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清华北大学生不爱国

清华北大学生不爱国

发布时间: 2021-02-20 10:46:14

Ⅰ 上北大的人还爱国吗

恩 首先非常敬佩楼主的爱国精神,下面我来说下我的观点:
第一 自己内爱物理想报考物理,我觉容得还是学点工科的来说比理科的好一点,所以建议楼主可以学习下物理中的某些部分,比如说你提到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是物理学中的电学部分,国内的研究环境的确不敢恭维,所以对于第一个问题 如果想搞理科还是出国好,但楼主不想出国,所以还是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第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清华大学的这个专业确实非常牛,中国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所谓“电气四虎”之一,另一方面 中国的智能电网确实必将是接下来几年的一大电网发展方向 落后发达国家很多,前景很好。
综上所述 既能满足 你的报国志向 又能对自己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 还能顺着自己的爱好 故而 建议楼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Ⅱ 为什么说清华毁一生,北大穷三代

“读清华毁一生,读北大穷三代”的传言是偶在网上偶然所碰见的一句话,但是却深刻击中了当前清华北大中大部分贫二代的现状。通过过年回家的案例实证,清华北大研究生高学历的风光早已成为历史,名校制造屌丝而非精英也成为现实。
凡是在清华北大就读的研究生大部分都不愿意离开北京这座城市,而据调查,名校研究生大部分家庭均出自工薪家庭,与二代系无任何瓜葛。二代们相反大部分在较为普通的省市高校就读,比如黑龙江大学就是黑龙江的官二代居多,这些三类学校聚集了最多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名校超高的分数线使得只有寒门子弟才具备这种拼搏的斗志,当然清华北大的二代也有不少,但是大部分以在职研究生等形式,而且与普通的屌丝完全隔离开来,所以不具有代表性。前些年,清华北大这种高校,几乎以清一色的农家子弟为主,农家子弟出人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今天是寒门子弟,明天却是天子门生,掌控极大的社会财富!成为主宰庞大帝国的统治阶层,角色的变化使得学而优则仕成为了所有中国寒门家庭的梦想!
然而如今的清华北大研究生刚毕业就要面临高房价的困扰,300万以上的超高房价使得名校精英们一毕业即成为“负翁”,高负债与低收入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名校屌丝阶层开始形成,这是一群农村中的龙凤,然而当他们鱼跃龙门之后,面临的处境甚至比在农村更为艰辛,高负债使得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一种贫困走向另外一种贫困。由于清华北大学生天生高贵的精神品质,也使得他们不愿意屈就,无论是职业还是择偶,所以很多名校屌丝最终郁郁寡欢而不得志。相反一些小学毕业生,很早混社会,本身就没有什么期望所赋予的压力,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滚大众却获利丰厚。开奔驰宝马,有漂亮老婆儿子,曾今他们的偶像的高材生却不得不拮据得租房过日,如今谁又是谁的偶像?
财富的流向使得工薪阶层依靠工资收入改变命运成为童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命运格局似乎说明了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们总是跟不上???
身边实例论证:
1、某某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北上广城市月收入虽然过万,但是依旧是屌丝一枚。在租的小房子里面生活,挤地铁挤公交。
2、某某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出国攻读博士,年近40,未婚,在国外争取拿绿卡中。年收入虽然可以足够温饱,因不屑于和难民做朋友,平日主要和自己对话,至今未有进入当地的主流社会,经常不由地感叹“苍天啊、大地啊,怎么来到这块土地上了啊”。
3、某某清华北大毕业在某体制内单位任职,月薪不到5000,虽挂着体制内的名誉,但终究不能当饭吃!只能每天对于民生社会大发感慨,然后去动物园批发市场或者淘宝网购些日用品。
4、相形之下,大部分大专甚至中专的学生在中小城市,曾经被老师批评的最没有前途,班级里面最后一排的学生,现在活得至少有模有样,有吃有喝有完整家庭。

Ⅲ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爱国,未来中国会变得怎样

我认为现在的少数的学生是不爱国的,因为他们每天沉迷于虑幻世界对国家的一些事情都不了解,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爱国的

Ⅳ 被清华北大劝退的都是什么样的学生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高中三年奋发图强的经历,参加高考,就是为了能考上名校。而清华和北大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名校,是多少人梦想的大学。三年的努力,如果能挤进清华和北大,那将会和上头条一样的高兴。可是考上了大学,就舒坦了吗?就会万无一失了吗?如果你以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贪图享乐,可以为所欲为,那你终将会拿不到大学毕业证。

清华和北大是中国大学的标志,无视校纪校规、懒惰、不思进取、不为人生做规划,那这些人,都会被淘汰的。劝退还只是最基本的操作,只是在大学中受到的挫折而已,也是学校给出的生动的一堂课。

Ⅳ 清华北大祖国花]那么多钱培养了他们,为何不爱国,学成却为外国服务

清华和北大是中国顶尖的学府,培养了相当多的人才。虽然清华和北大专培养了那么多人才,但属这并不代表这些都是三观极正的人。之前曝光过一个女生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他说过一句话,国外的月亮就是格外的圆。脸上洋溢着崇洋媚外笑容。这里先不说外国的月亮到底是不是比国内的圆,就单说她走到这一步,祖国付出了多少钱,就凭借着一点她的说法则是极其令人不舒服的,不知道她的母校听到后又作何感想。不能强调每一个人爱国,但投身国外建设国外,这一点却是让人难以接受。现在有一部分人是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人,他们拥有着令人羡慕的高智商,但却不代表他们的三观也是正的。有些人利用完祖国的培养后会转身就投入到了国外的建设中,似乎真的是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他们不懂得感恩,对于他们来讲,一味地往上爬才是学习和生活的真谛。在利益面前把人心和感恩。

