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排名榜
Ⅰ 中国排名前十名的名牌大学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4、复旦大学
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5、南京大学
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6、浙江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有31个学院/直属系,13家附属医院;有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3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326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496人,学位留学生2837人;专任教师3236名。截至2020年4月,有博士后流动站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3个,本科专业67个。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9、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方言学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等时期,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10、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长沙合并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
Ⅱ 中国大学985211排名榜
【2017年全国985大学排名】
全国共有39所985大学,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复旦大学,以下是全国所有985大学排名。
1、北京大学——综合
2、清华大学——理工
3、复旦大学——综合
4、武汉大学——综合
5、浙江大学——综合
6、中国人民大学——综合
7、上海交通大学——综合
8、南京大学——综合
9、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工
10、中山大学——综合
11、吉林大学——综合
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工
13、华中科技大学——理工
14、四川大学——综合
15、北京师范大学——师范
16、南开大学——综合
17、西安交通大学——理工
18、中南大学——综合
19、同济大学——理工
20、天津大学——综合
2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
22、山东大学——综合
23、厦门大学——综合
24、东南大学——综合
2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
26、东北大学——综合
27、重庆大学——综合
28、华东师范大学——师范
29、大连理工大学——理工
30、北京理工大学——理工
31、华南理工大学——理工
32、中国农业大学——农林
33、湖南大学——综合
34、西北工业大学——理工
35、兰州大学——综合
36、电子科技大学——理工
37、中国海洋大学——综合
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
39、中央民族大学——民族
Ⅲ 中国大学前十名是哪些
根据2017年的排名: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3.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学校设有7个学部,36个学院(系)。
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9月,我校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居全国高校第二;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4.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5.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6.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
建校伊始,学校即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MIT”。
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7.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湖北武汉,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重点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
8.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9.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10.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
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
(3)中国大学排名榜扩展阅读:
QS全球教育集团24日发布2018年亚洲500强大学排名,前十名的大学中有6所来自中国,其中香港大学排名亚洲第二,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列第三。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榜单上位列第一。排名前十的中国大学还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从总体上看,中国有157所大学进入亚洲500强,数量居亚洲第一,其次是日本(89所)、印度(75所)和韩国(57所)。
据QS全球教育集团介绍,中国大陆高校在国际科研影响方面尤为突出,22所大学在“篇均引用”指标上进入亚洲50强,在“国际研究合作”一项中,也有16所中国大陆高校位列前50名。
QS全球教育集团中国总监张巘说,中国高校的学术声誉和人才培养逐渐得到国际社会认可,越来越多优秀的海外人才愿意来中国留学或任教。
Ⅳ 中国大学排名榜都是怎么排的
是民间机构的民间行为,教育部从未组织过大学排行榜的活动。所以,中国大学排名榜没依据。
人民网: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大学排行榜是一些民间机构的民间行为,教育部从未组织过大学排行榜的活动,也不支持搞大学排行榜,不赞成对高校进行简单的综合排名,更要坚决反对排名机构对高校的拉赞助行为。教育部之所以要与形形色色排行榜撇清关系,说白了,还是因为诸多排行榜在“公信力”上给人留出了太多的想象空间。
有业内人士释疑,国外为制作大学排行榜收集的数据,一靠学校授权,二靠具有公信力的数据公司提供,很少惹出做假的质疑。而我国制作的不少排行榜,由于信息公开程度不够,公众很难获知学校办学的实情,有的排行榜制作机构甚至搞权钱交易,在数据上把某些大学的名次“做”上去。难怪,老牌的南京师范大学在两份不同的榜单中,排名竟相差了20多位。而在稍早前,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都公开向社会披露,曾有大学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均遭到他们的拒绝。
(4)中国大学排名榜扩展阅读:
中国大学排名榜背景:
每年一二月份会是中国大学排行榜出笼的高峰期。这是因为以往的高校自主招生都是在春节前后要搞定的,更激烈的招生攻势也将紧随其后。拿着排名考大学,一如骑驴看唱本、照葫芦画瓢。过多过烂过于“精确算计”的大学排行榜,仿佛已经变成一些街头商贩手中的“公平秤”,令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
Ⅳ 中国大学排名榜2020年
中国大学排名榜2020年,最好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副部级建制, 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排名2-10名的大学是: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大学
武汉大学
排名50名的大学是:
Ⅵ 国内大学排名一览表
以2019年985和211排名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
(6)中国大学排名榜扩展阅读
