三种便利: 1、便于找兼职工作、就业及考当地公务员等,某些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拥有本市户口,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都市就业时,有无本地、本市户籍无形中往往视为一种竞争优势。但说到底关键是取决于毕业生以后在学校所在城市立足与发展的条件与能力,实力较强时以迁入为好。 2、便于及时办理个人证件,如身份证等遗失证件后的补办、办理出国签证护照等,省去了就读高校与生源地之间路途奔波等诸多之苦。还有再比如考驾照无须办理暂住证等。 3、毕业后可将个人档案等放到当地省人事部门托管,便于享受一些城市配套服务,如便于在高校所在地购房,手续相应要简便些。 需要说明的是,新生即使将户口迁到高校也只是集体户口。毕业离校时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本人要求户口人事档案保留在学校并办理相应的毕业生户档关系留校申请手续的,其户档关系按政策规定可免费由学校保存若干时间(一般为两年),两年内择业期内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并且单位所在地的地市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同意负责其档案、户口的管理,在签订正式有效的协议书后,毕业生可依据《报到证》办理派遣手续,在规定报到的期限内将其档案和户口转至单位所在地。两年后工作仍无着落,学校将通知毕业生回校办理户口迁移,将其户口迁移回生源所在地。 二、户口不迁一般有如下几种理由: 1、毕业生毕业时未找到工作而将其人事档案关系放在学校或当地毕业生人事主管部门托管一般是有规定期限的(后者是收费的),达到期限时在高校所在地找不到工作,还是要打回原籍的。如毕业生考虑今后回生源地创业与发展,大可不必来回折腾。 2、对于来自农村的新生,将户口迁到高校容易,但将来迁回来恢复农村户口时相对困难,根据当地现行的户籍政策则可以迁回生源地,但不再是按原农村户籍落户,而是按城镇户口落户,也就意味着现在农村户口一旦迁出就很难再迁回了,所以农村户口迁出后今后难以享受农民相应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权时(据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农村集体分红的收入按人头可达数万元,如果遇上拆迁补偿,收入则更加可观;即使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至少事实上发挥社会保障功能的那份土地对农村人而言也是一种可贵的财富资源),以不迁为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文件规定,除法律对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别规定外,在承包期内,无论承包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作为承包方的家庭还存在,发包方都不得收回承包地。按理说,农村户口迁入学校后,在校大学生仍保留承包地的,在上学期间无固定收入且还要支付各种费用,应享有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权,如作为原有农村集体一员分享到城镇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建设带来的福利待遇等。但问题在于届时“农转非”后的学校集体户口倘若再迁回去,当恢复其农业户口的可行性不大时,考虑到原农村户口的综合整体受益效应,还是以不迁为好。 3、有些新生在生源地根据政府相应政策可享受一定的补贴与优惠待遇,如来自西部及偏远省份生源地的贫困生、定向生,在就读期间的生活补贴及以后工资待遇上,国家均有适度的倾斜政策,有的回原生源地定向就业后还可作为当地各级政府的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等,考虑到适合毕业生自己的志向与发展,以不迁为好。面向连片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本科录取等,国家及地方政府规定入学时无需迁户口。 谈到大一新生的户户口迁移,有必要在此提醒一下本科毕业生的户口及档案的正确处置:毕业生的户档关系一定要也必须要由具备档案管理资质的单位托管,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学校所在地的省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托管了,还有的为了图省事,将档案放在自己手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口袋族”,其实,学校保存的只是学生的“学籍档案”,对个人发展有作用和影响的恰是人事档案,如自己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根据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生效后才能进行的,将人事关系放在省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如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方可享受城市常驻户口、计算工龄、代办各种保险、管理档案等,两年内如果找到工作单位,一般可按应届毕业生派遣。眼下用人单位各类繁多、鱼龙混杂,如果在报到证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及时办理报到、就业和落户手续,或者报到后发现用人单位不具备档案管理的资质,将来到事业单位后,则工龄计算会受到影响(手头上仅有报到证是不能算工龄的,但是没有报到你就没有工龄),养老保险缴费在这过渡时期有可能出现间断,这是得不偿失的。

❸ 大学生入学迁还是不迁户口好啊

迁过去以后你就是当地的户口了。。。有些地方规定当地的户口有些政策优惠的。内。容。。你原来是农村的。。而上大学是大城市。。建议你迁过去。。以后会有帮助的。。。而且你要是在当地工作的话、。。。那就有更多的便利了。。。总的来说是迁的好。。以后随时都可以迁回来。。。。

