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大众传播与媒介管理博士
㈠ 南京大学社会学新闻传媒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好吗
南京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一百多年以来,依托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学水平和效益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是国内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重镇之一,也是国内最早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并且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社会学院,已在深圳连续8年开办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经广东省学位办批准,在深圳开办社会学(新闻传媒)研究生课程班,招生简章如下:
【专业背景】
社会学和新闻学都作为社会学科,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两个学科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极为相同。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对于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新闻媒体者具有基本的新闻专业知识,更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深厚的社会学功底,从社会学的视角把新闻正确解读给大众。从社会学视角审视新闻传播活动,对新闻媒体的社会属性、媒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责任、媒体的组织结构及内部管理、媒介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新闻传播与社会舆论及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社会学更能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更具批评性,在新闻传媒的很多名家,都具有社会学背景,因此,新闻传媒人员学习社会学新闻传媒方向,将更具实用性,对新闻媒体人员具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学视野的综合型媒体从业人员,以社会学专业知识为基础、新闻学作业为延伸,不仅具有社会学理论功底,并且能从专业理论提升到现实的专业人才,有高度、有深度,正确引导受众正确、客观的看待新闻事件的人才。
具体可以电话或者报名地点咨询一下,或者登陆这个网址了解一下http://www.njusz.org.cn/news/?116_920.html
㈡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与新闻学有什么不同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与新闻学的不同:
新闻与传播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向:
传播史论
影视传播
网络与新媒体
传播社会学
广告学
媒介管理
南海舆情研究
新闻与传播考研考试科目:
初试
政治
英语一或二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传播学综合及研究设计
新闻学
新闻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管理等。
新闻学硕士专业研究方向:
1.新媒体研究
2.应用传播学
3.电视与新媒介叙事研究
4.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5.电视专题新闻研究
新闻学考研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7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
④811新闻传播业务
㈢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主讲老师是谁
新闻与传播学博抄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传媒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日本东京电通广告公司、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传媒经营与管理、传媒经济学、广告媒体策略。
㈣ 本人想考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的研究生,请大神学长指点! 都考哪些内容。望具体,拜谢。
参考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参考书属目:
《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张宸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埃德温-埃默里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广告策划与创意》(第2版),蒋旭峰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阿兰.B.阿尔瓦兰 主编 崔保国 杭敏 徐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具体的资料你可以去聚英南大考研网查查!
㈤ 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的博士好考吗我不是本专业的,哪位大师给点指点啊
目前国内没有学校设有工商管理的博士学位吧。好像只有工商管理哲学的博士学位。
㈥ 您好,我想考南京大学传播学,请问要去哪弄参考书目呀,您能帮忙提供吗
专业代码 050302 专业名称 传播学 招生人数 20
研究方向 01传播理论02广告理论与实务03影视与网络传播04媒介管理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22新闻传播史论④959传播业务 复试:传播媒介与文化
参考书目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丁柏铨主编,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传播学基础理论》段京肃著,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现代广告学》何修猛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网络传播概论》杜骏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复试参考书:《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备 注 不接受单独考试。
上面的书自己打书店买去,也可见网上买。
㈦ 南京大学的博士好考吗公平公正性如何
南京大学的博来士好考吗?公平公自正性如何
大肯定不好考了,南大是目前国内最低调的重点大学,最适合做学术研究的大学。
但是,只要你有机会儿参与竞争,公平性是不用怀疑的,南大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相对很不错的。
祝愿你一切顺利,前程似锦!
㈧ 南大传播学考研~ 求资料求信息求学长学姐~~~~高分~~~
华文考研的网站上有这个专业的很全的资料
南京大学 传播学专业 2012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2 本院系招生人数:未公布 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22 专业代码:050302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01传播理论
02广告理论与实务
03影视与网络传播
04媒介管理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22新闻传播史论
④959传播业务 复试:
传播媒介与文化
复试参考书: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史蒂文森.N,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备注:不接受单独考试。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丁柏铨主编,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段京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广告策划与创意》蒋旭峰、杜俊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网络传播概论》杜骏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媒介管理学》郑丽勇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南京大学959传播业务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
南京大学959传播业务从基础到强化考研复习全书
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
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从基础到强化考研复习全书
加油复习吧!
