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科答案
❶ 求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好的话追加分
. 思考题思路提示
现代文
你怎样评价“人定胜天”一类的口号?
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夸张的一面。后者不加以矫正,就是季羡林文中所批判的情况。季文较多地是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的一面,陈文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家族宗法的一面。 因为都不是专题论文,所以各自强调不同,引申出的看法也有区别。
2. 怎样看演讲中的幽默与噱头的区别?
噱头往往是外加的,内容是浅薄、哗众取宠的。幽默是内容本身的有机组成,是深化、生动化的手段,是包含着智慧的,给人以启示的。
3. 天才是否注定要有悲剧命运?遭遇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在社会方面还是在自身?
天才的命运当然注定不是悲剧,但悲剧的情况较多也是事实。原因两方面都有:自身性格的偏执和社会的缺少宽容与理解
1. 概括与分析本文中“我”的矛盾心理。
父亲喜爱女儿,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却又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作“假想敌”。
2. 举例说明本文中作者对人生况味的细致体察。
作者关注和叙写他人的举止言笑,如小女儿的天真未凿,女儿们对男友照片的“供奉”,“假想敌”来访时与女儿的亲密状,吃饭时的哑剧等等,均是对人情事态的生动再现。
3. 本文作者的幽默风趣表现在哪些地方?
妙喻连篇,抓住题目中“敌”之一义,时时扣紧题旨,屡屡用军事上的术语与事物,暗喻父亲与候选女婿对女儿的争夺战,描写“敌”之情状与“我”之心态。
4. 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巧用比喻,善用典故,机智幽默,富书卷气 。
. 分析本文的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蕴。
“女孩子的花”即传说中由名叫百叶的女子变化而来的重瓣水仙花——百叶水仙是本文的中心意象。这一意象蕴涵着复杂的象征意义,作者赋予它以女孩子的性格、美丽和命运,她就成了青春女性的象征。重瓣水仙的灿烂开放、散发芬芳,美丽而短暂的花期,受到冷落的不幸和“刀一样”的性格,在此都是青春女性之绚烂生命、人生际遇、悲剧命运、纯真性情的写照。反过来说,作者把年轻女子的性格、情感赋予水仙花,水仙花成了作者抒发对女孩子人生境遇感喟的载体。
3. “女孩子的花,刀一样的花”有何寓意?
当她们感知最亲近的人也“不爱我们了”时,就有了“刀一样”的举动:决绝地自尽赴死,由此对世人宣告:绝不能做伤害女孩子的事。其寓意大概是对这个世界漠视女性特殊人生和对女性自身命运、处境的抗争,也还可以说是对女性的自我发现、对一种女性精神的期许。
. 请根据本文的描写,概括一下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一肚子学问,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痴迷的程度;对生活充满兴趣和热爱,不矜细行,不惧物议,任性洒脱,认真、机智、幽默和从容不迫,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心机,少俗虑;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学生、对友人,具有深厚情感。
2. 本文中间叉出一笔,写金岳霖的一位学生王浩,你认为这种写法好吗?是否成功?
这一笔看似闲篇,其实别有用心:借“好学生”王浩在课堂上受金先生特别器重和王后来的成就,显示了金先生在治学上的平等精神和他学术的影响
3. 本文在口语和文言词语的使用上有怎样的特点?试加分析。
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例证,分析其特点。
口语朴素而富有表现力,偶尔穿插文言词语,俗雅相彰,臻于化境。
1. 本文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宗旨?
发表学校师生的研究成果,以尽学术贡献之责任;刊载各学科学说,破除学生固守专业、抱残守缺的旧习;发表各家各派的见解,消除校外学者的怀疑。
2. 本文结合办刊宗旨的说明,阐明了哪些大学理念?
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机关,这种研究,既非单纯输入欧化,也非一味保存国粹,而要用科学方法揭示传统学术的真相,在近代学术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大学学生不应以获取毕业证书为目的,应于专精之余,旁涉各种有关学科的学理,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而避免偏狭;大学是包容古今中外不同学术派别、典籍、思想,广泛延揽各家各派学者研治学术的机关,应循思想自由原则,行兼容并收主义。
3. 在作者看来,所谓“大学”的内涵是什么?
