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计划
❶ 历年各高校在北京市东城区招生人数
错了 这是分数线 这是 06年的 我再找找其他的
确定在京招生计划的有:人民大学229人北京理工大学270人复旦大学65人
今天上午,记者在部分重点高校了解到,各院校将陆续公布今年在京招生计划,今年清华北大不扩招,在京招生人数在620人左右,基本与去年持平。
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部分重点院校在京招生规模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北京大学2007年招生总数为3300人,其中本部招生计划多年连续稳定在2650人,投放在北京的计划是300人,和去年相当。北大医学部本科计划招生640人,医学部今年招收护理学高职专科计划200人,高职招生计划仅限北京生源。
清华大学今年招生总数不会超过3300人,和去年持平,计划在京招收人数在320人上下。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招生2750人,其中在京招生229人,比去年增加4人。据介绍,这些招生计划都是统招计划,不含自主招生、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名额。
北京理工大学计划在京招生270人,其中文科26人,理工科235人,艺术类学生9人。对生源较好的专业,如自动化、信息、车辆等方面的专业保持或增加了计划招生名额。
复旦大学在京招生计划为65人,其中文科20人,理科45人。复旦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该校对北京招生专业覆盖面很广,达到36个,其中文科招生专业15个,理科招生专业21个。同时,为突出公平原则,复旦大学取消优惠加分政策,使每一个考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在奖学金方面,复旦大学调整了新生奖学金方案,在“复旦水平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获得新生奖学金的申请机会。
北京各大院校招生报考详细资料总汇
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线上完成计划院校统考录取人数及录取分数线(本科一批)
高校编号及名称录取人数 文史类 理工类
101 北京大学 291 626 661
102 清华大学 336 620 666
103 中国人民大学 222 603 643
104 北京师范大学 130 586 623
105 北京理工大学 290 524 606
106 北京科技大学 369 554 585
107 北京化工大学 226 519 545
108 北京交通大学 338 553 591
109 北京邮电大学 467 556 590
531
(国际合作项目专业)
1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95 571 627
111 中国农业大学 240 538 570
112 北京林业大学 411 541 534
114 中国传媒大学 108 559 565
115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40 556
116 北京大学医学部 128 645
117 北京中医药大学 149 527 547
119 中国政法大学 161 570 585
120 北京外国语大学 93 587 622
12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722 516 528
122 北京语言大学 105 574 591
1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36 582 621
1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88 519 528
125 中央民族大学 78 537 546
12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 532 548
127 北京工业大学 1880 520 545
128 首都医科大学 476 556
129 首都师范大学 1629 522 528
1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90 525 539
131 南开大学 73 585 619
132 天津大学 77 564 593
13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57 516 548
134 大连理工大学 40 531
135 东北大学 45 522 528
136 大连海事大学 87 518 532
138 中国医科大学 20 533
139 吉林大学 100 536 558
14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2 544
142 哈尔滨工业大学 86 527 599
143 燕山大学 9 531
144 哈尔滨工程大学 46 525 528
146 复旦大学 83 601 624
147 同济大学 38 601
148 上海交通大学 69 633
149 华东理工大学 56 538
150 东华大学 20 529
15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18 610
152 华东师范大学 12 550
153 上海外国语大学 16 525 578
154 南京大学 71 573 603
155 东南大学 40 519 587
15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2 518 558
157 南京理工大学 78 516 532
158 中国矿业大学 71 516 530
159 河海大学 50 516 528
16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5 530
161 南京农业大学 72 521 528
162 中国药科大学 41 530
163 江苏大学 20 517 528
165 浙江大学 81 632
16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8 624
168 厦门大学 71 574 596
170 山东大学 56 537 564
171 中国海洋大学 28 532 542
17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0 528
173 武汉大学 131 558 572
174 华中科技大学 155 538 549
17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9 525 528
176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30 517 529
181 湖南大学 116 516 532
186 中山大学 61 534 595
187 华南理工大学 42 547
192 西南交通大学 100 516 528
196 西南政法大学 60 516 533
197 电子科技大学 36 548
199 西安交通大学 53 583
200 西北工业大学 40 556
2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0 518 531
205 兰州大学 50 516 533
208 四川大学 232 542 545
209 重庆大学 35 543 528
210 西北大学 8 530 531
21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0 517 537
213 华中师范大学 24 516 534
214 东北师范大学 30 518 533
215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420 516 528
216 上海中医药大学 33 528
217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 608 528
224 广西医科大学 10 529
226 南方医科大学 26 553
231 香港中文大学 28 606 645
232 香港城市大学 32 591 634
300 北京工商大学 1107 517 528
301 北方工业大学 348 528
307 中央财经大学 230 570 615
308 华北电力大学 128 530 564
31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019 525 545
316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350 528
340 天津医科大学 20 570
348 河北工业大学 10 530
374 哈尔滨医科大学 36 533
381 上海财经大学 52 526 573
389 江南大学 45 516 528
4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0 543 544
