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校区院系
㈠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院系专业
公共管理系
成立于1999年的公共管理系,紧紧围绕学院“德高志远、厚学强术”的办学理念,在教学、科研、学科学位点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四个方面,努力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以学科发展引领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支撑学科发展,将校内外的人才培养和干部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成绩斐然。其中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设立于1984年,招收行政管理民族干部班,为云南省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1998年该专业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1999年作为教育部试点的两所高校之一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
公共管理系现有行政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其中在本系招生的科学学位硕士点4个(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MPA公共管理硕士)。现有2个本科专业招生,即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其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教育部首批试办专业,是国家级一类特色重点建设专业、云南省省重点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是省级和校级重点专业。全系已形成了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有在校本科生29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5人,在校MPA学员467人。已毕业各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近500人。
公共管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为崔运武教授(博士、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2006),教育部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电子政务委员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学位委员会管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云南省优秀教师(2007),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奖(2002)、宝钢优秀教师奖(2003)、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9),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公共管理系第二任系主任为方盛举教授(法学博士、政治与公共管理出站博士后)。现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云南大学首届十大教学名师,伍达观杰出教师奖(2008)。
现任系主任邓崧教授(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出站博士后),知名电子政务专家,全国电子政务委员会理事,云南省政府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政治学系
政治学系成立于1924年,是云南大学建校之初最早的系之一,为目前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迄今为止已走过80余年的办学历程。政治学系于1925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学生。20世纪三十年代与四十年代著名学者林同济、朱驭欧、李德家曾先后担任政治学系系主任,著名教授张溪若、钱瑞升、王赣愚、潘大逵、龚祥瑞、陈复光等都曾执教于该系。20世纪五十年代经高校院系调整,政治学系并入西南政法学院。1961年云南政治学院并入云南大学,恢复设立政治学系,并开设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3个本科专业,共培养了11届本科生和4届工农兵学员。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政治学系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2个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云南大学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先后设立了经济系和法律系,部分教师从政治学系分离出去,政治学系仅存哲学1个本科专业。1984年,政治学系设立行政管理专业,开始招收行政管理民族干部专科班,这为云南省培养了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1998年该专业由专科升为本科。1989年政治学系更名为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下设公共关系、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1998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调整计划设立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2个本科专业。
回顾政治学系过去80余年的历史,那是历届师生的共同成长史、发展史和奋斗史,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学系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巨大进步,政治学学科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排名为全国第13位,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国内政治学研究的重镇之一,确立了民族政治学、边疆治理等研究的鲜明特色,可谓成绩斐然。
政治学系系主任周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学学科组评审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第四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政治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社会学系始创于1939年,吴文藻为首任系主任,费孝通等一批著名社会学家曾执教于本系。1941年费孝通接任系主任,第三任系主任为杨堃。50年代院系调整后于1954年停办,在这15年内,先辈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了云南民族问题的研究,开拓了中国社会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社会学系于1995年恢复,设立社会学本科专业。社会工作系建于1992年,1993年开始招生。2003年社会学系并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5年12月,云南大学作为省级改革试点单位进行校内机构调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所设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并入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成立了新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现系主任为钱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学建设和科学研究成绩斐然。以钱宁博士、教授为首的社会福利理论研究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的科研项目历年来成绩不菲。
情报与档案学系
云南大学情报与档案学系档案学专业(本科)始创办于1984年,当时属云南大学历史系。在此基础上,于1987年开设图书馆学本科专业,1988年单独建成云南大学档案学系。1993年档案学系增设情报学本科专业(后更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1997年云南大学档案学系并入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00年由档案学系更名为信息管理学系,下辖档案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200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信息管理学系从人文学院析出,独立建制为云南大学情报与档案学院,下设文秘与档案学系(设档案学本科专业)、信息管理学系(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文献信息管理系(设图书馆学本科专业)。2006年,情报与档案学院与原公共管理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公共管理学院,情报与档案学系为其下属四个系之一,目前该本科专业只设档案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同时招收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以及档案学博士研究生。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律法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概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机关事务、公共事务、人事、党务等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
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和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领导学、比较公共行政、行政法学、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理论与实验、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人事、公共事务、党务等管理工作或教学和研究工作。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政治学理论、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国际政治、信息技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金融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党政管理、行政管理、政策分析、电子政务、教学科研、内外宣传、办公文秘、公共关系等工作。
国际政治专业
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广泛的适应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政治学导论、政治学基础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理论和研究方法、比较政治制度、国际政治理论和研究方法、比较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公法、信息技术基础、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社会学专业
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文化人类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学史、经济社会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机构从事社会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与方法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思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高校或行政相关部门、非政府组织从事专业教学及学生工作或社区发展、管理和服务工作。
档案学专业
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基础、秘书工作实务、政务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人事档案与人力资源管理、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缩微影像与数字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资料信息中心)、办公厅(室)、图书馆、情报机构、史志部门从事档案管理与信息服务、文献信息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文秘、办公自动化、编史修志等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下设信息管理学和图书馆学两个方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学方向: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信息分析与研究、信息安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信息机构及IT行业从事信息管理、信息咨询、情报服务、信息系统构建及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办公自动化等工作。
