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复试经验
❶ 我是2013编导考生,理想的大学是上海大学,可以详细说说你考这个学校的经验吗面试经验,笔试经验谢谢!!
上大的编导是上海最好的 其次是上戏
❷ 关于上海大学复试公平性。。
相对来讲还是公平的,不要怕,就是出的题比较灵活。我周围有一同学去年考上,有两名学弟今年考上,需要的话可以让他们给你讲讲面试经验。
❸ 上海大学研究生复试难吗
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但是只要有竞争的地方就没有绝对的公平。鸿知上大考研 网提醒你,复试真的有“歧视”,“歧视”你本科学校不好,初试分不高,还不好好复习;“歧视”你出分前天天顶着出分的大帽子无所事事;“歧视”你出分后顶着“分数线”的帽子碌碌无为;“歧视”你只有在确定进复试之后,在复试的前一个礼拜才开始临时抱佛脚;“歧视”你一口蹩脚的英语口语、没有任何的专长还不努力,最终被刷了还埋怨学校歧视双非的学生......本来基础就不扎实,复试前死记硬背了一些内容,考试的时候一紧张说结结巴巴,怎么能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
在复试中,老师考察的是每个人的综合素质,每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你的考试结果。这种时候与其说歧视你本人,不如说是歧视你的劣势。歧视是别人对你的偏见,而劣势是你客观存在的不足,复试被刷,或许只是因为你的劣势比别人更大。
很多复试被刷的人,只看到自己本科学校不如别人,把自己的失败全部归结于出身不好,却没有看到别人优秀的成绩单、流利的英语口语、出色的科研成果和认真准备复试的过程,千万不要用一些外部因素来掩饰自己的失败。
诚然,或许考研复试中确实存在部分院校和老师是真的歧视出身普通的考生,对于种现象,鸿知上大考研认为,千万不要因噎废食,不要为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担忧,多去看一下经验贴,有备无患,公平只是相对的,更多时候,成功还是取决于你的努力。况且上大还是很公平公正的。
❹ 求学长学姐分享一下上海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复试经验啊!!有没有好心人啊急求
复试表现谦虚点,不会的不要乱说,回答要了解明了就行了
❺ 上海大学 请有经验的进
09年文555,理560,我是江苏考到上海大学的,和吉林分数线差不多,一版本大约高分数线20分左右,权因为上海学校在外地分数线都比较高,所以上大算一本里面门槛比较低一些的,它算一个综合性大学,所以几乎什么专业都有,就因此它不像华政之类的有一个比较强的如法律方面,上面又有着交大复旦同济这些老牌名校,所以位置很尴尬...实话说吧,它是上海一本里面垫底的学校,我来了以后听到本地学生介绍以后就后悔来这学校了,我同学高了一本40多分也报了这学校也很郁闷,它的毕业证书在上海有一定认可度,出去就不容乐观了,所以我建议你如果不是想以后想留在上海工作什么的,就不用报这学校了,如果想留的话因为分数没有特别高最后也可以报这学校,毕竟你来了之后还有考插班生的机会,所以最简便的方法是你现在更努力一点分考高一点争取直接考上上海的老牌名校! 加油吧!
你的前车之鉴的意见~~~
❻ 求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推免生复试题目或经验,若采用,酬谢100财富值!
上海大学只是211.所以今年他的生源不会太好。别的211学校一般都是来了就要。所以你能进去的概率很大。
至于题目嘛,今年是第一年,谁知道呢。
❼ 求上海大学复试光学试题及面试经验,谢谢!!急啊!!!!
复试题我不知道丢哪里了,但是不用着急的,很简单。面试时问的问题也很基础。就是需要背一下自我介绍。能提前见一下导师最好(别空手)。祝你成功吧!
❽ 上海大学真的那么差吗
其实,这个叫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上大是不太好,毕竟有四大名校镇守上海,相比之下差不少
但是,比起其他外省的一些学校,还是很不错的
再说了,越是好的学校越难考的,不是嘛,还得要量力而行啊
❾ 上海大学研究生复试通过率是多少
考研初试通过之后你可以找一下你需要报考的导师,拉进你们之间的关系。这个才是比较重要的,或者你足够优秀,一切都没有问题
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
早期的研究生复试多只是一种形式,但从引2006年起研究生招生加大了复试的权重,有的招生单位甚至把复试的权重加大为百分之五十,这就要求考生具有真才实学并具备更高的应变能力。
下放部分自主权给招生单位,使研招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有更多的自主性。2003年,教育部授权34所高校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
2006年教育部明文规定,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2007年教育部再次明确招生单位可以实行复试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只要复试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多高,招生单位都可以拒绝录取。
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以适当加分,记入复试成绩;经3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可不受综合排名限制。
考查的范围更加宽泛,不仅是专业素质,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等综合素质。按照教育部的设想,复试的形式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更加多样化,有笔试、面试、实践或实验能力考核和心理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