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招生网
㈠ 首都师范大学广东招生
我赶刚查了 他根本不在广东招生的 有也是几个艺术生 我也很想去的回 你看看他答的招生网http://203.174.102.172/entrol/1about/index.asp?channelid=140110
㈡ 我想知道: 首都师范大学不喜欢招广东的学生吗还是怎样……怎么看历年的招生资料那么悲催
你的分析很幼稚,一则你那有分数去对比啊?拿高一的期末考?那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另外,全国各所大学在各省的招生名额是由教育部或者省教厅确定的,不是歧视。你不要以为招的很少就是歧视。有一些偏远地区的大学在广东招生名额有的只有1-2名呢。三则首都师范大学并不高级,你不如报北京师范大学,或者报华南师范大学。
㈢ 首都师范大学的招生是面向全国还是各省制定人数我今年首师大美术学院专业考了170,过线两分,文化得考多
面向各省制定招生计划。
首师大美术学院2011年在全国各省的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了,在首回师大网站上可以查到。答
具体请看:http://202.204.208.111/entrol/1about/detail.asp?id=321&channelid=140110
录取方法是在各省的招生计划内按综合分成绩排列。
综合分的计算方法下面的参考资料里有。
下面的参考资料,你一定要看,首师大在各省的专业课、文化课最低录取分数和综合分计算方法都列的非常详细。
首师大美术学院对文化课成绩也比较重视。在综合分中,文化课成绩占60%,所以即便你的专业课是刚过线,如果你的文化课考的很好,你一定能被录取。 反之,那些专业课考得好、文化课考的差的考生却不一定被录取。
所以,现在,加油学文化课吧!
祝你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㈣ 首都师范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录取规则是什么
招生录取规则
1. 首都师范大学根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 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 以内。录取时,首都师范大学将根据生源状况在相应省(自治区、直辖市)适量调整招生计划。
2. 高考改革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海南)投档考生须满足首都师范大学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3. 录取时,进档考生以高考实考分和专业志愿为录取依据,采取分数优先的方法确定专业,不设专业级差。在实考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在政策性加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相关科目比较顺序:语文、数学、外语。
4. 对达到首都师范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未进入专业志愿、且愿意服从所有专业调剂的考生进行调剂录取。专业调剂原则:学校根据考生分数从高到低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取额满。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全部是非师范专业者,只在非师范专业范围内调剂;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中有师范专业者,则在师范和非师范两类专业范围内调剂。
5. 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
6. 对享受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政策性加分投档的考生,首都师范大学认可考生其中最高一项加分,但原则上最高不超过20 分。投档后,首都师范大学按照考生实考分数进行录取。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7. 在京招生的“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农村专项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依据北京市相关政策和首都师范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按考生高考报名所在区投放招生计划,只招收已报名参加北京市2020 年高考且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不含因升学原因将户口迁入北京市集体户口的考生)的考生;同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8. 在内蒙古自治区,首都师范大学普通类采取“专业志愿清”的录取原则。
9. 在江苏省,首都师范大学对进档的考生采取“先分数后等级”方式录取,选测等级要求为AB。
10. 与首都师范大学签订了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协议的考生,按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以及首都师范大学有关规定录取。
11.2020 年凡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艺术类统考涉及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该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应类别的统考且成绩达到本科合格,方可按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类录取规则录取。具体情况依据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招生考试有关文件执行。
12.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各专业和初等教育学院的音乐学(初等教育,师范)、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专业只录取参加首都师范大学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且成绩合格的考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各专业和初等教育学院的美术学(初等教育,师范)专业的专业成绩采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美术类统考成绩。文理分科编制计划数的招生专业,文理科考生按照分科招生计划数分别排序录取;文理不分科编制计划数的招生省份及招生计划中注明文理统一排队录取的招生省份,文理科考生统一排序录取。
13. 美术学院各专业录取办法:在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的前提下:(1)北京考生美术统考成绩须达到220分,京外考生美术统考成绩须达到满分的75%(四舍五入取整)。(2)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0 分(满分150 分)(3)在实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的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含在湖南实行的非平行组)以及实行一档多投的福建省,首都师范大学按综合分由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综合分= 美术统考成绩÷ 美术统考满分× 高考文化课成绩满分×50%+ 高考文化课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50%,综合分出现同分情况时,首都师范大学将依次优先录取美术统考成绩、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的考生。(4)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首都师范大学按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计算的投档成绩规则由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5)录取时按分数优先的原则确定考生录取专业,不设专业级差。(6)美术学(师范)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14. 音乐学院各专业录取办法:在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且专业校考合格的考生:
(1)音乐学(师范)专业:按照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参考体检情况择优录取。综合分= 专业校考成绩÷ 专业校考满分×高考文化课成绩满分×50%+ 高考文化课成绩( 不含政策性加分)×50%。综合分相同时,依次优先录取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的考生。
(2)音乐表演专业:按照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参考体检情况择优录取。专业校考成绩相同时,依次优先录取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的考生。
(3)录音艺术专业:按照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参考体检情况择优录取。综合分= 专业校考成绩÷ 专业校考满分× 高考文化课成绩满分×40%+ 高考文化课成绩( 不含政策性加分)×60%。综合分相同时,依次优先录取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的考生。
(4)舞蹈学(师范)、舞蹈学( 师范,京籍单列) 专业:按照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参考体检情况择优录取。专业校考成绩相同时,依次优先录取高考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的考生。
