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
1. 2014年德国大学的排名情况
在德国,没有荣膺“精英大学”称号的大学的工作,由与现时的“精英”和“非精英”阶层划分将加剧。 大部分学生当然喜欢精英大学,相比于一般大学,甚至即便教授必须只有一半多,也喜欢它。 除了减少的国家资助,非精英大学在第三方资助上也会遇到困难。
2014年德国大学的排名情隐清况
根据2014年的排名情况,在世界100强高校中,位居首位的是美国,有46所;第二位为英国,有10所;第三位为德国,有6所。法国仅剩2所位列100强。
据消息,根据2014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在世界100强高校中,位居首位的是美国,有46所;第二位为英国,有10所;第三位为德国,有6所。较之于2012年的4所和2013年的5所,德国2014年的成绩可谓骄人。
从表一可见,虽然只有慕尼黑大学的排名下降,从2013年的44名滑至46名,但是其他大学要么保持原水平,要么有所上升,例如亚琛工业大学从2013年的第129名跻身进入2014年的100强,柏林自由大学的排名也提高了一个档次。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首席我费尔·贝迪(Phil Baty)表示:“假如德国大学的‘国际化’是通过提供更多的英语课程和开设海外分校为手段的话,那么德国大学可以期待在未来几年内获得进一步提高。当然仍然会存有语言问题,尤其是在涉及纯德语研究方面。但德国政府正开始实施有偿支付政策,以提高竞争力和聚集资源。这一举措提高了教学和科研的质量,进而带动大学的排名。反过来,大学排名的提高,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合作者和投资者。这对德国而言,是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说2014年德国是幸运的,那么法国恰恰是惨淡的。法国有2所大学跌出世界100强,仅剩2所位列100强。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专家克里斯·帕尔表示:“这份世界大学排名应该引起法并携滚国负责高等教育的领导人的重视。因为法国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享有盛名的国家,而这份排名的出炉,无疑给法国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引起人们的担忧。”
与2013年相比,法国跌出100强的高校分别是巴黎第十一大学和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排名最靠前的是巴黎索邦大学绝余,处于第71名至第80名之间,而另一所巴黎第六大学滑至第90名至第100名之间。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资深我费尔·巴蒂认为:“法国当下进行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包括引入更多的英语课程这一具有争议的计划,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其大学的排名。这种推测将是合理的,因为法国的研究体系比较复杂,再加之其接连不断的学术改革,都会影响全球学术界作出判断。吸引顶尖人才时大学的名声不再显得重要,合作与投资反而是新的关注点,因为国际知名度产生的实际影响也是有限的。”
2. 世界大学最新排名
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07年9日刊出的全球“200大”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排在第36位,清华大学位居第40位。
在此次排名中,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也跻身前50名。而第1名依然是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牛津及美国耶鲁大学同列第2。
这项由国际知名教育咨询机构QS 公司进行的全球高等学府排名调查,规模涵盖全球主要的大学,是申请就读大学学生的重要参考。
全球前20名大学
1.哈佛大学
2.剑桥大学
2.牛津大学
2.耶鲁大学
5.伦敦帝国学院
6.普林斯顿大学
7.加州理工学院
8.芝加哥大学
9.伦敦大学
10麻省理工学院
11.哥伦比亚大学
12.加拿大马吉尔大学
13.杜克大学
14.宾州大学
1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6.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17.东京大学
18.香港大学
19.斯坦福大学
20.美卡内基大学、康乃尔大学(并列)
名列前50名的亚洲大学
东京大学(第17名)
香港大学(第18名)
京都大学(第25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第33名)
北京大学(第36名)
香港中文大学(第38名)
清华大学(第40名)
大阪大学(第46名)
3. 2013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有那些
1.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2. 剑桥大学--英国 3. 哈佛大学--美国 4. 伦敦大学--英国 5. 牛津大学--英国 6. 帝国理工学院--英国 7. 耶鲁大学--美国 8. 芝加哥大学--美国 9.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10.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11.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12. 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
13.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14. 康奈尔大学--美国 15. 斯坦福大学--美国 16.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 17. 密歇根大学--美国 18. 麦吉尔大学--加拿大 19. 多伦多大学--加拿大 20. 杜克大学--美国 21. 爱丁堡大学--英国 2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23. 香港大学--中国
