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专区 » 中山大学东校区病房宿舍申请

中山大学东校区病房宿舍申请

发布时间: 2025-05-18 00:27:12

㈠ 中山大学附一医院东山院区(原东山区人民医院)的历史及名称变迁

中山大学附一医院东山院区(原东山区人民医院)的历史及名称变迁
1917年,邝磐石先生在广州市前鉴东约(现曙前路附近)开办邝磐石医院,并在太平沙开设分院一所,当时有西医师1人,护士1人,助理护士1人,药剂师1人,为广州市第一家私立的综合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医院。1919年,医院迁至市东郊梳头岗(即现址),设内、外、妇、儿、针灸科,开设病床20张,有医生3人。1929年,邝磐石先生远渡日本、德国进修,并购回X光机、人工气胸机等一批现代医疗器械。1932年,医院开设护士学校,第一期招收护士十多名。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广州,医院先后迁至南海官窑、连县、韶关五里亭、梅县等地继续开业。广州沦陷期间,医院原址为日伪医院所强占,后改作仓库,抗战后期,医院无人管理,门窗、楼板等均被人拆毁,医疗器械及物资荡然无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医院迁回原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医院的私立性质和名称没有改变,隶属于广州市大东区公益科管理。1958年7月1日,邝磐石先生将医院捐献给东区人民政府,改名为全民所有制的东区人民医院,由东区政府卫生科管理,邝磐石先生任首任院长,副院长孙碧莲、黄竹溪、何旭初,开设病床60张,工作人员49人,每日门诊量100多人次。1959年,由于市区行政区域调整,改名为东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副院长任命无变动;是年上半年开设中医科和中药房。1961年,市区行政区域再次调整,东区易名为东山区,医院更名为东山区第一人民医院。1962年,原东区产院及儿童医院并入东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开设妇产科。1963年,由于区内没有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更名为东山区人民医院直至2006年1月。是年,医院自培护士班开学。
1964年8月,医院成立中国共产党党支部,莫惠行为首任书记,李平接任院长。医院新开设了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病床数增至109张,工作人员增至185人。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群众组织取代院党政领导权,医院各科室改为班、排、连为单位的体制。第一任革委会主任为王淑惠,副主任王德荣,医院有40多人因各种罪名而受到冲击,遭受批斗、抄家、游街、关入“牛棚”、遣送回乡等,有的被投入监狱。在“医护工一条龙” (文革期间,提出反对“反动学术权威”,医生、护士、工人都处在同等的地位,都可以看病开药)的思想指导下,护士可以坐诊看病、开处分、开医嘱,医生要做护理工作,有的甚至要打扫厕所洗药瓶等,医疗质量明显下降。
1968年,第一批“工宣队”进驻我院,参预医院管理,“工宣队”队长为陈八。1969年,黎超亮接任革委会主任。是年,在医院地下挖建防空洞,耗资8万多元,洞长400多米,面积500多平方米。 1971年,东山区门诊部并入我院,医院工作人员总数增至355人。1973年上半年,医院扩建的二层楼门诊部投入使用。1974年,自建我院第一座职工宿舍---江岭西宿舍。1975年,张铭接任我院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工宣队”第二次进驻医院。
1978年,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工宣队”撤离医院。1979年,取消革委会和班、排、连编制,恢复院长制和科室建制;崔献瑞接任院长,王祥接任院总支书记;北楼加建四层峻工,开设儿科、中医科病房;实行科主任负责制;院工会成立并恢复活动。1981年,张家声接任院长,张铭接任总支书记;新建二层楼药厂。1983年,熊思禹接任党总支书记。1985年,新建一八层楼房作为办公室、宿舍及饭堂之用。1986年,住院部北楼和南楼的扩建峻工,病床增至200张;妇产科成功开展人工授精业务。1987年,冯超华代院长职,曾小梅接任党总支书记;由爱国华侨、港澳同胞和各方捐资兴建的“爱华楼”奠基。1988年,赖汉新接任院长。1989年,编纂《东山区人民医院志》(1917年---1988年)共约8万字,此为我院70余年来第一部专志。1999年,东山区人了医院五羊屯门诊部全面开诊。1991年,爱华楼落成并交付使用,叶选平、冠庆延、张汉青、高祀仁等省、市、区领导参加庆典;医院成立急诊科。1992年,成立皮肤美容科。1993年,陈健秀接任为党总支书记;成立传染科、家庭病床科、医疗设备科;医院被评为广州市最佳服务单位。1994年,赖汉新调东山区卫生局任副局级调研员,免去其院长之职,任命陈念祖为第一副院长,并授权其主持全院工作;内科分成内一、内二、内三科;省卫生厅批准我院为“二级甲等”医院。1995年,任命陈念祖为院长,黄素君接任为党总支书记。2001年,江晴接任院长。2003年,新大楼峻工。2004年,陈慧接任院长,邱丽容为党总支书记。2007年1月,因广州市行政区域调整,更名为越秀区人民医院。2007年8月,并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

