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自主招生2016
Ⅰ 有省物理竞赛二等奖可以报考哪些大学的自主招生
2016年自主招生可报名的学校蛮多的,自主招生录取后的考生与高考上线录取的考生一切待遇相同的哦。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与高考统招录取的考生没有区别~~
Ⅱ 华东师大的免费师范生的要求
一、华东师大的免费师范生的要求,是必须签定《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
二、《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规定: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十二条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及投档模式确定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20%,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5%。
第十三条 学校原则上认可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政策性加分。但根据教育部加分幅度不得大于20分的规定,对其加分值大于20分的,在录取时一律认作20分。
第十四条 普通类专业录取采用“专业级差”原则,专业级差分为2、1、1、0、0,在同分情况下,文科考生依次比较语文、外语高考分数,理科考生依次比较数学、外语高考分数;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录取采用“分数优先”原则,录取时不设级差分。
第十五条 专业调剂和退档时均不再征求考生意见。具体承诺如下:
1. 对不实行平行志愿的录取批次(除艺术体育类外),投档成绩高于学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只要专业服从调剂、且体检符合要求,都会被录取。
2. 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批次(除艺术体育类外),在学校投档分数线上且被投档的考生,只要专业服从调剂、且体检符合要求,都会被录取。
第十六条 外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对外语语种不作限制(鉴于学校各专业均有双语教学、相关课程使用英语教材的实际情况,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报考时慎重考虑)。
第十七条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按照投档成绩择优录取。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也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第十八条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特别需要指出:
1. 色弱考生下列专业不能录取:化学类、化学、心理学类、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
2. 色盲考生下列专业不能录取:除色弱不能录取专业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设计学类、地理科学;
3. 不能准确识别出红、黄、绿、蓝、紫任一色的考生下列专业不能录取:除色弱、色盲不能录取专业外,还包括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公共管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考生如有身体状况不适合从事教师职业的,建议慎重考虑是否报考师范专业。
第十九条 江苏省考生(含自主招生和高水平艺术团考生)报考我校普通类本科专业的资格要求是选测科目为2 B,必测科目为4 C 1合格;对选测科目每门成绩达到A+的,给予投档分加2分优惠进入专业录取;专业安排原则按第十四条执行。艺术体育类专业要求是7门必测科目D级不超过三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
第二十条 经学校考核认定获得2016年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和教育部公示备案后,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自主招生政策录取。
第二十一条 报考艺术类专业考生的录取方法按照学校公布的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二条 经学校考核合格获得高水平艺术团资格的考生,按照教育部有关高水平艺术团的录取政策和学校发给获得资格考生的书面通知书中公布的原则执行。
第二十三条 经学校考核合格并获得高水平运动队录取资格的考生,按照教育部有关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政策执行。
第二十四条 报考体育类专业的上海考生按公布的《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类专业招生简章(上海地区)》规定执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原则上以录取系统中显示的投档成绩为依据,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二十五条 填报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志愿的学生在录取后,必须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第二十六条 实行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入学后必须签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Ⅲ 2016年农村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有哪些
您好,华夏高考网为您解答,希望可以帮助您:

Ⅳ 2016年高考全国哪些高校有自主招生
1、2016年全国95所高校具备自主招生资格
北京(24所):北京大学(含北大医学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含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16年不招生)、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含保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16年不招生)、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6年不招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6年不招生)、北京工业大学(仅本市)
上海(9所):复旦大学(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含上海交大医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仅本市)
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仅本省)
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四川(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含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仅本省)
陕西(7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仅本省)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湖南(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仅本省)
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3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仅本省)
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3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2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2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含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仅本省)
甘肃(1所):兰州大学
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16年不招生)、黑龙江大学(仅本省)
河南(1所):郑州大学(仅本省)
广西(1所):广西大学(仅本省)
贵州(1所):贵州大学(仅本省)
云南(1所):云南大学(仅本省)
2、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作弊。
Ⅳ 2016年自主招生学校有哪些
您好,华夏高考网为您解答,2016年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90所高校已经公布,分别是:
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77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只在本省实行自主选拔录取院校(13所)
北京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Ⅵ 2016年大学自主招生有哪些学校
2016年自主招生院校名单汇总(共计90所)
地区 院校名称 院校名称 院校名称
北京(20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
上海(9所)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天津(2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安徽(2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3所)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2所)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5所)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重庆(3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陕西(7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辽宁(3所)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2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3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