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工业设计考研难么
1. 江南大学和浙江大学工业设计考研的难度录取人数和比例
江南大学不管从层次,师资力量还是从影响力以及竞争实力上跟浙专大都没法相提并论,至于考属研难度当然也是浙大更难,江南大学还好,不是太难,毕竟是新兴的学校,研究生录取率从全国来看常年维持在3:1,浙大可能会达到10:1,江南大学5:1左右吧。
2.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考研难吗
难嘛江南大学的设计,又成南方小清华,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个211学校,好好备战吧
3.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考研难吗
手绘好就是最大的资本了。
江大考研非常难,设计学院这几年报名的人回数基本都是1300+,录取答则只有百余人,其中还有保送生,SO,不要指望这是件轻松事情。
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原因很简单,江大虽然分数线很高,但是老师打分也偏高,这就是为什么江大每年分数线都很高但是公共课的分数却不是很高的原因。
你对你的手绘既然这么有信心,那么可以恭喜你,江大最大的关卡就是手绘,你要是能在这一项上过关,几乎就没有什么难的了。
不断精练你的手绘,然后书背背就好,主要就是设计艺术史和中国工艺美术史,李亮之那本史潮可以无视之,反正我觉得背书很简单,不知道对你怎么样。需要注意的是,尽量要把里面大师的名著都要能默写下来。政治么我不说啥了,这都不行那就别考研了,英语你说是软肋,那个无所谓,你去做真题,不停训练,不行的话就报个辅导班,只要能保证40分其实就够了。
4.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目前的就业怎样,考研对于
江大考研非常难,设计学院这几年报名的人数基本都是1300+,录取则只有百余人,其中还有保专送生属,SO,不要指望这是件轻松事情。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原因很简单,江大虽然分数线很高,但是老师打分也偏高,这就是为什么江大每年分数线都很高但是公共课的分数却不是很高的原因。你对你的手绘既然这么有信心,那么可以恭喜你,江大最大的关卡就是手绘,你要是能在这一项上过关,几乎就没有什么难的了。英语的至少要四级水平
5. 以下各大学校工业设计考研难易程度排行榜
应该说江南大学比较难考
湖南大学相对容易一些
北京理工考试形式是最简单的,招生也比较多
山大偏理
浙大偏计算机软件
应该说除了清华美院是最难考的
其余的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只要先定好目标再去努力 不要怕难考啊
6. 浙江大学和江南大学的工业设计研究生哪个相对来说比较难一点
浙大跟江南的偏重不一样,建议真的是想要从事工业设计的读江南大学,浙大是综合回实力比江南强,但是在工业设答计方面江南是老牌院校。
浙大在考试的时候英语政治方面会比江南的高,江南的专业考试相对来说比较难,看你自己的想法。我去年考的是浙大
7.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研究生好考吗希望在校读研的学长学姐能够给予小弟一些经验,谢谢了。
我学的工设复,有两个老师江制南大学的硕士毕业生。
这个大学工设是很好的,老师会在学校带他们尝试很多,分给他们一些项目,然后把钱分给每个组员。这个和其他硕士生大同小异。
政治 英语 数学
政治 英语 手绘
这两条路,那两个老师是考的手绘,英语要学得很好。。
就听他们说了这么多
8. 江南大学 工业设计 考研
江南抄大学 001设计学院 050404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是一个研究方向)
2009招生目录http://202.195.144.56/File/sytu_zsb/200891135902.htm
总分 政治 英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2006 320 47 47 71 71
3007 347 45 45 90 90
2008 337 45 45 68 68
2008的复试资格线比全国线高了17分,考取难度属于中等,复试比率1:1.2
导师:
李世国、陈嘉全、唐鼎华、徐诚一、周亮、周阿成、陈新华、潘祖平、张宇红、毛白滔、李亮之、张焘、叶苹、王安霞、过伟敏、周浩明、杨茂川、朱华、蒋晓、过宏雷、吴尧、张凌浩、王峰、朱蓉
就业还不错
9.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考研难吗,专业课的参考书是哪些呢,我是跨专业的
跨专业比较难呢!可以上江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去查信息,需要什么参考书一般都会在研招网上有资料!
10.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考研
艺术生复考的是艺术类的工业设计制,现在改名为产品设计,毕业后拿到的是艺术类的毕业证书。艺术类的工业设计是产品外形,理科类的工业设计重产品结构。
工业设计有理工和艺术类,不是艺术类重外观,工业设计重结构。工业设计不管工科或者艺术类的读出来就是工业设计,找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作品来说话的。
首先需要在网上报名,报名成功后现场确认,准考证会邮寄到你留下地址,然后按照考研规定的时间去无锡考场考试即可。
主要参考教材在网上搜索均可购买:
1、工业设计史(修订版),何人可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世界工业设计史潮》,李亮之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二版)》,卞宗舜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4、《下一个产品 产品专题设计研究》,张凌浩编,江苏美术出版社。
5、《体验与挑战:产品交互设计》,李世国编,江苏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