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招生信息网
A. 鲁东大学 新疆招生
我是鲁东的人。客观的说,你可能会失望。鲁东大学的硬件条件确实不好,烟台虽然是个沿海城市,但是发展程度还不够,远远赶不上青岛。
B. 鲁东大学二批一志愿录取结果现在能查了吗我在鲁大招生网的录取查询从几天前到现在都是
现在录取结果还没出来,所以不用着急。希望采纳
C. 鲁东大学函授都有什么专业
鲁东大学函授专业如下
1、专升本招生专业(学制2.5年)
英语、朝鲜语 、汉语言文学版、法学、学前教育、教育学权、小学教育、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应用心理学、经济学、工程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
2、高起本招生专业(学制5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学前教育、法学、公共事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3、高起专招生专业(学制2.5年)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法律事务、汉语、会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经济信息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
D. 鲁东大学春季招生吗,标准
我是鲁大大四的学生,马上毕业。就你所提问题,据我所知,我们学校在春季是不招生的。至少我在学校呆了四年没听说过。
E. 鲁东大学有自主招生名额吗
这个数据学校不会公布出来的,但是按照以往经验,一般都是招生计划的2倍左回右。往年学校的自答主招生报名人数一般都是在800人左右,竞争还是挺大的。自主招生考试的难度比高考要简单得多,你可以找网上一些免费的自主招生模拟题参考一下哦~~
F. 鲁东大学招收专科吗
鲁东大学是有专科招生的。但招生专业只有旅游管理、经济贸易类、园艺技术、艺回术设计共4个专业,答在山东本省招生400人。专科中,并没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招生。 2017年,鲁东大学普通专科录取分数线理科是482(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51分),文科418(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69分)。
G. 鲁东大学招生
最好和大学负责本省招生的老师联系
大学本科招生网上都会公布每个省招生老师的联系方式,可以试试
H. 鲁东大学往年专科分数线
鲁东大学来是有专科招生源的。但招生专业只有旅游管理、经济贸易类、园艺技术、艺术设计共4个专业,在山东本省招生400人。专科中,并没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招生。 2017年,鲁东大学普通专科录取分数线理科是482(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51分),文科418(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69分)。
有专科,鲁东大学招收专科、本科、研究生和成人继续教育。学习期满,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本科生颁发鲁东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专科生颁发鲁东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根据历年的招生数据显示,在2015年的专科专业招生中,有旅游管理(文理兼收)、食药用菌(仅理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中韩合作办学)三个专业。鲁东大学在2016年的专科录取中,分数线较2015年普遍下降,平均录取分数线在450分左右。
I. 鲁东大学师范类有哪些专业在2020安徽招生吗
鲁东大学师范类有会计专业在2020安徽招生
J. 鲁东大学是几本
鲁东大学二本,在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鲁东大学坐落烟台,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评价鲁东大学“人杰校灵”。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以吴伯箫、臧克家、何其芳、罗竹风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
该校建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 )、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7个科学学位硕士招生专业,有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类别、23个招生专业(领域)。
(10)鲁东大学招生信息网扩展阅读:
鲁东大学的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该校拥有专任教师1545人,其中教授192人、副教授49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89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
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海外特聘专家)4人,“楚天学者”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入选“省智库高端人才首席专家”1人、入库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
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首席专家5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3人。现有中国近现代史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汉语、教师教育、有机化学、应用物理等6个省级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