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2017招生简章
① 浙江工业大学怎么样
简介: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创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1953年6月~1958年6月),浙江化工专科学校(1958年6月~1960年8月)、浙江化工学院(1960年2月~1980年10月)、浙江工学院(1978年2月~1992年10月)和浙江工业大学(1991年12月至今)等发展阶段,几易校址,数历分合。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分别于1994年、1997年和2001年并入浙江工业大学。经过几代工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学校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学校设朝晖、屏峰、之江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61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理、工、文、法、农、哲学、经济、医药、管理、教育十大门类,设有二十一个学院两个部: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药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健行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之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军训部。学校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MBA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3.06亿元。图书馆面积6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320余万册,中外期刊17000余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专任教师17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300余人,副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入选各类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22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3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浙江省特聘教授5人。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万余人,留学生4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努力建设成为浙江省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开发基地。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3个;浙江省级重点学科21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7个、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学校先后有27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2006年,学校被SCIE、EI、ISTP三大索引机构摘录的论文数分别为318篇、207篇、218篇,国内高校排名分别为第46、54和40位。2007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2.78亿元。 学校坚持“厚德健行”的校训,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40余项,2006年一个学生团队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位同学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3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已与美、英、法、德、日、比、澳、俄等国家的38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目前,学校招收了来自23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中国文化及本科专业课程。 学校校办产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学校科技成果为依托的校机械厂、化工设备厂、化工厂等企业是浙江省校办产业骨干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潮流,组建后勤集团,模拟企业化运作,拥有全国高校百佳食堂,构建了适应和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浙江工业大学理应勇挑重担,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浙江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② 浙江工业大学好不好
[编辑本段]浙江工业大学概况
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1953年6月~1958年6月),浙江化工专科学校(1958年6月~1960年8月)、浙江化工学院(1960年2月~1980年10月)、浙江工学院(1978年2月~1992年10月)和浙江工业大学(1991年12月至今)等发展阶段,几易校址,数历分合。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分别于1994年、1997年和2001年并入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浙江工业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学校设朝晖、屏峰、之江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61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理、工、文、法、农、哲学、经济、医药、管理、教育十大门类,设有二十一个学院两个部: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药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健行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之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军训部。学校现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MBA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3.06亿元。图书馆面积6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320余万册,中外期刊17000余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专任教师183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33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80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86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入选各类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22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4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浙江省特聘教授6人。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万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万3千余人,留学生4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努力建设成为浙江省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开发基地。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5个;浙江省级重点学科21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9个、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4个。学校先后有22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2007年,学校被SCIE、EI、ISTP三大索引机构摘录的论文数分别为272篇、229篇、218篇,国内高校排名分别为第54、64和45位。2008年学校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主教学楼科研经费到款2.9亿元。 学校坚持“厚德健行”的校训,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能够引领、[1]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40余项,2006年一个学生团队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位同学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3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已与美、英、法、德、日、比、澳、俄等国家的38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目前,学校招收了来自33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中国文化及本科专业课程。 学校校办产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学校科技成果为依托的校机械厂、化工设备厂、化工厂等企业是浙江省校办产业骨干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潮流,组建后勤集团,模拟企业化运作,拥有全国高校百佳食堂,构建了适应和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浙江工业大学理应勇挑重担,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浙江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18号 邮政编码:310014
③ 浙江工业大学是不是211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359480/answer/1765744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浙大“辉煌”的历史多集中在1952年以前和2000年以后。而中间的48年完全是“黑历史”一般的存在。其实浙大能评上211都很勉强,一没有政策支持,二没有产业协助。完全靠的是浙江人精明头脑,踏实的人品,以及几十年来最后一点火种的支持。至于浙江没有其他211,也并不是浙大的“问题”。211计划的时候,浙江省内其他高校都很不成器。
1949年以前,浙江省能授予本科学位的也只有三所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私立之江大学和空军官校(笕桥)。有评论提到英士大学,是我的疏漏,这所学校创建太晚(1939年),散伙太早(1949年),故存在感太低了。而且是彻底的散伙,连根子都没了。不像之江大学,还留下了一点校园。
而现在处于省内二集团的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学校,其中,工商,理工的前身商业专科学校,蚕桑学校在49年以前都是职业高中性质的学校,没有完全步入高校领域。而且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抓住院系调整的东风,充实自己成为和64所重点高校一样的专业大学,长期处于混招省内普本和专科状态,当然无法评为211。
至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这两个学校名字是后来才有的。因为原来内定的“浙江工业大学”就是如今的“浙江大学”,而“浙江师范大学”是后来的“杭州大学”。而现在的“浙江工业大学”则是当年为了给衢州化工厂培训工程师建立的“乌溪江化工学院”。这就涉及到浙大的黑历史了。
浙大1952年亡了以后,主力全部支援其他学校或者分裂了。最后只剩下了四系一部,即:ME,EE,CE,土木加上基础部。
这个是什么意思,当年中央大学散伙成了南京工学院,也有7个系一个部,比浙大大了几乎一倍。可是南京工学院也没有保住“大学”的名号,直接降级成了学院。导致直接断了央大的血脉,正统就被拱手送给台中央大了。
可见当时浙大是全国最名不副实的“大学”。当时全国“大学”的名号里面,大部分都是综合性大型大学,浙大是唯一一个连全国的“学院”都不能排进前一半的。要不是竺可桢和其他校友影响力,恐怕“浙江工学院”这个头衔就要安在浙大身上了。这样的话,第一,没有现在“浙江工业大学”什么事了。第二,1998年浙大哪怕是收回曾经的院系(怎么可能全部收回,问复旦南大中科大要吗?),都曾经闹出那么多意见和非议,要真是“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浙江大学”的话,岂不被人骂上天?
