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排名 »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阅读答案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2-11-20 01:39:12

① 一个农村家庭为了供三位大学生上学变得一贫如洗,是否值得

这个问题很有感触,因为我就是供三个大学生的妈妈,一个婆家侄子,俩个儿子。侄子第一个高考624分,进了重庆大学。在拿到通知书的那天,我激动的掉下了眼泪,做了一桌子菜,全家高兴的为他庆祝。

一年后,大儿子看到哥哥能考取,我为什么不能,一番拼搏后高考684分,超越当时的本科线130多分,但在选学校时俄语受限,没被录取想去的学校。

又过了两年,小儿子看到两个哥哥先后迈进大学的门槛,也不甘心落下,以580分考取山东理工大学。

孩子们虽然很争气,个个本科四年,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真是太困难了,每到伏假和年假结束开学的时候,都交一学期的学费,生活费,加上资料书纸真是一大笔钱。为凑这些钱东挪西借,甚至连卖肾卖血的心都有,别的说多了都是泪,。

要说值得不值得,我个人认为值得。在 社会 飞跃发展得今天,更体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学历也是个人招牌,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去搬砖爬架子。要是没文化没学历也可能照样挣钱,但是工作强度不一样,生活质量也不一样!

一个农村家庭为了供三位大学生上学变得一贫如洗,是否值得?

当然值得,三个大学生哪,太值得了啊!

我们农村人的出路在哪里?几十年以前,农村的孩子们可以当兵入伍,可以学手艺,可以承包山地湖水,可以读书,出路还是算可以的,也算是比较公平的。

现在呢,似乎除了读书,已经别无他路了。要不就早早出去打工,过一辈子的打工仔生活,要不就还是先去当兵,两年退伍回来后再出去打工,另外还有别的好出路吗?

你们一个农村家庭,居然供读了三位大学生,真心不容易。真心为你们家感到骄傲,向你们家表示敬意。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农村人、农村家庭,就应该具有你们家的这种精神和力量,也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义无反顾地把孩子送上读书、学知识的道路,才有可能改变一家人祖祖辈辈贫穷的命运。

当然,我也明白,为了供读三位大学生,现在家里已经一贫如洗,目前的日子肯定不太好过。但请相信,这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家人共同把这段最艰苦的时光熬过去,在不久的将来,等三位天之骄子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家里的一切都会大大改观的,家里的日子也一定会好起来的。

想当年我们家也一样,哥哥妹妹也都挺聪明的,也都是可以成为读书的料的。可是,家里实在是太穷,穷到一个番薯几兄妹分开来吃的地步。为了供我读书,哥哥妹妹们都放弃了学习,早早都跑到外面去打工挣钱。

最后还好,我终算是没有辜负全家人的希望,从农村走出来了。可是,兄弟姐妹们却依还在农村。等大家都长大了、成家了,等我们现在都开始慢慢变老了,你始终还是会觉得,那是一份非常非常大的遗憾。只是那份遗憾,平素里,兄弟姐妹们都留在心里不说出来、心照不宣而已。

所以,你们家把三个孩子都供到了大学,这是很幸运的一件事,现在再穷也值得高兴,未来,一家人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憾。

大学生学费住宿费不太高,学校现在也有贫困生补助,助管助教工作。而且大学有许多空闲时间可以做兼职,寒暑假也可以兼职,农村孩子如果深知家庭环境的不易,完全可以自食其力。如果这三个孩子学习不佳,考上了三本,学费是挺多的。但是非一线城市学校的话,三个人每年学费最高三万加,完全靠家里资助,四年下来最高20万。现在一个农村家庭收入也大概这么多钱。但是换言之,三本毕业的学生找工作也不过如此。所以,如果读三本院校找不到好的工作不值得这些投入。

如果孩子争气,大学四年花销不了多少。毕业后选择读研也不用家里的资助。孩子可以自食其力靠能力找工作,走出农村,这种投资是完全可以的!

说说我们家情况,贫困县的贫困村。家里不够富裕,家里爸爸妈妈只有靠农活维持生计,我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小我七岁的弟弟。我初中前成绩一直很好,公费考入县城重点中学,高考有些落差,上了二本院校,当初每年学费3500。大学前爸爸就开玩笑说给我启动资金自己去奔吧,当初拿着大概6000块钱去读大学,后来我成绩好,一直是专业第一,获得各种奖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贫困生每年3000,励志奖学金5000,还有学校的奖学金大概1600。我空余时间去做助管,后来去外面做家教,由15一小时到后来的60一小时,毕业后我手里有几万块钱,除了补贴家用,我继续读研究生,得奖学金,做助教,依旧自食其力。研二时,弟弟高中毕业考上了三本学校,爸爸不用我出学费10000,生活费都是我出的,暑假我让弟弟出去找工作,一个假期能收入3000加,他平常也经常去做一些兼职。总之,家里不需要有太大负担。爸爸妈妈一直很知足。

当然值得.我就是为了俩孩子做了一辈子生意都没钱的那种人,但是我不后悔,现在没有知识能干嘛.将来孩子们有出息了比什么都好

“供养一个博士孩子,生生把父亲逼成了“野人”的新闻出来以后,可能很多城市人觉得有点夸张。我想说的是,“有钱人的世界穷人不懂”,同样,“穷人的生活有钱人也不太明白”。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而言,父母都是务农或者从事季节性农民工,一天不干一天就没钱赚,有时候生病停工,不但一天的工钱没了,而且看病还要花钱,可以说很多农村家庭挣的每一分钱都血汗钱。这样经济条件方面本就捉襟见肘的农村家庭,再供养一个或几个大学生,无异于雪上加霜。那么,对于这些农村家庭为供养大学生导致家里雪上加霜、一贫如洗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呢?对此,我觉得理清楚如下这三个关系,答案自然就有了:
一是理清楚“辛苦”与“心苦”的关系。
很多农村家庭,父母吃过了没有文化亏、受够了没有 社会 地位的苦,稍有远见的父母都能够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与现实的物质享受之间,孰轻孰重?题目中所提到的这个家庭,正是父母认识到了孩子的读书学习和长远前途的重要性,才会在家庭本不富裕的情况下,哪怕是砸锅卖铁、哪怕是倾其所有、哪怕是一贫如洗,也要让孩子读书学习考大学。三个孩子也不错,都很争气、考上了大学,我想这时父母为了供养孩子们上大学,虽然“辛苦”,但“心不苦”,父母是高兴和满足的。
二是理清楚“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把有限的经济条件,用于投资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本无可厚非,但物质条件的改善是“短期”的。而把有限的经济条件,用于投资孩子们读书学习上大学,等孩子们有了更高的学历、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对于家庭物质条件的改善将是“长期”的。题目中的这对农村父母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情愿牺牲自己“短期”的物质享受,用来为孩子们的“长期”发展做努力,最终换来的也必将是家庭“长期”的美好未来。
三是理清楚“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是人生两种不同层次的追求。家庭的追求不同,带来的家庭发展方向和孩子们的发展前途也是不同的。有一些家庭,把眼前的物质生活看得很重,不愿意为孩子们的长远前途做出牺牲,只顾着和眼前的生活苟且。对于这种家庭,面对的将“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要面对一辈子的苟且。”而题目中的家庭,再辛苦两三年,等三个孩子大学毕业,父母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从“物质”上都将是丰余而富足的。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哲学和辩证法,只有真正理清“舍与得”“长与短”等诸多方面的辩证关系,才能在关系人生与家庭的重大问题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可以肯定地讲,题目愿意付出家庭一贫如洗代价的父母换取三个孩子美好人生的父母,与那位把自己逼成野人换取孩子读取博士的父亲一样,都是值得受人尊敬的。

个人见解,不免有失偏颇,不对或不适当的地方,欢迎好友们留言批评指正和探讨交流。

“只要你们几姊妹好好读书,砸锅卖铁,甚至把房子卖了,我都会支持你们读书!”