“所谓大学者……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行“兼容并收之主义。”
4. 反复阅读本文,体会其文风,并分析一下这种文风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格精神。
体现了作者诚恳、宽厚、温润、恬淡、坚定、从容等人格精神。
1.本文为何要详述联大之始末?其叙事有何特点?
碑文文体要求以叙事为主,而这样一个纪念性的建筑,也必须使后来者明其始末;其叙事繁简相宜,虚实结合,简洁而有法度。
2. 本文中所说“可纪念者盖有四焉”,都是从哪些角度着眼的?
其一、其二均着眼于历史,由联大看到国家命运于此翻开新的一页,为本国史所仅有;其三、其四则着眼于三校树立的榜样意义:合作无间,力行学术自由而有所坚守。
3. 你觉得如果纯用白话文或纯用文言古体,效果会怎样?
碑之为文,不宜过于浅白;但另一方面,时代变迁,又不宜过于古奥。本文在这方面尺度把握甚好。以浅近文言体写成,骈散相间,文采斐然。
1.何谓“通人”?就你所研学的学科,举出三两位学者来例证之。
不但在专业以外,注意全局,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而且是生活上的“全人”、学问上的“通人”,眼光远大。
举例时应以本国学者为主。
2. 学术上的“通人”与生活上的“全人”是怎样的关系?如何不害“精神偏枯病”?
前者指在所学专业以外,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后者指借“旁门”(主要是人文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和精神,求得彻底的智慧,滋养自己的身心,养成远大的眼光,优雅的品格、风趣、嗜好,以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如此即可避免此病。
3. 就你个人来说,如何摆脱专业课程的局限,“去领略一下全部天空的伟大”?
各人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但其精神是共同的;在所学专业以外,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对一门精通一切,对其他各门略知梗概,仍当是学者的最高理想。
古代文
1. 关于王羲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他的事迹或传说?
墨池,入木三分,黄庭换鹅,等等。
2. 找出文章中至今仍有活力的成语、词组。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茂林修竹、放浪形骸等。
四、思考提示
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1. 本文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表现内心矛盾,你认为这种方式与直抒胸臆相比,优点在哪里?
更加形象生动,对比更加鲜明。
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哪篇是自设问答的?
如枚乘《七发》/司马相如《长林赋》
. 分析“吾辈”看月与他人有何不同,表现了怎样的审美情趣,从中可看出张岱小品文的哪些特点?
一喜喧嚣,一喜清幽,故而是两种境界,两种天地,两种情感。从中可看出作者文人情趣的流露,以及其小品清新空灵、率性任真的文风。
2. 比较袁宏道的《虎丘记》与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两篇同写望月之夜,不过彼此之内容及感慨有同有异,试加以分析、讨论。
袁宏道的《虎丘记》所写的是中秋月夜,主要笔墨倾注在叙写游虎丘的游人身上,作者的感慨,在于做官的身份,使他与游人之乐隔绝开来;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亦主要写游湖之人,但对游人持嘲笑态度,意在凸显“吾辈”的清雅。
1. 在写到曾晳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关于弹瑟的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这样写的意图和效果是什么?
意图在于将曾晳的性格与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对比,将读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他的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曾晳洒脱放达的人格特征,并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作了铺垫。
1. 在描述百姓对齐王好乐和田猎的两种不同反应时,孟子使用了同中有异的重章叠句的手法,这种写法的意图何在?效果如何?
“今王鼓乐于此”至“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与下段“今王鼓乐于此”至“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两段,采用了类似诗歌的重章手法,即结构和语句大体一致,仅更换个别词句;且每段中也采用了类似诗歌的叠句手法。重章的效果是同时强化了两种现象之间相同与不同之处的对比,有很强的说服力;叠句则产生了积累性效果,增强了情绪的感染力。
2. 比较本文与《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思考二者的语言风格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侍坐”章平实自然、谈言微中,措辞简约而余味隽永;本文则富思辨性与逻辑性,有很浓厚的雄辩色彩。这种差异首先源自话语的对象、内容、场合及目的不同,也与孔子“恶佞”(《论语?先进》)而孟子“好辩”(《孟子?滕文公下》)的个性差异有关,时代精神与风气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1. 本文所使用的排比、蝉联句式,在逻辑上是否真的很严密?有没有可以置疑的地方?
