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复试
『壹』 考多少分才能上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复试分回数线340总分/55英语/85专业。具体如下。北京邮答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研究方向01网络智能化02网络管理与通信软件03网络服务与智能04宽带无线网络与移动信息服务05未来互联网技术与创新应用06电信安全、网络安全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通信原理复试复试科目及参考书:(二选一)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顾畹仪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现代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纪越峰等编著,北邮出版社
『贰』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考复试好过吗
复试的时候后都是差额录取的,这个比可能是120%或者150%。所以说初试的成绩越高,占的比重越大,你成功的可能行越大。才思建议,如果你有学长学姐在北邮读研并认识导师的,你可以叫他们给你引荐一下。若没有这个条件,最好就在邮件联系导师或者电话,千万不要私下见面,以免弄巧成拙。还有就是面试的过程中,一定要诚实、自信,千万不能不懂装懂,说点跟专业相关的东西能给你加分。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你可以去找一下面试技巧。至于笔试就看你的个人能力了。加油吧!
『叁』 研想考MEM,进入北邮复试大概要多少分
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且达到2017年全国工程管理硕士录取分数线(A类)以上的考生。第一批复试分数线为联考总分不低于170分,英语不低于42分,联考综合不低于84分。
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全日制初试成绩170分(含17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调剂至本专业的非全日制,不接受其他专业及校外调剂,且无破格。
复试内容:
复试采用政治理论笔试、综合面试和政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1) 政治理论笔试以提交1000字时事政治论文形式进行,成绩为合格或不合格;
2) 综合面试15分钟,其中包含英语考核。综合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英语采用3分钟英文自我介绍的形式进行考核;二者满分均为100分;
3) 复试成绩计算公式:复试成绩(满分100分) = 综合面试成绩 * 90% + 英语口语成绩 * 10%
注:政治论文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
5、复试专家遴选及培训
1) 复试小组构成:本校专家(5位) +秘书(1位);
注:专家要求中级以上职称,其中硕士导师不少于3人。
2) 复试前,MEM主任召集各复试小组组长开会,传达复试内容、评分标准、复试纪录等事项;MEM招生负责人召集各复试小组秘书开会,明确复试秘书职责和工作流程。
6、综合成绩计算公式
综合成绩(满分100分) = 初试联考总成绩 ÷ 3 *70% + 复试成绩 * 30%
『肆』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1、学校所有学科门类初试成绩最低要求与教育部划定的分数线一致。
2、退役大学回生士兵招生计划的答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初试总分分数线在所报学院(研究院)的专业最低复试线下降10分,单科分数线与教育部划定的分数线一致。
3、第一志愿上线生源数超出招生计划120%的学科专业,可自行划定高于教育部划定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复试分数线。
4、复试名单确定原则:各学院(研究院)按专业或招生方向严格按初试总分从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调剂生源排序应在第一志愿生源之后,复试总人数应为招生计划的120%~160%(自动放弃者或已调出考生不占复试人数比例)。复试名单将于3月22日起陆续公布,考生可登录各院网站查询。
『伍』 北京邮电大学历年复试分数线
北邮通信专业历年考研分数线是360分。 北京邮电大学,简称北邮,是中华人民共和版国教育部直属,工权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陆』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面试复试真题,参考书,着急啊。。。
根据我那年复试的经验,基本过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啦。难度不大,以下是我参加北内邮MPA复试的一些经验,希望容对大家有帮助。李国正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这本书很多热点,而且知识体系非常清晰
『柒』 北邮复试设计学
北京邮电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复试:产品设计
注:招生总数中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人数为9人
『捌』 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需要如何准备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考点1】公共政策的性质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易研教育注:重点)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求,所选择的行动方案或不行动。
(二)公共政策的特质
1、公共政策乃是公共权威当局所进行的活动。
2、公共政策的选择行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
3、公共政策是问题导向的。
4、公共政策包括了公共权威当局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动。
【考点2】公共政策的类型(易研教育注:重点)
为了帮助政府政策制定者了解不同政策的性质与特色,提高政策制定的品质,通过类型建构(Typical Construction)对公共政策进行分类乃是必要的。
