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第二版上册马文蔚答案
❶ 请问大学物理达人,物理学上册(马文尉版)1-14题下面这个式子从数学积分的角度看是如何得到的
原仿山悉式==
-- 1 d(Bv--A)
----积分---------- ==积备乎分唯橡 t
B Bv---A
ln|Bv---A| == ---Bt
积分
Bv == e^(--Bt)+A
v==A/B+ e^(--Bt)/A
❷ 谁有,大学物理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二版,熊天信pdf
一、大学物理学
大学物理(新版)(上册)、吴百诗 科学出版社、2001
大学物理(新版)(下册)、吴百诗 科学出版社、2001
大学物理学、余虹、科学出版社、2001
基础物理学(上册)、陆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基础物理学(下册)、陆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大学物理学、卢德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物理学(上册)(第四版)、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物理学(中册)(第四版)、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物理学(下册)(第四版)、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大学物理(上册)、陈宜生、李增智、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物理学(上册)(第三版)、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物理学(中册)(第三版)、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物理学(下册)(第三版)、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物理学、李乃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物理学(成教工版、高职高专)(第2版)、宋士贤、郭晓枫、刘云龙、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一册)、曹茂盛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二册)、曹茂盛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三册)、曹茂盛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物理学简明教程(第四册)、曹茂盛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普通物理学辅导与答疑?力学与热学、清华大学基础物理教研组、北京出版社 、1996
普通物理学辅导与答疑?电磁学、清华大学基础物理教研组、北京出版社、1996
普通物理学辅导与答疑?振动、波动、波动光学与量子物理、清华大学基础物理教研组、北京出版社、1998
物理学(第三版)(上册)、严导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物理学(第三版)(下册)、严导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大学物理(下册)、陈宜生、李增智、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物理学、张立升等、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
简明大学物理、张丹海、洪小达、科学出版社、1998
普通物理学1(第五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普通物理学2(第五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普通物理学3(第五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普通物理学?力学(第二版)、梁绍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普通物理学?热学(第二版)、梁绍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普通物理学?光学(第二版)、梁绍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普通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基础(第二版)、梁绍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大学物理(理论核心部分)守恒定律,热现象,李椿,夏学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大学物理(理论核心部分)电磁场,李椿,夏学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大学物理(理论核心部分)波动,波和粒子,狭义相对论,热现象,李椿,夏学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大学物理(当代物理前沿专题部分)蔡枢,吴铭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二、理论物理学
新概念物理学??力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学出版社、1995
新概念物理学??热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学出版社、1998
新概念物理学??量子物理、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学出版社、2002
大学物理学?力学(第2版)、张三慧、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力学、程稼夫、科学出版社、2000
热学、张玉民、科学出版社、2000
电磁学、张玉民、戚伯云、科学出版社、2000
原子物理学(三版)、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量子力学(三版)卷I、曾谨言、科学出版社、2002
量子力学(三版)卷II、曾谨言、科学出版社、2002
三、习题集
大学基础物理习题精解、金仲辉、科学出版社、2002
电磁学千题解、张之翔、科学出版社、2002
物理学难题集萃(增订本)、舒幼生、胡望雨、陈秉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物理学练习题与大作业详解(成教工版、高职高专)(第2版)、郭晓枫、于明章、张明影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物理学学习指导(成教工版、高职高专)、张松年、陈庆东、李宏昌、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大学物理学习题讨论课指导(上册)、沈慧君、王虎株、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大学物理学习题讨论课指导(下册)、沈慧君、王虎株、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庞兆芳、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物理学纲要与自学指导、刘云龙、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上册)、杨振威等、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册)、杨振威等、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大学物理学习题集、河北工业大学物理教研室、1999
大学物理补充教材和练习题(上册)、河北工业大学物理教研室、1999
大学物理练习题(下册)、河北工业大学物理教研室、1998
四、外文书
University Physics, Dexin Lu, CHEP, Springer,1999
Matrix Optics, Shaoming Wang, Daomu Zhao, CHEP, Springer,2000
五、实验书籍
物理学实验教学导引(成教工版、高职高专)、李寿岭、宋青、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普通物理演示实验、王秉超、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六、科普类
应用核物理、杨福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晶态面面观——漫谈凝聚态物质之一、冯端、冯步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放眼晶态之外——漫谈凝聚态物质之二、冯端、冯步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生活中的物理学、何定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趣味力学、腾静清(日)、科学出版社、2001
趣味力学新编、黄钟、范德顺、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
物理学史、郭弈玲、清华大学、2002
文明之源-物理学、吴翔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探秘物理思维、李文库、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
上帝与新物理学、保罗?戴维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第二版),马文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❸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马文蔚主编
大学学习资料免费下载网络
其他公共课程论坛标题:
的物理教程(Mawen伟)答回案
BR />(两联)
有很多的相关信答息如下:
各种版本的教科书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医院学校专业课程医学真题复习资料
考研数据(教科书/真题/课件/笔记/讲义/视频)
.....