435 暨南大学 10 531 531
444 西南财经大学 90 520 546
44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 532
490 福州大学 10 535
560 南京师范大学 17 517 541
575 郑州大学 24 517 528
607 苏州大学 35 516 532
61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46 516 528
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线上完成计划院校统考录取人数及录取分数线(本科二批)
2006-07-28
高校编号及名称 录取人数 文史类 理工类
012 解放军理工大学 6 539
02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5 482 509
111 中国农业大学 104 497 521
116 北京大学医学部 61 623
117 北京中医药大学 56 505 507
128 首都医科大学 60 530
129 首都师范大学 286 501 500
144 哈尔滨工程大学 19 489 479
192 西南交通大学 14 494 479
269 泸州医学院 2 476
292 湖南中医药大学 10 516
300 北京工商大学 993 510 511
301 北方工业大学 1400 485 499
305 南京中医药大学 5 522
306 北京物资学院 1130 495 495
309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995 483 486
311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1183 476 476
31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246 503 540
52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316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900 476 476
318 北京农学院 1370 478 476
327 长春税务学院 30 478 489
332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205 476 476
335 滨州医学院 2 482
337 天津科技大学 118 491 508
338 天津工业大学 80 494 502
339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91 506 521
341 天津商学院 30 480 484
342 天津财经大学 133 515 528
343 天津农学院 20 476 482
344 天津中医药大学 55 480 506
347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30 476 476
350 石家庄铁道学院 25 479 476
353 太原理工大学 60 483 491
355 山西财经大学 32 477 481
362 沈阳药科大学 20 513
363 东北财经大学 30 550 595
367 东北电力大学 11 485
371 哈尔滨理工大学 60 477
378 上海理工大学 33 500
379 上海海事大学 49 491 497
380 上海水产大学 20 476 478
384 山东师范大学 20 477 479
385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 508 483
386 江苏科技大学 30 483 477
387 南京工业大学 35 479 480
388 南京邮电大学 40 500 476
391 浙江师范大学 20 491 492
397 南京财经大学 50 494 507
399 南京审计学院 38 486 487
4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0 486 480
403 浙江工商大学 16 476 489
404 中国计量学院 40 489 476
405 宁波大学 22 480 476
409 集美大学 16 481 480
411 江西财经大学 32 485 478
412 青岛科技大学 20 478
413 济南大学 10 490 495
414 青岛理工大学 20 486 478
426 武汉科技大学 15 478
427 郧阳医学院 10 491
428 河南中医学院 5 479
442 重庆邮电大学 15 476
451 西北政法学院 25 499 503
452 西安理工大学 21 477
454 西安财经学院 20 477 479
461 江西中医学院 24 483 476
46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5 486
465 南昌大学 2 488
471 上海电力学院 25 477
473 广东商学院 5 494 488
476 大连交通大学 10 484 477
477 成都理工大学 27 478 478
478 山东科技大学 20 480 482
487 辽宁大学 43 478
489 四川外语学院 5 502 495
497 天津师范大学 34 476 492
498 天津外国语学院 20 506
525 浙江工业大学 20 495
542 浙江传媒学院 11 479 477
549 上海商学院 5 485 492
560 南京师范大学 3 478
590 温州医学院 15 488
593 山东经济学院 10 479 500
601 天津理工大学 55 480
606 华东政法学院 22 508 534
611 泰山医学院 5 480
612 大连外国语学院 10 510 520
617 湘潭大学 6 480 481
628 上海师范大学 6 486
629 扬州大学 20 476 477
632 山西大学 20 480 477
636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10 477
655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110 476 477
❷ 2014年MPacc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的招生情况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MPAcc只有全日制班
学费全日制35000元/学年,全日制学习2年,
2015年学费不知道会不会涨哦
❸ 中国人民大学提前录取批次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提前录取批次条件:考生分数需达到中国人民大学各省(区、市)提前批录取分数线,中国人民大学会按照考生投档成绩排队顺序进行录退。
确定录取专业时,不设置分数级差。考生分科类(或选考科目)按投档成绩排队,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各省(区、市)确定的同分排序细则录取。
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关于转专业的其他规定
特殊类型招生录取办法,按照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我校本年度相关类别招生简章及资格生公示等执行。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和新疆协作计划(民考汉)的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和新疆协作计划(民考汉)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
除部分安排在提前批录取的特殊类型外,我校提前批普通类专业录取的新生,入学后转专业范围限定为招生专业所在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人民大学阳光招生信息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❹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
4500人。据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2023年,我校共有147个学术学位专业及25个专业学位类别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招生4500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0人)。实际招生激旁慧规模由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明答是国家首启纯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硕士招生简章
无 整理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硕士招生简章,供大家参考!
