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在山东招生
A. 清华北大在山东招生人数2021
2021年清北在山东普通类招生计划140人,其中清华74人,北大66人。
2021年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如下:
清华大学:北京文理共190人。天津文理共38人。河北文理共40人。山西理科49人、文科2人。内蒙古理科31人、文科2人。辽宁文理共46人。吉林理科29人、文科2人。黑龙江理科34人、文科2人。上海文理共26人。江苏文理共40人。浙江文理共30人。安徽理科46人、文科2人。福建文理共51人。江西理科24人、文科4人。山东文理共74人。河南理科62人、文科2人。
湖北文理共60人。湖南文理共53人。广东文理共64人。广西理科38人、文科2人。海南文理共11人。重庆文理共21人。四川理科53人、文科3人。贵州理科31人、文科2人。云南理科25人、文科2人。西藏理科3人、文科2人。陕西理科42人、文科2人。甘肃理科26人、文科2人。青海理科13人、文科1人。宁夏理科13人、文科2人。新疆理科27人、文科2人。

在各省的招生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各省参加高考的人数
这是往年最常见的名额分配方法,各高校制定的招生政策,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比如高考大省,由于参加高考的人数较多,竞争较为激烈,所以各地名校就会投放更多的名额。
反之,如果是西藏、青海、甘肃等,本地的高考人数较少,竞争远没有那么激烈,名校投放的名额就会有限,这也是很符合现在的高考情况。
二、各省的经济以及教育水平
每所高校都希望能够招收到优秀的学生,希望能够提高本校的生源质量。因此,名校更为偏向于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因为这些地区的学生家庭条件不错,从小就能够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家长都是进行综合培养,所以综合能力更强。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上海、天津、江苏以及浙江等的录取人数都较多,而且录取的比例都不错。因为我们都很清楚,这些地区的学生素质很高。
以上内容参考:北大招生网-历年招生计划
B. 山东省2020年高考,688分能被清华北大录取吗
山东省2020年高考,688分能被清华北大录取。
成绩优异,高考平均每门课考试分数得达到总分90%以上;以高考总分750为例,清华、北大录取分数一般为670左右,不同省份、不同专业、文/理科的分数略有差异。
随着2020年高考成绩的公布,各省市的成绩也纷纷在网络曝光。今年的高考绝大多数省市依然采用的是全国卷,上海、北京、江苏、天津、浙江等省市独立命题,山东和海南今年采用的是新高考,其中山东采用的是新高考I卷。

下列人员不得报名高考: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2020年普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C. 北京大学山东录取分数线2021
北京大学2021年在山东省一段综合类的投档分数线为677分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D. 北大清华在山东招生名额是多少
2020年北大清华在山东招生名额各为37人。
山东省考试院普招处处长李春光通报了2020年高考录取情况:“强基计划”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基础学科专业招生。2020年“强基计划”在山东共录取265人,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录取37人。考生在山东提前批前由招生高校完成录取,不再参与山东各批次投档录取。
(4)北京大学在山东招生扩展阅读:
山东提前批各类别录取已经于2020年8月15日结束。提前批共录取了26542人,其中夏季高考普通类19453人,艺术类6540人,体育类158人;春季高考191人(技能拔尖人才);高水平运动员200人。
提前批录取的考生中包括综合评价招生2168人,省属公费师范生5000人,省属公费本科医学生1300人,省属公费农科生656人,市级政府委培师范生737人。今年共有7所院校有市级委培师范生招生计划,其中3个招生计划在提前批第2次志愿时完成,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考生在填报提前批第1次志愿时,选择了军校、公安、综合评价招生等其他类型。造成个别学校第1次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有剩余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