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学生
㈠ 到印度留学要几年
尼大老生的话:
大家好,我是就读于印度国立中央大学---尼赫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近两年来,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印度优质的高等教育、低廉学费和生活费、良好的留学背景、逐渐上升的国际影响力和学历升值的潜力等,逐渐被中国学生认识到。但是,由于政治原因,两国人民直接沟通的渠道还不是很多,尤其是在教育方面。于是,国内某些黑留学中介利用这一点,大肆欺骗中国学生。截止2007年7月,已经有不少中国学生被骗到印度南部一些2,3流大学,学生生活苦不堪言。中国教育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已经密切关注此事,提醒大家一定要慎重选择印度高校学习,一定要去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大使馆推荐的那些印度国立中央大学。
国内黑中介公司之所以办理不了印度顶级大学的原因是:印度顶级国立大学不愿意和黑中介合作,因此黑中介不能从学生学费、生活费中提成。于是黑中介公司与一些印度南部教学质量差的地方性、民办私立大学合作,在国内大肆夸大学校教学水平,已经有不少不知情的中国学生上当。
近年来,尤其是2007年,一些了解印度留学真实情况的国立大学公派、自费留学生也看到了国内印度留学市场的紊乱。于是,部分国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就站出来揭发国内黑中介的骗人伎俩,已经有不少被黑中介骗去民办大学的学生在老生以及中国驻印某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转入了印度正规大学学习。国立大学的这些中国留学生和中国驻印度某政府部门的这一举动给国内黑中介的经济利益带来了极大威胁。于是,黑中介们更加加大了对与他们合作的印度2,3流院校的虚假宣传,并且诋毁印度国立大学的名誉。目前印度教育部门已经密切关注中国黑中介公司这种非法的 竞争行为,并且近期将与中国驻印度某部门联手彻底查办此事,解救被欺骗的中国学生。
我在这边帮助过几位被黑中介欺骗过来的中国留学生转学,其中有位李同学被黑中介欺骗到班加罗尔大学某非正规分院。李同学告诉我,国内黑中介是给学生办理的旅游签证来印度学习的,黑中介威逼利诱他们每年交纳高达5000美金/的学费和2000美金/年的住房费用(比班加罗尔大学实际收费高的多),在班加罗尔大学随便找了个印度大学生在出租房内给中国学生上语言预科,黑中介还美其名曰“小班教学”。国内黑中介公司为了避免学生逐渐认识到真实的印度留学情况,威胁到他们的经济利益,他们在当地雇佣印度社会闲散人员“管理”中国学生。李同学现在已经进入中国政府推荐的某所印度国立中央大学学习,每当回忆起那段黑暗往事仍然心有余悸。
就读与韦罗尔科技大学(VIT,印度民办大学,2005年由职业技术学院升为大学)的某同学曾今和我在网上私下表达过转学欲望,但是后来迫与国内黑中介的淫威不得不打消了念头。该同学说,刚来VIT的时候发现VIT并不象国内黑中介宣传的有那么高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年龄稍大的学生也发现了黑中介的一些宰人伎俩,他们每年都会被黑中介暗地里额外收取高额费用。但是,该同学初到印度,语言尚且不能随意交流,迫于国内黑中介的淫威敢怒不敢言,更不敢向VIT中国同学表达转学之意,因为部分VIT学生出与经济诱惑,甘愿充当黑中介的“拖”,帮助黑中介欺骗还在国内的不知情学生。该同学还说,今年有大批中国学生已经被黑中介欺骗并且签定协议,包括有些所谓的合作办学的中国大学学生,该同学还说其实这些即将来VIT的中国学生大多数是高考落榜生和国内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学历的中国学生。
还有就读与某地方大学的王同学说,他们学校也是挂在印度某知名大学的名下,学校连印度学生总共才不到1000学生,教师也是非正规教师,上课只会读PPT。
中印两国本来就没有签定完整的学历互认协议,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选择中国政府推荐的那些印度大学,这些大学目前都有中国政府的公派、自费留学生,学历互认只是个时间问题。国内黑中介公司的这种非法竞争手段正在扰乱中印两国正常的文化交流秩序,大家切不可相信国内中介公司的片面之词,一定要时刻关注政府部门的信息。
被骗学生可以向中国驻印大使馆求助,24小时电话0091-11-26112345。
㈡ 印度哪些大学收留学生
我们一定要消灭印度!