附录一、医院名称变更图
邝磐石医院(1917年---1958年)→东区人民医院(1958年---1959年)→东区第一人民医院(1959年---1960年)→东山区第一人民医院(1960年---1961年)→东山区人民医院(1961年---2006年1月)→越秀区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06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2006年始至今)

附录二、历任院长、书记表
院长
邝磐石 男 1917年9月----1964年9月
李平 女 1964年9月----1966年9月
黎超亮 男 1966年9月----1972年9月
吴仕轩 男 1972年9月----1975年3月
张铭 男 1975年3月----1979年2月(注:以上3位为革委会主任)
崔献瑞 男 1979年3月----1981年4月
张家声 男 1981年4月----1987年8月
冯超华 女 1987年8月----1988年1月(注:代院长)
赖汉新 男 1988年1月----1994年9月
陈念祖 男 1994年9月----2001年12月
江晴 男 2002 年 3 月----2003年10月
陈慧 女 200 3年10月----现在

书记
莫惠行 女 1964,2----1970
黎超亮 男 1971----1972,9
吴仕轩 男 1972,9----191975,3
张铭 男 1976,6----1979,3
王祥 男 1979,3----1980,8
张铭 男 1981,4----1983,3
熊思禹 男 1983,3----1987,9
曾小梅 女 1987,9----1993,7
陈健秀 女 1993,7----1995,10
陈军 女 1995,10---2003,10
邱丽容 女 2003,10----现在

㈡ 护理学研究生

山东大学的护理专业就很不错啊。

护理学硕士点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http://www.bjmu.e.cn/huli/index.htm
建于1984年,是中国首批恢复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之一;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护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7月在原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的基础上,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卫生学校重新组建成立了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0年4月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合并成新的北京大学后更名为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学院下设3个办公室,4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员工45人,其中教师32人,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9人,聘请4位美藉护理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还有数十位临床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护理教学任务。形成了多层次、多轨道的教学体系,各类型的在校学生近千人。护理学院每年还承担护理临床人员和护理师资近千人次的在职教育。学院十分注重护理科研工作,主要科研方向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等。
学院拥有约6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内设有教学区、临床综合及模拟病房区、护理学研究区、办公区等,有多媒体教室7个,计算机室2个,基础护理、临床综合、康复、身体评估及营养等练习室15个,形体练习房2个;学院设护理专业图书资料室,藏有中文专业书籍1300余册,外文书刊及杂志1900余册及20余种护理杂志。
护理学院教授名册
姓 名 职 称 专 业
郑修霞 教授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
姚景鹏 教授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
肖顺贞 教授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科研
洪黛玲 教授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
王宜芝 教授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
吴光煜 教授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
吕凤英 副研究员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
尚少梅 副教授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 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院客座教授: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护理学院 Anne J.Davis教授
美国Michigan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Ada Sue Hinshaw 教授
美国Michigan大学护理学院 Oakley Deborah J. 教授
美国乔治梅耶大学刘周婉教授
科研项目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的护理科研领域遍及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等各个方面。承担的北京市“九五”重点课题之一:“护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荣获2001年北京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改成果二等奖。同时开展与国际护理界的科研合作项目:
1、 在美国kellogg基金会和学校“985”项目资助下与美国Michigan 大学护理学院联合开展“社区护理研究”项目。
2、 与美国Michigan 大学合作开展有关“老年痴呆护理”方面的科研项目。
3、 与美国3M公司开展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项目,侧重研究医院内感染。
项目 协作单位 时间(年)
感染控制 3M公司 1999—2000 2000—2001
社区护理 美国MICHIGAN大学护理学院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老年痴呆的病人护理 美国MICHIGAN大学护理学院 1999—2000
护理学本科专业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北京市“九五”规划课题 1995—2000