这句话出自于一位生了三个孩子、老实巴交的父亲之口。想到祖祖辈辈耕田种地,辛勤劳作,家庭没有多大变化;于是,这位父亲终于在某一天的夜里,当着三个孩子的面噎出了这句令人听到之后、感到有些悲壮的话语。

这位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普通得再不能普通了;可是,他心里明白,农民祖祖辈辈耕种庄稼是没有多大出息的。为了能改变家庭的面貌和孩子将来的命运,唯有读书才有出路。

当时,这位父亲的三个孩子正在读书;老大是男孩,老二、老三是女孩。老大和老二正在读高中,老三也正在面临中考。农村的家庭一下子有三个孩子读初中和高中,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这位父亲心里最清楚。

由于家庭贫困,在三个孩子年幼时,孩子的母亲为了追求她心目中的幸福生活,抛夫离子远嫁了。孩子最需要母亲温暖怀抱的时候,却没有得到;而是在父亲既当爹又当妈的庇护下上的学。

好在有父亲对孩子的拉扯、孩子听话和学习努力。加上三个孩子听了父亲那句包裹着心血和泪水的话语之后,孩子们在学习上从未松懈过。一年之后,这位父亲的老大和老二分别考上了大学;老大报读的是医学类、老二报读了教育类;老三也考取了当地一所好的高中。

农村家庭一下子出了两位大学生,并且意味着孩子们将来不在田间地头、再操祖祖辈辈的旧业,还有可能会改变家庭的况景。此时,父亲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当这位父亲用颤抖的双手,捧着孩子们这张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兴奋不了几天,背着孩子躲在黑暗中独自琢磨;此时,这位父亲刻满皱纹的脸陡然阴沉下来,他在酝酿下一个计划了。

这位父亲先为两个孩子在当地教育局办了“大学生入学贷款”,又带着幺女儿到县城报读了高中,三个孩子都去上学了,这位父亲就实施了他疯狂的计划。

由于种庄稼没有几个钱,并且钱来得慢;于是,这位已四十多岁的父亲通过熟人的引领,来到一个煤矿进洞挖煤。因为这位父亲干的是临时工,一到农忙时,他就从矿上回来把农活干完,然后又去继续挖煤。如此的反复劳作,终于为这位父亲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的幺女儿高中毕业后,考取了省外的一所重点大学,并且还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学校送来的5万块钱的慰问金。按理说,幺女儿的学费不用愁了,可这位父亲把他的幺女儿送上入学之路以后,又开启了他一边干农活、一边进洞挖煤的生涯。

直到有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这位父亲才不乐意的停止了挖煤行动。几年后,工作的两个孩子也结上了婚,幺女儿也毕业参加了工作。儿子把他接到城里居住的那一天,这位父亲巡视着自己破烂不堪的老屋和曾经养活了一家人的土地,一步三回头的跟着孩子进城了。

这位父亲虽然没有兑现“砸锅卖铁,卖房子”的诺言,可他却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三个孩子读书,并且孩子都能参加工作。后来有人问他:“老哥,盘娃娃读书,弄得家里一贫如洗,值当吗?”

这位父亲嘿嘿一笑:“值……值……值当……值当!”

我来给你讲一个我弟弟家的故事吧,弟弟有一双儿女,大的是女儿,小的是孩子。弟弟纯粹农民一个,因为要照顾孩子,他们没有出去打工,只在家乡打零工,主要是跟砖瓦匠包工头干小工,收入微薄。

可是,两个孩子都很喜欢读书,从上初中开始,弟弟就有点想把女儿拉下来回家帮着干活。不过我这大侄女从小就喜欢读书,怎么也不肯下来。我对弟弟的想法也是批评过多次,看到女儿成绩很好,而且特别上进,也就不再动这个心思了。

最困难的时期,是从女儿和儿子一个高三一个高一那年开始的,高中收费比较多,这两孩子,一节课都没补过,而且,初中就是在乡镇中学读的。因为乡镇没有高中,高中只能到县城就读,这样又多出了伙食费。

当时,我被借调到教育局,多次去高级中学,给两个孩子说情延缓缴费,多次给两孩子垫支费用。也多次把弟弟夫妻俩找到家里做工作,让他们坚持下去。

就在那一年,弟媳妇生病去南京做了一个手术,本来就没有积蓄的家庭,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他们这次真的打算放弃了。我坚决不允,千方百计为他们度过难关,千方百计鼓起他们的信心。

后来,孩子相继考上大学,幸亏有助学贷款,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女儿还勤工俭学、做家教,读完了研究生。男孩也本科大学毕业。这俩孩子,就业上从来就没遇到任何问题,农村的孩子,能吃苦,学的又扎实,没毕业就被签了。

回想侄女侄儿读高中读大学时,他们家在村里是被人嘲笑的对象,村上很多孩子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挣钱了,他们家两个却一直在花钱。人家盖起了楼房,弟弟家只有两家边房,连平房的住房都盖不起。

然而,现在,事实正在打脸那些嘲笑过弟弟家的人,侄儿和侄女分别在两家著名电气企业做研发工作,那些初中出去混,积攒多年钱盖的楼房,也就是侄女和侄儿一年的工资,换句话说,他们家如果想建房的话,一年可以建两座小洋楼。

但是,侄女和侄儿都说不建房,他们会在杭州买房,让爸妈一起过去,不再种田。仅从经济收入上来说,当初的一贫如洗,也是值得的。更何况,两个孩子地位,是那些混在农村的人无法相比的,他们已经成功地成为 社会 精英,脱离了 社会 底层。

故事讲完了,一个农村家庭,为了供三位大学生变得一贫如洗,值不值?大家应该有了答案了吧。是的,我弟弟家的经历,已经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所谓值得否,外人怎么看并不重要,实实在在付出的是供读三位大学生的家长。在他们在看来,能让三个都考上大学,这就是家族的荣耀,自己再辛苦也心甘情愿,因为这就是他们为人父母的精神追求。

我上五年级时,曾经有一段时间寄宿在我父亲的老师家里,父亲的老师就有三个孩子,个个成绩优秀,那时老大已经考上大学,老二上高中,老三在读初中。我父亲是老农民,可能让我借宿在他的老师家里,就想让我受到这个家庭的一些正面影响吧。

父亲的老师姓杨,在当时很贫困的农村地区,供一个大学生就很难了,更何况是供读三个。家里没有吃的,我父亲就从家里将粮食送去。甚至有一段时间,我听说杨老师为筹集大儿子上大学的学费竟然去卖血,那种震惊让我知道什么叫父母的伟大。

过了十几后,机缘巧合,有一次听说杨老师随儿女来到我所工作的城市里,跟着小儿子一起生活,就去拜访他们二老。聊到当年那么般辛苦和不容易,他们是否有过打退堂鼓的想法时,杨老师说,我们两口只一个心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们都供读出来。

如今,很多人的观念变了,认为经济贫困再供读孩子上大学的家长是傻子,我不会这么看。凡是有远且的父母,都会重视供孩子读书上学,知识改变命运从来不会过时。只是有些人目光变短浅了,太功利化。因此说,对于题主所提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回答: 值得!

肯定是值得的!(对不起,我是含着泪水写完的)父母为了孩子有出息,就是砸锅卖铁也愿意,一个农村家庭能够培养出三个大学生,实属不易!可怜天下父母心,当孩子的能够理解吗?

我岳父也是在农村,家里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靠种庄稼和做一些副业,把三个孩子拉扯大,他们也懂得,万般天下唯有读书高的道理,为了把三位孩子供上大学,他们没有少吃苦。但现在看到孩子们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岳父母是骄傲和自豪的,你经常跟我们讲起,那时培养三个孩子读大学的不容易。

记得老大读高三那年,家里还有一个高一学生和初二学生,就是学费和生活费,一个农村家庭都很难承受,他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挣钱,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高考前,家庭条件好的都给孩子买补脑产品,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我的大哥看着别人喝着三乐浆(价格昂贵的抗疲劳产品),回家向父母提要求,也要喝这种抗疲劳产品,父母苦于没有钱购买,就给孩子说:"我们家里现在锅都生锈了,家里都一个月没吃肉了,为了你高考,你看看你的弟妹,他们现在还穿着两年前买的衣服,脚上的黄布胶鞋也是别人送的,我们现在穿的,都是结婚时的衣服,你再看看这上面的补丁有多少?家里有钱不花在你们身上,花在谁身上呢?"

老大听了父亲的话说道:"要不我们去贷款来买肉吃,等我考上大学后,我来还贷款。"父亲听后说道:"是啊,我也想过去贷款,可我们现在家里一贫如洗,谁愿意给我们放款呢?"老大很不乐意了,很生气的说道:"家里这么穷,我不给你们当儿子了,我要给黄叔叔当儿子,他家里每天都有肉吃。"父母沉默了许久,含着眼泪继续说道:"我们现在不要和别人去比,等你们都考上大学,有出息了,一切都会好的,相信父母,你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考上大学后,你是我们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我好开口给别人借学费。"

老大听懂了父母的话,高考那年以642分的成绩,成为了该市的理科状元。学校领导、老师和亲朋好友都来祝贺,也收了不少货礼,解决了燃眉之急。后来弟妹读书,有了学习的榜样,奋起直追,也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目前老大经过20年的拼搏努力,在某大型集团总公司任老总,老二也是西南片区的某项目负责人,小妹在某重点中学教书。

回想起一个农村家庭,能够供养三个有出息的孩子,的确不容易,父母为了孩子的发展,有苦不能说,有泪不轻弹,将毕生的爱与青春,奉献给了自己的孩子,看着这三棵幼苗茁壮成长,现已都成参天大树。

回想起以往的点点滴滴和现在孩子的现状,父母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是否值得这样做?请在评论区里发表看法。