24. 澳洲国立大学--澳大利亚 25.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26.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英国 27. 西北大学--美国 28. 布里斯托大学--英国 29. 洛桑联邦高等工业学院--瑞士 30. 东京大学--日本
3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 32. 曼彻斯特大学--英国 33.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
34.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法国 35. 京都大学--日本 36. 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
37. 首尔国立大学--韩国 38. 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美国 39. 悉尼大学--澳大利亚 40.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 41.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法国 42. 布朗大学--美国 43. 纽约大学--美国
44. 北京大学--中国 45.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 46. 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 47.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48. 清华大学--中国 49. 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 50. 大阪大学--日本
51. 哥本哈根大学--丹麦 52.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 53. 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 54. 格拉斯哥大学--英国 55. 海德堡大学--德国 56. 伊利诺伊厄本那-香槟分校--美国
57. 北卡罗来纳教堂山分校--美国 58. 华威大学--英国 59. 华盛顿大学--美国 60. 慕尼黑大学--德国 61. 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 62. 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 63. 韩国高级科学与技术学院--韩国 64. 波士顿大学--美国 65. 东京工业大学--日本 66. 谢菲尔德大学--英国
67.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爱尔兰 68. 德克萨斯奥斯汀分校--美国 69.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
70.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 71. 兰德大学--瑞典 72. 诺丁汉大学--英国 73. 南安普顿大学--英国 74. 日内瓦大学--瑞士 75. 莱顿大学--荷兰 76. 东北大学--日本 77. 伯明翰大学--英国 78. 赫尔辛基大学--芬兰 79. 西澳大学--澳大利亚 80. 台湾大学--中国 81. 乌普萨拉大学--瑞典 82. 鲁汶大学--比利时 83. 奥克兰大学--新西兰 84.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国 85. 乌德勒支大学--荷兰 86. 名古屋大学--日本 87. 柏林自由大学--德国 88. 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 89. 奥尔胡斯大学--丹麦 90. 复旦大学--中国 91. 苏黎世大学--瑞士 92. 杜伦大学--英国
93. 圣安德鲁斯大学--英国 94. 利兹大学--英国 95.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 96. 普渡大学--美国
97. 浦项科技大学--韩国 98. 匹兹堡大学--美国 99. 鹿特丹大学--荷兰
100.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
4. 大学排名世界排名
大学世界排名如下:
1、牛津大学:牛津大学拥有约250项本科课程,以及超过300项研究生课程,其吸引了超过两万两千名学生在此就读。其中,约百分之四十的牛津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大的科研中心。学校在世界顶尖刊物刊发的科研学术报告超过英国任何其他大学。同时,牛津大学也是全英拥有科研专利最多的学术机构,其下公司超过百余家。

4、加州理工学院:成立于1891年,是一所四年制的私立研究型学院。在校学生有2130人,其中国际学生有951人;在校教师有1405人,师生比例为2:3。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理位置很优越,距洛杉矶市区只有11英里,交通便利。这所学校规模不算大,只有1000余名研究生和900余名本科生,然而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12-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位。
5、麻省理工学院: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一所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现任校长是L.Rafael Reif,校训为“Mind and Hand”。该校占地面积166英亩,设有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工程学院、六个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等六个学院,专业以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而著名,位列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列。
5. 泰晤士世界排名
泰晤士大学世界排名前十如下:
1、牛津大学;
2、斯坦福大学;