印度人口在未来的数十年会超越我国,
我国会变成世界上人内口第二大国,
说明在容不远的未来印度的经济也会超越我国,
印度成为经济第一大国,
军事也会成为第一大国,
印度一直想通过人口统治世界,
我们一定要阻止它!
到那时,美国和鬼子都不是对手了.
毛泽东说的对,人多力量大!
大家一定要加强生产(儿女),
我们不能让印度统治世界!
印度一旦强大,会侵略我国,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
㈢ 印度在校大学生真的有3500万吗
富二代就有,
㈣ 教育部不承认印度高校学历,为什么每年有中国学生到
看来是真的想要出国。。
在我们看来 留学是有钱人只要花点钱就能去的,但其实也是需要考语言的。
也许印度有他们想要学习的文化只是吧
㈤ 中国学生的生活与印度学生的生活的不同与比较
主动性和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差异!
下面是例子:
在京举行的以“科学、青年、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青年科学节上,有1200多名境内外代表参加,成员以14~18周岁的青少年学生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中外学生在细节上的碰撞,却从开幕式就看出来了。
这些细节上的差异,其实正是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本身的差异所在。中国代表团选拔的学生代表,自然都是品学兼优生。但这些孩子正缺乏来自新西兰的少年史蒂文那样的俭朴意识、环保理念以及爱父母的习惯。史蒂文的手机是白屏、相机也是十几年前的老款,鞋垫开裂了,背的书包用了好几年,参赛作品是用废品制造出来的,吃剩下的东西,也都放在书包里下次再吃。闲逛时,看见外面有垃圾,都捡起放在书包里,拿到宿舍才扔进分类垃圾箱里。 到燕莎商城买东西时,史蒂文只给父母买了礼物。中国的孩子当然用的是彩屏手机,穿着打扮肯定很酷很光鲜。因为他们与国外小朋友在一起,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即使家境不好的,家长也一准省吃俭用给孩子置办一套好行头。在我们的理念里,穿着里面有政治。中国少年环保意识的匮乏亦非一日之寒,改变平日随手丢垃圾的习惯似乎成了老大难。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国度,如今,也到了需要重新学教的阶段。
其实,即使在学风等方面中外少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青年节学生论坛开始前一段时间,大部分中国学生到了教室,就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而史蒂文似乎对教室充满了好奇,到处张望,尤其对课桌上的插座产生了兴趣,研究了半天。讨论会上,中国学生一般都是拿着稿子从头念到尾,有的甚至还准备了中英文双份的材料,而很多外国学生连一张稿子都没有准备,他们说,稿子都在脑子里。别人作报告时,外国学生都会盯着讲演者,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点头或提问,与讲演者形成很好的互动。可中国学生都在做自己演讲前最后的冲刺。这种自顾自的交流心态,不仅表现了中国学子对于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缺乏沟通的欲望,同时也缺乏沟通的技术技巧。
而中外学生在科研上的差距,或许更是值得省察的核心。美国学生的科技创意,往往建立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创意随着时代变化,比如在营养学话题上,有的美国学生已经探究到了微观营养方面,在考虑食物废弃后的分解问题。中国学生的创新,与几十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仍旧建立在科幻小说上,比如在月球上建房子等等,都是老调重弹,没有任何新意。中国孩子理论知识丰富,外国孩子则更注重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动手能力强。
当然,不能全怪孩子们。因为在中国,科技教育只是一味地强调科学知识的灌输,而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因为考试中不包括动手能力的测试”。同时,科技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也很有限,多是现学现教,而国外具有完整的科技教育体系,且更注重于人的能力的培养。
中外教育的细节差异体现的是教育目标、宗旨、理念等重大课题的差距,因此实在不能小瞧了。
㈥ 深度:印度大学生为什么远胜中国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没有任何数据能证明一大怒大学生比中国强,何况这种数据没法比较。
起码就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上来讲,中国是印度很多倍。好吧,印度70%的文盲率的基础上,其实人家印度还是做得不错的。
㈦ 印度大学生为什么性保守