图书馆学方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组织、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库原理、数字资源加工处理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献研究基础、目录学出版编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国家各级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机构从事图书馆管理与技术、情报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决策咨询、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文秘和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㈡ 云南大学都有哪些院系搬到呈贡新校区了
现在本部还有的教学单位如下:研究生部、成教院、留学生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其他的学回院本科都在答新校区了。
在云大网站主页可以查到各院系和行政单位的电话(链接http://www.ynu.e.cn/manage/search.php?mode=phone&key=),但是那些号码都是本部的,新校区那边就不知道了,云大网站上边的信息更新很慢的说。
㈢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系设置
英语语言文学系
英语语言文学系成立于1942年,已有63年办学历史。我系本科专业教育着眼于培养既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又有较宽泛的文化知识结构的英语复合型人才。英语系人才培养分为三个方向:文学与文化方向,语言与翻译方向,商务英语方向。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的高层次英语专业人才。
就业情况
英语系每年均有毕业生60人以上,平均就业率超过93%,未就业的同学有的是准备第二年考研究生或准备出国留学。
西欧语言文学系
西语系现有两个语种:法语和德语。法语专业创建于1972年,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多年来为国家和本地区培养出众多的法语专业人才。
东方语言文学系
东语系(东方语言文学系)现有日本语专业。
日语专业是我国西南地区培养高级日语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现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单位。 语言基础课 专业课 基础英语 文学文化方向 语言与翻译方向 商务英语方向 中级英语 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英国概况) 英语口译 经贸英语 高级英语 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美国概况) 英汉互译 商务翻译 英语语音实践 美国文学 语言学 商务口语 英语口语 英国文学 论文写作 商务阅读 英语阅读 跨文化交际 文体学 商务写作 英语视听 英诗赏析 英语演讲 跨文化商务沟通 英语语法 美国电影赏析 英语报刊选读 人际沟通与谈判 英语写作 英语小说欣赏 高级英语读写 外台选听 语言基础课 专业课 基础英语 文学文化方向 语言与翻译方向 商务英语方向 中级英语 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英国概况) 英语口译 经贸英语 高级英语 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美国概况) 英汉互译 商务翻译 英语语音实践 美国文学 语言学 商务口语 英语口语 英国文学 论文写作 商务阅读 英语阅读 跨文化交际 文体学 商务写作 英语视听 英诗赏析 英语演讲 跨文化商务沟通 英语语法 美国电影赏析 英语报刊选读 人际沟通与谈判 英语写作 英语小说欣赏 高级英语读写 外台选听

㈣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的院系专业
通信工程系
早在1981年成立信息与电子科学系时,设立了通信教研室,1992年设置通信工程专业,并与1993年开始招收学生。1998年成立信息学院后,随信息与电子科学系并入信息学院,并成立了通信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是赵东风教授。现有“通信工程”省级重点本科专业,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授权点。
通信工程系坚持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显著,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通信工程系现有研究生近100人,本科学生除一年级未分专业由学院统一管理外,大二到大四3个年级学生共240余人,其中武警国防生150人。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社会和军队急需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我系毕业生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本单位的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
通信工程系在重视传统教学的同时,坚持教学改革,加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实践教学,突出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除学院的公共基础实验室外,建有“通信基础实验室”、“通信系统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负责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和专业课程实验。通信系还建有5个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另外,系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国际大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自2000年以来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杯”竞赛获奖,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级奖多项,并获得200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项。
实验教学中心
云南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学科及重点专业,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承担了全校本科相关专业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教学。
目前,“中心”实验室使用面积为3183平方米,主要设备台套数2770,设备总价值1980万元。实验教学由专职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共有在编专职实验人员41人:其中高职25人、实验师(讲师)12人、技术人员4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学位18人,在职攻读博士2人。
“中心”已开出近43门本科实验教学课程,约320多项实验;6门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约18项实验。学科范围覆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
云南大学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简称信电系)始建于1958年(时为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下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于2000年列为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动手能力,能在电子、通信、计算机、控制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公共计算机教学部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云南大学自1999年始,明确了负责全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机构,成立了云南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部,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多年来我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进行了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近年来编著出版教材十余部,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三部。2002年,公共计算机教学部教学成果“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我部现有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4人,助教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学士4人。
公共计算机教学部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期末考试全校统考,针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特点,布置上机实习大作业,计入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上课为大屏幕投影教室和多媒体操作演示,教学中强调“精讲多练”,授课信息量大,学生受益面广,效率高,操作演示生动直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㈤ 云南大学有哪些学院 请分别列举出来
人文学院
共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历史学、哲学、广告学、世界历史、民族学等8个本科专业。
经济学院
学院现设有经济系、会计系、对外经济贸易系、财税金融系4个系。有经济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国际商务6个本科专业。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酒店管理系、财务管理系和电子商务系五个系。现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
公共管理学院
现设有分属法学、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情报与档案学4个系;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图书馆学等12个本科专业。
法学院
法学院下设3个系;法学、禁毒学2个本科专业。
外语学院
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系、西欧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学院目前设有英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4个本科专业。
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下设美术、音乐、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数码媒体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6个系;4个本科专业(美术学、音乐学、绘画、艺术设计)。
物理科学技术学院
物理科学技术学院有物理和材料2个系;下设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理专业”(简称数理基地班),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5个本科专业。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下设数学系、统计系和公共数学教研部;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下设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区域与资源规划、地理信息科学4个系;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4个本科专业。
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设有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工程管理、景观建筑设计等4个本科专业。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电子工程系4个系及1个实验中心和1个新技术研究所;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通信工程(省级重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
软件学院
设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3个本科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下设生物学系、生物技术系、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系,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环境科学等4个本科专业。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前学院下设化学系、应用化学系、食品与制药工程系。有化学、应用化学(省级重点专业)、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
体育教学研究部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学院设有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汉语言文学、市场营销教育、财务会计教育等4个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武警国防班)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