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日制考生(除工商管理硕士考生、公共管理硕士考生、金融硕士的非全日制考生、会计硕士的非全日制考生外),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0年及以前入学,且2014年毕业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亏缺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到2014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 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② 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③ 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方可报考;
(7)对于党校学历的考生,具有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的可以报考,其余的党校学历不能报考;
(8)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的考生,其学历学位须通过教育部留学[微博]服务中心的认证;
(9)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10)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考法律硕士(法学)的考生,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须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侦查学专业不属法学门类,该专业毕业生不得报考)。
6、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考生,之销孝辩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须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二)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慎胡考(截止到2014年9月1日)。
(1)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②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③复试时提交一篇一万字以上相当于学士学位论文水平的论文(经济学、管理学类)或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经济学、管理学类)。(不包括复试时已经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考生)
(2)对于党校本科学历的考生,具有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的可以报考,其余的党校本科学历不能报考;
(3)在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4)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三)报名参加金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非全日制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4年或4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1年或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截止到2014年9月1日)。
(1)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②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③复试时提交一篇一万字以上相当于学士学位论文水平的论文(经济学、管理学类)或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经济学、管理学类)。(不包括复试时已经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考生)
(2)对于党校本科学历的考生,具有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的可以报考,其余的党校本科学历不能报考;
(3)在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4)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四)推荐免试硕士生的报考条件详见《2014年外校推荐免试生申请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办法》,个别不招收推荐免试生的专业学位在附表1-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专业学位(双证)初试科目一览表的备注栏中注明。
(五)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请参照《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请按下列要求正确选择报名点:
统考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1304Z1-美术学、135107艺术(美术)专业的考生须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报名点。
联考考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的考生须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报名点,其他专业学位联考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非应届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推荐免试生:北京各高校推荐到我校的推荐免试生须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报名点;外地各高校推荐到我校的推荐免试生须选择当地省市招办指定的报名点。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2013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网上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
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
公众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3、报考费缴纳方式及标准等信息,届时请登陆研招网及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看“报名公告”。
4、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须仔细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2)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不论是否已支付报考费,所填报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信息将不得修改。网上支付报考费前,请务必核准信息,因错选上述三项信息而误缴的报考费,将不予退还;此时,考生若要更正报名信息,必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前,重新注册、报名、缴费,逾期不再补报。
(3)除“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以外的其它报名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报名起止时间内,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修改。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考生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之后不得更改。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6)已被我校接收的推荐免试生,须在研招网上完成全国统一报名手续,并按照要求完成现场确认个人相关信息等报名程序,考试方式选择“推荐免试”,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荐免试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7)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8)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我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
(二)现场确认
1、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携带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应届本科生持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盖注册章),按报考点指定的时间及地点配合采集电子信息、现场确认报名信息。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伪造证件时应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2、现场确认时间:2013年11月10日-14日。逾期不再补办。
3、现场确认地点:
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报考点的考生,请届时登录我校网站查看具体地点;
选择外埠考点的考生,请查看该报考点的相关通知。
4、现场确认注意事项:
(1)考生错选报考点、报考单位、考试方式,或未按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确认网上报名信息,报名无效,已支付的报考费不退还。
(2)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3)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4)在校研究生报考,现场信息确认时应提交在读学校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同意报考的函件(有工作人员签字、联系方式、部门盖章的原件),否则不予确认。
