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学自主招生高校备考
『壹』 怎么准备自主招生啊
大学自主招生简章正在等待教育部的审批 要到11月下旬或12月初公布,12月报名,请关注大学本科招生网站。申请后,通过大学初审的一般在2月参加理论考试,成绩符合要求的会参加面试。面向全国开展自主招生的在每个省都有名额,至于是否有校荐名额 你要问班主任 或 直接打电话问大学招生部门,这个又不在网上公布。你可根据自己成绩 选择二三所大学申请。
高校自主招生评价标准的相似点
一、所在中学要求
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机会不多,根据高校对中学的要求,可预估自己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每所中学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还是相差较大的,因此,一个学生在哪一所学校求学,是省重点、地区重点,还是一般学校,一定程度决定外界对你的整体素质的评价。由于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一本院校,因此参加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省重点和地区重点中学。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机会不多,这是现在的客观现实。
自主招生高校对学生所在中学的要求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的学校实行学校推荐制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目前这些学校只把推荐名额给一些好的中学;二是有的高校对申请者实行筛选,会对学校层次和学生成绩排名提出建议要求等。根据高校的这种要求,同学们也可评估自己参加自主招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可能性。
二、学业成绩要求
在自主招生体系里,学习成绩很重要,不要误以为高校要招“偏才”和“怪才”
有同学问,自主招生还要看学习成绩吗?你们不是要“偏才”和“怪才”吗?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高校在自主招生时,通常会要求学生提供中学平时成绩,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试的成绩,不仅有绝对分数,还要有你在这个班级或者整个年级里的排名,因为这样的排名可以反映你的学习能力。
大学会以学生的排名来看他的学习能力是否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比如,有的大学提出,申请者最好是市示范性高中的前50名,区重点的前20名,普通中学的前3名等。在学校审阅学生的材料时,会根据这所学校的总体情况和学生的成绩排名,考察学生的学业。比如,如果某所中学往年考进某大学的学生,学业成绩位列这所中校的前50%,那么,大学在筛选学生时,就可能会参照这一标准,成绩在这所中学50%左右者,入围这所大学的笔试的希望就很大。
三、竞赛获奖要求
竞赛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硬性竞赛,也可称为学科竞赛。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向学生提出了五大类学科竞赛成绩的要求。所谓五大类学科竞赛,就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的全国竞赛。这与教育部对保送生资格界定所要求的学科竞赛成绩一致,只是高校的要求相对低一些,比如获得全国三等奖以上或者省市的二、三等奖。
另一类是软性竞赛,也可称为非学科综合能力竞赛,比如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才艺竞赛、辩论赛、演讲赛、技能大赛等。这些竞赛可以反映出一名同学的综合素质情况,也受到高校的重视。
开展自主招生的大学:
北京(19所) 上海(9所) 湖北(7所) 江苏(10所) 陕西(5所) 四川(4所) 浙江(1所)
山东(3所) 辽宁(3所) 湖南(2所) 安徽(2所) 广东(2所) 重庆(2所) 甘肃(1所)
黑龙江(2所) 天津(2所) 吉林(2所) 贵州(1所) 福建(1所) 云南(1所) 广西(1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政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地大(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大 西安电子科大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北航
华中农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石大(北京) 东华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长安大学 吉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苏州大学 石大(华东)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南航
* 以下院校只在本省实行自主选拔录取
南京邮电大学 上海大学 云南大学 贵州大学 三峡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工业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近两年来自主招生的热度不断上升,考生家长大都奔着自主招生“实惠”去的。但是,自主招生也会牵扯学生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每年都会有一些学生同时报考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开车熬夜备考,1、2月份又奔波于各高校“赶场”测试,学生正常的复习节奏被打乱了。除此之外,自主招生也会给一些学生心理和情绪上带来影响,造成学生浮躁,甚至出现一种假象:觉得自己报名申请了,就好像拿到了“优惠”;也有的获得了高校的降分优惠后,学习开始松懈;测试没通过的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等等。每件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弊的。正如网名“山里人”这位过来考爸发出的感慨那样:“自主招生来临前大家都是满腔热情,但事实上最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自主招生就是个梦,哪怕你平时很优秀,哪怕你的成绩足够进入你所报自招的大学。从结局来看,拿到加分的往往是远远超出所报学校水平的学生、部分艺特体特生、绝小部分特殊情况生。如果你充分认识到这点,你选择好准备够一够、稳一稳、保一保三所学校高兴地去重在参与,至于加分的事,那就随着你的努力与运气去吧。反正那么多的同学没有加分也照样进了想进的大学。最为关键的是,千万别因为自主招生而影响你正常复习的脚步,这个说起来容易,做到还是有难度的……”
校长提醒 高考成绩不理想,加60分也无济于事