3、哈佛大学;
4、加州理工学院;
5、麻省理工学院;
6、剑桥大学;
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8、耶鲁大学;

《泰晤士报》隶属于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泰晤士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被鲁伯特·默多克收购之后,有指《泰晤士报》的风格逐渐趋向保守。
《泰晤士报》的英文名称The Times,中文直译过来应该是《时报》。然而它的译名却变成与读音相近、但毫无关联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一样。由于约定俗成的关系,错译保留至今。
6. 2013世界大学排名的权威解读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携手IDP教育集团全球首发。
2012年10月3日格林威治时间21点,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cation)携手全球最大留学服务机构IDP教育集团,全球首发2012-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成为学生、学术人员、大学领导、行业与政府等对世界大学进行比较或选择时参考的黄金标准。 ·加州理工依然表现优异,雄踞榜首蝉联世界大学第一宝座。2012年的亚军哈佛被并列第二的牛津和斯坦福赶超,屈居第四;
·和2012年一样,美国军团继续主导世界大学排名:前10名中美国院校就占7席;前200中美国院校占76席,比2012年多一名,体现了美国作为第一教育强国的无可争议的地位;
·亚太地区的大学整体表现呈上升趋势,而西方大学的排名则有所下降;澳新、日韩和中国高校群三足鼎立形成亚太高等教育圈,18所亚洲大学进入200强且排名令人刮目相看;
·澳大利亚大学的表现令人惊喜,不仅有6所大学进入前100,著名的澳洲“八大”全部进入200强,而且整体排名有可观的进步;
·英国有31所大学进入200强,牛津跃居第2,剑桥位列第7,帝国理工紧随其后排第8,UCL和2012年一样保持第17位,然而英国军团的整体表现比2012年逊色,很多大学名次下滑;
·8所加拿大院校跻身前200,其中5所位列前100榜单;多伦多大学跌出前20,除了2所大学排名上升外,其他在前200的大学座次均有所下降;
·中国大陆有两所大学进入200强:北大(45)和清华(52),且都比2012年的排名有所上升; Times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最权威和综合评估的大学排名,由汤姆森路透集团对各大学提供的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确认。2013年继续沿用去年的评估标准和方式,使用13项指标对大学的核心实力进行评估 – 教学、科研、知识转化和国际化。基于同样的评估标准,2013年的数据分析结果很明显地显示了高等教育实力正从西方国家向东方逐渐转移。
位于榜单前列的几所大学评估得分都非常接近。哈佛大学仅以0.1分之微差屈居第四,斯坦福以93.7分牛 津并列位居第二。斯坦福和哈佛的“国际化”这一指标均皆因其有限的国际办公室工作人员与国际学生、以及较少的研究论文而有所下降,但哈佛的此项得分下降超过斯坦福。牛津大学的排名提升得益于其提高的研究生产力单项得分,单位学术人员在领先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更多的研究论文,而且2012年牛津在研究方面的收入还增长了6%。
虽然美国军团在榜单上的表现风光无限,但部分美国州政府削减其对州立大学的科研经费已经影响到此类大学的排名,51所院校的排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著名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排名从2012年的38名降低到44名,宾州州立从51名下滑到61名,麻省大学从64名下降到72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127名下降到148名。然而,其亚太地区的同行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进行了更多的投入;
2013年英国大学的整体表现也受到类似问题的困扰。由于英国政府削减高教经费,英国的顿迪大学跌出前200名,而进入前200的31名英国大学中,19所大学的排名有明显的下滑。一些声名卓著的老牌大学也未能幸免:布里斯托大学从66位跌至74位,格拉斯哥大学从102位跌至139位。
与西方大学的排名疲软形成强烈反差,亚太地区的大学排名呈强劲上升之势。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编辑Phil Baty 评论说:“虽然今年国际招生领域存在一些高层次的问题,以及一些声誉方面的挑战,澳大利亚大学在今年的排名中表现强劲。”随着阿德雷德大学重返200强,进入200名的澳洲大学比2012年多一所,而且大多数澳大利亚院校的排名都有提升,原因主要在于在科研方面都获得了高分,包括员工的学术论文及论文被引用产生的影响。很显然,澳大利亚正在为其大学加大投入,增强各大学在国内和国际的研究能力。排名最高的墨尔本大学跻身前30(第28名),远远超过位于37名的澳国立。而素有“南半球的牛津”之称的悉尼大学表现则不尽人意,是少数排名下滑的澳洲大学;
中国连续15年对C9研究型大学的持续投入已经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成为国际同行们进行联合科研、学生/教师交换和联合办学的合作伙伴。中国进入200强的北大排名从2012年的49位上升至46位,清华从2012年的71位超过19所大学跃居第52位,这也得益于其研究论文的影响力提高和行业资助的增加。然而,2012年榜上有名的中国科技大学跌出前200强。复旦接近前200,南京大学则维持在250名至275名之间,上海交大则维持在275名之后。
新加坡的大学也随着其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座次上升,新加坡国立大学从2012年的40位跃居第29位;南洋理工大学更是从2012年的169位火箭般迸发,一跃上升到第86位,提前了83个座次。
韩国大学在2013年的排名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几乎每所进入排名的大学比2012年的座次都有提升,更为可圈可点的是:首尔国立大学从2012年的124位一路凯旋上升到59位,而且另一所韩国大学延世大学也突破前200排名第183位。