并非真的很严密,其可置疑之处,是按照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似乎从格物、致知直到平天下的八条目之间,有严格的蕴涵关系或充足条件的关系,即有了前件,就必定会有后件。但是仔细推敲起来,这种关系并不能成立。因为假如真是这样,那么“格物”与“平天下”之间的各个阶段就都可以省略,一旦“物格”,便“天下平”了,而“格物”也就等于是“平天下”,因此应该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格物(或致知)为本”才对。但是从事实上来说,“格物”并不等于“平天下”,甚至也不等于“修身”。文章既然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那么很明白,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总括于“修身”之内,是其具体的项目,而不是“修身”的前一阶段或充足条件。作者使用这些排比蝉联句式,只是为了强调它们之间的有机关联,但却很容易造成误解。所以我们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不能按照今天的逻辑习惯去理解它们。
3. 道德的修养与知识的探求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一回事?能否统一起来?
二者并不是一回事,有知识未必就有道德,有道德也未必就有知识。知识的目的是求真,道德的目的是求善。求知靠的是知性,求善则不仅靠知性,还得靠意志,即要知而能行。
诗歌
1. 体会和描述诗人的心境。
因悼念而感到寂寞;对险境的坚忍和不屈;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对抗战胜利的期盼;镇静,坚守和自勉。
2. 试分析本诗的结构对比关系。
轻重,动静,人我,生死,多重对比关系,结构平衡而协调。
3. 本诗语言简单明白,请分析这种语言风格在新诗中的地位和价值。
本诗的语言朴素,洗练,明白如话,而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标志着新诗语言的成熟。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本篇中对李杨爱情有无批判、讽刺内容?如果有,请指出,并加以评论。
开卷“汉皇重色思倾国”以下,渲染玄宗得贵妃后纵欲、行乐,具批判讽刺意义。在文学思想上,作者主张文学反映社会,诗兼“美刺”。这决定了他对李、杨爱情持讽刺批判的态度,这一点在他的另一首描写杨贵妃的诗歌《胡旋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 长期以来,对本诗的理解众说纷纭,为什么?
形成理解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首先题材本身,作者的处理是介于历史和传说之间;其次,在情感态度上,作者的儒家思想观念与作为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之间存在着矛盾。所以,形成了作品内容在国家命运和个人爱情之间的内在张力。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试举例分析诗中的对句对表达效果的影响。
如颈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紫台”、“独留青冢”相对,动与静、生与死、风光与孤独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去国之恨,留葬异乡之哀怨,在这巨大的反差中表现出来。而“朔漠”与“黄昏”呼应,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也强化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诗人对战争的矛盾态度表现在哪些地方?结尾写“李将军”有何意味?
诗歌前半部慷慨出师、血战杀敌,体现了一种雄壮激昂的情感;后半部则又表现出一种“沙场征战苦”的哀婉沉重。两者之间形成矛盾。
李广是汉代名将,以善于打仗和治军著闻于历史,诗结尾写“李将军”,是借助对历史上名将的回忆,反衬当时将领的无能和腐败。
2. 列举诗中的对比。
如: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士兵的效命死节与将军的怙宠贪功;士兵的辛苦久战与将军的失职、纵情声色等。
你知道王国维所说的“三种境界”吗?你认为他的借用效果怎样?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引用时作“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王国维别裁名人词句,赋予新意,启发多多,已为学界所接受。
西文汉译
作品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蕴,体现在哪些方面?
爱国主义,民权诉求,宗教修辞,理性精神,人类情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文章中的相关内容
2. 本文多呼告句式,这与演讲者面对25万之众的听者有无关系?
有。这种修辞方式最宜面对听者众多的场合。
1. 本文基本的修辞手段是什么?
“反话正说”,即将那些批评性的、讽刺性的反向话语、意思,用一种一本正经、堂而皇之的方式说出来。
2. 本文有一个潜在的批判对象,是什么?