相对于中国大学生性观念的日益开放,印度大学生则十分保守,这也令不少中国民众十分羡慕。其实,印度大学生保守的性观念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度禁止中学阶段开展性教育。 在印度,如果青年男女在公共场所热情拥吻,则可能面临被拘捕的风险。从总体上来看,印度仍是一个比较保守的社会。 风化警察这个名词也许是印度特有的,即警察有权力监督人们在公共场所,包括大学校园里的行为是否有伤风化。在新德里的公园里,经常有警察四处巡视,主要是盯着那些躲在树荫下、角落里的情侣。两年前,有两名西方妇女在新德里的马路上行走,穿着露出肩膀和膝盖的高档时装套裙,结果被指责为行为不雅,照片还刊登在报纸头版的显要位置。印度政府还曾下令将时装频道停播两个星期,原因是该电视台播出了一场暴露比较多的内衣时装表演,而这些内容被认为是不适合大众观看的内容。 印度社会的保守风气使任何关于性的公开话题都成为禁忌,不光普通市民不讨论性,大学生也很少讨论性,更别说大学生情侣了。 在中国,艺术学生的开放是出了名的,可印度却又不一样,在印度,学艺术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专利,大多数艺术生都成绩优异,并且思想保守,就连他们的艺术作品也很少见裸露的。在我国的大学生,特别是90后正大踏步迈向性开放的时候,印度的大学生却保守得可怜,这尤其值得回味。
㈧ 有一部讲印度大学生的电影
你说来绝对是《三傻大自闹宝莱坞》很好看,还有一部也是那个主角主演的电影,评分也是十分高的,<地球上的星星>,但我还没来得及看,不过应该是也好的,这两部电影评分都很高。这电影拍的,能和美国的高分大片拼一下了。唉,中国拍的电影都是些什么啊!
㈨ 女同事找了个来中国学医的印度大学生做男友,他将来会有留在中国工作的可能吗
我在美国学习生活很多年,认识的印度人不少。读书时有印度来的同学,工作中也接触过印度回裔学生的父母。大答多数我认识的印度人是在美国行医的,或做工程电脑的,也有成功的CEO。印度人的层次等级比中国厉害。上层的印度人修养很不错的。印度裔在美国混得比其他亚裔包括华裔要好不少。
在美国进医学院很难,但在中国读了医学博士后,来美国补修几本课,并通过考核,就可以行医了。这种“曲线学医“的道理,在美国的亚裔,印裔人心目中是很流行。不知道这位印度学生是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来中国的。
不知你的朋友对印度的了解有多深?印度是多种族的国家。经济上最为成功的一族叫JAINS。该族有点象美国的犹太裔,注重读书和修养。一般印度人性格比较温和,这和他们的信仰有关。
顺便说一句,印度人的五官很端正的。生的混血儿应该很漂亮。哈!
美国高中数学物理教师
㈩ 印度有多少所大学
多少大学不太知道,但能给你列出几个印度著名的高校,请看
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印度理工学院创建于1961年,在全国共设有7所校区,分别是:德里(Delhi)理工学院、坎普尔(Kanpur)理工学院、卡哈拉格普尔(Kharagpur)理工学院、马德拉斯(Madras)理工学院、孟买(Mum)理工学院、瓜哈提(Guwahati)理工学院和卢克里(Poorkee)理工学院。1963年,根据国家技术院校(修正)法案,印度理工学院被列为国家重点院校,并赋予独立的学术政策、独立的招生及学位授予权。印度理工学院在全国的7所院校均为政府大学,在教学和经济管理上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印度理工学院委员会管辖。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是该委员会的主席,每个分院各设董事会负责全权管理。董事会负责各院校的学术政策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审核及成绩考核。
德里印度理工学院是全国7所理工学院的中心院校,位于德里南部城区,与尼赫鲁大学和国家教育研究培训学院比邻。目前德里理工学院有约6000名学生。其中,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3000名,博士生900名。学院有13个院系,9个研究中心,2个多功能中心。现有教师450名,其中教授200名,副教授100名,讲师及助教150名。主要的学科领域有应用工程、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土木工程、化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管理研究、机械工程、物理、纺织技术等。
坎普尔理工学院有九个个工程院系,并设有物理、化学、数学和人类学等基础学科系。主要的教学领域有航空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工业与管理工程、材料与冶金工程以及机械工程。
卡哈拉格普尔理工学院的优势领域有航空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土木工程、地球科学、计算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人类与社会科学、数学、工业设计中心、冶金与材料工程和物理学。
马德拉斯理工学院主要优势领域有:航空工程、应用数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土木工程、计算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人类与社会科学、数学、冶金与材料工程、海洋工程和物理学。
孟买理工学院主要优势领域有:航空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化学、计算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冶金工程、机械工程。
瓜哈提理工学院的优势领域有生物技术、化学、土木、化工、计算机与工程、设计、电子与通讯、数学、机械工程、物理。
卢克里理工学院的基础学科领域有:化学、地球科学、人类学、物理和数学;工程学科领域有:建筑、生物、化工、土木、地震、电力、电子与计算机、机械与工业、冶金以及造纸;应用研究领域有水文地理学、管理和水资源。
