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校区
㈠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发展历程
2000年10月14日,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创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协议书。
2001年4月23日,国家教育部下发教研函[2001]3号文,正式批准成立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3年10月17-18日,深圳研究生院入驻大学城清华新校区。
2004年9月6日,深圳研究生院获广东省科技厅批准组建“广东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这也是深圳市第二家省重点实验室。
2006年6月22日,深圳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部黄来强教授和深圳市园林集团刘仲健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发表首篇Nature论文,为深圳市实现了历史性零的突破。该项科研成果被评为“2006年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7项重大进展”之一。
2006年10月13日,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立体视频研发基地落户深圳研究生院。
2007年12月31日,深圳研究生院完成“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学院发展特色学科和强化学科特色的思路。
2009年6月23日、26日,由深圳研究生院联合其他院校和企业发起组建的“先进电池与材料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
2009年9月2日,深圳研究生院招收的首批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物流、电子、计算机、电机、材料、精仪等6个专业承担该批学生的培养工作。
2009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家在深圳宣布完成了世界首个“兰花基因组框架图”,这一国际重大研究成果是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共同发起、多个研发团队合作攻关完成。
2010年2月,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康飞宇教授带领的能源与环境材料研发团队入选广东省首批创新科研团队。
2010年4月2日,深圳研究生院深海研究创新基地、能源与环境创新基地、新型光电与先进制造创新基地、下一代网络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正式获得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
2010年4月21日,深圳研究生院成立“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和“海洋学科建设办”,海洋学科团队初步建立。
2010年5月5日,深圳研究生院启动校园二次规划。
2010年7月7日,清华大学海洋科技战略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探索以深圳为基地开展海洋学科建设。
2010年7月23日,深圳研究生院转变发展模式,组建首批7个创新科研团队:能源与电工新技术创新团队、能源与环境材料创新团队、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光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团队、智慧感知技术创新团队、物流工程与管理团队、海洋技术创新团队(筹)。
2010年12月10日,深圳研究生院院务会审议通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2月1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深圳研究生院联合在深办学,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金融硕士。此前,深圳研究生院已招收生物医学工程、自动化工程、电气工程、物流工程、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等8个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79人。
2011年3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深圳研究生院共同组建“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2011年3月25日,先进电池与材料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2011年度会议暨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议在深圳研究生院召开。
㈡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之后,北大清华搬迁到雄安新区的可能性有多大
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应该是这几天热门中的热门,不过,也有消息说高等院校等可能会疏解到新区,比如北大清华,对于这种说法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观念,就是无稽之谈。
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网上的文章,对于背景和评论以及发展,各家观点都有,在这里就不累述,而对于高校,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北大和清华,搬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北大和清华,作为我国最高等,最优秀的学府,可以说是传承者百年的底蕴,高晓松就谈过,自己去北大和清华演讲,自己谈了半天远方和诗,却有人问外企和国企找工作哪个更好,文化的底蕴不仅仅存在着北大和清华人的骨子里,还有学府内的历史文化。
北大和清华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去北京的游玩之地,很多人都想目睹一下最高学府的景色,体会一下最高学府的文化气息,为什么?因为所有的建筑和景色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韵味,对于清华和北大人,这份感情一直是维系着,故乡,故土,故园,旧景,旧人,旧房子,缺一不可,这也是构成一座高校文化底蕴的重要元素。把这些学校拆了,建设到新区去,相比没有人会同意。
同时,对于高校的教授和学者来说,这里是他们传道受业的地方,很多教授,特别是老教授,对于这一方土地有着强烈的感情,他们的家人可能也住在附近,你让这些人都和学校一起举家迁移到新区去,是不合适的。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见解,无论是从文化,从个人来说,搬移的困难是非常大的,而且搬移后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㈢ “清华大学”有几个校区
清华大学有2个校区,分别是东区、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
清华大学校区及地址
西区: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
东区: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
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院系设置
截至2015年12月底,清华大学设有20个学院、54个系,设有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和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共75个本科专业,10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3)清华大学新校区扩展阅读:
文化传统
1、校徽&校名
清华大学校徽为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 ,外环为中文校 名( 繁体 ) 、英文校名 ( TSINGHUA UNIVERSITY)和建校时间,中环为校训字样,中心为五角星;校徽原型起源于清华学校兵操训练营的军旗。
徽章为题有学校横式中文标准字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1950年6月,毛泽东主席应清华师生的要求,亲笔题写了校名“清华大学”。由毛主席题写的校名字样,已成为清华的一种特殊标志,极有代表性。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原件,保存在清华大学档案馆。
2、校旗
校旗为学校标准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标志与横式中英文标准字校名左右标准组合。
3、校色&校花
校色为紫、白两色。
校花为紫荆花(Cercis chinensis)及丁香花(紫丁香Syringa oblata、白丁香Syringa oblate Var.alba)。
㈣ 清华大学东西校区有什么区别
西校区相较于东区是老校区。
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在清华大学新竹校区内,有一北京清华二校门的等比例缩小复制品,象徵两校之间的一脉相承。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㈤ 清华大学为什么不建新校区
清华和北大都没有投身到扩招大潮中,因为学费不是其经费主要来源,没有过多的学生,就没有太大的压力盖宿舍区和教学楼,再说百年传承,不是高楼大厦就能体现的!不建新校区,一是不需要,二是不想要!不是钱的问题,这体现了半年老校的骄傲! 没有莫名湖的北大还是北大吗?没有清华园的清华还是清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