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名有哪些
Ⅰ 中国大学有哪些排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十大标准: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大学文化;一流的治理制度;一流的生源质量;一流的办学资源;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科专业;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学术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
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排名100强
名次 学校名称 综合得分 办学层次
1 北京大学 100 世界一流大学
2 清华大学 97.68 世界一流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86.77 世界一流大学(特色)
4 复旦大学 82.94 世界一流大学
5 中国人民大学 82.48 世界一流大学(特色)
5 浙江大学 82.48 世界一流大学
7 上海交通大学 82.24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8 南京大学 81.83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9 武汉大学 81.51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10 中山大学 78.70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11 吉林大学 77.84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华中科技大学 76.99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天津大学 76.18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四川大学 76.13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5.78 世界一流大学(特色)
16 南开大学 75.58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北京师范大学 75.55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西安交通大学 75.08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75.03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20 中南大学 74.96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山东大学 74.96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厦门大学 74.61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同济大学 74.43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4 东南大学 73.99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1.8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东北大学 70.65 世界高水平大学
27 西北工业大学 70.62 世界高水平大学
28 华东师范大学 70.59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北京理工大学 70.52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华南理工大学 70.49 世界高水平大学
31 大连理工大学 70.43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湖南大学 69.68 世界高水平大学
33 重庆大学 69.63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中国农业大学 69.20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35 兰州大学 68.4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6 华中师范大学 68.25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37 电子科技大学 68.18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38 西南大学 67.67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39 河海大学 67.38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40 武汉理工大学 67.16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1 西南交通大学 67.10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2 北京科技大学 66.80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3 华中农业大学 66.59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4 北京交通大学 66.57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5 西北大学 66.51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6 郑州大学 66.50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7 南京农业大学 66.40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8 华东理工大学 66.37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9 苏州大学 66.36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0 南京理工大学 66.28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6.25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2 东北师范大学 66.24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3 南京师范大学 66.07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4 中国海洋大学 66.05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5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6.00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5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5.73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5.69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8 北京邮电大学 65.60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59 湖南师范大学 65.59 中国高水平大学
59 上海大学 65.59 中国高水平大学
61 暨南大学 65.48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2 合肥工业大学 65.31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3 哈尔滨工程大学 65.27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4 南昌大学 65.20 中国高水平大学
65 陕西师范大学 65.16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6 华南师范大学 65.14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7 昆明理工大学 65.12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8 东华大学 65.01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4.97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0 云南大学 64.93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71 北京协和医学院 64.89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2 上海财经大学 64.88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3 福州大学 64.84 中国高水平大学
74 中国矿业大学 64.83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4 中国政法大学 64.83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6 江南大学 64.60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77 北京化工大学 64.57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7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64.56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9 华南农业大学 64.52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80 燕山大学 64.45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81 河南大学 64.43 中国高水平大学