QS全球教育集团2020年3月3日在伦敦发布了第10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本次排名横跨5大学科群和48个学科,评估了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1368所高校。
中国大学持续进步——118所大学的1066个学科入选全球600强(中国大陆84所,中国香港9所,中国台湾23所,中国澳门2所),188个学科进入全球50强。
其中,中国大陆100个,中国香港76个,中国台湾11个,中国澳门1个。中国大学世界50强大学的数量连续五年提高,这种情况在排名史上还是首次出现。中国在学科排名前十和前二十中的数量也在增加。
Ⅶ 中国十大大学排名榜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Ⅷ 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2020
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China University Rankings),是针对中国所属各类高等教育院校(含港澳及台湾地区高校)的排名。
现阶段大学排行榜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来自某些高校,如人民大学版、武汉大学版;二是来自民间组织机构和学术团队,如软科版[1][2]、瑞路版[3]、校友会版[2]、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版[4][5][6][7]、武书连版等。三是国际教育组织机构所做的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入榜中国高校排名,如世界影响力较大有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8]、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等[9],以及学术类排名自然指数世界大学/机构学术排名[1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大学排名没有绝对的公正与权威,仅能作部分参考。
中文名
中国大学排行榜
外文名
China University Rankings
别名
中国大学排名
来源
民间机构、组织、高等院校
对象
中国高校(部分含港澳台高校)
快速
导航
发展现状社会评价专家观点指标体系规范措施
历史沿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后,有关机构就开始了对国内大学的排名。
1987年9月,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赵红州研究员、蒋国华教授等发表了中国第一个大学排名。
1992年后,国内十余个单位发表过超过30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全部出自民间。
2009年5月,中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不赞成、不支持大学排行榜,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说,大学排行榜是一些民间机构的民间行为,教育部从未组织过大学排行榜的活动,也不支持搞大学排行榜,不赞成对高校进行简单的综合排名。续梅强调,教育部坚决反对排名机构对高校的拉赞助行为,坚决制止类似的贿赂行为。“教育部支持不久前南开、天大等高校拒交排名赞助费的做法。”据介绍,前不久,天津大学龚克校长、南开大学新闻发言人吴志成教授曾公开透露,曾有大学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遭到学校拒绝。
发展现状
大学排名经过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目前国内最具影响的大学排行榜,按照存续时间排列依次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自1993年开始每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但其排行的商业性质及负面报道不绝于耳。
深圳网大公司自1999年开始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数据来自向院士、学者和校长发放的调查问卷。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自2003年起开展中国大学评价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研究团队基于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从国际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贡献三大视角审视和考量中国大学,侧重从“校友成就”与“学术成就”对中国大学进行选优排序。
软科在2015年首次发布“2015中国最好大学排名”。[11]2020年,软科对中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进行了革新。[12]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的中国大学百强榜2017年以“瑞路中国大学百强榜”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引起广泛关注。2020年起,中国大学百强榜首次形成“3+N”内容体系,每年定期发布综合榜、进步榜和效率榜三项基础性榜单,再根据社会关注热点与国家政策导向发布若干子榜单,旨在构成综合性、立体式高等教育评价体系。[3]
Ⅸ 中国著名大学排行榜
01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
02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25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64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第30
05
清华大学本是一所以理科为主多科性工业大学,在1990年后成立了人文社会学科学院,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恢复建立法学院,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渐渐成为一所实力均衡的综合院校,高居中国十大名牌大学排行榜榜首。
06
清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起初的名字为“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其中就包括胡大大、朱镕基、杨振宁等。
二、北京大学
01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2
02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38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65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第27
05
北京大学是中国创立最早的一所大学,在人们的印象中,北大是一所以文科为主的大学。然而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创了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然而北大在2001年后才开始组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环境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等。尤其是在医学院上与清华有较大差距,因此位居中国十大名牌大学排行榜第二。
06
北大知名校友有李克强总理、邓稼先、朱自清、屠呦呦、李彦宏、俞敏洪等。
三、复旦大学
01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5
02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40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5
复旦大学是仅次与北大、清华的高校,不过在文科专业上发展稍弱。上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
06
复旦大学知名校友有李岚清、朱民、李源潮、于右任、邵力子、王沪宁等。
四、浙江大学
01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9
02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87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5