这个问题似乎应该放在三个孩子毕业十年后再来回答更有说服力。

我身边正好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家三兄弟,上学时,家里确实一贫如洗,父母没有太多的能力,一辈子就靠种地来维持家庭,为了攒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大冬天泡水田里挖莲藕,真的是苦不堪言。三个孩子上学穿的衣服,一定是班级里最差的,而且都是不断往下传,大哥穿完给二哥,二哥再传给小弟,直到不能再穿了,几乎没有新衣服,绝大部分都是别人送的。

好在三个孩子都争气,全部考上了大学,大哥出来得早,上了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西南石油大学,二哥稍弱,上了一所专科学校,小弟的成绩最好,上了重庆邮电大学的优势专业。大哥本科毕业后工作没两年就开始和同学创业,几年前已经成了小有规模的公司老板。很快老家的两间破茅草屋换成了三层小洋楼,在村里俨然成了地标建筑,老两口成了村里最悠闲自在的人。

小弟找了一家上市公司,收入也是不菲,目前在重庆也安家立业,二哥虽然差一点,但是在大哥和小弟的帮助下,也过的不错。

也许有人会说十年前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等。但是也要换一个角度来想,如果不读书,他们又能做什么?一定会很好么?相反上了大学有学历有知识,穷人的孩子也早当家,农村出来的孩子往往更懂得奋斗和珍惜机会,相信十年后的情况一定不会太差。

再说值不值得,最有发言权的一定是孩子的父母,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为的就是孩子出人头地,既然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再苦再累相信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② 我马上就是一名大学生了。

①从按时上课、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开始,养成不拖延、积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

②平时多学习,别总指望考前那三天,因为即便你记住了知识,也会考完就忘。

③自习的时候要去自习室、图书馆,因为宿舍会吞噬掉你所有的意志力。

④制定学习计划并督促自己逐项完成,。

③ 我为什么读大学

许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起曾经的那些大学时光时,我将会说:我度过了美好的四年。

我把我大学整整四年的黄金时间,都用来了探索我自己,探索整个人生,和思考这个世界。在我看来,这才是大学生真正的使命,也是作为一个人的使命。这些在外人看来都是没用的东西,我思考了整整四年,而且我不认为我荒废了我的大学时光,相反,这些所谓没用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益。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明白。在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关于自己、关于世界的问题,当然那个时候自己的心智还不健全。上了大学之后,我第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我也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上大学之前,父母一直陪在你身边,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去思考,父母全都代替你了。你的样子,就是父母眼中你的样子,也是你以为的你自己的样子;世界的样子,就是父母教导你的那个样子,也是你以为的那个样子。一切都那么和谐和美妙,一切都那么的清楚明白,但是就是不自由,随着自己心智地慢慢成熟,自我越来越渴望独立,这就是我走向社会的开始。我要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我要独立,我要自由!
这在心理学上有个称呼,叫做“始发纽带”被切断。自我从此被孤零零地抛弃在这个世界,真正的人生开始了。如之前所说,一起都起于不和谐,我认为大学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共同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一切都充满生机、斗志昂扬。可是我失望了,人与人是不同的,可是我却还在异想天开地寻找“继发纽带”,痛苦亦随之而来。“难道大学就是这样?碌碌无为地过上四年,然后混个文凭,这有什么意义?”,当其他学生都在把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打游戏和谈恋爱的时候,我这样问自己。我曾几次想到辍学,或者转学,我无法接受一个虚度年华的自己。我还曾一度出现精神危机,去找过好几次心理医生,他们给我的建议也很简单,就是适应。好吧,现在我知道了,那时的我在“逃避自由”,自由的确是一项沉重的礼物,而我最终肩负起了它和随之而来的责任,因为我知道那是成长所必需付出的代价。
我终于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我才有了成熟的心智,有了思考的需求,有了理性,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人也才会主动去思考一些东西,从此明白人这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费希特的《论人的使命》里讲得很清楚:自在的人的使命,就是自相一致。用康德的话说,就是至善。简单点说,就是要活得明明白白,让一切都变得合乎道理。读到这里我也终于明白了我上大学的真正目的,那就是之前许多先哲已经说过成百上千次的那句话:追求真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目的。这是一个及其重要的醒悟,因为这和自己的生命有关。在维特根斯坦小的时候,他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当撒谎对自己有利时,为什么要说真话?”我的整个大学四年,也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是人生在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维特根斯坦的一生那种“不留情面的真实”给予了我答案,其实我也早就找到了它。那就是:说真话是对自己的负责。魏宁格说过:“逻辑和伦理本质上是一回事,它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负责。”这句话完全可以这样说:“一切知识其实都是一回事,他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负责。”这也就是一个自在的、理性的人的根本属性。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就是在问,知识有什么用?介于现在中国大地普遍盛行的“读书无用论”和“大学技校化”的呼声,我觉得我有必要花较多的笔墨来仔仔细细、明明白白地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其实很简单,学知识不是为了别的什么事情,只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人最初的时候,孤零零地在这个大地上生存,周围充满了不安全因素,比如野兽的威胁、大自然的灾害、食物和水的需求等等,所以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而不断进化,不断地适应环境,企图摆脱各种生存的威胁,从而安全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尽管人们发明了各种物品来保障生存,比如火的发现和使用、石器的制造、居住环境的改善等等,有一样东西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那就是死亡。人生而有死,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也无法改变,于是人类终于还是不安全。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有心灵,人会思考,所以人类才会不断进化,而也正是因为人有心灵,所以人类才会有探索大自然神秘的需求。在他们看来,大自然是不安全的,处处是危险,原来是各种野兽、自然灾害,如今是死亡,所以人类致力于追求一种安全感和永恒感,所以他们开始思考大自然,由此产生了知识。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立柱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是人类在思索自己和大自然时候留下了一句亘古名言。人类渴望探索大自然的愿望迫使人们思考,迫使人们始终追寻自我和世界的意义。这种思索完全是自我的自发的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让人自身活得更加明白,从而实现自我的安全和永恒的终极理想。探索自然的各种规律和现象,人们发明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探索人类自身的各种现象和困惑,人们发明了文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为了追求一种生存的终极关怀和慰藉,人们发明了哲学和宗教。形形色色的知识,都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结果,都是人类在追求生命意义时的足迹。有了知识,人类从此活得越来越明白,也越来越清楚。
至此我们再来谈大学的目的。英国教育家纽曼的说法最为准确:“大学的理念及其本质是以教授各类知识为本业。大学是教授全面知识的机构。传授知识的全面性正是大学所具有的特点。”大学,就是追求知识的地方,而正如我上文所说,追求知识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自己的完善和明白,为了自己对自我和世界的困惑而找一个答案,从而使自己活得明明白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大学教育是让我们理解和沉思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育之所以是自由的,在于它并不受实用目的的支配。所以说,所有大学的教育,都应该是理论的教育,都应该是非功利性的。什么是非功利性?就是对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追求长远利益、公共利益。功利性就是实用性,就是技术的教学,这些不应该是大学的工作,而是技校。大学与技校的差别就在这里,大学是学知识的地方,技校是学技术的地方,学知识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更加幸福,而学技术只是能让你有一项谋生的手段,满足最低的生存需要。简言之,大学教你生活,技校教你生存。所以我们读书、学习,不是为了考高中、考大学、找工作,而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如果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找个好工作、挣很多钱,那为什么要上学,孩子大了直接送技校学技术,或者直接去社会打工,几十年下来挣的钱绝对比谁都多,现在许多农村的人家不就是这样吗?自从我上大学到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和我讨论这个问题,然后我每次都这样反问他们。在我看来,他们倒是未尝没有过这样的打算,只是碍于面子而已。在中国,面子永远是第一位的,上大学也是图个面子,上北大清华最有面子,一本比二本有面子,二本比专科有面子。吊诡的是,最有面子的北大清华毕业生,将来在社会上倒并不比专科毕业的学生好到哪里,专科的学生至少学到了一门手艺,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可是你名校毕业生却什么都不会。所以说现在技校风刮遍全国,甚至国家都鼓励高中生毕业可以直接选择学一门手艺,大学的地位在中国其实越来越低。如果你非要问我,“你大学学的这些有什么用,能找到什么工作?”我只能回答你,“它对找工作一点用都没有。”但是,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你,这四年的学习能换来我一生的幸福。上技校的也好、学手艺的也好、辍学不上打工到现在当老板的也好,这些人,你们敢保证你们的一生过得幸福吗?难道挣很多钱就是幸福吗?我们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非上大学不可解决。
金钱绝对不等于幸福,金钱只是生存的基本保障,它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那些把大学当成技校的、把知识看得一文不值的人,真真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我只能说是鼠目寸光。那么,什么是幸福?我是学中文系的,曾经在西方文学课上,老师讲过一本小说,法国人司汤达写的《红与黑》,读完这本小说,我敢说我赚不到钱,但是我知道了什么是幸福。主人公于连就是现实中那些鼠目寸光的人的代表,他一辈子就是在追求权力、地位和荣誉,为了这些,他不惜抛弃一切,甚至是爱情,他想当然地以为得到了人的尊敬、爬上上层的社会,就是幸福。然而,当他不择手段,得到这一切的时候,一封告密信使他从天堂坠入了地狱,吊诡的是,当他在牢房里度过他最后的三天日子的时候,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幸福却在不经意间降临了,而这种幸福不是权力带给他的,也不是金钱带给他的,而是良心上的安心,和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于连的糊涂,正代表了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我们追名逐利、企图飞黄腾达,或者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难道真的可以带给我们幸福吗?我看未必。悲哀的是,大多数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红与黑》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题词:献给少数幸福的人。谁是少数幸福的人,司汤达形容他自己说:“生活在巴黎,年金一百路易,读书写字。”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幸福,没有什么像其他人说的那样,有多少钱挣多少钱,或者爬上权力的顶峰,接受万人的膜拜。波德莱尔赞赏司汤达的这句话:“有才智的人应该获得他绝对必须的东西,才能不依赖任何人(司汤达的时代,是一年六千法郎的收入);然而,如果这种保证已经获得,他还把时间用在增加财富上,那他就是一个可怜虫。”现在的我们,又有多少可怜虫呢?
幸福的前提就是,你要了解你自己,你想要什么生活。认识自我、认识整个人生和世界,这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大学的意义,这些东西,总而概之,就是——真理。
至此,我也终于明白了追求真理的意义,再回到最初的那个结论:一切知识其实都是一回事,他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负责。学习就是在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幸福生活负责。
这就是我为什么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来研究那些所谓的没有用的东西的原因。我读唐诗宋词、孔孟老庄、莎士比亚,我是在对我自己负责,通过阅读他们,能解决我的许多困惑,使我更加幸福,而这些幸福,金钱买不到。真理是无价的。