积分下载
阿尔法
Alpha
❹ 大学物理第二版上册梁志强版课后答案
第一题:

(4)大学物理第二版上册马文蔚答案扩展阅读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质点的知识点:
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或形状的点,是物理学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而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近似地把该物体看作是一个只具有质量而其体积、形状可以忽略不计的理想物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具有一定质量而不计大小尺寸的物体。物体本身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大小尺寸,但是,若某物体的大小尺寸同它到其他物体的距离相比,或同其他物体的大小尺寸相比是很小的,则该物体便可近似地看作是一个质点。例如行星的大小尺寸比行星间的距离小很多,行星便可视为质点-因为不计大小尺寸,所以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只考虑其线运动。
由于质点无大小可言,作用在质点上的许多外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另一方面,研究质点的运动,可以不考虑它的自旋运动。
任何物体可分割为许多质点,物体的各种复杂运动可看成许多质点运动的组合。因此,研究一个质点的运动是掌握各种物体形形色色运动的入门。牛顿第二定律是适合于一个质点的运动规律的。有了这个定律,再配合牛顿第三定律,就构成了研究有限大小的物体的手段。所以“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对象。
❺ 求这本大学物理教程的答案
篇一: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8
8-1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过程时吸热700 J,则经历acbda过程时,吸热为 ( ) (A) – 700 J (B) 500 J (C)- 500 J (D) -1 200 J
分析与解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是状态量,因此对图示循环过程acbda,内能增量ΔE=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ΔE+W,得Qacbda=W= Wacb+ Wbd+Wda,其中bd过程为等体过程,不作功,即Wbd=0;da为等压过程,由pV图可知,Wda= - 1 200 J. 这里关键是要求出Wacb,而对acb过程,由图可知a、b两点温度相同,即系统内能相同.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Wacb=Qacb-ΔE=Qacb=700 J,由此可知Qacbda= Wacb+Wbd+Wda=- 500 J. 故选(C)
题 8-1 图
8-2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B,且它们的压强相等,即pA=pB,请问在状态A和状态B之间,气体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必然( )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题 8-2 图
分析与解 由p-V图可知,pAVA<pBVB,即知TA<TB,则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必有EB>EA .即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内能必增加.而作功、热传递是过程量,将与具体过程有关.所以(A)、(C)、(D)不是必然结果,只有(B)正确.
8-3 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
❻ 谁有《大学物理》上册的课后答案
链接:https://pan..com/s/1b_qy_pJAfyHjiBlW6BqpUA

❼ 大学物理
本文由physics_lyu整理的马文蔚的物理学简明教程,为同学们复习所用,转发需注明。
体积单位是立方米,符号是 , 但是一般会用升(L), 1 = L
压强单位是帕斯卡,符号为Pa, 1Pa=.
热力学温度符号为T,单位为开尔文,单位符号为K.
摄氏温度符号为t,单位为摄氏度,符号为
如果物体A和B分别与处于确定状态的物体C处于热平衡状态,那么A和B之间也就处于热平衡.这就是 热力学第零定律 .又叫热平衡定律,它揭示出A、B、C三个处于热平衡中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宏观性质,这个共同的宏观性质就是 温度 .所以它也是建立温度概念的基本定律.
在气体动理论中,分子能量中含有速度(包括角速度)二次方项的数目叫做分子的自由度.
单分子自由度为3,刚性双原子分子自由度为5
依照玻耳兹曼统计可以得到: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分子任何一个自由度的平均能量都等,均为 kT/2 .这就是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或简称 能量均分定理 ,由能量均分定理,可以方便地求得自由度为 的分子的平均能量为 .
1 mol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1 mol理想气体的内能也可写成
由于我们讨论的是分子数目是摩尔数量级 ,因此我们经常用到的是, mol的理想气体内能为
我们把系统与誉盯外界之间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叫做 热量 .
内能是只跟初始和最终温度有关,跟过程无关,,因此不需要像功一样偏导或者积分.
