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
⑴ 中国海洋大学占地面积
中国海洋大学占地2400余亩。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截至2019年4月,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设有19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有专任教师1750余人,博士生导师47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
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9400余人、博士1900余人。学校已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前1%,居985工程高校第16位;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位居全球301-400位 。
(1)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扩展阅读:
校区分布:
1、崂山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坐落于崂山风景区脚下,是海大的主校区,建成于2005年。整体的建筑风格落落大方,以老校区的欧式风格为主,校园色调以黄色的暖色系为底色。
整制学院有海洋与大气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基础教育中心(体育系、教育系)、社会科学部。
2、鱼山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是海大的老校区,校园树木参天,建筑优美,可以眺望远处沙滩,被赞拥有国内大学中最完美的西洋风格建筑群,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毗邻青岛美术馆、栈桥、信号山、老舍故居、第一海水浴场等青岛市著名景点。
其中,整制学院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艺术系)。
3、浮山校区
截至2018年11月,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东路23号,为国际教育学院所在地,无本科教育机构。校区面朝大海,背靠浮山,交通便利、人文环境怡人。
⑵ 请问 中国海洋大学 和中国石油大学黄岛校区相隔多远啊坐车多久能到啊
如果是海大崂山校区去黄岛挺远的,基本来去要将近一天,不过现在有海底隧道可能快一点,以前坐轮渡要等好久的。
如果是海大鱼山校区相对近一点。
⑶ 中国海洋大学有几个校区及校区地址 哪个校区最好
目前有三个校区,鱼抄山校区,浮山校区,崂山校区,另外黄岛那边还有一个珠山校区正在建设。
鱼山校区地址:鱼山路5号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黄岛校区)选址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尚未建成。
要问哪个校区最好就比较难回答了,因为校区内专业设置不同,有的学院在鱼山校区,有的学院在崂山校区的。但是如果单纯问学校的环境和位置应该是鱼山校区最好,崂山校区虽然是最新的一个校区,但是比较偏僻,购物生活多有不便。
⑷ 听说中国海洋大学要在黄岛建立新校区什么时候完工
你好,并没有听说有海大有在黄岛建立新校区的消息,应该不是真的……
⑸ 中国海洋大学怎么样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该校是国家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5)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扩展阅读
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国立青岛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截至2019年4月,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设有19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专任教师1750余人,博士生导师47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学校已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前1%,居985工程高校第16位。
⑹ 青岛海洋大学有什么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青岛海洋大学设有19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有本科专业73个,招生专业66个,含海洋科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法学类(中外合作办学),覆盖理学、工学、农(水产)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
国家级特色专业: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水产养殖、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药学、法学、食品科学、工程、化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6)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扩展阅读
青岛海洋大学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设有19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研究生9400余人、博士研究生1900余人。教职工3547人,其中专任教师1726人,博士生导师474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6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2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含双聘院士5人)。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
⑺ 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离中国海洋大学远吗
单单是海底隧道的话 我实测6分半穿越胶州湾,7月11日实测 从黄岛山东科技大坐隧道1路一个小回时零几分到达答火车站(青理工比山科近,但是附近的公交车不清楚,上述实例供参考)。如果你指的是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的话,从火车站到鱼山校区很近了,十来分钟。如果你指的是崂山校区的话,还得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才行。。。。火车站501到徐家麦岛或者海尔路。转成125或者382即可~~~~本人崂山校区的
⑻ 中国海洋大学各个校区都有什么专业
1、海洋与大气学院
海洋与大气学院设海洋学系与海洋气象学系,承担海洋科学与大气科学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等各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从事物理海洋、海洋气象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开展海洋与海洋气象的监测、预测、评估及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及社会服务
专业:
海洋科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军事海洋学 大气科学 应用气象学 物理学 海洋技术
2、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保密管理
3、化学化工学院
海洋化学系始建于1959年,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建立全国首批海洋化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海洋化学专业于1993年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并于1999年和2004年两次评估为优秀。
专业: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4、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大学地矿系,由我国稀土矿发现者何作霖教授于1946年创办;1959年山东海洋学院组建海洋地质地貌系,1960年招生
专业:
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5、海洋生命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源于1930年5月国立山东大学时期创设的海边生物学学科,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生物学教学与科研的单位之一。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学科底蕴,是海洋大学历史最悠久、特色最突出的学科之一。
专业: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6、水产学院
水产学院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为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是国内最早的水产学科本科教育学科点,目前涵盖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学和捕捞学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及增养殖工程、渔业经济与管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和水产动物医学4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专业:
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7、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特别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学府之一,学科源远流长,也是我国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的诞生地。
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8、医药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是我国高校较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其前身为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海洋药物研究室,始建于1980年。
专业:
药学
9、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海洋工程系,经过三年筹建,从1983年开始招生,1993年成立工程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以海洋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工科学院。
专业: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轮机工程航海技术
10、法政学院
海大法学学科起源于1980年成立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法研究所。2018年9月,中国海洋大学在校内进行建制调整,撤销原法政学院,成立法学院。
专业:
法学、法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8)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3405人,其中专任教师1683人,博士生导师45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4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0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山东省“泰山学者”4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3人,“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49人、“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10人,“青年英才工程”教师10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
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0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1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
⑼ 中国海洋大学几个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有四个校区。
1,崂山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坐落于崂山风景区脚下,是海大的主校区,建成于2005年,整体的建筑风格落落大方,以老校区的欧式风格为主,校园色调以黄色的暖色系为底色。
其中,整制学院有海洋与大气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基础教育中心(体育系、教育系)、社会科学部。
2,鱼山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是海大的老校区,校园树木参天,建筑优美,可以眺望远处沙滩,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
毗邻青岛美术馆、栈桥、信号山、老舍故居、第一海水浴场等青岛市著名景点。其中,整制学院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艺术系)。
3,浮山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位于香港东路23号,现为国际教育学院所在地,无本科教育机构。
4,黄岛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海洋科教创新园区)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占地280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建筑容积率约为0.8,在校生总体规模20000人,教职工2000人。
根据规划,到2020年,黄岛校区校园建设达到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开展科研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2021年,初步完成校区一期基本建设,规模不低于30万平米,在校生规模达到5500人;2025年,初步实现校区运行常态化,形成黄岛校区学科专业基本框架。
(9)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扩展阅读: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国海大、海大(OUC),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首批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中国―加州大学系统"10+10"合作科研联盟成员校,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牵头高校。
学校前身是高恩洪于192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在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国立山东大学;1959年,在国立山东大学部分科系基础上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确定为全国13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截至2017年,设有18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7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生8300余人、博士生1800余人;
教职工3405人,其中专任教师1683人,博士生导师455人,两院院士13人。学校已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居985工程高校第16位;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位居全球301-400位;海洋科学学科居全球第6位。
⑽ 中国海洋大学分几个校区那个校区最大
中国海洋大学分三个校区都在青岛市:鱼山校区:市南区鱼山路5号, 浮山(留学生部):香港东路23号, 和崂山校区:崂山区松岭路238号。崂山校区主校区,且是三个校区中最大的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设有18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7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300余人、硕士研究生7500余人、博士研究生1800余人。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博士生导师36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70余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5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著名作家王蒙担任学校顾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受聘学校顾问、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2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3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
学校拥有教学和科学考察船舶3艘,包括3500吨级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300吨级的“天使1”号科考交通补给船、2600吨级的“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管),另有一艘在建的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号,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
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9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十二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9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9项、人文社科奖励51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13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404项,授权发明专利736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0项。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建校百年前后,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立足海洋强国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强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面跨越,力争使学校跻身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