浙江大学是中国“学科最齐全”的大学,但是在强点上并不突出。而且浙江大学还是“学生创业率最高”的大学,可能也是因为受到阿里巴巴在杭州的影响。
06
浙江大学现有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紫金港五个校区。其前身是成立于光绪23年(1897 年)的求是书院,是中国著名学府之一,名列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名单中,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位列中国十大名牌大学排行榜第四位。
07
浙江大学知名校友有竺可桢、陈独秀、路甬祥、李政道、段永平、史玉柱、孙杨等。
五、上海交通大学
01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8
02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62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5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是清末洋务派政治家、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宣怀于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后曾易名南洋大学、上海工业专门学 校,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后期称为国立交通大学。1959年交通大学分立,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合并原上海农学院,2005年合并 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大涵盖了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个学科门。
06
上海交通大学知名校友有王伯群、钱学森、吴文俊、邹韬奋,江大大等
六、南京大学
01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2
02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114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5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排行榜第六位,南京大学是综合研究型大学,格物致知,广博易良,向有学科齐备的传统,涵盖了众多领域。校园主要有座落在南京市中心的鼓楼校区和位于南京东北部栖霞区的仙林校区,其中仙林校区为本科生主校区,并在逐步成为南京大学的主校区。
06
南京大学在长期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学风传统和精神遗产。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亦为现代儒家思想与中华文明复兴的基地,倡行人文思想之会通与学术之昌明以求世界的和平繁荣,在教育、学术和文化上均具重要贡献和影响。
07
南京大学知名校友有吴健雄、闵乃本、孙叔平、杨洁篪、郭金龙等
七、武汉大学
01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4
02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282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5
每年3月武汉大学的樱花都会刷爆网络,无数人都羡慕能在武大求学的学子们。武汉大学是一所位于湖北武汉市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其办学源头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06
1999年,院系重组,由16个学院、3个直属系改组为9大学院,即人文科学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大众传播与知识信息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07
2000年8月2日,武汉大学与其周边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08
学校现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共覆盖二级学科29个,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有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点43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点58个。
09
武汉大学知名校友有张之洞、蔡锡勇、孙叔平、李四光、雷军等。
八、西安交通大学
01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20
02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344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5
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10个学科门 类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截至2017年4月,学校设有兴庆、雁塔和曲江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98.94万平方米,各类建筑总面积203.85万平方米;有26个学院(部)、9个本科生书院。有85个本科专业,28个一级学科、15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一级学科、24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06
西安交通大学知名校友有钱学森、张光斗、吴文俊、蒋正华、周鸿祎等。
九、华中科技大学
01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24
02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471-480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5
华中科技大学也是一所来自武汉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为1952年设立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博士创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以及1898年张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成立。
06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共覆盖了3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内科学、外科学),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3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第一,5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三,8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五,17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十。
07
华中科技大学知名校友有周济,蒋向前,裘法祖,吴孟超,陈刚,李娜,汪潮涌,林少宫等。
十、中国人民大学
01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26
02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481-490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05
中国人民大学相对上面的大学可能曝光了没有那么高,不过近几年随着刘强东的各种高调,中国人大的出现次数也越来越多。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06
截至2017年3月,学校下设有5个学部、26个教学单位(23个学院、3个研究院)、81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