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专区 » 2014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4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5-02-22 06:36:23

㈠ 中央民族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导语:中央民族大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所培育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优秀和杰出人才的国家重点大学。下面是我收集的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欢迎阅读。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中央民族大学普通本科(含预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提高生源质量,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相关规定、《中央民族大学章程》,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公办全日制),具有普通本科(含预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培养层次。校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第三条 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四条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五条 学校面向全国招收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考生。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组织机构由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本科招生委员会、招生办公室三级机构组成。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本科招生委员会是咨询机构,负责为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本科招生工作;招生办公室是执行机构。

第七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作为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学校本科(含预科)招生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

1.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

2.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及有关规定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制定学校招生工作章程;

3.开展招生宣传、咨询服务工作,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本校情况和招生政策;

4.客观、公正地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并负责协调和处理录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相应职责;

6.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

7.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八条 学校招生工作在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第三章 招生计划及报考条件

第九条 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程序,统筹考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考生数量、生源质量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并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情况和历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编制情况综合制定当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并报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审批。

2017年学校普通本科计划招生2830人,预科计划招生185人(含新疆协作计划30人)。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教、艺10个学科的67个(类)专业及方向。投放到中西部及少数民族集中区域的招生计划不少于分省计划总数的70%,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详见学校《招生简章》。

第十条 学校预留少量本科计划,不超过教育部与国家民委核定当年总计划数的1%。预留计划的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民委所属院校本科招生预留计划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用于调节各省区统考上线考生生源不平衡、民族比例、人口较少民族生源等问题。

第十一条 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二条 学校英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其余专业不限应试语种,但学校公共外语为英语,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

第十三条 外语类、法学(法学与英语)等专业要求考生口齿清楚,听辨灵敏。报考外语类专业,口试成绩须合格(不举行口试的省份除外)。

第十四条 考生身体健康标准按照教育部及相关部门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用民族语答卷的考生报考汉语授课专业时,要求有外语成绩和由教育部命题的汉语文成绩,且汉语成绩须达到及格水平;高考语文成绩为汉语文和民族语成绩各占50%者,其汉语文成绩也必须达到及格水平。

第十六条 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对象为少数民族考生。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 学校在平行投档省份按测算情况进行调档,进入调档线的考生如服从专业调剂且体检不受限则不退档;在非平行投档省份调档比例为120%,对于调档线内的少数民族预退档考生,学校酌情使用预留计划顺延录取。

第十八条 在平行投档省份未完成计划时,征集志愿录取。在非平行投档省份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计划未完成时,录取非第一志愿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

第十九条 对投档考生按“分数优先”方式录取,即按照投档总分排队,根据考生专业志愿填报顺序择优录取,不设专业级差。同等分数条件下少数民族优先,同等分数及民族条件下,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其中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文综、语文、数学、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理综、数学、语文、外语。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条 对内蒙古自治区考生,按“志愿清”方式录取。

江苏省进档考生的学业水平选修科目测试等级须达2B以上,进档后以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择优录取。

对上海市、浙江省进档考生按照投档总分排队录取,同等分数及民族条件下,按省级招办排序原则执行录取。

第二十一条 学校录取专业时原则上认可各省级教委或高招办有关加/降分和优先录取的政策。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的,只取其中最高项分值;加分、降分的最大分值不超过20分。

第二十二条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各专业方向的录取: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语零起点班)只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各族汉语答卷考生,免学费,毕业时有50%的.毕业生符合条件可保送研究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朝文/中韩经贸翻译/蒙文/蒙汉双语/维语/汉维翻译/哈语/藏语)专业各方向只招收高考加试相应民族语或使用相应民族语答卷的考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民族文学)专业方向在贵州、云南、海南、广西四省(自治区)举行少数民族语加试,并在提前批次投放专用计划,根据高考分数排队择优录取民族语加试合格考生;在四川省录取一类模式彝文加试考生。

第二十三条 法学(藏语基地班)、新闻学(藏语实验班)和旅游管理(藏语实验班)只招收藏语答卷的民考民考生。

第二十四条 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班(藏))和工科实验班(藏)只招收有一定藏语基础的考生。工科实验班(藏)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

第二十五条 “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招生计划为国家指令性计划,计划省份的考生可自愿填报。录取时,学校只在填报了定向西藏就业专业志愿,且投档分数不低于学校当地调档分数线下40分的考生中择优录取。被录取到定向西藏就业专业的考生,必须在入学时与学校、西藏人事厅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对拒签协议的已录取学生,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录取到定向西藏就业专业的考生,入学以后不得申请转专业,毕业时由西藏人事厅安排就业,不能推荐或报考研究生。

第二十六条 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等招生类型的招生、培养及就业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国家专项计划按照教育部(教学【2017】2号)文件执行。

第二十八条 少数民族预科生录取时,根据考生志愿并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档政策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于人口较少少数民族考生,根据国家以及各省级招办相关照顾政策择优录取。

第二十九条 凡符合报名条件、有意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体育专项测试,成绩合格方可填报体育教育专业。在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合格,文化考试成绩达到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划定的体育类重点(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德、智、体全面考核,以投档考生的高考专业课成绩排序(省级招办有单独要求的除外),择优录取。

第三十条 港澳台考生报考我校需参加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考试。学校根据其考试成绩,实行单独排队、择优录取。

台湾学测成绩达顶标级和前标级学生录取方法按教育部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按专业大类招生的专业,如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下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等,在学生入学后施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至两年后学生将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入学成绩、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入不同的专业培养。