在我的书桌上方,贴着一张纸条,上面是胡适先生的一句话: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每次我抬起头总能看到它,大学四年,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很幸运,因为我认为在这四年我做了最应该做的事情,以后生活的脚步会越来越快,读书和思考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像这样宝贵的四年绝对不可能再次出现了,但是我悟道了大学的真谛,我敢自信地说:我是幸福的。

作于2018年初

④ 大学生校园生活随笔

大学生校园生活 随笔 并不难写。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生校园生活随笔,欢迎阅读!

大学生校园生活随笔篇1

有些时候,是不是人与人之间,做不成所谓的情侣,就做不成朋友呢?或者,这个问题很交结。有些人,真的知道不可能的,但还是要去越过那道红线。或者就是当初的那句,我只是不甘心。总是不想去面对一个人,不知道基于某种感觉的原因。QQ上,偶尔的聊天,都是那么的几只字。不想怎么再去理一个人,或者是我觉得我们所谓的追求不同吧,那句歌词说的很好,我有我的执着,和你的梦不同步。说了很久有空就一起去吃个东西,但是已经很久了,都没有去成。或者,时代在前进,所有的人都变了。忽然之间发觉,上了大学之后,我真的变了很多,没有高中时代的纯正,变得那么的现实,那么的高傲。我开始为我自己着想,我并没有一味地取悦别人,那些我不喜欢的,我会直接拒绝,哪怕你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

从大二开始,就不喜欢一群人的嘻嘻哈哈了,仿佛,那是不损人但又不利己的是。不在随便去参加那些社团活动,班集体活动,更不会随便去看那些演出,我觉得,那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青春,跟自杀没有分别。

有些情感,只有在文字里才能表达得那么美好,那些说好了不离不弃的师兄师姐们,都一个个地离去了,留下的只有曾经的回忆。现在,不会随便地看电视剧了,会给自己一种负罪感,很多的关于专业的东西,我还没学好,我浪费不起那些宝贵的时间。我始终有我的追求,至少 毕业 后,我能在这个城市(广州)拥有我的家,而且并不是生活的那么可怜的那种。我始终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我要给很好的家人,也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终于明白,生活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满足自己,能够为家人着想,这也是莫大的幸福。亲情不等人,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是永远的失去了,而这些,某一天我会发觉,我是失去不起的。

今天就是国庆了,自己并没有回家,宿舍里有四个人,这也算是有个伴吧。今晚去了大学城看黄若琳的歌友会,这是我第一次去看这些所谓的卖 广告 的歌友会,因为我发觉,一场节目下来,卖产品广告的时间几乎是占了一大半的。期间,很多人都在欢呼,而我坐在那里,似乎没有什么感觉。或者,我就是一个不称职的观众,我总是觉得,老是为别人的成就喝彩,不如留点温暖给自己。就是那句,为别人鼓掌的同时别忘了也为自己喝彩。

回来的时候,我和一个舍友说,我暑假的时候做暑假工认识了一个隔离街道的同学校的女孩子。他一下子就对我说,那你先上着吧。之后他又问我漂不漂亮的,我说一般吧。经历过很多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爱情是不能随便的。对于我来说,如果不是很喜欢的,我觉得即使在一起了,也是那么的没意义。那个我没有勇气说出我爱你的,无论是对方怎么喜欢自己,我也会是直接的拒绝。爱情是不能容许任何盲目的。我觉得自己窝还能背负得起所谓单身的压力,因为我还年轻,年轻就是最大的本钱,我可以。我也从不怎么羡慕那些所谓拥有爱情的人,一个男的带着一个所谓“猪扒”的出来很多,反而,我会用一种鄙视的眼光看待他们。我不排除有些人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但是,很多人应该是耐不知寂寞而 随便 找一个的吧,仿佛,别人有了,我也有了,在大众面前都可以炫耀一下。对于这些人,我是不会羡慕的,如果我也这样,很多个我也可以拥有,但是,我并不想这样做,做那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可能会有人说我高傲,的确,现在的我是比较高傲的。舍友的一句话说的很对,又没实力又不高傲,以后怎么混啊?

话虽然这么说,但时常也会想找个人陪下,郁闷的时候可以聊聊天,毕竟,我也不是没感情的人。

大学生校园生活随笔篇2

我的大学,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期间,有快乐,有悲伤,有幸福,有伤感。在此,我想用文字记录这半年的点点滴滴,和大家分享下。

《一》 军训

为期五天的军训,终于在九月八日开始了。还记得,正是炎热之季,太阳高照,好象要把整个大地都蒸发掉似的。在大学的校园里,第一次集会,第一次听大学的领导在开学典礼上激励的开学致辞,我想,在之前,他们的这些辞不知道已经重复了多少次。军训了,每一个都是陌生的面孔,我们狠不的把所有的人都认识了。教官还很有人性,让我们在阴凉的地方训练,其实大学的军训也很简单的,基本的站军姿,向左转,向右转之类的,和高中的差不多。本人觉得比高中的还轻松,军服也不用穿。最好不过了,教我们的那个教官一点也不严,用他的话就是:享受在先,辛苦在后。可是,也不见得真的辛苦在后,因为我们不用汇**赛,学校只是挑选一部分人出来,给领导看看罢了!在军训期间,晚上是要进思想道德 教育 的。其实就是看看电影,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官交流。

<二》中秋假

大学的假期真多, 中秋节 放三天假。本来都想着中秋节不回家的,但是,军训完那天,LGY打电话给我,问我回不回家,他说他回去。终于,我有了回家的念头。本来想着和他们(还有一个高中同学YWJ)搭同一辆车的,可是位不够了,所以,我唯有等下一班车!(其实是那些高校包车团)。晚上六点钟,终于搭了车。自己一个人,从一个遥远的地方,象所有的游子一样,每逢佳节倍思亲,踏上回家的旅途。夜空中,一个人在高速公路上颠簸,发觉,发觉自己真的长大了!那晚,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中秋节,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吃团圆饭,吃月饼。仿佛,已经找不到小时候那种节日气氛的感觉,人长大了就是不一样。还记得,如果不估错的话,只吃了二十分之一个月饼。终于,开始返程了,途经沿海高速回到了学校。

《三》大学里的第一节课

回到了学校,十六号,终于上了大学的第一节课!大学的上课模式和高中有小小不同,没有固定的课室,安排的课程也比较少,上完了课就是回宿舍或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很多课余时间,很多时间都要我们自己去支配。刚刚经过高三严厉复习洗礼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生活的无聊,精神上的空虚。那时候,逛校园成了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宿舍的人依然是一起去吃饭,一起去上课!有个很怪的现象,没一节课,我们509宿舍的都是进教室最迟,离教室最迟的。(在大学迟到是家常饭)渐渐的,我们开始习惯了大学的生活,各自也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就在这迷茫中,我们度过了十三天。

