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科目
㈠ 南开企业管理考研科目有哪些
南开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http://graate.nankai.e.cn/admissions/master/files/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专生参考属书目.xls
㈡ 南开大学企业管理考研
考研并不难,贵在坚持,保持较好的状态和心态直到走出考场穿碃扁度壮道憋权铂护的那回一刻,基本就不会答有问题了。我是南开企管10届的研究生,我们班63个人,31个全国统考生。一半以上是保送的。
南开商院的老师都很好,别说外省,对外校的考生都是没有偏见的。放心备考就好了,其他的都不用担心,呵呵,而且复试也不会有歧视。
四本书重点看而且认真看南开自己的那两本,两本书中的任何一段都是重点。如果有时间再把周三多的管理学翻一下。
真题很重要,把历年真题都做一遍。
㈢ 南开大学考研复试笔试参考书目 企业管理专业
南开大学的复试科目是管理综合(包括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三个部分内)哦!初试专业课考的是①101思想容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903管理综合。但是你具体的还是需要看今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哦,去年的考试大纲学校已经将网站进行优化查不到咯,今年的你可以到硕考网咨询一下老师或者查询一下内容哦!你可以现在先准备公共课的内容哦!公共课的内容占考研的比重也是很大的!
㈣ 南开大学财务管理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南开大学 商学院 120202企业管理 02财务管理 的考研科目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版303数学三④836管理权综合 管理综合含:管理学部分100分、微观经济学部分50分。
这是2016年的招生目录里面的内容。
㈤ 请问南开大学企业管理考研考数几
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初试信息
120202企业管理
专业方向
_ 01组织与战略管理
_ 02财务专管理
_ 03市场营销
_ 04服务管理
_ 05物流属管理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3数学三④808管理综合(管理学部分100分,微观经济学部分50分)
㈥ 考研 南开的企业管理研究生
如果是考研的话,一共有2关,也就是笔试和面试,比较确定的是南开版大学商学院的研究权生其实本校比例很低(仅限于考试部分)。
保研的话关于企业管理专业的考研复习可查看名校企业管理考研网的置顶帖及其它版块,那里有很多经验建议及专业资料等供参考,能不能考上南开企管的硕士研究生跟本科学校没有任何的关系 ,而是取决于自身的能力。
其次,根据往年南开企管的分数线开分析,一般在345或者350。
最后首先考研其实并不难,只要有好的复习方法,必定会成功。网络搜 学易考资 视频课程很好的啊,包含新东方,文登,文都,海天,启航,恩波等好多辅导班的最新视频,是包含基础到强化一直到冲刺全程课程的,课程都是随当年辅导班同步更新.最新的考研视频课程已经全面更新上线了,官方原版视频。
视频班,课时更加全面系统,而且没有干扰,最重要的可以反复听,自己静下心来学,效果当然很好。老师讲的很到位,板书也很清晰,可以免费下载电子讲义。
加油, 你一定会考上的 !
㈦ 企业管理学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开设企业管理学在职研修班的院校主要是一些名校,它类属理工科科目。根据工作人员报考院校不同,即使是同一专业,它考查科目也会有所不同,下面就根据企业管理学的一些院校来简单概括一些考研科目。
1、北京大学企业管理学:北京大学企业管理学主要是光华管理学院,它是中国经管学院和商学院中首家创建的完全致力于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与教学的学术机构。
考试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推荐免试。
报考条件:专科以上学历,满三年工作经验即可。
主要考研专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市场营销管理。
2、北京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学:北京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学在毕业生中的口碑一直是响当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都评价说“师资力量雄厚”等赞美评语,可以北京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学专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企业文化研究。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理学。
报考条件:北京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学在职研究生是以五月同等学力类型进行报考,考试主要以英语为主,百分制60即为及格。只要学员满足专科及以上学历都可以进行报考。
3、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学:企业管理一直以来被公司所重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人才更是被企业所录用。企业管理学一直被中国人民大学所重视。很多在职人员就读研究生都报考中国人民大学都是看中该校对企业管理学的重视度。想要报考的学员就要抓紧时间了。
考研科目: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供应链物流与信息化管理、质量与标准化管理。
(7)南开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科目扩展阅读:
企业管理学(Business Management)主要是培养能够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国内外工商管理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MBA、EMBA及CEO必读12篇等均为常见的企业管理学教育。
㈧ 南开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考研
刚通过企业管理复试,贡献一点近一年来收集的各方面信息吧,还有一点个人的复习经验,供后来人参考。南开企业管理专业在考研初试时考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方向会分为五个方向,有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战略管理、创新和创业管理。在所有经过复试考进来之后,又细分为系里管,市场营销方向的归市场营销系管,财务管理方向归财务管理系,剩下的三个方向化为企业管理系。但是在上课时专业必修课都在一起上,选修课可以互选,每个系里都有很多博导。就我所知,市场营销系里的老师博导最多,其中,吴晓云是研究服务营销和全球营销,挺厉害的,还有许晖老师研究国际化企业管理这块挺厉害的。财务管理系的李莉和黄福广跟王全喜都是学术大牛,其中,王全喜老师还受聘为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课程方面,齐岳会上投资组合跟基金管理、王全喜会上战略财务重组。有不少同学问我南开会不会歧视跨考生。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别的专业我不太清楚,但是企管专业上工科的学生考进来的每年也是有一些的,比例的话不是太多,20%左右吧,很多是本科学管理方面的其他专业考过来的,比如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等等,这个也算是跨考一方面,所以本科是营销或者财管再考进来的也并不算太多,但是也有,是这样的保送生比较多,直接考得不多。所以企管不可能歧视跨考生的,否则怎么招人呢。跨考生还是很有竞争实力的,毕竟大家奔着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复习,总会有动力的。还有就是历年录取率和初试分数线的问题。个人浅见,光看录取率和分数线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原因有两点,从学校的官方数据看,每年录取率超低,可能8%都到不了,但是如果将300分以下的除去(300分以下实在不能算做有竞争力了),实际上人数要少一半了。另外,每年题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每年的初试分数线也会有很多差距,比如说10年的初试分数线是350分,而11年的初试分数线为385,所以这个浮动很大,到了今年12年变成了370分,所以没法用一个分数线来衡量这个分数线的划定标准,它是根据商院招收的人数跟分数的多少来最终确定初试分数的,至于英语和政治的分数线一般是划到60分,这在经管里面是挺稳定的分数,而数学和专业课一般都是划到90分,这个几乎没有变过。 下面说说我的复习经历吧,粗略总结了四条。1、一切为了分数,功利一点儿没坏处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机会成本的概念,它主要是指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放弃用在其他方面所能够获得的收益。考研者心中也必须有机会成本的概念,而这偏偏是许多人所忽视了的。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某些时间你花在了一科上,就是放弃了用它来提高另一科成绩的机会。例如,你花了10天在数学上,能使你数学成绩提高5分,而同样的10天你用在政治上却可能提高10分,那么你应该把时间用在哪里呢?表面看来,前者也使你的总成绩得到了提高,但实际上你的收益是-5分,因为这比你本应得到的10分要少5分。在分配复习时间时,必须对哪些时间用在哪一科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要切记一点,考研比的是总分(假定你各科都能及格),你的唯一目标是总分最大化,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特别要切忌意气用事(这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容易和数学、英语两科的习题较劲,最终结果往往是劳神费力不讨好),将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自己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上。在适当的时候,要懂得知难而退。我在开始复习英语时,有较多的时间用在词汇和语法上。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在做模拟题时,词汇和语法题我总是只有一半左右的题有把握,剩余是没把握的和干脆就不会的,而这其中我只能作对一半,40道题共20分我能拿15分左右。如果我尽力复习这些词汇和语法,估计最多也不过17-18分(要想全对或接近满分需要非常好的英语基础),还需要支出大量时间。我分析了一下各题目的特点,觉得阅读分值较高(而且前辈们常说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而翻译、作文技巧性较强,不像词汇和语法那样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在短时间内见效较快,就基本上放弃了词汇和语法的大规模复习,代之以简单的练习,重点放在后面的部分。事后证明,这样做颇为见效。 2、计划赶不上变化,得不断调整 绝大多数人在复习时都会有个计划,明确的、不明确的,详细的、粗略的,书面的、脑海里的,一般心里都有打算。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况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在复习进行到一定时期对原有的计划进行调整。有些人只顾低头复习,生怕些许的耽搁,但是,根据情况改变原有计划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哪怕花上一天半天也是值得的。