(5)海南省考生录取时,高考文化成绩采用标准分。
15. 初等教育学院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在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达到北京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的前提下:(1)美术学(初等教育,师范)专业:考生美术统考成绩需达到210 分,外语成绩不得低于50 分。该专业在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 段投档录取,北京教育考试院负责按照相关投档原则对考生进行投档。学校招办进行审核录取。(2)音乐学(初等教育,师范)专业:在专业校考合格的前提下,按照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参考体检情况择优录取。综合分= 专业校考成绩÷ 专业校考满分× 高考文化课成绩满分×50%+ 高考文化课成绩( 不含政策性加分)×50%。综合分相同时,依次优先录取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的考生。(3)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专业:在专业校考成绩合格的前提下,按照高考文化课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分到低分及体检情况择优录取。高考文化课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依次优先录取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的考生。
㈤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生如何招生
首师大不抄是自主划线院校,艺术类袭按国家线决定复试名额。英语考研小分要求也随国家线,每年分数线不同,大致来说,以近几年的实际分数线来看,英语分数线多在40分出头的样子,具体每年的分数线还要看当年题目难度和大部分考生成绩情况来定,10年就出现过出题失败而导致英语分数线跳水(32分)的情况,但今年应该还是持续在40分左右。
㈥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怎么报名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报名也是统一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预版报名已经权结束了,等正式报名吧。
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㈦ 北京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首都师范大学
办学地点:本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北一区、北二区(距校本部700米)、初等教育学院海淀部、初等教育学院通州部。
办学性质: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公办) 我靠 你好好学习吧 这么多废话……
办学层次:全日制本科
上级主管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专业录取的特殊要求:
1、外语类各专业及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小学教育(英语(Q吧))、心理学只招收英语考生,其它专业不限考生语种。入学后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课。报考外语类各专业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北京市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在录取时对英语单科和口试成绩有一定要求。具体分数视当年考生总体水平而定。
2、历史学(基地班)、世界历史(基地班)、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类、数学类专业在录取时,对外语单科成绩有一定要求,具体分数视当年考生总体水平而定。
3、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和信息工程学院的各专业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录取时对数学单科成绩有一定要求,具体分数视当年考生总体水平而定。
4、各专业对考生身体状况的要求按照《首都师范大学招生体检实施细则》执行。
5、报考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应热爱教育事业,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
6、在京招生计划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在本科二批录取,且需要进行面试。面试时间:2008年6月28日上午8:00至下午15:00;面试地点:首都师范大学初教院海淀部(海淀区通慧寺1号,人民大学附中西侧)。所有二批一志愿报考首都师范大学且成绩达到2008年北京市本科二批控制线的考生都可来校参加面试。未参加面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志愿。面试不合格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7、今年我校数学科学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继续实施“2+2”宽口径大类招生和培养。数学科学学院原设置的三个专业(含专业方向)都按数学类录取。生命科学学院原设置的三个专业(含专业方向)都按生物科学类录取。这两个学院的学生于第三学年在本院专业内(按一定比例)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8、今年我校美术学院将采取宽口径录取分专业培养模式,录取时参照考生专业考试报名填报的志愿和综合成绩进行专业方向分配。
录取规则:
1、我校在录取时,根据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进档考生以高考(Q吧)总分为录取依据。总分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文科考生相关科目主要考查语文、外语成绩。理科考生相关科目主要考查数学和外语成绩。
2、我校按志愿顺序录取,在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招收非一志愿考生;在京一批录取时,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视具体情况录取非一志愿考生,录取人数一般为在京招生计划总数的10%左右。
3、我校录取时没有男女比例限制。
4、我校录取时采取分数优先的方法确定专业。没有专业级差。填报专业志愿时主要考虑考生的兴趣和分数水平。
5、我校进行专业调剂的原则是:专业志愿全部填报师范专业者,只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调剂;专业志愿全部填报为非师范专业者,只在非师范专业范围内调剂;专业志愿中既填报了师范专业又填报了非师范专业的,可以在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两个范围内调剂。
6、考生加分投档的条件按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学校提档和分专业时都考虑加分因素。
7、对于与我校签订了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协议的考生,按教育部和各省市招办有关规定录取。
8、艺术类专业参加全国艺术类专业提前录取。文理兼收。2008年凡组织了艺术类专业联考的省市,考生必须参加该省联考且取得合格证,方可按我校录取规则录取。
9、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全国统考,所有考生的数学成绩都计入总分。艺术类专业只录取参加我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并获得合格证的考生。根据考生文化课、专业课考试成绩以及政审、体检情况全面考核,按照分省计划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安排专业时考虑志愿顺序和相关科目成绩。
10、报考美术学院各专业的考生素描考试必须及格。在文化课成绩过线(各省市艺术类最低控制线)的前提下,按照专业考试成绩(实际分数乘以系数,折合成满分750分后再计算)的40%和文化课考试成绩的60%相加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外语成绩作为参考。
11、音乐学院各专业录取方法:
①音乐学(师范)专业:专业课成绩占60%(按满分750分折合),文化课成绩占40%,两项相加计算综合分,按综合分排队,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②音乐学(作曲、指挥及表演)专业、舞蹈学专业:文化课考试成绩划线,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队,择优录取,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外语成绩作为参考。
③录音艺术专业:专业课成绩占40%(按满分750分折合),文化课成绩占60%,两项相加计算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该专业录取时还要参考数学和外语单科成绩。
④音乐学(师范)专业、音乐学(作曲、指挥及表演)专业将统一按音乐学录取。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志愿一栏以上两个专业方向只填写音乐学。学生在参加我校专业考试时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认真填写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调剂信息,以此作为录取时的重要依据。
12、报考小学教育(美术、音乐)专业,在文化课成绩过线(北京市艺术类最低控制线)前提下,专业考试合格考生按照专业考试成绩(实际分数乘以系数,折合成满分750分后再计算)的30%和文化课考试成绩的70%相加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外语成绩作为参考。