第五章 学费标准

第三十二条 学校学费标准按当年北京市物价局审批标准执行。

文史类各专业5000~6000元/年不等;理工类各专业5300元/年;艺术类各专业8000~10000元/年;预科班4800元/年。

部分专业免收学费:民族语类专业(不含“中韩经贸翻译”、“蒙汉双语”、“汉维翻译”方向)、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专业。

第六章 其他

第三十三条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校组织全面复查,不合格者区别情况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入学资格或学籍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并退回生源地,情节恶劣者通报教育部及省级招办查究,违法者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以教育部审核通过并发布于“阳光高考平台”( http://gaokao.chsi.com.cn/)的版本为准。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六条 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类专业的《招生章程》已另行公布。

本章程由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㈡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的招生简章在哪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的招生简章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7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7年9月1日),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

部分院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1、网报日期:2016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网上预报名时间:2016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3、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请考生仔细阅读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的网上公告或通知,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现场确认:11月10日-12日,考生办理现场确认手续。考生本人须到选定的报考点确认报考信息和拍摄电子照片。

报考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的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时必须选择“中央民族大学”为报考点,到中央民族大学参加现场确认和考试。

5、2017年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三、初试

1、打印准考证。2016年12月15日至12月2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初试时间及科目

2016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具体另行通知(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的业务课二)。

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四、复试

1、复试预计于2017年4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实行差额复试,考试方式一般为面试+笔试。

3、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于2017年9月1日前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4、复试时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同时对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进行考查。

五、录取

在教育部招生政策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考试成绩和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择优录取。

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类的考生必须将档案转入学校;录取为“定向就业”类的考生需签订定向就业三方协议。

六、学费、学制与奖助制度

学术型研究生学费标准:学费8000元/年。学费按学年交纳。

学术型研究生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学校将按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实施奖助制度。

七、其他说明

1、我校以下专业(专业代码0304开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政治学等专业,属“法学”学科门类,所授学位为“法学”硕士学位,复试时执行“法学”类分数线。

2、关于民族语文答卷。仅限藏学研究院、蒙古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和哈萨克语言文学系的初试业务课(除政治、外语以外的其他初试科目)使用民族语文答卷。

3、关于“双少”报考。“双少”考生指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在职考生。如欲以“双少”分数线(即国家公布分数线中“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线)参加复试,网报时必须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定向就业单位以报考时填写为准,不得更改。

4、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的招生简章另行公布。

5、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历年考题。

6、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7、在整个招生过程中及入学后,我校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多次审查,对不符合规定和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8、其他未尽事宜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相关通知及我校研究生院网页的有关内容。如我校公布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联系部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传真:010-68932544

㈢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有哪些专业

你可以上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有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那里有其招生的所有专业!
还有考研论坛也有,那里有很多信息值得你获得!
祝好!

㈣ 中央民族大学就业怎么样

中央民族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23%。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2.01%,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2.64%,研究生就业率比本科生略高。汉族毕业生就业率为93.54%,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为90.83%。
中央民族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4届本科专业共78个,绝大多数本科专业就业率较高:56个本科专业就业率达到90%,占本科专业的71.79%,45个本科专业就业率达到本科专业平均就业率(92.01%),仅有6个本科专业就业率低于80%。
2014届硕士毕业生共79个专业,大多数专业就业率较高,毕业生就业较为充分:有60个专业就业率达90%,占硕士专业的75.95%,其中50个专业就业率高于研究生平均就业率(92.64%),占硕士研究生专业总数的63.29%。7个专业就业率在90%--80%区间,就业率低于80%有12个。
2014届博士研究生23个专业,19个专业就业率达90%,占博士专业的82.61%。
2014届实际就业毕业生(不包含升学、出国、未就业毕业生)共计2833名,占毕业生总数的68.18%。实际就业毕业生的50.26%在东部地区就业,其中,实际就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3.64%和40.45%。省级单位就业最多的为北京市,吸纳毕业生646人,占实际就业毕业生的22.80%。西部的新疆、内蒙古、云南、广西、宁夏、西藏等省区实际接收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均超过3%。
就业单位性质第一大类是企业,超过五成(56.01%),其中,国有企业277人,占10.66%;三资企业30人,占1.12%;其他企业的人数为1149人,占44.23%。就业单位性质第二大类是事业单位,占32.68%。其中,高等教育单位202人,占7.78%;中初等教育单位171人,占6.58%;医疗卫生单位11人,占0.42%;科研设计单位29人,占1.12%;其他事业单位436人,占16.78%。就业单位性质第三大类是党政机关及其基层机构,占比为9.09%,其中,党政机关191人,比例为7.35%;农村建制村42人,比例为1.62%;城镇社区3人,比例为0.12%。就业单位性质第四大类是国家专项就业项目,占比为2.2%。其中国家基层项目42人,比例为1.62%;部队15人,比例为0.58%。

㈤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电话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电话010-68932544。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央民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南邻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源腔芦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办学条件

截至2022年9月,学校设有海淀、丰台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雹带万平方米。

有1个学部、23个学院,有覆盖11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圆尺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热点内容
重庆长安本科生工作怎么样 发布:2025-04-30 12:08:11 浏览:210
山西大学校车时间 发布:2025-04-30 12:02:09 浏览:835
四川师范大学编导专业分数线 发布:2025-04-30 12:01:20 浏览:463
清华大学教授讲教育孩子 发布:2025-04-30 12:01:18 浏览:995
大学教授txt 发布:2025-04-30 11:52:29 浏览:335
文科编导专业大学排名 发布:2025-04-30 11:42:24 浏览:147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海医院 发布:2025-04-30 11:35:06 浏览:259
井润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发布:2025-04-30 11:17:27 浏览:799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复试名单 发布:2025-04-30 11:11:10 浏览:216
中科大2013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发布:2025-04-30 11:10:48 浏览: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