Phil Baty如此评论澳大利亚大学的崛起:“毫无疑问澳大利亚正得益于高等教育的从西到东的转移现象。澳大利亚临近亚洲充满活力的创新与研究的热点地带,如果能充满利用这种超越欧洲与北美的地理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澳大利亚将会成为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IDP教育集团对国际学生所作的消费行为调查显示:1/3的被访者表示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是他们选校的重要参考信息。37.9%的受访中国学生、36%的印度受访学生以及34.6%的中东地区受访学生认为:院校的排名和声誉是选择留学国家和院校最重要的考虑因素。67%的受访学生表示了解Times世界大学排名。 ·进入世界200强的大学来自24个国家,比2012年少了两所;
·除了美国和英国院校以外,排名最高的是来自瑞士苏黎世的联邦理工学院,排名第12位;
·亚洲排名最高的是日本东京大学,排名第27位;
·虽然荷兰排名最高的莱顿大学只排在第64位,然而除了美英军团,占据200强席位最多的是来自荷兰的12所院校,且全部院校的排名都有提升;
·德国有11所大学跻身200强,其排名最高的大学慕尼黑大学位居第48位;
·在代表发展中经济的“金砖四国”中,俄罗斯和印度都未能在前200中获得一席之地;
·圣保罗大学是巴西唯一进入200强的大学,座次也比2012年上升了20多名到第158位;
·在前200强大学中没有意大利院校的身影,其大学代表主要集中在200-400名之间且排名有所下降;
·日本大学在前200中占据5个席位,但这些高校排名在其他亚洲国家大学排名上升时却都有所下滑;
·有7所法国大学进入前200,2012年有5所大学榜上有名;
·中东地区仅有以色列大学进入前200,3所以色列大学榜上有名,比2012年增加1所;
·瑞士有7所大学进入200强,但除了排名最好的两所大学外,其他大学的排名都有所下降;
·爱尔兰有两所大学进入前200,但都没有进入前100;
·瑞典有5所大学进入200强,但前3位的排名下降;
·只有1所大学进入200强的国家和地区有:奥地利、巴西、芬兰、新西兰、南非、中国台湾;
·整个非洲大陆只有一所院校进入前200的榜单 – 南非的开普敦大学,排名从103下滑到113;
·比利时有4所大学进入前200,比2012年增加1所且排名都有所上升;
·唯一进入200强的新西兰大学是奥克兰大学,且排名有所上升;
·澳大利亚有8所大学位列200强,其中6所大学的排名比2012年有所改善;
·与2012年相比,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从2012年的173上升到85,进步88个席位;
·进入前200的美国大学排名平均下滑6.5个席位;英国大学排名平均下滑6.7个席位;
·韩国大学在前200的排名中平均上升23.5个席位;中国香港地区的大学平均座次上升8.5个席位; Times高等教育副刊排名编辑Phil Baty认为:“毫无疑问,全球高等教育的力量平衡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东方国家对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所给与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对科研和创新作出投入而驱动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都逐步显现出成果。来自包括中国、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大学都无一例外地冲击全球排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的经费缩减正影响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大学排名,传统中的欧美名校正在失去他们原有的优势。这对西方政府来说,足以敲响警钟。”
IDP教育集团传讯及客户关系经理Kim Dienhoff对大学排名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全球大学排名已经成为学生和家长选校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大学排名权威且实用,不仅仅因为其降低了大学海量信息的复杂程度,还因为和排名一起提供给学生的更多信息。”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创新与进程评估负责人Dirk Van Damme评论说:“学术卓越正逐渐从20世纪的中心转移。英美大学将继续占据世界顶级大学的榜首,但他们整体在前200榜单上的位次将有所损失。”
英国大学与科技部部长David Willetts分析:“2012-13年Time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英国不仅在奥运会上力压群雄,我们在大学教育领域也保持着世界一流的位置…但我们不能自满,尤其是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大学进步很快。原地踏步或进步很慢的国家会失去其在国际评比中的位置,因为其他国家正在加倍努力,给与高等教育更多的投入以提高其研究能力。” 其中北京大学上升一位,至第45名,清华大学攀升两名,位列第50名。“这两所大学排名均有所上升,”《泰晤士高等教育》编辑菲尔·贝蒂说,“两校都是中国一流大学,吸引着全球范围内的优秀学生,并鼓舞着其他国家高校的发展。”
另外3所中国内地大学进入了前300,分别是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位列第300到400名。根据这项排名,进入世界前400的中国内地大学总数达到10所。
香港大学排名跌至第43名。不过香港科技大学(第57名)和香港中文大学(并列第109名)都取得了进步。台湾大学排名从134降到第142。

7. 泰晤士英国大学排名
牛津大学12年磨一剑,排名第一名,击败剑桥与圣安德鲁斯,终于获得了Times英国大学老大哥的位置;去年榜首的圣安德鲁斯大学今年第二年,下降一名,但本次依旧超越剑桥大学;剑桥大学保持第三名不变。

Times是英国本土三大排名之一,也是英国本土认可度比较高的排名。相较于QS这种世界大学综合排名,《泰晤士报》发布的英国大学排名更能反映出在英国本地人心目中各高校的排名情况,因此该排名会与其他世界大学综合排名榜单的顺序有所出入。
《泰晤士报》一直以来都是权威指南之一,对留学生择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8. 泰晤士报(2012至2013)世界大学排名台湾上榜有多少
以下转载台湾当地新闻报导:
世界大学排名 我7校进前400大
2012/10/05