《四》国庆假

国庆又到了,按照国家规定,我们学校放了七天假。二十八号那天,下午没课,五点钟,和LGY,YWJ三个人,搭了高校联谊的车,回家了!那晚,由于比较早上车,所以晚上九点多就回到家了!这一次回家,仿佛有些理所当然的了!回到家,除了出去走走,就是在家疯狂地上网。远在东莞的表哥说要来珠海玩,就这样,我做了他们的导游,和他们开车周围去,去了他的一个亲切那里,很多人去,把他的屋都济满了,去了很多地方,还去了金台峙,在那里,不大迷信的我,第一次烧香!还回到了以前的高中,看见了不少复读的同学,其中包括她!很快,七天的假期就要结束了。还记得那天下很大的雨,五个人,冒着狂风大雨向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远进军(有两个是私立华联的)感觉有点冻,回到学校的时候,衣服都湿透了

《五》社团招新

国庆回到学校,很多社团都在招生了!对于我们这班大一新生来说,很热切地想加入各种社团(其实很多社团是没用的)也不服输,和社友去报了几个。报了名,就是激烈的 面试 了。写 演讲稿 ,上台演讲。在这里,我只说我入的那个~启明星文学社。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面试,终于,我成为了她的一员。还很记得第二轮面试完的时候,和师兄师姐,同学们,围在一起,买了很多吃的东西,在疯狂地玩游戏,说了很多很多关于大学生活的!那晚,玩的很开心!入社团,认识了很多的人,在这里,我想特别说的就是ZWQ师姐,谢谢她一直的鼓励与支持,谢谢她在每次开会时发短信叫我。还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的社团。然而,很多社团,慢慢的你会发觉,她并不会给你带来什么,或者,她还会成为你的一种负担!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去上课,一如既往地迟到,一如既往地吃饭。仿佛,习惯了这种生活。《六》生活还得继续

不知道为什么,习惯性地开始和CJR无聊地在校园里走,去和那些不认识的男孩女孩踢毽子,打 乒乓球 ,每天晚上去吃东西,仿佛,在挥霍着我们所有的青春,所有的金钱。渐渐地,我的生活费不停地飙升…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并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自然形成了路。而我想说,其实学校并没有认识的人,只是交往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认识了。陌生的人渐渐和他们熟悉,接着认识她们全宿舍的人。还记得打乒乓球的几个女孩,她们打的很不错,经常把我们打输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HXY和ZYJ,由于某些原因,我们都叫她超人和真肉酸。之后就有了请她的全宿舍人喝汽水,请她的吃饭,和她们一起去逛街!还记得旅游节那天,和她们去了体育中心,逛了天河城,在正佳那里买了第一条在广州买的有纪念价值的手链(之后送给了人)。

《七》第三次回家

那一晚,我们文学社的新成员正在聚会,忽然,一个女孩问:谁是珠海的?不知道为什么,我说我是,之后她就开始问我去珠海怎样搭车,大概多少钱!我建议她搭那些高校联谊的车会比较方便和便宜!过了一天,忽然收到一条她的短信,她问我想不想回家,能不能和她一起去珠海!我当时并没有答她。在学校呆了这么久也有点腻了,于是,我答应了她,和她一起来珠海!(她是来她同学那的)请了三天的假,这一次回家,并没有提前告诉家人!回到家,又是疯狂地上网,睡觉。第二天,和她去逛了一天的拱北!又回学校了

《八》对她说“我爱她”从家里回来,还是象上面所说的生活着,日子仿佛过的蛮快的。还记得那一天,是国际志愿者日,很冻,给人很大的伤感。吃完饭,回到了宿舍没事干,于是无聊地拿出手机挂QQ。突然,手机震动了,是她,她说她放假了(这时她在隐身)很久,她没有主动向我问候了!本来,我已试着忘记她,一段时间没有和她联系了!不知道那一天怎么的,开始,我们聊了很多,我对她说,今天,我们的校园很伤感,伤感的让人流泪。后来,也不知道那天怎么想,或者是看了她个性签名的那句“爱情就象悬崖上的一朵花,想拥有她就需要勇气”!我问她:如果我说我喜欢你你会怎么样?当时她没有怎么回答我,只是说“等你回来再算吧”因为之前我和她说过我会在那一段时间回珠海!我不知道她这样是不是给机会我,抑或是她的一个玩笑。

《九》文联就在那个星期的星期日,我们启明星二十多个社员去某某大学参加了一次文学简流会,简称文联!那一天,起得很早,我们八点钟就出发了,很快,半个小时后到达,我们就进场了!去的人很多,塞满了一个大礼堂。每个人都拿着自己文学社的资料,在宣传,在向人介绍!那一次,我们的文学社很失败,没有准备充足的报刊,连名片也没有!我们和很多人交流,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诸如手机号码,QQ之类的!很快,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该吃午饭了,这自然就到了师兄做东!我们去了附近的一间食店,吃了那不大好吃的快餐!吃完饭,下午还有节目表演看!由于大家都很累了,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回学校,并没有去看那表演!

《十》又一次回家

十二月十号,星期三,上午上完了体育课,我又一次请了假,回家!那天,打电话给爸爸,说我回家了,他说,如果课程紧张就不要回了!但是我坚决地要回,因为我告诉了她我会在那天回去!(之前她发过短信给我问我是不是星期三)!这一次,又是搭那些高校联谊的车。一点三发车,转来转去,五点多才回到家。那时,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想的全是她,或者,我真的以为,我很喜欢她!那天晚上,安之前说好的,我去了她学校(我的高中),和她逛了我们的XX中学。期间,我们说了很多,我说我的大学校园有多么多么的小,她说她的考试成绩并没有提高多少……很快,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她也要回宿舍了!那一晚,我觉的很开心!过了两天,我把上面说的在正佳买的那条手链送给了她,作为圣诞礼物!

《十一》启明星的晚会

启明星文学社一学期一度的晚会又到了!这从家里回来,我们就投入了紧张的排练中去!我演的角色很少,是这场戏中的一个配角,我记得是演戏中的XXY。我们中午不睡午觉,全部的时间都用在节目排练上,没课的时候也去排练,真的说是有一点辛苦!在排练中,也不乏发生很多有趣的事。在这里,我想说的是XXA,她的确付出了很多,还有所有的师兄师姐,他们一直的支持!那晚很冷,我们的晚会完满成功,还请了不少外校的人来演出。当我们集体唱着那首由《真心英雄》改编而来的社歌时,心里无限的激动!之后我们拍合照,清理会场!

《十二》 圣诞节

圣诞节又到了,本来,我们全宿舍商议好那晚一起去通宵的,但后来,不知为什么的,所有的计划都落空了!之后的就略啦…

《十三》文学部唱K

我们的文学部很久没有集体活动了。于是,大家提议,找个时间一起去唱K!很多人都赞成了,12月30号,晚上十点多,我们出发了,搭上那熟悉的245路公交车!师兄师姐从本校区去。我们二十多人,包了一间房,把房间都济的满满的。我们拿了很多吃的,应该有几百杯饮料,很多的小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个够再算!吃够后,每个人都唱了自己喜欢的歌,好象要把所有的烦恼都发泄出来!最后,我们轮流 唱歌 ,一人唱一句。一直到了早上五点多,我们终于离场了!本来想着去白云山看日出的,但由于某些原因就不去了!

《十四》 元旦 倒数

由于30号那晚通宵,所以一回到宿舍,就是睡觉了,一直睡到晚上!还有几个钟就是新年了,于是,晚上十点多,我们(两男两女)又踏上了那熟悉的245路公交车,来到了天和体育中心,一倒数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那里广场人山人海,寒风呼啸,很冻,是不是很多人考在一起才能感觉到温暖呢?等待,再等待,新年的钟声终于到来,那一天,距广州亚运开幕式680天!09到了,人们都很激动,人群慢慢开始移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的大场面,确实很多,多到你分不清东西!由于宿舍关门了,我们只能在街上游荡,漫无目的,不知天高地厚地前进。仿佛,我们真正地属于了广州!很久很久,我们荡够了,冻够了,终于,在麦当捞里借宿了一晚!很无聊地,我们谈了很多很多,人生,爱情,事业,学业…

《十五》期末考试 很快,就要期末考试了,平时不大紧张的我们也开始紧张起来了。虽然大学的考试很简单,但也要用一点点时间才能考过!第一次认真地看了书,第一次认真地记了 英语单词 ,第一次认真地把那些法律条文认真地浏览了一次…第一次全宿舍集体研究问题,第一次猜测试题…经过我们紧张的复习,终于,我们也考试了,大学的第一次真正考试,仿佛没有什么难度,或者,对于我们这班这考60分的人来说就没有什么难度,而倘若你要考优秀,是很有难度的…最后,我们都顺利地通过了期末考试,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了…

《十六》放假回家

一月十**那天,终于,我们考完了最后一科~英语。考完试后,并没有匆匆回宿舍,和同学们在校园里逛,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上了几个人一起沿着那粉红色的跑道漫步,这是今学期最后一次在这里悠然地走了。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同学,最后,终于轮到我了(我们是珠海的学生统一包车的)上次前,和N个人吃了最后一顿,然后道别,期盼新年快乐。终于上车了,心早已飞回了家,但仍然又依依不舍!那一天,XXA等人送了我…谢谢你们!车在京珠高速公路上颠簸,车速很快,但对于我们这班归家心切的人来说,仿佛并没有速度…