印度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印度理学院是印度著名的研究和教育机构。学院成立于1909年,最初由印度著名企业集团—塔塔集团公司的创始人J.N.塔塔先生创办。191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1956年,印度教育部大学拨款委员会(UGC)成立后,由UGC管理。多年来,印度科学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为印度的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学院现有40多个院系,涉及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和电子信息等领域,教学和研究人员325名,学生2000多名。印度科学学院的优势领域有航空航天、通讯、电子、电力、冶金和化工、自动控制、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固态和结构化学等。
该院现任院长梅塔(G.Mehta)教授,是有机化学家,研究领域涉及分子设计和天然产物的合成等,是印度国家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德里大学(University of Delhi)
德里大学是印度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该校建于1922年,是印度当时唯一一所提供教学和住宿的寄宿大学。根据中央立法议会的法案,当时在德里的圣.史蒂芬学院、印度教学院和拉姆贾斯学院隶属德里大学,总计在校学生约750名学生。
学校一直将建立著名学院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在全国寻求有识之士,并将许多杰出人物引入德里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里大学已经发展为印度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目前,德里大学有14个学部,86个系,79个学院,分布在整个德里市,在校学生大约22万。主要学科领域有理学、艺术、社会科学、法学、音乐与美术、工学、商业与金融、管理学、医学、教育学等。
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开始在印度全国建立高级研究中心。在批准的18个类似的中心中,德里大学占有6个中心。这六个中心是: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
1973年,德里大学在德里南部建立了南校区,该校区以艺术和社会科学著称。1983年,学校在德里又建了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以医学科学专业著称,西校园以工程技术专业著称。
德里大学建有完善的图书馆系统,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检索途径。全校有各类图书馆30多个,其中,中央科学图书馆建筑面积22595平方英尺,藏书18万册。
尼赫鲁大学(Jawahalal Nehru University)
尼赫鲁大学是印度著名高等学府,以印度第一位总理尼赫鲁命名。该校建于1969年,校园占地1000英亩,是文理综合性大学。该校以培养研究生和进行科学研究为主,在校生3500多人,外国留学生占10%,来自28个国家。教师学生比为1:10。经费概算:4.935亿卢比。
尼赫鲁大学现有7个学院,分别是:计算机和系统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国际研究学院、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国际研究学院下设美国西欧研究中心、东亚研究中心、国际政治、组织和裁军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院下设经济研究和计划中心、历史研究中心、政治研究中心等九个研究中心;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学院设有阿拉伯语和非洲语研究中心、汉语和东南亚研究中心、波斯语和中亚研究中心等十一个研究中心。该大学汉语和东南亚研究中心(简称中文系),有6名汉语教师,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共计85名,其汉语教学水平在印度最高。
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和环境科学是该校优势学科。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和社会科学院的历史研究中心、社会体制研究中心、政治研究中心、经济研究和计划中心、地区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研究中心被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UGC)命名为“优秀中心”。最近,尼赫鲁大学被UGC授予“优秀大学”称号。
该大学图书馆藏书500,000册,930种杂志,每年购进书10000册。该大学出版4种学术刊物:《历史研究》、《国际研究》、《语言学院院刊》、《拉丁美洲展望》。
马得拉斯大学(University of Madras)