硕士研究生

一、全国统招:
1、 统一考试
招生对象:除护理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外,从事护理工作, 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也可报考,男女不限。
招生名额:4-5名/年。
考试科目:英语,政治,护理专业基础(基础护理学,护理理论,生理学);临床护理学综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学(包括内、外、妇、儿科护理学),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
参考书: 护理本科统编教材(最新版)。
2、 单独考试
招生对象:护理本科毕业生及国家承认的护理专升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工作4年以上。(单独考试属定向委培性质,需交纳培养费)
招生名额:1-2名/年。
考试科目:英语,政治,护理学基础(基础护理学,护理理论,生理学)。由北京大学医学部负责命题。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学(包括内、外、妇、儿科护理学),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
参考书:护理本科统编教材(最新版)。
二、在职申请学位(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招生对象:取得学士学位和在所申请学科工作4年以上。
招生名额:2-5名/年。
考试科目:英语,西医临床综合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学(包括内、外、妇、儿科护理学),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
三、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

招生对象:护理专业本科或专科毕业,从事护理工作3年以上的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及社区护理的在职人员。
招生名额:全脱产班50人(全国),办脱产班50人(北京地区)。
培养目标:学习期限约1年时间,学习期满后,参加在校研究生同等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后,发给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及北京市高教局医学部分院签发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
课程设置:开设护理理论、护理科研、内外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妇儿科护理。分二个学期完成。
四、培养方式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由导师和导师小组承担研究生得指导任务。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http://nursing.fudan.e.cn/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护理学院之一。它是由原上海医科大学护理学部与上海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合并而成。
护理学部成立于1989年。由原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护理教研室与上海医科大学成人护理教育培训中心合并而成。继1980年开办护理专业大专教育以后,1985年开设护理本科教育,1995年又开设护理硕士研究教育。十多年来输送高级护理人才近900名,在国内护理界有着良好的声誉。
护理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坚持以"面向21世纪发展中国特色的护理教育事业,培养多层次,满足社会需求的一流护理人才"为目标。当时保留了原护士学校法人机构,采用了"一院两制"过渡办法,逐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发展我校高等护理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整体办学效益作出了努力。2003年学院结束了中专护理教育,依托复旦大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综合优势,大学各附属医院提供的良好教学实习基地,形成了一个注重自然科学与医学基础、关注人文精神、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
护理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0名其中教师50余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17名占教师人数35%。硕士以上教师10人占34%。现任院长戴宝珍,院党总支书记贾宏丽,副院长胡雁、杨润峰,副书记丁言雯。
学院现有学生950人,为发挥综合大学优势,学院还承担在职定向培养、面向广大临床护理人员,开设护理新概念、新理念、健康评估、护理科研、护理教育师资培养等非学历的短期继续教育项目,开办了上海市护理专业大专自考和专升本自考辅导点。
学院根据护理学科的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设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程序系统收集临床护理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计划和组织护理过程的能力,以及控制和评价护理效果的能力,使护理毕业生能在临床、社区等不同的场所为各种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学院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当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以及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和急、难、重症护理,能够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并具备在护理专业领域不断进取的能力。成为从事具有护理临床、教学、科研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护理学院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院区,占地26亩。有国内一流的"护理实践教学中心",设有3个模拟病房、1个模拟手术室、1个模拟重症监护室、3个梯形护理实践课程示教室,整个护理实践教学中心配备电视电化教学设施。学院除了校内教研室外,还拥有相当规模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五官科医院、肿瘤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等三级甲等医院,其中设有5个临床护理教研室。临床教学基地不仅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条件,也为学院师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临床实践和深化专业知识的环境。
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护理研究。曾连续两年获得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多项上海护理学会奖项。二年来主编或副主编的全国护理本科规划教材 11部,护理研究课题10个,发表论文24篇。
近年来学院注重与国外和香港地区的同行间的联系与沟通,分别与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护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护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双边合作、选派留学生等。