【联合报╱记者沈育如/台北报导】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公布2012-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The Times Higher
E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台湾共7所大学进入前4百大。但除了台大进
步20名、成大新进榜外,清大、交大、中山、台科大、中大排名均退步。
台湾入榜7所大学中,台大排名最佳,今年排名134,较去年提升20名;其他进前4百大学
校,还包括清大(第226名)、交大(第252名)、中山(第319名)、成大(第321名)、
台科大(第353名)、中大(第377名)。
今年世界大学排行榜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连庄夺冠,英国牛津大学窜升两名,与美国史丹
佛大学并列第二,第四名到第十名分别为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
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柏克莱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
亚洲大学部分,日本东京大学表现最优,从去年第30名跃升到第27名,其次是新加坡大学排名第29名、香港大学排名35。
大陆政府投资高教,成效也在排名中显现,北京大学从去年第49名升到46名,清华大学更
进步19名,从71名升到52名,其他进入4百大的学校还包括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及浙江大学。
长期研究大学排行的台大图资系教授黄慕萱分析,今年清大等5校排名虽然退步,但总分
其实进步2到7分,但因近年来大陆、日本政府大力补助学校研究经费,研究成果突飞猛进
,反观台湾进步有限,排名就退步了。
台大研发长李芳仁表示,在教育部5年5百亿迈顶计画经费挹注下,台大在评比的「研究」
、「教学」与「论文被引用」3项目均有显著提升,目前「量」的指标进步空间已不多,
将朝向「质」的方向发展,例如教师升等制度中,便鼓励教授提出高被引论文。
成大首度挤入4百大,副校长蘇慧贞表示,成大积极发展产学合作,今年在「产学合作收入」指标拿了99.9高分,是入榜7校最高。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世界大学排行榜评比以「教学」(占分30%)、「国际声望」(
7.5%)、「产学合作收入」(2.5%)、「研究」(30%)与「论文被引用」(30%)5大
项指标评分,超过15000名学术专家受邀参与调查,连续9年针对世界各大学进行排名。
9.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原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简称THES,自1910年从泰晤士报的一个高等教育专栏开始,泰晤士高等教育现已是一所世界大学大数据分析的国际机构,是获奖无数的国际高教传媒,每日及时报道各国各领域的高教发展趋势和走向。
其发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与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公认的四大权威大学世界排名,但也因存在商业因素和偏向英语国家而受到批评。
该排名每年更新一次,以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国际化、产业收入等5个范畴共计13个指标,为全世界最好的1000余所大学(涉及近90个国家和地区)排列名次,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名之一 。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简介
创刊于1971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从2004年开始每年发布世界大学排名,以教学、研究、知识转化、国际视野等多项指标衡量大学综合实力,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名之一,颇受全球高教界关注。THE世界大学排名由泰晤士高等教育与科睿唯安合作推出。
10. 2012-2013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排名分析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于2012年10月3日发布2012-2013世界大学排行榜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蝉联榜首,英国牛津大学较2011年上升两位,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二,哈佛退居第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名次较2011年都有所提升。
榜单前10位,美国和英国大学分占7席和3席,美英两国分别有76所和31所大学进入榜单前200名。亚洲大学在排名中提升较快,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是日本东京大学,列第27位,较2011年提升3位。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29位,较2011年提升11位,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由124位提升至59位。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各有5所、4所和2所高校进入前200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留学生青睐的澳大利亚共有8所高校进入200强,其中墨尔本大学排名第28位。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位居第46和第52位,较2011年分别提升了3位和19位。中国香港的大学仍保持了200强中夺得4席的骄人成绩,是世界上顶尖大学密度最高的地区,其中香港大学位列第35,较2011年下滑一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副主编、负责世界大学排行榜编制工作的菲尔·贝蒂说,亚洲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巨大投入已经开始有回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