因此常达48年的时间里面,浙大的地位是很低的。不仅全国其他“大学”可以秒杀浙大,就算是各“学院”,一半打压着浙大还是没问题的。比方说,1959年全国16所重点大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些学校在文革前就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想当年浙大在民国时期就是全国第一批试行研究生教育的大学,到了新中国反而没了。第一届浙大研究生是1985年招生的,比其他大部分大学和学院都晚,侧面证明了浙大在80年代中期以前,都没啥存在感。
到了1960年,全国重点大学扩大到64所,还是没有浙大。当时这些学校都在重点大学行列,我已经删去了一些本来名气就很好的大学了,这个列表里面都是一些现在人看来比较匪夷所思的学校:合肥工业大学(不是中科大),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邮电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吉林工业大学,大连海运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中南矿冶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政法学院,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
当年这些学校都能在浙大头上作威作福,考生宁可去上面这些地方,也不愿去浙大,现在人看来是不可想像的。但在当时浙大存在感都很低。我记得我小时候去西湖玩,看到浙江大学的正门,没觉得有多高大上(和清华北大复旦科大完全不同的感觉)。当时父母家人还调侃的说,以后要是别的考不上,那就考一个“浙大”吧。注意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在1998年以前。而我也不是小学里成绩特别好的人。
没有中央扶持,那么地方扶持也可以吧。地方扶持的例子如上海交通大学。尽管精锐被抽走,但是凭借着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工业基础,硬是打败了西安交大原班人马,重新抢到了交通大学的正统地位。
很可惜,昔日的浙江不是今日的浙江。昔日浙江省完全没有今天那么风光。浙江在改革开放以前,全国经济都排不上号,资源匮乏,基础落后,无法发展工业。“汽车跳,浙江到”。丘陵地带让大部分省内地区也不适合发展农业,导致整个浙江省都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自己吃饭都难,还支持你大学么?
更糟的是,当时的“浙江大学”是“浙江工学院”啊,当时省内只有一家现代化的大型化工联合企业(衢州化工厂),剩下的都是小土群式的,后来才有了镇海炼油厂,但已经是80年代的事情了。常年浙大处于招生不好招(没名气,不在重点之列),招进来了培养不容易(没有那么多的企业实习),毕业了不好分配(省内没啥像样的企业)的状态。我们企业(巨化集团公司)当年从上到下清一色的浙大毕业生干部,并不是说我们企业曾经多牛,而是比较无奈吧。
所以63年浙大完全是因为平衡地方,才被列入“国家扶持建好的大学”。浙大也完全靠的是一批老人不断奋斗才保住了211的地位,又及时抓住了战略机遇才有了985。所以浙江没有211,要怪就怪211计划实施的太早,当年浙大自己都勉强进入的。更别提那些难兄难弟了。
④ 浙江工业大学 2+2招生有哪些专业
浙工大貌似只有一个专业,软件工程,不过如果你要考2+2的话最好就要放弃考研了,据那些考上的学长说,考上2+2再去考研很难,因为大三一年要修完别人大一到大三所有的课程,大四一年他们都是进行实习的
⑤ 浙江工业大学2017浙江录取分数线
关注浙江考试院微信或浙江高考一点通。昨天已经公布浙江省新高考第一段中各大学,各专业投档线了
望采纳,谢谢
⑥ 浙江工业大学2017预科课程什么时候报名
你可以打电话到自己的学校问问,因学校而异 或者问同学也行哦 我是宁波的,这专一般是九月一日开属学,应该其他的也差不多吧,国家其实有规定的,就是你的学校有可能提前报名之类,或许还会提前上学,不过这样应该有通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