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骗子
『壹』 大学校园网络诈骗的特点
高校诈骗案件的一般特点
一、作案方式的多样化
高校诈骗案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作案人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诈骗。
1、伪装身份,骗取信任
骗子为达到的目的,往往借助名片、假身份证、假学生证等将其真实身份掩盖与大学生交往,先骗取信任后,继而施骗。他们或打扮成有知识的文明人,或者扮成阔绰豪爽性情中人,或利用老乡身份和通过交友骗取信任,再进而实施骗取钱物。最为常见的是利用“弱者”骗取信任,他们针对同学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特点,往往以其家里亲人发生意外,本人物品被窃,因故绕行等理由,急需部分现金,无奈“哀求”相助,以骗取信任。如诈骗者借口外出旅游、私自离家等,说自己现金丢失、被盗等,现无钱回家、住宿或者吃饭。
2、投其所好,以利诱之
针对大学生的各种需求心理,投其所好,诱其上钩,以期行骗。如以能安排各种、能帮助办理出国手续、帮助发财相许等,使人感觉到自己能得到一定便宜或能走捷径。如诈骗作案分子利用学生勤工助学的需求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或是利用大众传播工具等到处作虚假广告,骗取培训费、学杂费等,然后又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
3、抓住弱点,逼你就范
诈骗分子在大学生接触中,设置圈套,逼大学生就范,继之行骗。诈骗分子为达到其施骗的目的,总是先以利诱之,给你一定的好处和甜头,如有的同学参与赌博,先让你赢,尝到一定的甜头,接着让你输,没钱暂赊予你,最后受制于人。有时制造事端,使你蒙冤。例如,骗子故意在前边丢弃钱包,当你捡起后,便诈以昧财;有的故意以撞坏东西要求赔偿;有的男女合伙诈骗,女的当众称学生耍流氓,男的上来帮腔,甚至动手。总之,要让你有口难辨,逼你蒙冤就范。
4、网络行骗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快捷性、隐蔽性等特点实施行骗,如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人们的需求、好奇、单纯和轻信心理,通过网聊或网恋送秋波、传心声,诱你上钩,继之施以奸、掠;或者让你上网赚积分换奖品。从中索取高额利润;网上买“六合彩”,声称保你能中巨额大奖,让你缴纳信息费、好处费等,
5、制造事端,趁机行骗
几个诈骗分子结成团队,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由其中一人故意与大学生制造矛盾,然后借机向学生索赔,其他成员则以中间人、打抱不平者的身份出现,诈骗甚至抢夺学生财物。
6、以恋爱为名行骗
骗子还常以同大学生谈恋爱的方式,几骗其感情,又骗其财物。例如:某重点大学的一位女大学生结识了一位“男朋友”,“男朋友”对她“关怀备至”,经常带她吃喝玩乐,两人还在外租房同居。没想到某天晚上,待女生熟睡后,“男朋友”不辞而别,并卷走了她的手机和1000多元现金。
二、作案地点的流窜性
作案人为了躲避被害人的寻找,逃避公安保卫部门的缉捕,常常四处流窜,一旦诈骗得手,立即潜逃。由于作案人打一枪换一地方,活动区域较广,给缉拿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三、作案动机的复杂性
作案人员的动机复杂多样,有的是为了钱财,有的是为了骗取女大学生的感情甚至肉体,也有的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心态不平衡,以行骗来发泄不满情绪。
四、危害结果的严重性
诈骗案虽然主要是一种侵犯财产权的犯罪,但对被害人的人身权也往往构成侵害。大学生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是纯粹的消费者,诈骗分子将黑手伸向他们,不仅使他们不宽裕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而且严重影响到大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有的大学生被骗后,财产受到损失,身心受到伤害,造成心理疾病;有的诈骗数额巨大,给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打击
『贰』 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及防范措施大全
骗子利用在校学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防范意识较薄弱的特点,不断翻新诈骗手法,屡屡向大学生下手。
下列是当前犯罪分子针对大学生群体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手段:
1、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骗子在社交平台、游戏社区等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低价销售游戏币等广告信息。诱导学生在虚假的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然后骗子用“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诱导其付钱,最后将学生拉黑。
2、兼职刷单诈骗:骗子通过招聘平台、社交软件等渠道推广发布兼职信息,以开网店需要快速提升信誉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慎乎“无风险”“日清日结”等诱骗学生。刷第一单时,骗子会小额返款让学生尝到甜头,让学生继续刷下去!当学生大额刷单交易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第一,严加防范,提高辨别能力。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透露自己和家人的个人信息,不向陌生银宽袜悉行账号转账汇款。如确需转账汇款,请认真核实对方账户、身份信息及转账事由。一旦遭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第二,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对各类“网上兼职”“求职”等信息要多加鉴别,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开出的“优惠”条件,不要受高薪诱惑,坚决杜绝刷单出租手机号码、银行卡等违法行为。不要未经核实随意提交保证金,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第三,理性消费,抵制不良网贷。不要有超前消费的想法,理智消费.了解相关金融贷款知识和法律法规,借款贷款应先衡量还款能力,大学生目前尚无偿还贷款的能力,不推荐在无工作的情况下贷款。
防范意识记心中:
1、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2、不向安全账户转账;
3、不向有风险提示的账户转账;
4、不向未经核实的网站、APP、二维码转账;
5、不向要求先行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税费等的网贷公司转账。
6、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7、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8、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XX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一律挂掉;
9、但凡让我点击链好野接的所有短信,一律删掉;
10、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变化多端的诈骗手段, 一定要多长个心眼,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很多人都有被诈骗的经历,数额几百甚至几百万,他们也许很久都走不出来。 如果被骗了一定要报警,被诈骗不丢脸,骗子才应该觉得丢脸。愿我们都能在大学期间,顺利地完成学业!免受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