根据公共政策学者罗威(lowi,1992)和萨利斯伯瑞(Robert Salisbury,1968),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管制性政策(Regulatory Policy)。
二、自我管制性政策(Self-Regulatory Policy)。
三、分配性政策(Distributive Policy)。
四、重分配性政策(Re-Distributive Policy)。
【考点3】政策问题的性质
一、对于政策问题的性质,传统的政策分析者通常将公共问题视为封闭问题(Close-ended Problem)或第一类问题(First Type Problem),或称之为“温顺的问题”(tame Problem)。对此,学者李特尔(Rittle,1972)认为,这类问题具有下列特征:
(1)有明确的问题形成与界定;
(2)问题解决阶段可以明确划分;
(3)解决问题的答案可加以考验,故能分辨出解决方案的对与错;
(4)能针对任何问题找到最后的答案,问题解决过程可以找到确定的结束点;
(5)可以列举所有解决方案;
(6)可以针对应然与实然间的差距进行清晰的诠释;
(7)每个问题皆能从现实世界中加以抽离,并予以解决;
(8)每个问题都能有明确的、可以认定的与自然的分析形式;
(9)温顺的问题可以复制;
(10)纵使解决问题会得到某些人的欢呼,但当问题解决失效,则没有人需要负责。
二、政策分析学者邓恩(Dunn,1994)认为,当代的政策问题的性质有下列特性:
互赖性(Interdependence)。主观性(Subjectivity)。人为性(Artificiality)。动态性(Dynamics)。
三、当代政策科学家对政策问题的认定,许多学者认为是一种开放型问题(Open-ended Problem)、复杂的问题(Complex Problem)或者是“恶劣的问题”(Wicked Problem)。学者李特尔(Rittle,1972)认为这类问题的特征为:
(1)没有明确的问题形成与界定;
(2)问题形成即是解决问题方案的分析,了解问题就是解决问题;
(3)没有单一的标准能辨别出解决方案的对与错;
(4)恶劣的问题没有停止的规则;
(5)无法列举所有操作解决方案的名单;
(6)应然与实然间的差距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诠释;
(7)每一个问题欠缺明确的与自然的分析层次;
(8)每一个问题必须是一箭中的的运作,没有尝试错误的机会;
(9)问题是独特的,无法复制的;
(10)解决问题者没有错误的权利。
【考点4】政策问题建构的方法
1、政策问题建构的四种分析方法:
问题感知(Problem Sensing)
问题搜索(Problem Search)
问题界定(Problem Definition)
问题陈述(Problem Specification)
2、政策问题建构的四种实质内涵:
问题情境
后设问题(Metaproblem)
实质问题(Substantive Problem )
形式问题(Formal Problem)
3、问题建构的程序:
、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以“问题搜索”认定“后设问题”
、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以“问题陈述”建立“形式问题”
【考点5】政策问题诊断误差的来源(易研教育注:重点)
1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层级节制体系。在过分层级化的组织中,容易造成信息被隐藏,或视寻找新的信息为敌人,而有所谓信息病象的情形,从而使政策问题认定的工作无法有效地进行。
b,专业化。专业化的结果造成了各部门的本位主义,使正确的信息无法有效地取得,尤其是地理上的区隔造成资源及信息传递上的困难。
c,集中化。集中化的情形,使上层的人员信息负载严重,难以获得正确和相关的信息,以有效地认定问题。
2意识形态(Ideology)。意识形态系指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套信仰体系。
a,这种意识形态有其危险性,因为它就像“过滤器”,妨碍了真正信息的传达。
b,过于坚持的信仰,会影响对实际问题的了解,造成认知失去协调性,而使信念和实际现状产生强烈的冲突。
3无知(Ignorance)
4信息太多(Babel)
5噪音干扰(Noise)
6时间落差(Lag)
7逃避问题(Avoidance)
8隐蔽问题(Masking Problem)
9虚假问题(Pseudo-problem)
【考点6】政策规划与设计的特性(易研教育注:重点)
1、政策规划是目标导向的。
2、政策规划的变革取向。
3、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
4、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
5、政策规划的群体取向。
政策的规划与设计是公共政策适应政治环境的过程;是系统思考的过程;是发明政策方案的过程,也是可行性分析的过程。
【考点7】政策规划的原则
一、学者卡普兰(Arabam Kaplan)提出的政策规划原则:
1、公正无偏的原则(Principle of Impartiality)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持无私无偏的态度,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社会大众等,均应予以通盘谨慎的考虑。
2、个人受益原则(Principal of Indiviality)即在从事政策规划时,无论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解决问题,最终的受益者都必须落实到一般人民的身上。
3、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原则(Maximum Principal)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考虑使社会上居于劣势的弱势群体及个人,能够得到最大的照顾,享受最大的利益。
4、分配普遍原则(Distributive Principal)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尽可能使受益者扩大,即尽量使利益普及于一般人,而非仅仅局限于少数人。
5、持续进行原则(Principal of Continuity)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考虑事务的延续性,对事务及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角度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不能使三者相互脱节,否则就不切合实际。
6、人民自主原则(Principal of Autonomy)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考虑该政策问题是否可交由民间处理,如果民间愿意且有能力处理该问题,基本上应由他们来处理。
7、紧急处理原则(Principal of Urgency)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考虑各项公共问题的轻重缓急,对于较紧急的问题,应即刻加以处理解决。