《十七》漫长的寒假

待续…

《十八》后记

这半年的生活,让我明白了很多:1、有时候,生活并不象你所想象的那么复杂。2、生活是现实的,你必须努力地去适应与面对。3、有时候有些东西不在结果,而在过程的精彩。4、你就是你,不要活在别人的思想里。5、你不能左右别人,你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6、生活有时又不象你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7、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你不喜欢他/她。8、生活没有错与对,只要你认为值得就可以。9、没有人能带给你什么,所以你必须努力地前进。10、有些东西无论你多么努力,不属于你的就永远不会属于你,就象我对她的爱。所以要学着放弃。PS:这个学期结束,收获了不少,学着了成长。由于某些原因,我和她终究成了背对背行走的路人。

大学生校园生活随笔篇3

国庆假期,这两天都没有出去,30号那天去大学城看了黄若琳的歌友会,1号去逛了一下广州的上下九,那里最出名的就是服装和小食了,但是什么也没有买。2号去看了电影,盗梦空间,这出电影很有意思,很有深度,建议大家都去看看。3号没有出去了,因为总觉得出去时一件很辛苦的事,挤公车,人群中跟着别人的脚丫行,使你有种窒息的感觉。

突然觉得对于玩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或者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吧,抑或是其他然因,更还是我真的变了。不可否认,大学的生活是很容易令一个人改变的,无论基于什么原因。本来一号那天,有一个女的叫我和她一起逛动物园,但是她带上她的另外一个女性朋友。我没有去,是我不敢去。她的那个女性朋友也不错的,之前见过一次,她是我们邻校的。说回来,我是最讨厌三人行的,特别是两个是女的或者两个是男的,我总觉得很难兼顾。要是两个女的聊他们的话题,我就会觉得很不自在,觉得自己是在做电灯泡。那种感觉,飞一般的尴尬,两小时的时间,就仿佛一年了,那这比度日如年还难过。

3号那天,中午吃完饭,没什么是干,就跟宿舍一个人,还有隔壁宿舍得一个去打 篮球 。由于是假期,球场上的人少的可怜,我们一个人几乎可以霸一个场。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投球。后来有几个初中生来踩场。我的一个舍友就和他们打起了半场,而我只好到另外一边去自己投球。我不想和那一班未成年的但就操着一口成年人话语的人打篮球,我最讨厌陌生人在我面前说粗口,真有想上去凑他一顿的冲动。但是我终究没有,因为经过大学两年的洗礼,我的人忍耐力已经变得飞一般的好啦。还记得大一的时候,有个牛逼老师跟我们说过,在你未成功之前,有写东西往往是需要忍受的。从那时候起,我就学会了凡事都去忍耐。

晚上吃完饭回来,和一个女孩子聊天,她是我在社团里认识的,当时觉得对她蛮有好感的,就加了她的QQ。她这个人很有意思,什么都能聊,有时候不开心的,开心的都会聊下,渐渐的,和她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我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她说没有,我又故意问她为什么没有,她没有答我,我又跟她说,要不然我做你男朋友吧,她更加的无语。其实,我很多次都暗示了对她的好感,换来的只有一句句的沉默。我也不知道当时看到她就会对她有特别的感觉,她的笑很美,或许,我就是喜欢笑得很美的女孩子。说真的,我喜欢的女孩子都是笑得很美的,从高中开始的每一个。那些笑容,我依然还记得,记得得那么的清楚。

她跟我说,她不敢自己一个人从学校的后街回来,于是看到了一像我们学校的男生,就叫他送她回来,那个男生居然答应了。我当时听了都惊愕了,对她说,你就不怕那个就是坏人吗?她说,学生嘛,不怕滴,我狂晕。我还跟她说,下次不敢回来的时候,可以叫我去陪她回来啊,她说这样不好,会很麻烦。其实,只要男生喜欢作的事,哪会有麻烦的呢。她还说,她无聊的时候就会找人聊天,我就问她,那是不是你每次找我聊天都是无聊的啊?她当时的回答我已记不清楚啦。

我每次想叫她出来,她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辞,或者说在算吧。我跟她说,是的,我又不是你的谁,你都没必要出来,我以后都不会叫你出来了。她说,你当真的啊?我说,当然是说笑的啦。其实,如果可以,谁不想她出来呢?这只是当时的一种情绪。

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异性之间很交结。有时候,使自己已经变得麻木。

⑤ 台湾作家刘墉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

面对挫折,态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挫折可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也可以磨砺意志,获得成功。

⑥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

“逆境”与成才
正如水可载舟也可以覆舟一样,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点) 人生的路很漫长,遇到荆棘、沼泽是很平常的事。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为了逃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17岁就背井离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年轻时代就被流放;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而他们所受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给予他们的是更坚定的决心,更顽强的斗志。应该说困难绝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炼人才,它可以创造奇迹
但逆境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并不都是一样。确实有人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痛苦而放弃了,确实有人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而最终忍受失败了,甚至有人还感叹命运的不公。对于他们,逆境起了覆舟的作用;对于他们,困难的确是一件坏事。

这也许就是事物的两面性。但究其本质,逆境对于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不在逆境而恰恰在人本身。对于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一次次的挫折只会使他的意志更坚定,逆境对于他只是一剂强心剂,正如夏衍在《野草》中说的: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常听人说:如果没有阻力,我会是个人才。我却认为所谓人才,不应该只指有多高的学问,多大的才能,还应包括他承受压力、承受打击的能力,倘若没有这一点,就不应该称之为人才。温室中的花只能用来观赏,一遇风雨就会夭折,而真正能支撑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应是经受过风雨洗礼而依然挺立的大树,他们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当然,逆境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而已,也许在顺境与常境里更易成才,但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完全可以利用外部条件,甚至去改变外因,使之为成才服务。
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几乎还没什么机会经受一些大风大浪,往往缺乏与困难斗争的勇气和毅力。因此正确认识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在一些小的困难中逐渐锻炼自己,使自己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⑦ 一个农村家庭为了供三位大学生上学变得一贫如洗,是否值得

我来给你讲一个我弟弟家的故事吧,弟弟有一双儿女,大的是女儿,小的是孩子。弟弟纯粹农民一个,因为要照顾孩子,他们没有出去打工,只在家乡打零工,主要是跟砖瓦匠包工头干小工,收入微薄。

可是,两个孩子都很喜欢读书,从上初中开始,弟弟就有点想把女儿拉下来回家帮着干活。不过我这大侄女从小就喜欢读书,怎么也不肯下来。我对弟弟的想法也是批评过多次,看到女儿成绩很好,而且特别上进,也就不再动这个心思了。

最困难的时期,是从女儿和儿子一个高三一个高一那年开始的,高中收费比较多,这两孩子,一节课都没补过,而且,初中就是在乡镇中学读的。因为乡镇没有高中,高中只能到县城就读,这样又多出了伙食费。

当时,我被借调到教育局,多次去高级中学,给两个孩子说情延缓缴费,多次给两孩子垫支费用。也多次把弟弟夫妻俩找到家里做工作,让他们坚持下去。

就在那一年,弟媳妇生病去南京做了一个手术,本来就没有积蓄的家庭,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他们这次真的打算放弃了。我坚决不允,千方百计为他们度过难关,千方百计鼓起他们的信心。

后来,孩子相继考上大学,幸亏有助学贷款,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女儿还勤工俭学、做家教,读完了研究生。男孩也本科大学毕业。这俩孩子,就业上从来就没遇到任何问题,农村的孩子,能吃苦,学的又扎实,没毕业就被签了。

回想侄女侄儿读高中读大学时,他们家在村里是被人嘲笑的对象,村上很多孩子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挣钱了,他们家两个却一直在花钱。人家盖起了楼房,弟弟家只有两家边房,连平房的住房都盖不起。

然而,现在,事实正在打脸那些嘲笑过弟弟家的人,侄儿和侄女分别在两家著名电气企业做研发工作,那些初中出去混,积攒多年钱盖的楼房,也就是侄女和侄儿一年的工资,换句话说,他们家如果想建房的话,一年可以建两座小洋楼。

但是,侄女和侄儿都说不建房,他们会在杭州买房,让爸妈一起过去,不再种田。仅从经济收入上来说,当初的一贫如洗,也是值得的。更何况,两个孩子地位,是那些混在农村的人无法相比的,他们已经成功地成为 社会 精英,脱离了 社会 底层。

故事讲完了,一个农村家庭,为了供三位大学生变得一贫如洗,值不值?大家应该有了答案了吧。是的,我弟弟家的经历,已经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感触,因为我就是供三个大学生的妈妈,一个婆家侄子,俩个儿子。侄子第一个高考624分,进了重庆大学。在拿到通知书的那天,我激动的掉下了眼泪,做了一桌子菜,全家高兴的为他庆祝。

一年后,大儿子看到哥哥能考取,我为什么不能,一番拼搏后高考684分,超越当时的本科线130多分,但在选学校时俄语受限,没被录取想去的学校。

又过了两年,小儿子看到两个哥哥先后迈进大学的门槛,也不甘心落下,以580分考取山东理工大学。

孩子们虽然很争气,个个本科四年,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真是太困难了,每到伏假和年假结束开学的时候,都交一学期的学费,生活费,加上资料书纸真是一大笔钱。为凑这些钱东挪西借,甚至连卖肾卖血的心都有,别的说多了都是泪,。

要说值得不值得,我个人认为值得。在 社会 飞跃发展得今天,更体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学历也是个人招牌,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去搬砖爬架子。要是没文化没学历也可能照样挣钱,但是工作强度不一样,生活质量也不一样!