马得拉斯大学是印度精英学府之一,也是印度3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对印度南部的大学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目前印度南部较早建立的大学,一般都是从该校分离出去的。学校成立于1857年,有四大校区,共18个文理学院,68个系,是综合性联合大学。学校设有历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财务与会计、管理、传播与通讯、哲学、各国文学与语言、信息科学、数学、统计与应用、地理、化学、电子科学、生物技术学、环境科学、教育学、国防学、公共事务、南亚与东南亚研究、国际关系、物理学、植物学、宗教学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学校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也设有相关研究机构,是一所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公立大学。
印度国家评估与遴选委员会(NAAC)对印度各大学通过在课程设置、教学水平、科研实力、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源、学校管理水平等指标的综合评比后,马得拉斯大学名列前茅。
马得拉斯大学在印度泰米尔那杜邦的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除了在校学生外,该校通过附属学校与研究机构以及函授学校的方式,使得更多的学生得到该校的教育。
泰米尔那杜邦的首席部长兼任马得拉斯大学的校长。
孟买大学(University of Mum)
孟买大学创建于1857年,是印度3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研究生,设有36个系,2个研究生培训中心和354个附属学院,在校学生8万。主要的课程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艺术、商业、法律、医学、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管理、统计学等领域。学校分为两个主校区,分别占地230英亩和13英亩,另有附属学校和研究机构分布在孟买市内。
孟买大学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分别分布在几个图书馆中。其中尼赫鲁图书馆藏书规模最大,藏书85万册,期刊3万种,缩微版1200册。
孟买大学曾经培养了印度各界著名人士。圣雄甘地、印度人民党现人领导人阿德瓦尼、印度宪法作者阿迈拜德卡、印度前总理拉奥、印度著名女电影明星阿什瓦瑞以及印度的众多作家、诗人、学者、企业精英包括许多海外印度人中的精英都毕业于该校学。
柯棣华大夫也毕业该校。
加尔各答大学(University of Calcutta)
加尔各答大学创建于1857年,是印度3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加尔各答大学的管辖范围包括印度整个北部地区,截止80年代末,该校共有16个学院(67个系)、5个大学学院和211个附属学院,注册学生达15万人。
16个学院是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新闻学院、家政学院、图书馆学院、工程学院、技术学院、美术与音乐学院、社会福利与商业管理学院、医学院、牙科学院、顺势疗法与外科学院、印度草药与外科学院。
在大学文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大学医学院、大学商学院和大学法学院中,前3个学院的规模最大。大学文学院共开设20个专业,外语类专业有英语和法语;语言类专业是比较语言学、孟加拉语、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印地语、梵语、巴利语(古印度语言之一,现为佛教之宗教语言)、乌尔都语(通用于巴基斯坦和印度)、泰米尔语(南亚地区用语);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有历史、古印度史与文化、考古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图书馆学、新闻学、政治学。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21个专业是农学、人类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纯化学、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纯数学、应用物理、纯物理、生理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塑料与橡胶工艺学、无线电物理学与电子学、统计学。大学医学院共开设24个专业,它们是:眼科学、矫形学、麻醉学、药物学、生理学、生理医学、放射诊断学、放射疗法、解剖学、胸外科、儿童健康、医学、普外科、实验外科、生物化学、癌症研究、神经病学、妇产科等、心病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胸腔疾病、病理学等。
加尔各答大学的其他重要学术机构是:3个系级博物馆(分属于人类学系、商业系、古印度史与文化系),两个高级研究中心(分设在无线电物理学与电子学系、古印度史与文化系),以及阿苏托什艺术博物馆。后者建于1937年,是印度的第一个大学艺术博物馆,馆内藏有8000件珍品,犹如民间艺术画廊,如雕塑、绘画、织品、陶器、金属制品、象牙制品等,反映了公元前两世纪到近代各时期东印度和孟拉加国的艺术传统。
加尔各答大学是印度重要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心,它吸引了一批著名教授和学者到此任教,同时又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1930年,因发现分子辐射的新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印度物理学家C·拉曼教授曾在加尔各答大学任教,积极推动大学开展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