那些喜欢“忠告”他人的所谓“青年导师”。他们往往置社会恶俗乱象于不顾 ,把自己打扮成布道者,一味指指点点,教训他人,让青年这样那样,大唱道德高调。
3. 本文如此写来,显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无心借发布“忠告”来作青年的所谓“导师”。他讨厌假正经,更讨厌以势压人,所以通过反语来警醒青年,不要相信那些貌似庄严的“鸟导师”,而要洞察世事真相,保持自己的主见。
❷ 哪个高手能做个<大学文科数学练习题及答案详解>(概率之前的就可以了)
大学文科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12分)
1.我国数学家祖冲之是 南北朝 时期人,他在圆周率上的两个结果是 ①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②约率为 ,密率为 。
2.函数在一点有极限的充要条件是 函数在此点处的左权限,右极限存在且相等。
3.简言之,导数是 平均变化率 的极限,定积分是 积分和式 的极限。
4.使导数为零的点称为 驻点 。
5.函数y=f(x)在 上的拉格朗日中值公式为 = ( )
6.变上限定积分是 被积函数在定义区间上 的一个原函数。
二、选择题(12分)
从四个条件:①充分条件,②必要条件,③充要条件,④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中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下列各题的括号内:
1.导数为零是可导函数的取极值的( ② )
2.可导是连续的( ① )
3.连续是可积的( ① )
4.对于一元函数而言,可导是可微的( ③ )
5.有界是可积的( ② )
6.函数在一点处左右导数存在且相等是可导的( ③ )
三、简述求极限过程中的辩证法(7分)
答(1)反映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
设数列{ }以 为极限,在 无限增大的过程中, 是变量,则有写不尽的数 , , … 这反映了变量 无限变化的过程,而极限 则反映了 无限变化的结果.每一个 都不是 ,反映了变化过程与变化结果的对立的一面,使 转化为 ,反映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②因为{ }不可能全部写出来,所以采用 = 与有限数 之差的变化状态来研究,如果其差值趋于0,则数列 的极限为 .所以,极限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③每个 都是a的近似值,n越大近似的程度越好.无论n多大, 总是a的近似值.当n 时,近似值 就转化为精确值a,体现了近似与精确的对立统一.
(2)反映了量变质变的规律.
四、计算题(42分)
1.
解 = = (2x+1)
= 2x+ 1=-4+1=-3.
2.
解 = =
= =
=e2· = e2· = e2
3.
解 =
= = 1=-1
4.已知函数y= ,求 .
解 = =
= =
=- = .
5.已知 ,求 .
解 ,对等式两边取对数, 得
①
①等式两边对 取导数,有
=
∴ = +
∴ = + .
6. .
解 = =
= = .
五、奇函数 在区间 上的定积分等于多少?并证明之。(9分)
解 (1) 为奇函数时,在区间 上的定积分为零,即
=0
(2)证明 = + . (*)
其中 =-
令 ,则当 时,t=0,当 时,
∴ =- =
与积分符号无关
f(x)为奇函数
- - .
代入(*),得
= + =- + =0.
六、求抛物线 与直线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9分)
解 据题意画草图如右.
解联立方程组 ,得交点(-1,1),(2,4).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S= + -
= = - +4+2- = .
七、已知函数 ,在点 处连续,求 的值(9分).
解 ∵
∴ .
=
=
=
= .
∵函数 在点 处连续
∴ = = =
∴ .
一、填空(30分)
1、高斯是 18、19 世纪之交的 德 国伟大数学家.
2、若对 ,总存在 ,使得当 时, < 恒成立,则称函数 在点 连续。
3.函数 的定义域如右图所示。
4. 在D上可积的必要条件是 函数 在D上有界 .
5.若AB= ,则事件A与B 互斥 .
6.行列式 = 0 .
二、基本运算(32分)
1. ,求
解
=
2.已知D: 计算
解
= .
3.一批产品共有100件,其中正品90件,次品10件,从这批产品中任抽3件,求其中有次品的概率.
解法一 设A={有次品}, ={有 件次品}, =1,2,3.因而A= ,又因 两两互斥,所以由古典概率可知
P( )= P( )=
P( )=
由加法公式,得
P(A)=P(A1+ A2+ A3) = P(A1)+ P(A2)+ P(A3)
=0.24768+0.02505+0.00074=0.2735.
