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1. 上海师范大学的古典文献咋样呢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以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为主的学科,它包括已经出土的文献和一些散存的历史资料主要包括、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出土文献研究……
古文献学史:分上下两学期讲授,是重中之重,主要的教材是孙钦善老师写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两册。很厚的两本,也是考研最重要的参考书了。
文字学:裘锡圭老师的《文字学纲要》
音韵学:《音韵学教程》,北大唐作藩等老师编写
(以上两门课较有难度,考试中占的比例似乎不多)
训诂学:洪成《训诂学》,董洪利《古籍的阐释》(这个老师是我们专业的)
版本学:没有现成的教材,大致可以看一下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的《古书版本概论》以及其他一些老先生的书,还有前两年出的《校雠广义》,也是很好的参考书。
目录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我们专业的老师),还应该看看中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等书。
校勘学:倪其心《校勘学大纲》
哲学要籍解题:没有固定的教材,大致是介绍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
文学要籍解题:金开诚《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史学要籍解题:可参看张传玺的《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张舜徽的《中国史学名著解题》
古籍整理概论:专业启蒙课,可看看最近黄永年老先生再版的《古籍整理概论》
中文工具书使用法:《中文工具书教程》 朱天俊,李国新著
中国古代文化: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古代汉语:王力与郭锡良的教材都可以
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史:在考试中占的比例也较大,教材一般是翦伯赞《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北大教材《中国文学史》,或者袁行沛新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2. 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型、应用型)招生简章、专业目录http://yjsc.shnu.e.cn/Default.aspx?tabid=207&ctl=Details&mid=644&ItemID=53650&SkinSrc=[L]Skins/yanjiusheng1/yanjiusheng1
另外你要回看上海师范大学研答究生相关信息可以到他们的研究生院
http://yjsc.shnu.e.cn/
3. 报考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的条件有哪些?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民系列教育(如统招、自考、成考、网络教育等)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研究生。
哪些人适合考研?
对于读研究生有着很强烈的欲望的人适合考研,研究生的学历是很多人比较向往的学历之一,一些人对读研有着强烈的欲望,想要进入更深层的学历上的学习,那么考研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带着读研究生愿望考研也会更会有动力。
考研适合对于自己专业有着很高的热爱程度,想要继续进行深造钻研的人。考研能够让自己接触更多的专业上的更深层次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见识,这对于哪些想要同学考研深究专业的人是非常适合的。
考研适合那些想要提高自己在就业优势的人,现在学历对于找工作上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学历对于今后的就业上相比本科生是比较吃香的,而且研究生的就业工资上的也是相对比较高的,所以,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在就业优势上的话可以选择考研,这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选择。
对于想要提升自己的学识,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学历的人是适合考研的,考研能够让自己见识到更多的不同于本科期间的东西,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同时在读研究生时期我们也会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人,这对于自己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上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这类考生也是非常适合考研的。
4. 上师大科学教育专业代码怎么查询
说 明
1.《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册》(以下简称“代码册”)是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以下简称“新目录”)并参考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旧目录”)编制的。
2.“代码册”编制的原则: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全部使用“新目录”中代码和名称;二级学科使用“旧目录”中的代码和名称;“新目录”中新增加的一级学科全国不统一设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可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3.本“代码册”对“新目录”中可授予不同学科门类学位的一级学科,在相应学科门类中分别编制了学科代码(第3位为“7”或“8”)。
4.本“代码册”中学科名称后括号内四位(六位)数字为该学科在“新目录”中原一级(二级)学科代码。
5.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代码前四位为该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代码,第五位为“Z”,第六位为顺序号(从“1”开始顺排)。
6.交叉学科代码编制规则:代码前四位为交叉学科所涉及一级学科(一个或多个)代码,第五位为“J”,第六位为顺序号(从“1”开始顺排),专业名称使用交叉学科名称。
7.附《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