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全日制)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具备现代护理理论和知识,在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领域具有独立组织、判断、决策能力,并具备相当研究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培养目标:热爱祖国,热爱护理专业,能为护理专业发展和人民健康作出贡献。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学生经过3年对护理专业的有关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以及对预防医学、人文社会学科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并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教学实践,将掌握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信息获取能力,具有组织和开展护理教育的能力和较高的护理研究能力,并能够把握护理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知识。

学生将修满35学分的课程,包括:哲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流行病学、高级卫生统计、护理理论、护理管理、护理研究、护理教育、护理教育实践、临床护理实践,同时学生将根据研究方向选修其它课程。

学生完成所有课程和相关实践要求、并通过毕业论文评审者,可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工作去向: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护理学院、省、市级医院从事护理研究、护理管理、或临床护理工作。
导师
姓 名 职 称
冯正仪 教 授
胡 雁 副 教 授
夏海鸥 副主任护师
吕探云 副主任护师
顾 沛 副主任护师
2004年招生
117护理学院(64165952)
│100209护理学 │ 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60护
│ 01护理教育 │ │理综合④476病理生理学 │
02临床护理 │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http://www.nursing.s.e.cn/nursing/index.php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6月。本科护理教育始于1985年,是国家首批恢复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之一。迄今已向社会输送十二届毕业生,共390人。历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百分之百。毕业生中有43位考取硕士研究生,8人考取博士研究生,3位担任省级医院护理部主任,30多位担任地市级以上医院的护士长。我院毕业生在全国享有良好的声誉而供不应求,北京、上海、福建、河南、河北、陕西、广东、江西、江苏、苏州、深圳及山东八所医学院的护理系等多家教学单位和医院争相接受我院毕业生。
学院现有护理学基础、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心理学和临床护理学五个研究室,一个护理学中心实验室。拥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护理示教室。具有价值300万元的医疗护理教学设施和华夏基金资助的国际先进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实习基地是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山大第二附属医院等。学院资料室有中外藏书4000余册,中外文期刊20余种。
护理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硕士导师3人,副高以上教师14人。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袁剑云博士为我院客座教授。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
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8部,主编教材8部,视听教材5部,其中获全国视听教材二等奖1部。目前承担着在研科研课题5项,科研经费40余万元。
师资队伍
院长 娄凤兰教授 冯美丽
护理基础研究室王克芳 杨志远 仝春兰 王渝云 李 静 邹凌燕 王翠丽 陈 欧
护理教育研究室范秀珍 张文波
护理心理研究室曹枫林 厉 萍
护理管理研究室教师 李 明
护理中心实验室高庆岭 吕士红 房 辉
临床护理学研究室刘照旭 吴清 王玲玲 臧渝梨 马弢 周生余

护理硕士研究生
学制一般为3年。达到学位授予标准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

1、护理教育:以当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教育学原理运用到护理教育中,主要研究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并开展中国护理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研究。

2、护理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学原理在护理学专业中的应,针对护理特点,探索护理管理的规律性,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护理组织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管理要素,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3、护理心理:主要研究护理人际沟通技巧及人文学科和护理学互相渗透的理论应用。