调整计划的时间应在复习时间进行到1/3或1/2的时候。选在这个时候,是因为经过一阶段的复习,对各科的全部内容有了基本认识,对于自己的进度以及复习内容的难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余下的时间又足够长,能够达到调整的目的。调整计划的根据有:各科进度的快慢;各科难度的大小;自己在各科上的潜力如何等等。第三点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你付出之后的收获。例如,当时我在复习专业课时,发现在内容基本掌握了以后,很难再进一步,而该门专业课历年来的考试成绩都不高,也就是说我花再多力气可能也不会让这门课的成绩有质的飞跃,因此就相对减少了这门课的复习时间,改为防御策略,即维持原状,不退步即可。 3、还是说功利,专业课重点看南开那两本书专业课考的是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管理学占100分,微观经济学占50分,总共指定四本书,但是复习起来的话主要是以南开的那两本为主就可以了(这是公认的真理,呵呵,以前前辈们都这么说)。张玉利那本管理学教材出版的已经很早了,每年都会指定这本书,当然南开的企管考研,专业课压分压得很低,几乎没有考过120分的,所以要提分的话要在数学上提分,还要保证在专业课上不拉分,管理学试题比较抽象,虽然每年的考题有些是重复的,但是还是比较常见的,在复习专业课时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如果想拿高分的话必须要有对管理学的一个通篇理解,在五个管理职能理解的基础上去尝试案例分析,时常关在商业案例新闻,用所学的管理知识自己去分析思考,还有就是对于教材的话也要多看基本其他几本比较经典的著作,比如说罗宾斯的《管理学》这本书比较好,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管理学,还有就是多读读大师的著作,比如说彼得德鲁克、彼得圣吉等,还有就是一定要对管理学有自己的理解,参考答案说白了只是一个参考,只有在真正作答问卷时才会发现还得自己去发挥,所以答案不能死记硬背,要去理解,形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概念,当拿出一个概念比如说问你你是怎么理解管理学的科学性时,你要知道科学性是什么东西,然后管理学是什么,两者又是如何结合的呢,这样才能反复理解找到答案,像管理原则啊、基本原理啊等等可以指导实践并能带来管理的绩效的提升,所以这才具有管理科学性,那么说艺术性又是是什么呢,首先要理解艺术的东西比较抽象,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它存在艺术性的东西,管理是管人的,而人是复杂的高级的动物,所以体会体现出艺术性的本质,不同的管理方法会有同样良好的管理效果产生,这就是艺术性所在的原因,所以在学习管理学的时候要常常思考这些问题,不能死学。复习过程中有很多想法,写起来都忘了,管理学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有什么问题 q q 交流吧,我的号是613986422。最后说下微经的复习,由于南开企管主要是针对管理学的,所以企管并不是很强调微观经济学的难度,这个在复习时候可以着重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做好笔记,把每个知识点搞懂,不用太深挖,毕竟不是考经济学,所以这个稍微中规中矩一点,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4、毅力和心态最重要,坚持就是胜利 据我的感觉,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几乎对提高分数没什么效果了,最主要的是等待与坚持。我知道有很多人在最后的一个月、半个月停止了复习(并不是因为找到了好工作),殊为可惜。而很可能,坚持一下就是胜利。而在考试中,有的人因为感觉不好,考完第一科后或考最后一科前放弃了,更是糊涂。有的人放弃仅仅是因为感觉不好,要知道如果你并非什么也不会,卷子上一片空白,那么也许就会有奇迹发生。例如,你感觉答的不好而答案偏偏就是你答的那样;例如,那一年考题偏难,没有几个人及格因而所有的人都被加了分;例如,试题本身有错误而不是有难度(我那年考试的一道专业基础课题目有点问题,所有人算出来的投资额都是负数,你要是遇上这种事呢?);例如,……我在看考研成绩时经常会发现有的人考了两科、三科甚至四科成绩都还可以,可偏偏就是没有后面几科的成绩,很替他们惋惜,而这样的人绝不在少数。要知道,可能你答的确实不好,但是坚持下去却有可能被录取,而不坚持就决无机会!你都坚持了半年或者一年,就差最后这一点么?你可以没有信心,但决不可以随便放弃。
㈨ 企业管理考研的科目
给你企业管理考研的院校排名,
科目名次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西安内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北京大容学
5 A++ 上海交通大学
6 A++ 中国人民大学
7 A++ 武汉大学
8 A++ 中山大学
9 A+ 复旦大学
10 A+ 南开大学
11 A+ 南京大学
12 A+ 华中科技大学
13 A+ 天津大学
14 A+ 厦门大学
15 A 重庆大学
16 A 南京农业大学
17 A 四川大学
18 A 上海财经大学
19 A 东南大学
20 A 北京师范大学
21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2 A 东北大学
23 A 西南交通大学
24 A 中南大学
25 A 中国农业大学
26 A 同济大学
27 A 吉林大学
28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A 大连理工大学
30 A 东北财经大学
企业管理是偏文科的,你喜欢,那个学校都会适合你的!
㈩ 南开大学企业关于企业管理考研的问题
考分每年不同,南开大学不错,管理类又是热门专业,基本要考到360以上,每年专各个名校的都有一般属本科的学生考上的,其实每个学校都欢迎优秀的人才,不要去想学校会不会对一般本科的学生有没偏见,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好好复习,会有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