上式表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使系统的内能增加,另一部分使系统对外界做功,这就是 热力学第一定律 .
它的微分表达式为
积分可得
由于体积 保持不变,因此 ,气体对外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的
设有 理想气体在等体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为 ,气体温度由T升高到 ,则气体的热容为
则 ,所以 , 在第四节我们知道对于1mol的理想气体,
所以
等压过程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因此元功可以用 来求得,同时我们可以带入热力学第一定律
求积分可得
我们定义1mol理想气体的热容为吸收的热量dQ和其升高的温度dT的比值
将 代入得
对于1mol气体而言,由 ,由于R是常数等压条件下P是常数两边取微分可得 ,所以上式为
由于 ,所以
与 的比值 等于
等温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 ,由于 可袭卖知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设气体由 变为 ,气体做的功为
由气体物态方程 ,上式为
由于气体物态方程 ,上式也可以写成
在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时,与外界没有能量传递的过程叫做绝热过程.即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则
绝热过程符合方程
为 绝热方程
热机效率为
W为对外做的功,它等于吸收的热量 减去放出的热量
制冷机制冷系数为
为了找到热机效率的理论极限,法国工程师提出了卡诺循环,如图所示,卡诺循环由AB,CD两个等温过程,和BC,DA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卡诺热机效率为
根据绝热方程和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可得
则卡诺热机效率为
不可能制造出这样一-种循环工作的热机,它只使单一热源冷却来做功,而不放出热量给其他物体,或者说不使外界发生任何变化这个规律就是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 .
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自动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外界的变拍虚逗化.这就是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 .
两个点电荷 和 ,由电荷 指向电荷 的矢量用 表示,那么,电荷 受到电荷 的作用力 为
其中
点电荷系所激发的电场中某点处的电场强度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对该点所激起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就是 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其数学表达式为
对于带电体 ,面带电体 ,线带电体
电场线定义:
我们把通过电场中某一个面的电场线数叫做通过这个面的 电场强度通量 ,用符号 表示.
如果曲面是闭合曲面,则公式中曲面积分换成闭合曲面积分,
一般来说,通过闭合曲面的电场线,有些是“穿进”的,有些是“穿出”的,这也就是说,通过曲面上各个面积元的电场强度通量 有正、有负,为此规定:曲面上某点的法线矢量的方向是垂直指向曲面外侧的.依照这个规定,如图所示,在曲面的A处,电场线从外穿进曲面里,θ>90°, 所以 为负;在B处,电场线从曲面里向外穿出,θ<90°,所以为正 ;而在C处,电场线与曲面相切,θ=90°,所以 为零.
电荷在闭合曲面里,电场线可以只有穿出,如果电荷都在闭合曲面外面,有进有出,通量为零.
对于点电荷系激发的电场
根据功的公式可知,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跟路径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由于电场力做功只跟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位置有关,因此电场前度 沿闭合路径的积分为零.这叫做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
两个能够带有等值异号电荷的导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电介质所组成的系统,叫做电容器.导体称为极板或电极.当两极板A、B之,间的电势差为U时,两极板所带的电荷分别为+Q和-Q.电容器极板上电荷Q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定义为电容器的电容C,即
电容器并联
电容器串联
电能大小为
电流 I等于通过截面S的电荷随时间的变化率.单位为安培,符号为A,
为了细致地描述导体内各点电流分布的情况,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一 电流密度 矢量 j ,电流密度的方向和大小规定如下:导体中任意一点电流密度 j 的方向为该点正电荷的运动方向; j 的大小等于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该点附近垂直于正电荷运动方向的单位面积的电荷.
为了表述不同电源转化能量的能力,人们引入了电动势这一物理量.我们定义单位正电荷绕闭合回路一周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为电源的电动势。如以E表示非静电电场强度,W为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表示电源电动势,那么由上述电动势的定义,有
磁感强度B的单位为特斯拉,符号为T
接近1T数量级的磁感强度会对人体产生坏的影响.医用核磁共振磁感强度在0.3-3T之间.地球表面磁场在 T数量级.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表达式为
则
通过任一闭合曲面的磁通量 必等于零,即
注意和电场的高斯定理区别,电场强度通量不一定为零,磁场通量必为零,这是因为磁场是无源场,磁场线有进必有出导致的.而电场线是有源场(源是电子),所以电场线可以只出不进.