4、临床护理:主要研究内、外、妇、儿科、重、危病人的临床护理,重点从事急救护理、脏器移植及ICU的护理研究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http://nursing.gzsums.e.cn/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于1998年5月8日成立,是在原中山医科大学护理系和原中山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首任院长是副校长汪建平教授。
中山医科大学护理系始建于1985年,是我国首批恢复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之一。学院于2000年被批准为专业设置硕士学位授权 单位,并于同年正式招收专业设置硕士研究生。自开设高等护理教育以来,全日制教育和继续教育共培养本专科生1036名,现 有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共1021名,其中全日制学生411名(其中研究生23名),夜大学生633名。
学院位于广州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建筑面积9087平方米。内设办公室、课室、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语言实验室、护理技能教学室、学生宿舍。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22人。
学院全日制专业设置分为研究生、本科、大专三个层次。继续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包括夜大和自学考试两种形式,其中夜大分本科、大专两个层次。1994年开设了广东省专业设置(大专)自学考试项目,经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确定为护理学大专自学考试的主考单位,同时开设护理学大专自学考试的辅导课程。已有6000余名护理专业自考学生获得大专文凭。非学历教育设有护理专业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护理师资进修班、造口治疗师学校。
1998年,我院获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20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创建多层次的中国高等护理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护理专业人才。我院还获得广东省科委攻关课题3项、省科委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课题1项、学校启动基金课题2项、学校教学改革课题5项。主编和参加编写国家级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8种。
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和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Ballarat 签定了正式合作与交流协议。在长期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使我院逐步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 我院不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而且还建立了由学院与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联合组成的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指导小组,拥有先进的、大规模的临床教育基地,使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学院不但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
2004年我院继续招生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面向全国招生,欢迎国内广大立志于护理学专业的应届和往届本科毕业生报考。
中山大学是我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丰富。2003年我校进行改革,实行了多个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2年制的新模式。我院拥有雄厚的师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已招收4届共30多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我院与国内外多所护理院校有着广泛密切的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我院从2003年开始将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从3年制改为2年制。
报考我院研究生可分别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和我校组织的在职人员研究生入学的单独考试。参加全国统考的人员在当地研究生考试报名点报名;参加在职人员研究生入学单独考试的人员请与我院研究生科联系,需按要求到广东省指定地点现场报名(需摄像)。
凡报考我院的研究生可与我院研究生科联系购买《护理综合》复习大纲;并可于10月份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收办公室购买往届旧试题(均不办理邮购)。

联系电话:(20) 87334851 联系人:汪宗芳老师 E-mail:[email protected]

2004年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100209护理学
研究方向:01老年护理学;02内科护理学(指导教师:尤黎明);
03妇儿护理学;04外科护理学(指导教师:苏小茵、张美芬)
考试科目:
初试: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777护理综合;④857病理生理学
复试:977护理学
2004年招收12人(含部分原单位在职委托培养单独考试生),根据上线人数适当调整。
参考书目:政治、英语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行复习。
777护理综合:
1)《内科护理学》(第三版),尤黎明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外科护理学》(第三版),曹伟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妇产科护理学》(第三版),郑修霞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4)《儿科护理学》(第三版),崔焱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857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金惠铭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977护理学:
《护理学基础》(第三版),殷磊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护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护理研究、教学和独立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的高级临床护理人才。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护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及有关讲座;具有一定的护理研究、护理教学、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学制:三年。
主要课程:政治理论、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医学统计学、护理教育学、护理学(护理理论与概念模式、护理研究、高级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学、社会医学、计算机医学应用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践课内时间为60学时。具体方式:(1)讲授护理本科、专科课程的部分内容(2-3个专题);(2)指导护理本科、专科生的临床生产实习;(3)指导护理本科、专科生的临床见习;(4)参与本科、专科生的临床实践考核。
主要专业实践:时间为6个月,选择重症监护病房以及一个专科病房进行,要求专科病房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每个专科实践时间3个月。目的是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和模式病房中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熟练掌握本专科临床理论知识、各项技术操作以及该专科病人的整体护理,能独立处理本专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护理问题,达到同年资护师以上水平。护理管理实践时间为2个月,要求书写作业一份,运用管理理论,就该病区的护理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位授予:按要求修完我校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全部课程,其中学位课成绩75分以上;临床实践和教学实践考核合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通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经我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护理学硕士学位。

热点内容
大学城堵路 发布:2025-05-18 02:56:54 浏览:612
河南大学遥感专业有博士点么 发布:2025-05-18 02:51:16 浏览:718
本科生实习多长时间 发布:2025-05-18 02:48:41 浏览:82
广工电气工程研究生找不到导师 发布:2025-05-18 02:38:37 浏览:141
浙江工业大学考研试题 发布:2025-05-18 02:37:54 浏览:833
重庆大学博士答辩公告 发布:2025-05-18 02:28:33 浏览:662
公安大学博士毕业要求 发布:2025-05-18 02:13:33 浏览:568
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 发布:2025-05-18 02:12:49 浏览:643
1991博士生导师李林 发布:2025-05-18 02:01:53 浏览:402
益阳大学生村官名单 发布:2025-05-18 01:53:07 浏览: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