13、统招生学费标准:文理科专业5000元/年;外语类专业6000元/年;艺术类专业8000—10000元/年;师范类专业免收学费。以上学费标准以2008年北京市教委审核结果为准。
14、我校京外各省市录取规则以当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为准。
㈧ 首都师范大学招广东学生吗大家感觉这所大学怎么样
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
英文校名: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缩写为CNU[编辑本段]成立时间
1954年[编辑本段]学校层次
一类本科院校,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五,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十三。[编辑本段]学校性质
国办学校[编辑本段]学校地址
校本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邮政编码:100048
分布院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育技术系、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图书馆、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北一区: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83号
邮政编码:100089
分布院系: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图书馆
校名北二区: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56号
邮政编码:100089
分布院系:教育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海淀分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通慧寺1号
邮政编码:100080
分布院系:初等教育学院
通州分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中山街50号
邮政编码:101100
分布院系:初等教育学院
校区分布[编辑本段]学校概况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投
校训入建设建设,进入“211工程”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52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近10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40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点107个。市级重点学科6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2个,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体育与艺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全国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地区生命科学与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 1个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编辑本段]历史变迁
学校始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师范学院,1992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首都师范大学。
1954年北京师范学院创建
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并入北京师范学院
195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和音乐系)合并升格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
1960年由北京艺术学院
1961年由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并入北京艺术学院
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师范学院与外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首都师范大学
1978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创建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创建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二分校创建
1978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创建
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北京师范大学二分校合并组建北京师范大学分校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北京联合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外语职业师范学院)等24所分校合并组建北京联合大学[编辑本段]校园环境
学校占地约1900亩,建筑总面积约78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36,783台件,拥有各类实验室31个。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277.95万册(件),其中印刷型文献251.09万册,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此外,还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编辑本段]组织结构
学校办公室:
学校办公室是全校党政综合协调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处理学校日常党务、政务工作,组织、安排与协调全校重大活动;上级机关及校领导交办的工作;组织、安排校党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校长办公会、校级班子民主生活会以及校务委员会、理论中心组学习、全校中层干部会、总支书记会等重要会议;全校重大政治活动的组织、安排以及特殊时期、敏感期的工作;检查、落实、督办上级布置的有关工作和学校做出的决议、决定;党委文件及行政公文的起草、编辑、报送;机要文件、内部资料和学校印章的管理;校园网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网络信息的建设、维护;办公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管理;学校统计报表的整理、编制、报送;对外联络及接待工作;校友总会的工作;协调并负责全校信访工作;学校文件的录入、打印、装订;报告厅、国际会议厅及有关会议室的使用、维护及设备管理工作;学校报刊的订阅、收发;学校文书、教学、科研、照片及实务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全校计划生育工作;北区的管理;机关总支工作;校史志的编撰工作等。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正以创新的精神,改进和加强各科室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树立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更好的为校领导、为部门和基层、为师生员工服务。
教务处:
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对全校本、专科教学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职能部门。教务处下设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务行政、注册中心和教材管理等科室。教务处的主要职能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大学教学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以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改革、建设和管理是教务处的三大任务。教务处担负着组织全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负责专业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风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实施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管理、考试管理,教学秩序管理等工作。以“规范管理,热情服务”为宗旨,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热情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
工会:
首都师范大学工会始建于1955年。1986年以来,建立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产生了教代会常设主席团,并确定工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和职责。
1990年根据院党委意见,院工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同时召开(简称双代会)。选举产生了第八届工会委员会和第二届教代会委员会(简称双代会委员会)。至此该校建立了"双代会"制度。