解法二 用逆概率公式计算
因为事情A的对立事件为 ={取出的三件产品全是正品},所以
P( )=
于是P(A)=1-P( )=1-0.7265=0.2735.
4.求由曲线 与 所围图形的面积.
解 画草图如右.解方程组
得交点(-3,-7),(1,1).
如图所示,投影到x轴上,可知所围图形为
D:-3≤x≤1,2x-1≤y≤2-x2.
所以所围图形的面积为:
= .
三、计算(30分)
1、 ,求 .
解 设 则z
=
2.求行列式的值
加到①②③列
(-1)×④列分别
解 原行列式
=x -2
=x
-
= =
3.计算二重积分:
,
其中D为由直线x=0,y=x和y=π所围成.
解 画草图,如右。将积分区域D投影到x轴上,用不等式表示D:
D:0≤x≤π,x≤y≤π.
∴
(*)
其中
代入(*)式,∴
4. ,求
解 令
四、用矩阵方法解线性方程组(8分)
解 对增广矩阵进行行初等变换
①行加到②行
①×(-2)行加到③行
①行与②行互换
②行与③行互换
(-1)×③行
(-4)×②行加
到③行
∴原方程组可化为
用回代法,自下而上求未知数,
∴方程组的解为
一、填空题(18分)
1、函数在一点有极限的充要条件是 左右导数存在且相等 。
2、使导数为零的点称为 驻点(稳定点) 。
3、简言之,导数是 平均变化率 的极限,定积分是 积分和式 的极限。
4、函数 在〔a,b〕上的拉格朗日中值公式为 。
5、我国数学家祖冲之是 南北朝 时期人。他在圆周率上的贡献是 (1)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2)约率为 ,密率为 .
6、变上限定积分是 被积函数 的一个原函数。
二、选择题(12分)
从四个条件:①充分条件,②必要条件,③充要条件,④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中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下列各题的括号内:
1、导数为零是可导函数取极值的( ② )。
2、可导是连续的( ① )。
3、连续是可积的( ① )。
4、对于一元函数而言,可导是可微的( ③ )。
5、有界是可积的( ② )。
6、函数在一点处左右导数存在且相等是可导的( ③ )。
三、计算题(42分)
1、
解
=
2、
解
=
=
=
3、已知 求
解 在y=(x+1)x+1两边取对数得lny=(x+1)ln(x+1),两边对x求导数得:
4、已知 ,求dy
解 dy=y′dx 下面求y′
y′=
5、
解
=
6、
解
=
四、求抛物线 与直线 所围图形的面积(12分)
解 ①先画出抛物线y=x2-1与直线y=x+2所围图形
②求抛物线y=x2与直线y=x+2的交点得:A(-1,1);B(2,4)
③求所围图形的面积S:
=
五、已知函数 在点 处连续,求A的值(8分)
解 ∵函数f(x)在x=0处连续
∴
而
∴
∴A=e.
六、简述求数列极限过程中的辩证法(8分)
答(1)反映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
设数列{ }以 为极限,在 无限增大的过程中, 是变量,则有写不尽的数 , , … 这反映了变量 无限变化的过程,而极限 则反映了 无限变化的结果.每一个 都不是 ,反映了变化过程与变化结果的对立的一面,使 转化为 ,反映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②因为{ }不可能全部写出来,所以采用 = 与有限数 之差的变化状态来研究,如果其差值趋于0,则数列 的极限为 .所以,极限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③每个 都是a的近似值,n越大近似的程度越好.无论n多大, 总是a的近似值.当n 时,近似值 就转化为精确值a,体现了近似与精确的对立统一.
(2)反映了量变质变的规律.
一、填空题(18分)
1、简言之,导数是 平均变化率 的极限,定积分是 积分和式 的极限。
2、使导数为零的点称为 驻点 。
3、对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是指 ①交换矩阵的两行;②用非零数乘矩阵某一行的每个元素;③用数乘矩阵某一行的每个元素后加到另一行的对应元素上.