❹ 大学新生到底要不要迁户口呢

大学新生报到户口到底迁不迁,这个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你是普通省份的,签还是不签,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她并不会对你的大学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你不会对你的就业之类的有什么改变,你毕业之后找不到户口承接的地方,仍然要迁回自己原来的地方。

这个户口迁不迁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意愿迁户口的话其实也是很麻烦的,你要当地户籍所在地的证明,如果你是小区的话,你需要居委会的证明,如果是村里的话,需要村委会的证明,然后到学校你还要到学校的户籍档案管理室进行一定的手续转移,这个转到了当地的大学,其实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不会给你带来什么生活上的便利不转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❺ 上大学户口迁好还是不迁好

关于大学生和户口迁移的问题是这样的:根据现在的规定,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入学之初将自己的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这个户口迁移是自愿的,学生可以选择迁,也可以选择不迁。当学业期满之后,户口在学校的学生,要么根据学校的“派遣”,落户到就业单位所在地;要么处于待业状态,户口打回原籍。
关于迁不迁户口,其实还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而定,迁有好处,不迁也有好处。
一、大致来说,户口迁入学校后一般有如下三种便利:
1、便于找兼职工作、就业及考当地公务员等,某些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拥有本市户口,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都市就业时,有无本地、本市户籍无形中往往视为一种竞争优势。但说到底关键是取决于毕业生以后在学校所在城市立足与发展的条件与能力,实力较强时以迁入为好。
2、便于及时办理个人证件,如身份证等遗失证件后的补办、办理出国签证护照等,省去了就读高校与生源地之间路途奔波等诸多之苦。还有再比如考驾照无须办理暂住证等。
3、毕业后可将个人档案等放到当地省人事部门托管,便于享受一些城市配套服务,如便于在高校所在地购房,手续相应要简便些。
需要说明的是,新生即使将户口迁到高校也只是集体户口。毕业离校时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本人要求户口人事档案保留在学校并办理相应的毕业生户档关系留校申请手续的,其户档关系按政策规定可免费由学校保存若干时间(一般为两年),两年内择业期内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并且单位所在地的地市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同意负责其档案、户口的管理,在签订正式有效的协议书后,毕业生可依据《报到证》办理派遣手续,在规定报到的期限内将其档案和户口转至单位所在地。两年后工作仍无着落,学校将通知毕业生回校办理户口迁移,将其户口迁移回生源所在地。
二、户口不迁一般有如下几种理由:
1、毕业生毕业时未找到工作而将其人事档案关系放在学校或当地毕业生人事主管部门托管一般是有规定期限的(后者是收费的),达到期限时在高校所在地找不到工作,还是要打回原籍的。如毕业生考虑今后回生源地创业与发展,大可不必来回折腾。
2、对于来自农村的新生,将户口迁到高校容易,但将来迁回来恢复农村户口时相对困难,根据当地现行的户籍政策则可以迁回生源地,但不再是按原农村户籍落户,而是按城镇户口落户,也就意味着现在农村户口一旦迁出就很难再迁回了,所以农村户口迁出后今后难以享受农民相应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权时(据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农村集体分红的收入按人头可达数万元,如果遇上拆迁补偿,收入则更加可观;即使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至少事实上发挥社会保障功能的那份土地对农村人而言也是一种可贵的财富资源),以不迁为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文件规定,除法律对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别规定外,在承包期内,无论承包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作为承包方的家庭还存在,发包方都不得收回承包地。按理说,农村户口迁入学校后,在校大学生仍保留承包地的,在上学期间无固定收入且还要支付各种费用,应享有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权,如作为原有农村集体一员分享到城镇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建设带来的福利待遇等。但问题在于届时“农转非”后的学校集体户口倘若再迁回去,当恢复其农业户口的可行性不大时,考虑到原农村户口的综合整体受益效应,还是以不迁为好。
3、有些新生在生源地根据政府相应政策可享受一定的补贴与优惠待遇,如来自西部及偏远省份生源地的贫困生、定向生,在就读期间的生活补贴及以后工资待遇上,国家均有适度的倾斜政策,有的回原生源地定向就业后还可作为当地各级政府的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等,考虑到适合毕业生自己的志向与发展,以不迁为好。面向连片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本科录取等,国家及地方政府规定入学时无需迁户口。

