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大陆招生网
Ⅰ 台湾有哪些大学在大陆招生
学校全给你列出来了,其中国立大学只招硕博生,私立院校有招硕博,本科生。一共134所学校。
今年只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六个省市招生
国立政治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国立台湾大学 国立成功大学 国立中兴大学 国立交通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山大学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 国立中正大学 国立阳明大学
国立台北大学 国立嘉义大学 国立高雄大学 国立东华大学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国立台南大学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 国立体育大学
国立台湾体育学院 国立台东大学 国立宜兰大学 国立联合大学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
国立台中教育大学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
东海大学 辅仁大学 中原大学 淡江大学 中国文化大学 逢甲大学 静宜大学 长庚大学
元智大学 中华大学 大叶大学 华梵大学 义守大学 世新大学 铭传大学 实践大学
南华大学 真理大学 大同大学 慈济大学 台北医学大学 中山医学大学 中国医药大学
长荣大学 玄奘大学 开南大学 台湾首府大学 立德大学 兴国管理学院 佛光大学
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 明道大学 亚洲大学 法鼓佛教学院
国立金门大学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国立屏东科技大学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 国立屏东商业技术学院 国立台中技术学院 国立高雄餐旅大学
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
朝阳科技大学 南台科技大学 昆山科技大学 嘉南药理科技大学 树德科技大学 龙华科技大学
辅英科技大学 明新科技大学 弘光科技大学 清云科技大学 正修科技大学 万能科技大学
建国科技大学 高苑科技大学 大仁科技大学 圣约翰科技大学 岭东科技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台南应用科技大学 远东科技大学 元培科技大学 景文科技大学 东南科技大学
德明财经科技大学 南开科技大学 大华技术学院 中华科技大学 文藻外语学院
大汉技术学院 慈济技术学院 永达技术学院 和春技术学院 育达商业科技大学
北台湾科学技术学院 致理技术学院 醒吾技术学院 亚东技术学院 南亚技术学院
侨光科技大学 中州技术学院 环球科技大学 吴凤科技大学 美和科技大学 修平技术学院
南荣技术学院 黎明技术学院 东方设计学院 亚太创意技术学院 高凤数位内容学院
华夏技术学院 台湾观光学院 台北海洋技术学院 国立澎湖科技大学
Ⅱ 台湾有哪些大学面向大陆高考招生,具体要求是什么
谢谢邀请!想去台湾读大学,你可得“三思”啊!大川老师就是论事,给你提出解答。说到台湾高校这几所公立名校不得不说: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国立交通大学、台北大学等。
最主要的还是一个考试成绩,以及费用问题,还有就是要考虑到当前“局势”,希望你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Ⅲ 台湾大陆招生官方网站
您好,我是高二学生,想去台湾读大学,需要准备些什么?
Ⅳ 台湾大学在大陆的招生标准
1、只有户籍所在地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及辽宁这八省市,参加当年上述八省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并取得有效成绩,并且达到要求者才能申请。
2、大陆生不用参加台湾地区的学测考试,只需提交包括大陆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表现之类的学习资料,而申请硕博班的学生需要提供在大陆高校就读时的科研成果或成绩。
3、2011年,台湾公布的首份大陆高校学历采认名单仅包括大陆41所高校,也就是说,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于这41所学校的大陆学生才有资格申请台湾院校的硕、博士研究生。随着大陆招生工作的推进,被台湾学历采认的大陆高校数量逐年增加,2015年被学历采认的大陆高校数量已经增加至129所。
4、大陆学生到台湾学习后,限制仍比较多,例如无法打工、毕业后不得在台湾就业等。
(4)台湾大学大陆招生网扩展阅读:
台湾高校对大陆学生采取联合招生制度,目前共有130多所高等院校开放招生,考生共可填写46个志愿,各校各系再根据报考考生分数高低依次录取。
这种方式既与一般境外高校录取中国学生的方式不同,与大陆高招制度也不同,对大陆学生与家长来说较为陌生。加之目前招生历史仍然较短,台当局也并未统一整理历年各校各系之录取分数线资料,因此给大陆学生的选校定位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对此,大家可主动在陆联会公布的一些在台陆生QQ群、各校陆生群里询问往年大陆学生的高考成绩,再与自身的分数比较,此为一种较稳妥的方式。
总之,在考虑是否赴台就学之前。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分数所处的位置,在大陆和台湾分别能上哪一梯次的学校,才有办法在两岸的高校之间进行取舍。
Ⅳ 台湾大学大陆招生
你好,我是台湾的学生,回答过很多这类的问题,从今年开始可以报考台湾的学校,主要条件是户籍须在大陆沿海六省市之一(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广东)就可用大陆高考成绩申请台湾的私立大学,国立大学只有金门大学与澎湖科技大学开放申请,报名时间为5/16-6/16,一律在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网站上报名.