1993年首都师范大学成立。1996年召开第九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同时选举产生本届"双代会委员"。2001年1月召开第十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双代会委员会"。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双代会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工会四项社会职能和教代会各项职责,配合该校各项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为了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作了大量工作。为我校的改革、建设、发展以及稳定教职工队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专业设置:法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音乐学、绘画、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历史学、世界历史、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
学校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系、初等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等17个院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共有本科专业47个。各类在校注册生总数28,74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1,081人,博士研究生325人,硕士研究生4,170人,成人教育学生12,123人,外国留学生1048人,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2520人,在1216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07人、副教授473人;博士331人,硕士4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在校工作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2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含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9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1人,北京市跨世纪人才38人,市级青年学科带头人22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80人,校级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44人。53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
学校在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在第一届、第二届教学名师奖评选中,学校有4名教授获得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目前,学校共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4门。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含合作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44项。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电子竞赛、英语演讲等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了多项奖励。
学校设有85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十五”以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8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5项,“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13项,“973”计划合作项目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8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近7000万元。编辑出版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数学》、《高教研究》、《教育艺术》等。科研成果,首都师范大学从1996年到2005年,完成著作1111部,发表论文7099篇,其中202篇(到2004年)被SCI(E)收录,63篇被EI收录,获得6项发明专利权,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社科奖12项,部社科一等奖1项,部社科三等奖3,北京市社科一等奖12项,北京市社科二等奖58项。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目前已同五大洲82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自1977年以来,接待40个国家和地区来访5,393人次,聘请外籍专家396人次,同时向28个国家和地区公派教师进修讲学、合作研究1379人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院校之一。“十五”期间,学校制定积极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各院系有计划的主持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目前,该校已同五大洲57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签署了各类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或互派学者访问交流,或进行项目合作研究。此外,学校与众多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科研合作的领域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与北京市属科研院所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等方面开展的实质性合作,使部分项目直接进入首都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十一五"期间,该校将逐步扩大与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同时,在现有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使合作更加深化和具体,力争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首都师大附中、首都师大附属育新学校、首都师大附属实验学校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首都师大附中是北京市重点中学之一。[编辑本段]历任领导:
1954至1958 任校长;
1957至1958任校党委书记
凌 莎
1958至1961任校党委书记
鲍城吉
1962至1964任校长;
1961至1964任党委书记
杨伯箴
1965至1968任校长;
1965至1968任党委书记
冯佩之
1973至1983任校长;
1977至1983任校党委书记
崔耀先
1983至1984任校长
仓孝和
1983至1988任校党委书记
何 钊
1984至1989任校长
杨传纬
1988至1993.4任校党委书记;
1993.4至1997.8任校长
林培黎
1989.8至1993.4任校长
齐世荣
1993.4至1997.8任校党委书记
于洸
1997.8至2001.11任校党委书记
牛继升
1997.8至2001.11任校长
杨学礼
2002.4 至2004.2任校党委书记
谢维和
2005.1 至2006.7任校党委书记
刘利民
2001.11 至 2007.7 任校长
2004.2 至 2004.12任校党委书记
许祥源
刘新成 校长
2007.7至今任校长[编辑本段]文化传统
学校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先后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国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并多次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新的世纪,首都师范大学将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为适应21世纪北京市的基础教育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教学改革,将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创造力有较大的提高,为北京市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师资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人才。在造就适应21世纪的北京市的基础教育和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的优秀人才上有新的突破。
到2000年,该校培养规模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生、研究生共8800人,其中本科生为7000人左右,研究生为800人。成人教育为6000人,外国留学生400人。部分重点学科的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可比教育质量将达到国内高师的一流水平。
北京市属211重点高校,在全国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