㈨ 媒介管理学的后记
从2004年开始,我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给研究生上“媒介管理研究”这门课,几年下来,积累了一些问题,一些思考,一些想法,但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编著成书总还觉为火候不够。幸有杜骏飞教授的强力推动和学院的鼎力支持,以及浙江大学出版社李苗苗编辑的热诚组稿,方有此书问世。
尽管有些学校都成立了媒介管理学院了,但学术界一直都在争议是否要开设媒介管理这门课,我的学生也是这样问我,媒介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不同?我是一个管理学博士,企业管理倒是懂得一些,但媒介管理真的懂得不多,因为从来没有在媒介工作过,更没做过任何媒介管理工作。但我有一个信念,如何媒介管理学这门课要存在的话,必然是与一般的企业管理形成差异性,要有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框架,自己的体系,方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所以,我把那些拿来主义者的作品——只是简单地在管理学文献前面加上“媒介”两个字,拿掉这两个字也很通顺的文章称为媒介管理研究的“初级阶段”,好处也是有的,就是可以做一个概念普及。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基本上就始终把“媒介管理的特殊性”作为一个基本问题,比如,什么是媒介核心竞争力?媒介核心竞争力肯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关于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年,我个人认为,影响力就是媒介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研究媒介管理”一定要抓住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媒介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差异,否则媒介管理学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第二个要重视中外媒介管理的差异,大的方面来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东西方管理哲学的差异,西方管用的东西在中国未必就管用。
㈩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术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融合应用传播实验室(以下简称融合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2月27日。由南京融合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捐资伍拾万元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合作创建。
实验室主任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系蒋旭峰副教授(博士)担任,广告学系主任郑欣教授(博士)任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室聘请杜骏飞教授(博士)任学术顾问,郑丽勇教授(博士)任首席研究员,聘请巢乃鹏副教授(博士)、胡翼青副教授(博士)等为首批研究员。
融合实验室将以应用传播理论与实务为主要研究领域,旨在整合学院内外各类学术资源,推动中国应用传播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并积极为社会各界提供应用传播各个领域的学术服务。
融合实验室主要在“政府影响力”和“传媒影响力”两个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筹集研究经费近200万元。承担的课题包括:
1、主流媒体影响力暨南京日报影响力建设实证究(与南京日报合作),
2、改革与完善面向三农的传播服务研究(与江都市政府合作),
3、政府形象力传播(与扬州市政府合作),
4、文明城市营销传播策划推广(与南京市委宣传部合作),
5、扬州江都区新区形象塑造与文化传播(与江都市委宣传部合作)等项目。
实验室将编撰《中国应用传播研究》学术期刊,主要介绍和刊发国内外有关应用传播领域的学术论文。硬件方面,实验室拥有24席位电话调查系统和多媒体焦点访谈会议系统,可以承担社会调查、传播效果调查等各类传播实证研究工作。 南京大学政府新闻学研究所,是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共同组建的,于2006年11月29日正式成立。
研究所宗旨:为落实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深入研究多媒体融合下的政府执政能力、国家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本着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政育人的理念,三方共建该研究所。
研究所体制:南京大学政府新闻学研究所为南京大学常设科研机构。研究所除专职研究员外,还将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本所兼职教授或客座研究员。本研究所每年年初提出年度工作计划,根据计划由市委宣传部给以项目经费资助,每年年底进行工作计划完成的审核。
研究所主要工作职责:
1)、学术研究:本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政府新闻学,包括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公共危机处理、政府形象管理、公务员媒介素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所将围绕上述方向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系列专著,出版翻译国内外有关政府新闻学方面的著作。
2)、研究生教育:本研究所自2007年开始,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设置政府新闻学研究方向。
3)、人员培训:在南京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研究所将不定期面向省内外举办短期政府新闻学培训班。
4)、国内外学术交流:本研究所将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大力拓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研究所在政府新闻学理论体系建构;政府执政与公共关系管理;政府形象管理;公务员媒介素养;公务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比如:由郑欣教授领衔完成的——南京市处级干部媒介素养调查;由巢乃鹏副教授领衔完成的——重大新闻事件中政府新闻网站的报道研究;由郑丽勇主持的——南京青奥会城市形象宣传的课题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和学术成果。自2011年来,研究所还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我国藏语新闻媒体影响力问题研究给予大力支持。
自2007年以来,本研究所先后在北京市、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市举办“政府新闻学”专题国际学术会议,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并出版了会议论文集。
先后出版《政府新闻学译丛》6部,即:《美国政治中的媒体:内容和影响》【美】戴维·L·帕雷兹著、《媒体伦理》【英】马修·基兰、《草根媒体》【美】丹·吉摩尔著、《美国总统的信息管理:白宫的新闻操作》【美】玛莎·库玛著、《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美】道瑞斯·戈瑞伯尔著、《布莱尔时代——阿拉斯泰尔·坎贝尔日记精选》【英】阿拉斯泰尔·坎贝尔著。
出版《政府新闻学研究丛书》9部,即:《政府新闻学-政府应对媒体的新学问》、《政府新闻学案例-政府应对媒体的新方法》、《政府新闻发布》《政府新闻学评论》、《政府新闻学研究》、《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政府网络传播》、《政府网络发言》。
为开拓国际视野,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2007年8月,政府新闻学研究所有关人员和南京日报社、南京电视台等专家一起考察、访问牛津大学、哈弗大学以及英美两国的媒体,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还在杜克大学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与美国著名传播学者进行讨论。
政府新闻学研究所人员组成
原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叶皓博士任研究所名誉所长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方延明任研究所所长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任副所长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曹劲松博士任副所长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段京肃任副所长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郑丽勇任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