82 宁波大学 64.42 中国高水平大学
83 首都师范大学 64.41 中国高水平大学
83 福建师范大学 64.41 中国高水平大学
85 浙江工业大学 64.39 中国高水平大学
86 深圳大学 64.37 中国高水平大学
87 浙江师范大学 64.36 中国高水平大学
88 江苏大学 64.35 中国高水平大学
89 广西大学 64.34 中国高水平大学
89 上海理工大学 64.34 中国高水平大学
91 长安大学 64.33 中国高水平大学
9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64.27 中国高水平大学
92 北京工业大学 64.27 中国高水平大学
94 扬州大学 64.25 中国高水平大学
9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4.22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96 天津师范大学 64.21 中国高水平大学
97 山西大学 64.20 中国高水平大学
98 齐鲁工业大学 64.18 中国高水平大学
98 中央民族大学 64.18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100 太原理工大学 64.15 中国高水平大学
北京大学介绍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Ⅱ 中国都有什么大学排名
主要有校友会排名,其他的有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和上海交大组织的软科排名版。其他国家对中国大学进行排权名的还有QS,USnew。
当然报考院校或者评判一个院校不能只看排名,也要着重考虑专业方面的因素。
希望采纳,谢谢。
Ⅲ 北京市有哪些大学排名
北京市有哪些大学排名比较靠前的有清华,北大,北师,邮电。这些大学都是在全国比较靠前排名的。
Ⅳ 出名的大学有哪些排名
你好,对于出名的大学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清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之类的
Ⅳ 中国排名前几名的大学有哪些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浙江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南京大学
6、复旦大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华中科技大学
9、武汉大学
10、西安交通大学
11、吉林大学
12、中山大学
13、四川大学
14、哈尔滨工业大学
15、山东大学
16、南开大学
17、天津大学
18、北京师范大学
19、中南大学
20、东南大学
Ⅵ 中国有哪些大学排名
2006全国大学排名100强
排名
校 名
分省排名
学校类型
学校参考类型
1 清华大学 京 1 理工 工学类 研究1型
2 北京大学 京 2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3 浙江大学 浙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4 上海交通大学 沪 1 综合 理科类 研究1型
5 复旦大学 沪 2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6 南京大学 苏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7 华中科技大学 鄂 1 理工 理科类 研究1型
8 武汉大学 鄂 2 综合 综合类 研究2型
9 吉林大学 吉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2型
10 中山大学 粤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11 四川大学 川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12 西安交通大学 陕 1 综合 文理类 研究2型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皖 1 理工 理科类 研究1型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 1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15 山东大学 鲁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16 天津大学 津 1 理工 工学类 研究1型
17 南开大学 津 2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18 中南大学 湘 1 综合 理科类 研究2型
19 北京师范大学 京 3 师范 文理类 研究1型
20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京 4 医药 医学类 研究1型
21 厦门大学 闽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2型
22 东南大学 苏 2 综合 工学类 研究2型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4 京 5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24 中国人民大学 京 6 综合 文科类 研究2型
25 华南理工大学 粤 2 理工 工学类 研究1型
26 同济大学 沪 3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27 大连理工大学 辽 1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28 西北工业大学 陕 2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29 重庆大学 渝 1 综合 工学类 研究2型
30 中国农业大学 京 7 农林 理科类 研究1型
31 东北大学 辽 2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32 华东师范大学 沪 4 师范 文理类 研究2型
33 兰州大学 甘 1 综合 理学类 研究2型
34 中国地质大学 鄂 3 理工 理科类 研究2型
35 北京理工大学 京 8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36 华东理工大学 沪 5 理工 工学类 研究1型
37 中国石油大学 京 9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38 苏州大学 苏 3 综合 综合类 研教型
39 郑州大学 豫 1 综合 综合类 研教型
40 湖南大学 湘 2 综合 文理类 研教型
41 中国矿业大学 苏 4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42 武汉理工大学 鄂 4 理工 文理类 研教型
43 北京科技大学 京 10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苏 5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45 南京农业大学 苏 6 农林 理科类 研教型
4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 3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47 西北大学 陕 4 综合 综合类 研教型
48 暨南大学 粤 3 综合 综合类 研教型
49 电子科技大学 川 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50 南京理工大学 苏 7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51 西南大学 渝 2 综合 综合类 研教型
5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 5 农林 理科类 研教型
53 南京师范大学 苏 8 师范 文理类 研教型
54 上海大学 沪 6 综合 文理类 研教型
55 西南交通大学 川 3 理工 文理类 研教型
56 华中农业大学 鄂 5 农林 理科类 研教型
57 华中师范大学 鄂 6 师范 文理类 研教型
58 东北师范大学 吉 2 师范 文理类 研教型
59 中国海洋大学 鲁 2 综合 理科类 研教型
60 扬州大学 苏 9 综合 综合类 研教型
61 华南师范大学 粤 4 师范 文理类 研教型
62 华南农业大学 粤 5 农林 理科类 研教型
63 首都医科大学 京 11 医药 医学类 研教型
64 山西大学 晋 1 综合 综合类 研教型
65 湖南师范大学 湘 3 师范 文理类 研教型
66 北京化工大学 京 1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67 中国医科大学 辽 3 医药 医学类 研教型
68 南昌大学 赣 1 综合 文理类 教研型
69 河海大学 苏 10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70 北京交通大学 京 13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71 陕西师范大学 陕 6 师范 综合类 研教型
72 云南大学 滇 1 综合 文理类 研教型
73 福建农林大学 闽 2 农林 农学类 研教型
74 北京工业大学 京 14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75 南京工业大学 苏 11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76 山东农业大学 鲁 3 农林 农学类 研教型