4、设A、B均为n阶方陈,则(AB)′= 。
5、变上限定积分是 被积函数 的一个原函数。
6、D(aξ+b)= 。
二、选择题(12分)
从四个条件:①充分条件,②必要条件,③充要条件,④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中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下列各题的括号内:
1、 导数为零是可导函数取极值的( ② )
2、对于一元函数而言可导是连续的( ① )
3、连续是可积的( ① )
4、行列式|A|≠0,是矩阵A可逆的( ③ )
5、对于一元函数而言,可导是可微的( ③ )
6、系数行列式Δ≠0是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的( ① )
三、简述求导数过程中的辩证法(8分)
答(1)反映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
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近似值与精确值,在取极限之前是各自对立的矛盾,取极限的结果又使矛盾的双方统一起来.
(2)反映了量变质变的规律.
四、计算题(42分)
1、 已知函数y=lnsin( ),求y′
解
2、求极限
解
3、已知z= ,求
解
4、求不定积分
解
5、求不定积分
解 令 则 于是
=
=
6、已知 ,求
解
五、应用题(18分)
已知曲线 以及直线 围成一平面区域D,
1、 用定积分求D的面积
解 ①先画出曲线 ,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所围成的区域.
②求交点 .
③求所围面积S.
.
2、用二重积分求D的面积.
解 利用二重积分计算D的面积时,被积函数应为1.
六、设随机变量 具有概率密度(8分)
求(1)常数C
解 由 ,可知
即得 ,∴ .
(2)
解
(3)分布函数
解 分布函数为: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
∴
一、填空(15分)
1、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2、统计分为 描述性 统计和 推断性 统计两类。
3、统计推断的基本内容一是 参数估计 问题,二是 假设检验 问题。
4、对一于n阶方阵A,如果存在n阶方阵B,使得 AB=BA=E ,则A为可逆矩连,B称为A的逆矩阵,记作 。
5、写出函数 在点 关于x的偏导数的定义。
二、计算(20分)
1、求行列式的值
2×①行加
到②行
解 =0
2、已知, , 求
解 A+B= + =
AB= =
AT= =
3、已知 ,求
解 = , =
4、已知 ,求
解 令 .
∴
=
∴
=
∴ =
三、计算二重积分 ,其中D为由x轴,y轴和单位圆 在第一象限所围的区域(15分)
解 积分区域如右图所示
D:0≤x≤1,0≤y≤
= .
四、利用二重积分求由曲线 与直线 所围图形的面积(15分)
解 画单图,如右。积分区域D为
D:-2≤x≤1, ≤y≤
∴
五、某厂拟招工420人,参加招工考试人数为2100人,抽查结果表明考试的平均成绩为120分,标准差为10分,试求录取分数线(注: ), ).(15分)
由题设可知,这次考试成绩x~N(120,102)
解 设录取线为 ,作标准化变换:
(*)
则z~N(0,1)
被录取人数所占比率为P(z≥ )= =0.2
∴P(- <z< )=1-P(z≥ )=1-0.2=0.8
由题设 ,知 =0.84.
代入(*)式有0.84= ,
可求得录取分数线 为:
=10×0.84+120=128.4.
六、某班36名学生经教改实验后参加全校高一数学统一考试。已知该班数学平均成绩为114分,全校高一数学平均成绩为110分,标准差为16分,问该班数学平均成绩与全校数学平均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 (15分)。
解 (1)提出假设
(2)计算统计量
已知 ,
∴
显著性水平 =0.05,而
(3)统计决断
∴接受原假设 150,拒绝备择假设 ,即该班数学平均成绩与全校数学平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七、通过概率统计的学习,对你的哲学思想有何启发?(5分)
答 客观世界存在大量随机现象,其结果虽然可能预先不知道,但通过大量试验可以发现,某种随机现象中存在着某种量的规律性,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哲学中关于偶然中蕴含着必然的客观规律性.
一、已知(14分)
, ,求AB
解
二、用高斯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12分)
解 对方程组作初等变换(交换第一第二个方程)
将(1)×(-2)加到(2),(1)×(-3)加到(3)得:
将第2个方程的-4倍加到第3个方程得阶梯形方程组
用回代法,自下而上,解出未知数,得
三、已知
求(1) |(1,0);(2) (16分)
解 令 则Z=sinu-lnv,
同理
∴ dZ=-2cos1dx+ody=-2cos1dx.