磁通量 的单位为韦伯,符号为Wb
磁场对电流元 作用的力,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元的大小、电流元所在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以及电流元 和磁感强度 之间的夹角φ的正弦之乘积,这个规律叫做安培定律.用矢量式表示,即为
上式表明,在恒定磁场中,磁感强度B沿闭合路径的线积分,等于此闭合路
径所包围的电流与真空磁导率的乘积.
在真空的稳恒磁场中,磁感强度B沿任一闭合路径的积分(即B的环流)的值,等于 乘以该闭合路径所包围的各电流的代数和,即
这就是真空中磁场的环路定理,也称安培环路定理.
设在真空中某点的磁感强度为 ,放人磁介质后因磁介质被磁化而产生
的附加磁感强度为 ,则该点的磁感强度B应为 和 的矢量和,即
电磁感应定律 可表述为:当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不论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回路中都会建立起感应电动势,且此感应电动势正比于磁通量对时间变化率的负值,即
当穿过闭合导线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回路中就会有感应流,此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自己的磁场穿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去抵偿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改变.或者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闭合的导线回路中所出现的感应电流,总是使它自己所激发的磁场反抗任何引发电磁感应的原因(反抗相对运动、磁场变化或线圈变形等).这个规律叫做 楞次定律 .
洛伦兹力导致电子集聚导体两端,产生电场力,电场力逐渐增大,直至电场力等于洛伦兹力,达到平衡
得到
因此产生电动势
即 动生电动势 .
变化的磁场产生感生电场,感生电场形成 感生电动势 .
磁通量等于
其中 L 为比例系数,叫做自感,与回落的形状,大小以及周围介质的磁导率有关.
得到自感电动势
M 为互感,与圈的形状、大小、匝数、相对位置以及周围的磁介质的磁导率有关.
对于自感为 L 的线圈,当电流为 I ,磁场能量为
任意磁场的能量密度为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在遇到两种均匀介质的分界面时,一般会同时产生 反射 和 折射 现象,人们把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光称为 反射光 ,把进人另一介质按另一波速沿另一方向传播的光称为 折射光 (Fig. 8.1).图中, 分别是 入射角 、 反射角 和 折射角 .
实验发现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在一平面,同时,入射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的法线一侧,反射光和折射光在另一侧.
光从一种均匀介质1入射到另一均匀介质2表面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 这就是 光的反射定律 .
实验还发现,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为一个与介质和波长有关的常数
即
这个常数 称为 介质2相对于介质1的相对折射率 .
任一介质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称为该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 折射率n ,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与在该介质中的速度 ,即 ,所以8.1式也可以写成
8.2式又可以写作
这就是 光的折射定律 .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 如果 ,则 ,同时i不能大于 ,因此当 等于 时, ,如果 ,根据8.3式 将会 ,因此就不会有折射光,光全部被反射会 的介质,这种现象叫做 全反射 .
平面镜得到一个大小不变的虚像
由 , ,我们可得
因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光源距离水面的高度不同.
主光轴是指球面对称轴.
我们在这讨论的都是近轴光线.
平行近轴光线反射经过焦点,折射也会经过焦点
经过焦点的入射光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p为物距,p'为像距,f为焦距即 ,则
这就是 球面镜的反射成像公式 .
这就是 球面镜的折射成像公式 ,其中 分别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
横向放大率 为
这是 薄透镜成像公式 .
横向放大率为
折射率n与几何路程L的乘积叫做 光程 ,两个光路的光程差用 表示
当光程差满足
时,屏幕上为明纹中心,
当光程差满足
时,屏幕上为暗纹中心,
这是光程差的干涉条件
双缝的距离d,双缝与屏幕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
对于次实验在空气中n=1,光程差
当d'远大于x时, ,则
带入明纹(暗纹)中心条件,得屏幕上位置为
是各级明纹中心
是各级暗纹中心
相邻明纹(或者暗纹)之间的距离为
相位差与光程差之间的关系
理论和实验表明,光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的反射光的相位与入射光相位差 ,带入上式可得光程差 为 半个波长,因此称为半波损失.
薄膜干涉的光程差为
当光垂直入射到薄膜是,即入射角 时,
劈尖厚度为d,折射率为n,则劈尖上下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带入干涉条件可得相邻明纹(暗纹)的劈尖厚度差
式中 为光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的波长
光波波长为 ,在厚度为d处,两相干波的光程差为
干涉条纹半径为r
由图可得
当 ,可以略去 ,并将牛顿环光程差的公式带入得
由干涉条件可知
明环半径为
暗环半径为 k=0,1,2,..$
衍射最大光程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