但7/4台湾放榜、7/6前放弃录取资格,大陆好像是在7/6之後才放榜,没有时间让你抉择到哪去,因此被台湾录取的话又想念大陆学校需要放弃台湾录取资格才行
你是要报考赴台读研吗?但你又提到二本以上大概是要报考本科吧.
3/13-4/9是台湾硕博班招生喔,不是本科.个人回答过很多类似的赴台求学问题,还有你指的国立台湾大学目前不开放本科,台湾本岛国立院校的本科皆尚未开放给陆生.
你朋友是道听涂说吧,推荐信是申请读研才会用到,跟申请本科完全无关.
英语课程要看学校,好的学校自然英语课程就多,至於教材的采用很多院校都有采用原版英语书,但还是以普通话授课为主,专心抄笔记即可.
大陆学生想赴台求学,共有以下管道:
1.辅仁大学针对沿海六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广东)的15所重点高中,有开放实名推荐名额,相当於保送制度.
2.高中生透过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简称陆联会)网站申请台湾私立学校的本科,户籍需符合沿海六省市,且高考分数线至少在二本以上才有资格报考.
3.持有211院校在内的111所大学或台湾教育部所承认国外学校的学士、硕士学历,可报考台湾的国立、私立学校的硕士班、博士班,需同时符合户籍在沿海六省市的条件才可报考,与本科一样透过陆联会申请 目前户籍的限制为大陆官方所为,近日台湾已多开放70所211院校学历,因此未来可望大陆方面也开放更多省市可报考台湾院校.
本科的报考流程不会很复杂,只是打印些报名表件,包括填选至多五个校系专业志愿,第一个志愿报名费为300RMB,之後每多一个志愿加200RMB(今年志愿数可能会增加).还有去银行开立10万RMB的财力证明,再将前述文件用相机或扫瞄仪转成图片後上传至陆联会网站.
去年的报名时间是5/14-6/19下午五点前,时间很长,很多人是高考完才进行报名,因此专心准备高考即可.报考台湾的大学自然可以再报考大陆的大学.去年台湾是7/4下午四点放榜,若被台湾院校录取又想念大陆院校,需在7/6下午五点前至陆联会网站放弃录取资格,这样即可在大陆进行投档.若未录取任何台湾院校,可直接进行大陆院校的投档作业.
由於陆联会不公告台湾各校的录取分数线,所以根据去年陆生网友提供的分数,最高的辅仁大学要高於重本数十分,淡江大学、元智大学管理学院英语学士专班、东海大学建筑学系也要高重本30分以上.若要考上台湾较好的老牌私校,需要高出二本不少,大概至少要在一本与二本中间以上的分数才有机会录取.
去年本科生的招生简章是在五月初公告,估计今年也差不多,而艺术生也是可以报考,但今年陆联会有作一些说明如下:
※2012年开放6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及参加当年度6省市高考取得成绩。高考成绩未达该省市本科二批分数线者,各招生学校不予审查。(是否会扩大招生以2013年招生简章公告为准)
※[2013年预告]若您是想要以艺术生身分申请来台就读,请一定要保留省统考或市统考的准考证及合格证(不是校考得喔),若无法提出,则将会以一般生分数线进行审查。
Ⅵ 台湾大学大陆招生 请问:台湾哪些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大陆招生哪些学校的专业比较好
1.很多台湾院校都有开放美术学系、设计学系招收大陆本科生.以下为2013年的招生系组前10页,其馀版建议去台湾的陆权生联朝会网站参考.2014年的招生简章尚未公告,预计4-5月时发布.
2.今年台湾将首度开放公立大学招收大陆本科生,美术学系名校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辅仁大学、东海大学、中国文化大学.设计学系名校为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实践大学、国立云林科技大学、东海大学、中原大学、大同大学.
Ⅶ 跪求台湾大学大陆招生咨询电话
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
※本会主要任务为拟定招生规定及招内生简章,并依招生规定办理容报考、资料审查、成绩核算、录取分发、公告放榜、申诉处理等事项,以及与相关单位沟通招收陆生来台就学有关事宜。
※一律网路报名
※只有透过本委员会的网路报名系统报名,且仅收取简章公告的报名费而已,并无其他费用。
电话:886-6-2435163
传真:886-6-2435165
Ⅷ 台湾大学在大陆招生吗如果有,录取分是多少
今年只开放大陆学生申请台湾私立大学,台湾大学属公立大学尚未开放,公立大学什么时候开内放尚容未确定,尚未有正式及公开的研讨,不过如果你都能考上台湾大学了,相信你应该都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实力了,在大陆念这些名校反而会比较好
Ⅸ 台湾大学在大陆招生吗
台湾大学将会在近几年内在大陆招生,可是基本的一些情况目前还不太清楚。
Ⅹ 台湾大学在大陆招生吗分数线大概是多少
楼上纯属乱说,费用也还好吧,分数要求也不是很高的,关键是要弄清申请流版程,台湾的权大学和国内常规一本来比一般好不止一点,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是不会选择国内大学的,具体的自己google一下,政策每年都有微调,可以早点关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