四、已知某班有50名学生,在一次教学考试中得分 如下表所示。试求得分 的数学期望,并写出计算方差的公式(16分)
得分
50
60
70
80
90
100
人 数
2
4
12
16
12
4
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二位数字
解
五、已知
(1)求 ; (2)根据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定义写出 的计算公式
(3)画出 的草图 (21分)
答(1) =1- =1-0.8413=0.1587
(2) = dt
(3) 的数值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已知平面区域D由直线 、 和 所围成
(1)求D的面积S
(2)求 (16分)
解 画草图,如右,所围图形D为 D:0≤x≤1,-x≤y≤2x
(1)
(2)
七、简述笛卡儿在教学发展中的贡献。(5分)
答 笛卡儿通过坐标系,用坐标法特点与数统一起来,将曲线(曲面)与方程统一起来,从而使几何与几何统一起来,建立了一门新的数学学科,即解析几何。于是变量进入了数学,辩证法进入了数学,微积分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使数学从常量数学跌入到变量数学,是数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伟大贡献!
❸ 求几道大学文科高数随机变量题目的答案及详细解答~~~~题目有点多,多谢多谢~~
∑∫
1.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Pi} 应具有的两个基本性质是 Pi>0 ∑Pi=1 。
2.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fx(x) 应具有的两个基本性质是
f(x)>0,∫f(x)dx=1 。
3.设 X~B(100;0.2) ,则 E(X) =20 , D(X)= 16 。
4.设 X~P(2) ,则E(X) = 2 ,D(X)= 2 。
5.设 X~U(2,6) ,则E(X) =4 。D(X)= 4/3 。
6设 X~E(2) ,则E(X) = 1/2 , D(X)= 1/4 。
7.设E(X) =5, D(X)= 1,则E(X平方+2X-6)=30
--------
7.A
8.C
9,B
10,应该是-34,原题答案似有误
❹ 大学文科数学求反函数。 第二到第五题怎么写
(2)去分母得 y(x-1)=x+1,所以 x(y-1)=y+1,因此 x=(y+1)/(y-1),
交换 x、y 得反函数 y=(x+1)/(x-1) (与原函数相笑山同)
(3)由 x^2=y+1 得 x=±√(y+1),交换 x、链升仿y 得反函数
y=√(x+1) 或 y= - √(x+1)(这个得看定义域。严格说这个函数没有反函数!)
(4)由 y=cotx 得 x=arccoty,交换 x、y 得反函数 y=arccotx 。
(5)平方得 y^2=兀+4arcsinx,所以 arcsinx = (y^2 - 兀)/4,
取正弦得 x=sin[(y^2-兀)/棚纤4],交换 x、y 得反函数
y=sin[(x^2 - 兀)/4]
❺ 大学文科高等数学题目 求详细解答!!!!!
第一题,x趋于无穷大时
sinx/x就是一个有界函数除以无穷大
当然是趋于0的,B选项错误
第二题,即求极限limx趋于0 sinx/|x|
左右极限分别是-1和1
左极限及右极限都存在,就是第一类间断点,选择C
第三题只是|xn|趋于|a|
可能是收敛
也可能是xn在a和-a中跳跃,那样就发散,选择D
❻ 大学文科数学高手请进 ! 急急急 lim( 根号下2n平方+1 减 根号下n平方+1 )/(n+1) 求极限
见睁碧汪耐图。悉陵举

❼ 2022高考数学文科真题及答案完整解析版(全国甲卷)
2022年全国高考将在6月7日开考,相信大家都非常想要知道全国甲卷文科数学科目的答案及解析,我就为大家带来2022高考数学文科真题及答案完整解析版(全国甲卷)。
❽ 2021高考数学文科真题及答案完整解析版(全国甲卷)
全国卷的数学试卷都分为文科和理科两个版本,文科的试卷难度一般会比理科稍微低一些,我就在本文为大家带来2021高考数学文科真题及答案完整解析版,供2021年考生参考。
二、志愿填报参考文章
双一流大学a类与b类的区别?附双一流a类b类大学名单(2021参考)
南京大学分出来多少个大学?南京大学比清华差多少?
最吃香的三个师范专业?女孩学什么师范类专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