二、公共管理和政策学者史诺林(Grover Startling)提出的政策规划原则
1、集中性(concentration)
2、清晰性(clarity)
3、变迁性(changeability)
4、挑战性(challenge)
5、协调性(coordination)
6、一致性(consistency)
【考点8】理性政策规划的基本步骤(易研教育注:重点)
1、决定目标
2、估计需要
3、确定目的
4、设计方案
5、评定后果
6、选定方案
7、设计执行
8、评估
9、回馈
【考点9】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易研教育注:重点)
一、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Top-down Approach)
基本命题:
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是有界限的、分离的、连续的
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所以存在界限,乃是因为:第一,政策制定者设定目标,政策执行者执行目标,二者分工明确;第二,政策制定者能够陈述政策,是因为他们能够同意许多不同目标间的优先顺序;第三,政策执行者拥有技术能力,服从与愿意执行公共政策制定者设定的政策
既然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接受两者之间的任务界限,则执行过程必然是在政策制定之后的连续过程上
涉及政策执行的决定,本质上是非政治性的与技术性的,执行者的责任为中立的、客观的、理性的与科学的
缺点:
(1)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了从中央政策决定开始,容易忽视其他行动者的重要性
(2)许多政策没有支配性的机关,而是由多元政府机关共同执行的
(3)此模式忽视了低层官员与政策标的团体采取的各种策略
(4)政策执行与规划之间的区分是不必要的、无意义的
二、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Bottom-up Approach)
基本命题:
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多元组织的执行结构
政策执行结构是有共识的自我选择过程
政策执行是以计划理性,而非以组织理性为基础
有效的政策执行取决于执行机关间的过程与产出,而非政策决定建构者的意图或雄心
有效的政策执行是多元行动者互动的结果,而非单一机关之行动结果
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基层官员或地方执政机关的裁量权,而非层级结构的指挥命令系统
有效的政策执行必然涉及妥协、交易或联盟的活动,故互惠性远比监督性功能更重要
优点:1,促使我们能够正视执行过程机关组织间的互惠性与裁量权
2,促使各部门之间重视彼此意见与利益的沟通交流
缺点:过分重视边陲而忽略中心
【考点10】影响政策执行力的因素分析(易研教育注:重点)
(一)、政策问题的性质
(二)、政策执行的资源
(三)、政策沟通
(四)、政策执行人员的意向
(五)、政府组织结构
(六)、政策标的团体的顺服程度
(七)、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
【考点11】政策评估的意义、特质与功能
1、政策评估的内涵
评估的对象为足以影响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与计划
评估的方法为多元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政策评估者包括官方的与非官方的评估者
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政策产出和政策结果,其中尤以政策结果为重要
2、政策评估的四个基本特质(Dunn,1994)
以价值为焦点(Value Focus)
政策评估必须质疑政策目标的妥当性与适当性,也必须说明公共政策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价值与事实的互赖性(Value-fact Interdependence)
政策评估对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判断,必须以事实资料为基础,因此,进行政策评估活动,我们无法回避事实与价值的互动性
目前与过去取向(Present and Past Orientation)
政策评估活动不仅要分析公共政策的当前发展状况,探究政策发展的方向是否按照政策目标进行;同时,我们也需要搜集公共政策的过去发展经验,以掌握过去发展的路线是否按照所预期的方向进行
价值的双重性(Value Duality)
政策评估虽以完成内在价值为主,但有时外在价值也是评估项目之一
3、政策评估的作用:
继续或停止政策的实施
改善政策的实施与程序
增删特殊的政策执行策略与技术
作为他处推动类似政策的参考
作为分配各竞争政策资源的根据
作为接受或拒绝某一政策所涉及途径或理论的基础
总之,政策评估的基本功能在于:
向政府及社会提供政策绩效的资讯
重新检视政策目标及政策方案,以谋求政策改进之道
作为形成政策问题或政策建议的基础
【考点12】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易研教育注:重点)
1,效能(effectiveness)指某项政策达成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
2,效率(efficiency)指政策产出与所使用成本间的关系,通常以每单位成本所产生的价值最大化或每单位产品所需成本的最小化为评估基础。效率可分为技术性效率和经济性效率两大类
3,充分(adequacy)指政策目标达成后,消除问题的程度
4,公正(equity)指政策执行后导致与该政策有关的社会资源、利益及成本公正分配的程度
5,回应性(responsiveness)指政策执行结果满足标的团体的需求、偏好或价值的程度
6,适当性(appropriateness)指政策目标的价值如何、对社会是否合适以及这些目标所根据的假设的妥当性如何,适当性标准应先于其他标准
【考点13】政策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易研教育注:重点)
1、政策目标不易确定
2、政策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易界定
3、政策效果、影响与政策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
4、政策影响具有多层面,政策评估需要仔细、全面,务求客观,否则将陷入评估的陷阱。
5、政策评估所需信息资料不易获取
6、评估的方法问题
7、政治上的阻力
8、政策评估的成本
【考点14】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
1、政策方案调整(adjustment)
2、政策方案持续(continuation)