❻ 大学生入学户口迁好还是不迁好

看你大学是不是大城市,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完善不完善,另外农村户口不建议迁

❼ 大一新生入学不迁户口会有什么后果

现在大学生迁不迁户口都是可以就读的,关键看当事人怎么权衡了,相对来说,农业户口的优惠政策更多些。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农业户口,而头胎是女儿的话,很多地方是可以生育二胎的,如果双方或者有一方是非农,而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的话,那就只能生育一胎了。
(1),农业户口优势
第一,农业户口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宅基地和土地,若赶上拆迁的话,会有高额补偿款。
第二,有些地方农村户口的人,凡男的45岁以上、女的40岁以上,都买了养老保险,保费政府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钱,男的到60岁,女的到55岁,每月就最低可以领到一定的养老金。相反,非农业户口的人如果没有工作,就必须自己买养老保险。
第三,有些地方医疗保险村里全包,不用出一分钱。如果生病住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每年可报销一定的住院费。
第四,有些地方垃圾费、治安费等费用也不用自己出,全由村里出,在这一点上,比非农业户口有优势。
第五,有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
第六,有些地方规定农村户口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生第二胎,不罚款。
第七,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非农业户口优势
一、招工、失业待遇好。
1、招工:农民要想致富,企业上班是出路。可是企业在招工时原则上只考虑非农业户口,即使没有户口限制,也在主观上优先考虑非农业户口。
2、失业保险:非农业职工失业后,其享受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至90%,最长不超过2年;而农民工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为本市职工最低工资的40%,根据单位为其连续缴费的时间,一次性支付本人,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月生活补助,最长不超过1年。
此外,非农业职工在享受失业待遇期间,可以享受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多项优惠政策。比如:非农业职工办理失业手续后,如个人选择自谋职业的,持相关证明资料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免收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手续费用等相关优惠政策。
非农业户口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群体,选择自谋职业后,还可以享受国家社会保险政策补贴。
相对于非农业户口失业人员,农业户口职工失业后,这些相关优惠政策都不能享受。
(2)、同样当兵待遇好。
1、参军:非农业户口的优待金比农业户口的多一倍,城镇户口入伍的义务兵每年1万元,农村户口入伍的义务兵每年5000元,当兵两年就相差1万元。
2、退役:非农业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政府给安置工作,有些地方规定任何单位不得拒绝承担安置任务,政府安置工作后,还可以去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加一次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
3、退役后自谋职业:非农业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自谋职业的,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费。退役士兵每人补助35000元,转业士官每人补助55000元;农业户口的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费每人1万元。
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高。
1、养老保险:非农业职工退休时,可以按月领养老金;而农业户口职工按现行政策,无论交多少养老保险费,退休时,只能一次性退保。
按现行标准缴费20年测算,企业非农业职工和农民工同样缴费5万元,到退休时,农民工只能一次性领取2万元左右的退休费,而非农业职工每月将领取1100元退休费,且随国家政策每年进行定期调整。按照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80岁计算,在政策不调整的情况下,非农业职工每年领13200元,退休20 年就能领到26.4万元。
2、医疗保险:非农业职工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不但住院可以报销,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退休后,还可以享受退休后的各项医疗费报销待遇;而农民工在职期间只有住院了才能报销,一旦退休了,就不给报销了。
四、低保标准高。
按照民政部门现行的低保标准,非农业户籍人员享受低保待遇的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而农业户籍低保人员为1700元/年,每月142元。非农业户籍人员的低保待遇是由市、区两级共同负担,农业户籍人员的低保待遇是由区、镇两级共同负担。

❽ 大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户口到底要不要迁到学校

我是07年上大学,14年研究生毕业,作为过来人,谈下我自己的看法。

分情况而论,上大学迁户口的话如果你不能在大学毕业后在一定时间内找到当地的工作的话,那么你的户口就会被迁回原户口所在地,这就会白费力气。虽然农村现在也在大力发展,但是前线城市还是更值得优选的,这是因为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平台以及对于下一代更多的资源,但是如果你不想迁也没关系,毕竟迁了也不一定成功,如果你足够优秀,农村也是有很多发展的机会。

热点内容
天津医科大学巴一教授 发布:2025-08-30 21:44:57 浏览:987
大学生发文 发布:2025-08-30 21:39:20 浏览:323
河南理工大学录取名单 发布:2025-08-30 21:38:25 浏览:477
美国佐治亚州的大学 发布:2025-08-30 21:36:56 浏览:657
卖酒大学生 发布:2025-08-30 21:35:57 浏览:670
大学生坐位体前屈标准 发布:2025-08-30 21:25:23 浏览:925
北京大学教授多少种外国语 发布:2025-08-30 21:04:26 浏览:537
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化工教授 发布:2025-08-30 20:50:41 浏览:67
南京大学教授潘毅 发布:2025-08-30 20:50:15 浏览:838
大学生换届选举 发布:2025-08-30 20:41:51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