值得!我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有两女一男,大丫头大专毕业,二丫头和儿子都是大学一本。现都毕业,大丫当小学教师,二丫乌市搞量化设计,儿子乌市做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都能自食其力了。

虽然,当时供孩子上学,我和妻子吃尽了苦头,受了点罪,实在是累了点,欠了点债,但我已努力还清了,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我也从心里感到很值得,也很幸福,为有三个争气、听话的孩子而感到荣幸与自豪!

人生应追求完美与卓越

星翰

人生要有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若不能使自己的人生辉煌,

但也没有理由使它黯淡;

人生可以平凡,

但不可以庸俗、堕落;

人生不在乎攫取多少,

而在于追求过程的完美与卓越!

——这是我和孩子们的座右铭。

我家的家训是:

一个家族,如何兴旺发达,记住这六个字,家和万事兴:

1、和:正人先正己,治国先治家;国泰民安乐,家和福自添。

2、志: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3、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4、俭: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5、同:一家人定要同心合意,何愁万事不兴;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半无成。

6、勤:勤俭是立身之本,耕读是保家之基。大福皆同天命,小富必要殷勤。

后人必代代相传,严格遵守之!

力争:

诚信淡定,守法爱国;

低调做人,高效做事;

锲而不舍,勇敢顽强;

感恩戴德,不忘初心!

荣辱与共处变不惊,

相濡以沫共同前行!

星翰·2018.12.18于家中∨

一个农村家庭为了共三位大学生变得一贫如洗,值不值?

如果是北大女生刘媛媛,我想所有人都会认为值得,即使不能进入清华北大这样顶尖高校,若能进入985211中上等高校,选个热门专业,毕业后能够找个好工作,其实许多人也认为是值得的。

我有一农村亲戚,本来就一穷二白,偏偏两个儿子先后都考上了哈工大建筑系,学费加生活费左借右凑也是不够,最后只能把房子卖了,夫妻俩搬到山上一间临时房居住,那几年日子要多寒酸有多寒酸,但夫妻硬是咬牙挺了过来。几年后。两个儿子毕业,大儿子就职北京私企,二儿子就职沈阳国企,到如今,大儿子在北京买了三套房,在南京和珠海各买了一套,二儿子有几套房不知道,只知道给老爹在沈阳郊区买了一套别墅,水电费物业费每年三万,全由儿子承担。逢年过节回家,都是儿媳妇开车送回去,而他左邻右房,那些早早辍学打工的孩子大部分连车还没有呢。所以,如果孩子能考入名校,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大多数家长都会尽全力支持的。

不过,随着教育资源和经济条件逐渐加大距离,更多的农村孩子只能进入普通大学,甚至是二三本末端大学,这样的学校不仅就业困难,往往学费还很高,一个农村家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供三个大学生变得一贫如洗,到底值不值得,是让许多人纠结的问题。

这几日我母亲因为头晕在医院连续打点滴,认识一对农村夫妇,大儿子读的是三本,二儿子读船校,为了供俩孩子读书,也是把房子地都卖了,大儿子毕业后分配邯郸钢铁当工人,二儿子毕业后在一家造船厂工作,生了二胎,入不敷出,辞职去了大连跑船,老两口前半年在大连帮二儿子带孩子,后半年到邯郸帮大儿子带孩子,生病住院还得回本市,因为农保在这里,能少花些费用。

我看着他们苍老憔悴的面容,忍不住说了一句,这书还不如不读,在家附近随便打份工也差不到哪去,那妇女想了想说道,不是的,不是所有的娃都会念书,但念了总归没错,他们两个若是不念书,恐怕连这样的工作都找不着,过得一定不如现在,咱不跟别人比,咱跟自己比觉得好就成了。

现在许多媒体都宣传寒门再难出贵子,真正决定你未来的不是你的文凭,而是你的出身,穷人家的孩子十年寒窗拼来的一纸文凭其实是敌不过那些精英父母为儿女累积的人脉和资源。

我不反对这个观点,但我相信精英父母毕竟还是少数,更多数是普通人,是终究还要孩子自己去奋斗,决定这些普通孩子未来人生的不是父母的人脉和资源,而是父母的见识格局和勇气,与农村城市贫穷富有没多大关系。

我有一同事,在校读书也是名列前茅,但当年考高中和技工学校只能任选其一,不能兼报,校长几次三番去他家动员他报考高中,将来上大学,但他父母认为自己在工厂上一辈班,得有孩子接班,主张让他考技校,三十年过去了,上技校和上大学是怎样区别,大概不需要多说了,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还不止一个,女孩更多。

年轻时对同事父母所言信以为真,如今年岁渐长,我自己孩子也升入大学,随着支出增加,渐渐明白那些父母的心思,上技校是增加收入,上大学是增加收入,两相权衡,有些父母的想法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底,教育的投资其实就是金钱的付出,考上名牌大学回报率高些,期待值大些,父母愿意多付出,而对那些没有把握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回报率要低些,期待值要小些,甚至是看不到的,值不值得,比拼家长的是家长的格局和勇气,对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和毅力。

我就以自己的真实事例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上面有两个哥哥,且父亲在我不满周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当时大哥六岁,二哥不足三岁。其实在父亲去世时家中已负债累累(为父亲治病所借),后面还有我们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生活有多困难我想不用讲也能想象得到吧。

后面的几十年,妈妈用她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为了我们兄妹三她没有再嫁,她不仅要为我们的吃穿住行,更要为我们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而日夜奔波和操劳,她要一人做完所有的农活,还得抽时间外出打零工替我们赚取学费。记得我们上学时,几乎每年都是这样的情况:每学期开学,妈妈兜里就揣着100元钱去给我们三个报名,大哥三十五,二哥三十五,我三十元,也就算是先写个名字落实一下名额罢了,那时候学校规定必须要交齐学费才能领到新课本,所以我们常常是读了半学期了才能有自己的书(当然,那并不是因为凑齐了学费,而是妈妈再三的去向学校领导那求来的宽限),直至每学期期末考试我们才能勉强的缴齐学费。知道我们情况的亲朋好友不止一次劝她说,不要送我们去上学了,特别是我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的书有何用,迟早要嫁人成为别人家的人。但妈妈还是坚持送我们去学校,她始终告诉我们的是知识才能改变我们穷苦人家孩子的命运,因为她不希望我们再像她一样过一辈子的苦日子。

越到高年级花费就越高,在大哥读师范的第二年,我小学毕业,二哥读初二,家里真的穷得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后来妈妈给我讲说,我们去学校读书走了,她一周时间没有炒过一次菜,顿顿就咸菜咽红薯,因为确实没有油和盐),所以我主动提出休学,把机会留给哥哥他们。两年后,大哥毕业参加工作,我又被他们重新送回了学校接着完成未完了学业,虽说我们家并不是一下子送三个大学生,但二哥大学未毕业时我又升学,家中的经济压力也真是不容小觑,但我妈妈从没有想过要放弃,她一个女人都能做到坚持,那何况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呢?

穷人家的孩子要取得成功需要付出比富人家孩子多很多的努力,那么难抓住的机会,就不要因为经济困难放弃了吧,多方想办法解决才是不是吗?现在的政策比以前更完善,贷款啊,勤工俭学啊,或者在校期间做做兼职,去好好学习获得奖学金啊等等,都是能缓解经济压力的不是吗?所以,永远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要纠结或怀疑值不值得,因为答案很肯定,“值得”。

您看看如今的我们,都生活得很好,因为经历过,所以我们更懂得感恩,我们始终铭记着妈妈的付出,所以更加孝顺于她,而且我们有能力去获得更好的生活,所以也很幸福快乐!

看到“一个农村家庭为了供三位大学生上学变得一贫如洗”的题目,我顿时热泪盈眶,因为我自己的家庭就是这样,不但一贫如洗,还负债累累。但是,我的回答依然不变:值得,很值!