3、政策方案终止(termination)
4、政策方案重组(restructuring)
2018考生复试准备工作
一、考什么:笔试+面试
通常会有简单的英语方面的听力考试,另外就是你所考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了。专业课笔试通常100分,需要及格,通常不及格是没有面试资格的,这个要特别注意!
面试的时候会考察到你的英语口语,另外一个就是现场导师提问时间了。通常面试有200分,面试逆袭的例子不在少数。
不过不同的学校,略有不同,童鞋们一定是要查询自己所考院校历年复试的要求。
二、关注院校信息
等待成绩期间,要多关注院校的信息,或者询问已经考到该校的学长、学姐或者认识的人。
最好在初试结束的时候开始着手复试,特别是跨专业考研的童鞋,要好好复习复试中要考的专业课,如果到了复试的时间再准备就太赶了!
三、复试怎么准备
1、首先要对自己的初试分数进行估分,确认自己是否能过线,再准备复试。
估分数看分数线,历年的分数线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学校的网站以及网上都可以查询到信息。
2、要准备复试中的专业课考查。主要分为两部分专业课+英语。
专业课看具体学校的要求,通常会有复试专业课考试说明,童鞋们在这方面最好多问问,切忌闭门造车,多查询一些历年信息和经验。
3、是英语方面的考察。口语和听力是大家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
很多童鞋在复试中由于口语不好,而吃了很大的亏,希望大家现在就开始多加练习,多听多说,这样到复试现场才会从容不迫。
4、留给导师的印象问题。复试过程中要保持礼节行为,应该没有导师想和不礼貌的学员待在一起。
再就是形象,整洁干净给人舒适清爽的感觉,不要太夸张太随便。
四、面试小技巧
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结巴,尽量多展示出自己的优点来扬长避短,礼貌、谦虚、大方、自信,回答问题时候不要太带有攻击性的去评论某个问题。
『玖』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考研的复试科目是什么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的笔试科目:在编译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通信原理、人工智能六门选四门。
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编译原理与技术:
1、《编译程序设计原理与技术》 李文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编译原理》(第2版)张素琴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AndrewW.Appel著,赵克佳等译。
计算机系统结构:
1、《计算机体系结构》郑纬民、汤志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并行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二版)》白中英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
数据库系统原理:
1、《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 萨师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据库系统概念》杨冬青 马秀莉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3、《数据库系统原理》李建中 王珊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模型与方法》,肖丁、吴建林等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实用软件工程》,郑人杰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3、《UML和模式应用》第三版,CraigLarman,机械工业出版社。
通信原理:
1、《通信原理(合订本)》,周炯槃、庞沁华、续大我、吴伟陵,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国防出版社。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本科生用书),蔡自兴等,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拾』 北邮通信考研初试和复试都考哪些科目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初试科目:
数学,英语,政治,《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份试卷四门考题,考生选三门作答。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复试科目: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四选三。
(10)北京邮电大学复试扩展阅读: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通信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路分析、通信电子线路、脉冲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线性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系统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光纤通信技术等。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通信理论与系统、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学习航空通信、移动通信和网络通信等方向的专业课程,掌握现代通信网络应用、数据传输设计和航空通信技能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该专业是一个基础知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涉及无线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医用X线数字成像、阵列信号处理和相空间波传播与成像以及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
培养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传输、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