(5)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三)其他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交的报考信息不真实,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和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2、我校部分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请正确填写手机号并保持手机畅通(考试时间除外)。
3、考生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性别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须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否则不予确认。
4、考生报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一律不得更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5、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微博]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6、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金融硕士、会计硕士的考生在网上报名系统“备用信息”一栏中,须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注明“全日制学习”、“非全日制学习”。请考生认真、切实填写,否则造成无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资格审查、发放准考证
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我校将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伪造证件,取消报考资格;情节严重的,通报考生所在单位。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请于2013年12月1日前将报考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邮寄至我校相应招生院系,方可准考。
准考证发放: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5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http://yz.chsi.com.cn)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写字。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
考核程序
(一)初试
1、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2、考生初试使用文具要求在《准考证》上做具体规定。其中,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所用文具如有特殊要求,考生按《准考证》上要求自行携带,并接受监考人员检查。
3、初试时间:
报考专业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初试时间如下:2014年1月4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报考专业为其它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初试时间如下:2014年1月4日、5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4、初试地点:
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名的考生,初试地点为中国人民大学,具体考场由我校在《准考证》上通知。
在外地报考点报名的考生,按照报考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参加初试。
5、初试科目:请详见附表1-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专业学位(双证)初试科目一览表,或各学院公布的各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6、初试成绩查询: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自行查询。
7、关于初试考试的特别说明:
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同时,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校各专业学位专业是否有考试大纲参见各学院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注: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卷、不指定参考书目。
(二)复试:包括复试和体检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硕士的考生可申请参加提前批复试,具体条件、申请办法及提前复试流程详见商学院[微博]、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简章。
1、复试信息发布:考生于2014年3月中下旬登陆研究生院网站(http://pgs.ruc.e.cn),查询我校硕士生复试基本要求,并登陆各学院网站查询复试名单和复试办法。请进入复试的考生登陆研究生院网站自行支付复试费并下载复试通知。
2、复试时间:2014年3月中下旬,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
3、复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
4、复试基本要求:
我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我校将结合本校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报考生源情况,以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自行确定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对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对报考统考、各专业学位考生以及单独考试考生提出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分及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执行;2009年以后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退役后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总分加分政策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执行。上述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复试内容、复试时须提交材料:参见各学院专业学位简章。
6、体检:复试时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7、我校认为必要时,可再次组织复试。
录取程序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成果、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
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根据规定,被录取的考生依情况同我校签订协议书。
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对符合攻读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招收要求的已录取硕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为2014年6月上旬。
调剂
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
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要求,但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可以联系其他高校或招生单位进行调剂录取。考生须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提交申请调剂信息,包括调往学校、专业等,我校将按考生的申请开展调剂工作。
其他
(一)我校不允许学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二)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硕士学位。
(三)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四)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❻ 中国人民大学MBA,历年招生计划人数和实际招生人数有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MBA报考条件为: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至于专业,MBA原则上不局限专业、各行各业的人才只要通过MBA笔试和面试都会录取,人大MBA也希望人才济济、百花齐放。
每年人大商学院拟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400人,其中全日制拟招收90人,非全日制拟招收310人。人大MBA项目包括:1.全日制MBA(国际MBA):学费17.8万元;2.非全日制(普通班):学费25.8万元;3.非全日制(互联网金融方向班):学费30.8万元。
想成功考取人大MBA主要要通过两方面的考验,分为MBA提前面试和全国MBA联考笔试:
1.关于提前面试,内容主要包括材料提交,个人面试,小组面试以及英语口语面试。MBA提前面试的比重目前是越来越高,像清北人这类的名校的MBA面试成绩都拥有是否录取的“一票否决权”。就拿2017年人大的分数线来说,如果没有参与提前面试,最后即使笔试成绩很好也不会录取;而如果参与了提前面试,但没有获得MBA面试的优秀的话,那要笔试总分230以上才有可能被录取。所以面试准备充分非常重要。
2.关于MBA联考笔试,考试科目为管理类综合能力(数学、逻辑、写作,满分200分)和英语(满分100分),考试的内容和范围可以参照历年的考试大纲。总体来说,笔试题目的难度不算太难,可以参照高考的难度水平,但综合考试的题量很大。对于工作多年,基础知识都忘得差不多,还需要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平衡工作、复习和家庭的考生来说,其难度还是挺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