Ⅵ 为什么清华北大留学生毕业后不想回国

对于以上这个问题,我先用九个字来回答:物质便是一切的基础。

还是回到问题本身,清华北大的留学生他们是多么优秀的存在啊,之所以毕业后不想回国是因为喜欢优秀的学习环境、优秀的人才、充足的物质条件。其实,他们是爱国的,可是,他们又是矛盾和现实的。

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国家能够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挽留。因为,真正能为一个国家做贡献的,当然是那些兢兢业业,努力学习,不断奋进的人……

我也希望,有生之年,能够见证中国各个方面的蓬勃发展,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才在祖国能够扎根生长,为这一方水土奉献终身……

Ⅶ 2万清华学生不想回国选择在硅谷,为何会出现这种现状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些中国的顶尖大学,是我们中国学生很向往的学校。一些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会在毕业之后出国深造。但是根据调查显示,有很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会选择留在美国这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水平正在发展当中,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学生选择留在美国不回国呢?

但是可以看见的是,还是有一大批学生还是很愿意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的。同时,国家为了吸引住这些人才,也是尽心尽力。比如给这些研究性人才开出比较高的薪资,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场所。通过这些吸引力,也让这些人才看到了回国后的憧憬。所以,我们也不能只是看到人才流失的表象。

Ⅷ 清华学生为什么这么爱国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即留美预备学校。更早是建立于1911年春天的清华学堂,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校址在北京海淀区。辛亥革命后改为清华学校,1925年开始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学堂一建立,当时各个省就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优秀学生到清华学习,学制八年,相当中学加大专,学生毕业以后要通过考试公费到美国留学。从此,近百年来,这个学校成为我国的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兴业英杰等等出类拔萃人物的摇篮,清华成为我国培养人才最多的学校。如果没有清华大学,很难想象,以后在各个领域会有那么多辉煌的业绩、精彩的篇章,中国的现代史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清华大学所以有辉煌的业绩,是因为清华有三宝:“校训、校园、校友”。清华的校训来自《易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人从小就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灌输,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学校的中外教师,师资雄厚。并且,学校很重视学生的体育活动,对清华学子提出,以后至少要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想一想吧,智商高体魄健的清华学子,对于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清华校园原来是皇家园林,也是世界著名的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清华百年校庆,世界各地竟有五万名校友齐聚清华园,可见清华大学巨大的凝聚力。
清华创建初期,作为留美预备学校,学生毕业以后基本都要公费到美国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专业,取得学位以后,可以公费去欧洲各国考察,之后,归国,报效祖国。我父亲潘白坚是23级(癸亥级)清华留美生,那一届留美生人数多,且人才济济。
清华招生严格,宁缺毋滥。要求学生中文要通达,身体要健壮,品行要纯正等等条件。在正式建校以前就在1909年和1910年选送了三批共180人赴美,很多人以后成了国家栋梁。例如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包括在西南联大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培养出三个诺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和李远哲,后者得的是化学奖。还有文理通才赵元任,回国后在清华任教。浙江大学的校长竺可桢也是这些学生之一,他开创了我国大学的地理学科和我国的气象研究。还有著名学者胡适等人。
清华自建校开始,就具有爱国的传统。1914年,大师梁启超到清华去演讲,题目是《君子》,他用《易经》里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大家。希望学子“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砥柱。”学子们深受鼓舞,从此以此为校训,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出类拔萃、海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各界名人。
清华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学生虽然绝大多数有留学的经历,但都是为祖国而努力学习。学成归来为国家效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23级学生为例,留学归来涌现出建筑学家梁思成、真菌学家邓叔群、中国水稻、甘蔗育种大师李先闻、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文理皆精的顾毓琇、享誉国际的天文学家张钰哲五位中国院士,还有各个领域众多的名人,例如著名的抗日将领孙立人,抗日英烈齐学启,著名文学翻译家梁实秋,著名电影艺术家、诗人孙瑜,著名的社会学家吴文藻,最早报道“西安事变”和“开罗会议”的世界著名新闻记者赵敏恒......

Ⅸ 清华北大的学生很多都去了国外,他们不为祖国效力,国家培养他们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国内的发展条件不好、体制不健全、国内的薪资待遇不高、国内的政策不够有吸引力……同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上述理由的确成立。

热点内容
2015年西南财经大学考研租房 发布:2025-09-12 22:39:31 浏览:928
人民大学博士服 发布:2025-09-12 22:31:56 浏览:258
美国大学招聘教授截止时间 发布:2025-09-12 22:31:10 浏览:184
南大研究生选导师 发布:2025-09-12 22:24:36 浏览:703
福州大学美术博士 发布:2025-09-12 22:20:24 浏览:725
重庆大学博士论文提交 发布:2025-09-12 22:12:28 浏览:922
公安大学博士后2014 发布:2025-09-12 22:10:08 浏览:312
安贞医院胸外科博士生导师 发布:2025-09-12 22:03:45 浏览:50
清华大学中国哲学博士 发布:2025-09-12 22:03:45 浏览:333
社会上没有大学的老师怎么办 发布:2025-09-12 22:02:05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