我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并且在大山深处,生产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们家父母生养了我们兄妹四人,大哥、二哥、姐姐和我。从我记事开始,父亲就把“农村的孩子,尤其是我们山区孩子不读书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永远走不出大山”这句话来激励我们。

我们没有上过幼儿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父母再苦再累,但是从不允许我们有不上学的念头,如今每每想起读书那些年父母所受的苦累和家庭窘迫的生活,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因为老家农村山高路远,地里的庄稼几乎都是广种薄收,农田里以栽种烤烟、包谷、水稻为主,家里养殖鸡鸭鹅及几头猪补贴家用,但是一年下来扣除生产和生活成本以外,剩余的钱还不够四个孩子的学费,为此,父母操碎了心。

永远都记得,每到开学季,父亲下地干活,母亲都要把家里的包谷、稻米等盘点一次,留下少部分吃的以外,就带着我们兄妹四人背包谷和稻米去集市上卖,集市离家很远,要走近20多公里的山路,有时候走几个小时背到集市上还不一定卖得好价钱,有时候也会卖鸡鸭鹅或者蛋,一分一块地凑学费。

为了省下每一分钱,父母好多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父亲甚至断了抽了多年的烟,我们兄妹四人也是哥哥的穿小了改改给弟妹穿。有时候实在凑不够,父母就去农村信用社贷款,村里的人都笑父母傻,说见过贷款盖新房、娶媳妇的,没见过贷款读书的,不值得。

但是,父母却一直坚持让我们上学,他们说只要以后娃娃有知识有文化就一定有自己的饭碗,不会像他们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值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父母的鼓励、支持下,我们兄妹四人学习一直很努力,两个中专毕业,两个大学毕业,后来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事业,并且还掉了所有的贷款。

可是,天公不作美,当我们计划着把父母接到城市来安享晚年的时候,父母却因病相继离开了我们,从此“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永远成为我们兄妹四人心头抹不去的创伤。父母走的时候一直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说他们苦了一辈子,家里一贫如洗,还负债累累,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一点都不后悔,觉得很值!

我感谢我的父母,不但生养了我们,还让我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是一笔用金钱无法衡量的财富,也是我们家永远的精神传家宝!

我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也在上大学。我爸妈为了供我们两兄妹读书,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到广州打工。虽然说没有因为我们两个孩子读大学家里变得一贫如洗,但也实实在在的对我的家庭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爸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读书也是一种投资,有赚也有亏,不期望你们两个都能够挣钱,起码要保本啊”。如果把读书单纯的作为一门生意,那么绝对是赚钱的。读书作为一门长久的生意,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润”就会越大。

精明的农村人都喜欢算这么一笔账,供一个孩子读大学的成本是多少钱。四年下来少则六七万,多则十五万左右。面对这么一笔巨款,有些人就开始打小算盘。高中毕业出去打工,一个月三千块,一年就是三万六,四年下来就是十四万两千四。不送孩子去读大学不仅仅可以省了六七万,孩子还可以在四年的时间里挣到十几万。所以得出一个结论:送孩子去读大学是亏本的生意,不如早点出去打工。

这种就属于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打算。读大学的收益不能单单从金钱的收入去看待。读完大学四年的人会比没有读过大学的人想法和价值观高出不止一倍,读书使人明智,书读的越多,看问题想事情的时候就会越加的周全一些。

而读大学以后的收益直接取决于你读的是什么类型的大学,专科?本科?985?高校的层次不一样,决定了你毕业以后的起点。专科和普通本科的差距不大,一个月三四千,985高校毕业的一个月五千以上。

我们村里去读大学的人非常少,更多的是初中,高中毕业以后就直接去打工了。村里的老人对于这一部分的年轻人最多的评价就是吃不了苦,出去工作没几天就又回来了,一年到头来广东去了五六次,就是待不下去。很多人到了结婚的年龄了连个对象都没有,整天就在村子里晃荡。

而村子里面的一些同龄人,虽然说只考了一个专科,去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三年以后进入铁路局,现在一个月工资已经达到了6000千块钱。另一个考上了浙江工业大学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一家上市公司,毕业三年在杭州买了房子,今年结婚了,老婆是大学的同学。

读书是一个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一个最简单最便捷的渠道,读书改变命运在现在来看仍然适用。而且现在读书的成本并没有那么高,国家和学校对于贫苦大学生有许多的资助政策,最高可免除学费。

我是不请自来,也谈谈我看到的现实,我父亲有个战友,他们家跟我们家相交很好,他们家三个儿子,这三个孩子从小成绩就不错,家庭就是农村种土地的。自从大儿子考上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后,家里每隔一年就出一个大学生,那时,我那表叔、表婶(三个孩子的父母)生活上真的很拮据,衣服都是补了又补,吃面就是盐水拌面,一年中很少买肉吃,真的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了。现在好了,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都有不错的工作,在各自工作的城市都买房了。由于父母不愿去城里生活,三个儿子花钱在老家给父母修了房子,生活得有滋有味。

人之一生,没有知识打底,如同枯井常年没水。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人,哪怕赚再多的钱,其人生总给人一种不圆满的感觉。“地贫种松柏,家贫子读书”,寒门学子要出人头地,读书是一大捷径。一个农村家庭有三位大学生在上学,变得一贫如洗,有人说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但我觉得这也是寒门之幸。寒门学子要“化茧成蝶”,读书是非常好的出路。

在我们乡下,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很多,但这些农民的孩子出人头地的也挺多的。我的邻居在二十多年前家境相当贫寒,更是让这位邻居寒彻心扉的是,她的丈夫在外头几乎没回来过,基本上从来没有向家里寄过钱。她的四个孩子都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她家最大的女儿对学习不感兴趣,捧起书就头疼,早就出嫁了;她还剩下二儿子、三儿子和小女儿还在读书。用“守活寡”来形容她也并不为过。在培养她三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这位女邻居四处打工,又四处借钱,用她的话就是“我砸锅卖铁,哪怕卖血也要供孩子读书,苦了我这一代就够了,绝不能让下一代继续苦下去!”

就这样,她的二儿子考入一所医学院,成为一名麻醉师;她的三儿子考入一所师范大学,读研之后成为工程师;她的小女儿最后也挺有出息的。可以说,没有这位女邻居一直以来的含辛茹苦,就没有这三个孩子的今天。当她47岁的时候,当她的二儿子拿到本科毕业证即将准备考研的时候,她撒手人寰,因绝症永远离开了她用生命去培养的三个孩子……如果这位女邻居能活到现在,我觉得她肯定是我们这个村子里最幸福的人。

对于农村的人来说,父母是文盲,如果孩子和父母一样没有文化的话,很可能会“复制”父母这辈子的艰苦日子,走上父辈曾经走过的辛酸路。在有些家长看来,让孩子读书是一种消费,但我觉得,其实让孩子上大学,是一种最好的投资。在这种“投资”的过程中,寒门家庭经济上可能会捉襟见肘,生活上可能一贫如洗,但让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通过读书增长见识,通过读书开拓视野,通过读书拓宽人脉,会让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
让孩子读书,清贫只是暂时的,也是一时的;让孩子放弃就读大学,清贫这种“基因”很可能会世代相传。

⑧ 我需要一个有关大学生的调查问卷题目谁能给几个创新的问卷题目

大学生的调查问卷题目有:大学生信用消费现状研究、大学生的恋爱观、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对以后工作待遇的要求、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大学生的的求职要求等

1、大学生信用消费现状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新的信用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然而,信用消费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性的同时,其存在的消费风险不容忽视。而这个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信用消费存在的问题,对当代大学生信用消费提出合理的建议。

5、大学生的创业意向

大学生对于什么样的创业项目感兴趣,启动资金是多少,需要获得怎样的帮助等等,这些都是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值得我们去考虑的问题。

当然在制作调查问卷的时候,相应的调查内容的设计,一定要根据主要的调查目的来进行,这样也能够给你带来最佳的品质性的保障。

(8)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阅读答案扩展阅读: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1、有明确的主题。根据主题,从实际出发拟题,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没有可有可无的问题。

2、结构合理、逻辑性强。问题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

3、通俗易懂。问卷应使应答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实回答。问卷中语气要亲切,符合应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敏感性问题采取一定的技巧调查,使问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避免主观性和暗示性,以免答案失真。

4、控制问卷的长度。回答问卷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问卷中既不浪费一个问句,也不遗漏一个问句。

5、便于资料的校验、整理和统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调查问卷

⑨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

遇到事情不要半途而废,

热点内容
华南理工大学信丰籍教授 发布:2024-04-25 09:29:19 浏览:55
大学生对未来的理想 发布:2024-04-25 09:17:11 浏览:470
意大利大学服装专业 发布:2024-04-25 09:17:08 浏览:765
南开大学艺术专业 发布:2024-04-25 09:00:22 浏览:127
自考长春大学本科 发布:2024-04-25 08:58:39 浏览:98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陈梅 发布:2024-04-25 08:53:09 浏览:462
中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发布:2024-04-25 08:43:39 浏览:983
湖南大学在职考研 发布:2024-04-25 08:41:31 浏览:51
自考本科二学位 发布:2024-04-25 08:40:47 浏览:591
志愿既填本科又填专科 发布:2024-04-25 08:40:43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