77 东华大学 沪 7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78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 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79 福州大学 闽 3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8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鄂 7 财经 文科类 研教型
81 河北大学 冀 1 综合 综合类 研教型
82 燕山大学 冀 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83 江苏大学 苏 12 综合 工学类 研教型
84 上海财经大学 沪 8 财经 文科类 研教型
85 北京邮电大学 京 15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86 合肥工业大学 皖 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87 河南大学 豫 2 综合 文理类 研教型
88 贵州大学 黔 1 综合 理科类 教研型
89 太原理工大学 晋 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90 湘潭大学 湘 4 综合 综合类 研教型
91 浙江工业大学 浙 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92 青岛大学 鲁 4 综合 综合类 教研型
93 成都理工大学 川 4 理工 综合类 教研型
94 江南大学 苏 13 综合 工学类 研教型
95 昆明理工大学 滇 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96 中国药科大学 苏 14 医药 医学类 研教型
97 山东师范大学 鲁 5 师范 文理类 研教型
98 北京林业大学 京 16 林业 理科类 研教型
99 河北工业大学 冀 3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100 华北电力大学 冀 4 理工 工学类 研教型
Ⅶ 中国著名大学排名前十有哪些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
Ⅷ 中国排名前十的名牌大学有哪些
中国排名前十名的名牌大学:
1.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49年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25;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64;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第30
2.北京大学 :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2;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38;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65;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第27
3.浙江大学: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迎来了浙大百年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9;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87;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4.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5;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40;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5.上海交通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绪22年)由清政府创立、盛宣怀督办的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南洋公学数易其名,经商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大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多个阶段,于1921年改组为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工学、商学、医学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影响力。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8;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62;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6.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大1958年创办于北京,1970年迁至安徽省合肥市,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该校有中国“科技英才的摇篮”之称,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声誉,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曾称赞其为“世界一流大学”。
7.南京大学:前身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2018QS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2;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114;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学排名:未进入Top100
8.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为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肇始于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学。
9.哈尔滨工业大学溯源于1920年创办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建校初衷为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而后历经“中俄工业大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等多个阶段,学校在1938年1月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沿用至今。
10.中国人民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Ⅸ 中国大学排名前100名有哪些
这些排行榜全是民间组织组织的,教育部官方从未发布过此类排名。
1、第一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2、第二档: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3、第三档: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注:每档内各大学排名不分先后。)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上海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
(9)大学排名有哪些扩展阅读:
在中国进入大学的途径
1、参加普通高考,按分录取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或相关省市自主命题,是我国普通高校招生的主要选拔方式。
除保送生、体育单招等极为特殊的升学路径外,参加高考是本文所述其他各种升学途径的前提和基础。各省市高考政策以各地公布的为准。
2、综合评价录取
综合评价录取目前在部分高校试行,并逐年扩大范围。是指在录取新生时,高校综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特色要求等维度内容,对考生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综合评价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高考成绩+校测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另外还有参考考生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通常高考成绩占60%,面试占30%,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
3、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备战自主招生考试,一般有四关要过,即报名、初审、高考、笔试及面试(部分高校无笔试)。
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一般需要是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在一定领域具有学科特长,在各类比赛及竞赛中获得奖励的考生以及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奖励的考生,具体条件以相关院校自主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自主招生收到越来越多的中学老师、家长及考生的重视,2018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数达83.7万人次。
4、保送生
保送生无需参加高考,经学校推荐,即可进入大学就读。
不同类型的保送生政策略有区别,保送生也需要参加测试,高校会对拟录取的保送生进行文化测试及相关考核,以保证保送生生源质量。
注:保送生具体政策以当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