“近几年,自招考试越炒越热,很多考生及家长只看到加分诱惑,不考虑孩子自身的情况,纷纷加入自招考试大军。”广东实验中学副校长李子良指出,尽管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是自招加分的既得利益者,通过加分幸运地进了自己心仪的大学,“但毕竟最后获得加分的考生只是少数,而且大部分获加分的学生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并未用上自招加分。”
李子良认为,考生和家长在决定参加自招考试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意愿,结合自己的实力,合理地选择报考的学校;
其次,自招考试不管怎样加分,最终都是建立在高考分数的基础上,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即使加了60分也无济于事。考生不要有侥幸心理,须时刻记得高考乃重中之重。
再次,高三最有效的备考阶段是一模考试之前的全方位复习。如果因为自招考试而打乱了正常的高考复习,而让备考和心态受到影响,那是得不偿失的。
最后,没必要有从众心理,不要觉得别人获得了加分,自己就吃亏了。在决定报考前,一定要明确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实力,如果没有,就别轻易尝试。
『贰』 参加自主招生如何有效备考
自主招生是考生进入名牌大学的重要途径,多数最终获得各类自主招生优惠的考生在总结经验的时候都会提到,在不耽误高考复习的情况下,在高一、高二阶段就应该提前做准备。其实,自主招生的两大环节初审和复试才是准备的核心环节。
自主招生初审五大步骤
1
专业定位
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有12大学科门类,下设92个学科大类,细分为588个专业。想要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专业是一门庞大的学问,需要有专业的理论支撑。
专业定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根据同学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周围家人、朋友、师长的支持情况,以及个人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和要求来进行,必须综合考虑而不能随波逐流。
2
经历塑造
优秀的个人经历,是个人专业优势的重要证明,是通过自主招生初审最有利的砝码。
这种经历来源于同学在上高中期间的表现,学术研究、社会实践都是非常不错的经历体验。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经历的塑造。
1)参加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是体现个人学科特长的有力证明,如果学生能力和精力够的话建议参加学科竞赛,理科的五项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文科的英语竞赛、语文作文比赛,科技创新类比赛。
2)参与学术体验,完成论文写作与发表。如果能够发表一篇跟想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不管是在报考的过程中还复试的过程中,都已一大有力的证明材料。只要有专业的老师指导,论文写作难度不是很大。
3)创新研究,申请专利发明。专利的含金量较高,在自主招生申请中认可度不错,2017年浙江大学公布初审名单,公示了每个同学通过初审的条件,其中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了初审。专利的申请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参加高校的夏令营、冬令营。很多高校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自己学校的夏令营或者冬令营,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结合学校的参观、教授的讲课等方式。院校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前发现一批比较优秀的学员,特别优秀的可以直接拿到自招初审通过的名额,部分同学会推荐到招生办。
5)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初审的有力保证。自主招生报名以及自荐信的撰写中也涉及到参加的社会实践,在面试过程中,也是一个不错的谈资。学生可以参加的社会活动丰富多样,包括各种志愿者、义工活动,一些企业组织的专项活动,如财商类的、科技类的、公益类的、演讲等。
3
个人陈述/自荐信
自荐信,有些学校也称为个人陈述,主要是学生对个人经历、申请学校理由、自身特长爱好、今后规划等进行阐述,字数各学校要求不同。自荐信往往可以帮助考生通过初审,赢得参加复试的资格。但每年都会有非常优秀的考生因材料组织不当,连初审都未通过,从而丧失进入下一轮审核的机会。
因此,一篇内容完整、逻辑清晰的自荐信可以参考以下结构:
1
院校定位
1)定位不要虚高。所有人都想上清华、北大,C9联盟高校,但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冲刺层次稍微高一点的学校,但是要保留稳妥保底的院校;
2)要提前了解学校复试形式。比如厦门大学考体育,按体育太差的同学要考量一下;学科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注意尽量选择不考笔试的学校,或者笔试占比较小,考试相对简单的院校。
3)了解高校往年的通过情况,避开一些雷区学校。比如有些学校初审通过8000多人,结果复试只招收几百人。
5
自主招生初审八大材料
1.报名表2.中学提供材料3.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4.发表论文、刊物复印件5.专利证书复印件6.获奖证书7.自荐信8.推荐信
其中推荐信除个别学校外,非必须,有最好,没有也无影响;论文、专利,奖项有一项就可以,当然如果有多个更好。
注意事项:
1)所有报名条件以阳光高考网报名界面为准;
2)留意学校报考要求,是否需要邮寄材料;
3)部分学校要求自荐信手写,注意仔细看准细节;
4)看清简章和系统要求,哪些材料需要加盖学校公章,是否需要学校负责人签字。
自主招生复试准备
自主招生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其中以面试尤为重要,有的学校面试占比最后成绩达到7成,也有高校直接将面试作为衡量学生的全部标准,自主招生复试中面试的权重增加是广大家长需要格外关注的部分。如果说初审报名资格是自招第一战,那么复试就是决定自招成败的终战。
自主招生笔试难度一般介于高考和竞赛难度之间,考试方式比价灵活,理工科专业多考数学+物理,注意逻辑思维的考核;文科类专业多考语文和英语,注意阅读理解的考核。
自主招生面试的基本形式是多轮一对一面试、多对一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面试形式,主要考查的问题可以分为四类:
个人类为题(你是什么样的人)专业类问题(你了解所报考的专业吗)观点类问题(你是如何看待问题的)其他类问题(你的临场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
很多同学由于平时没有接触过面试,更是对这几类问题丝毫不了解,完全不知道如何作答。因此,自主招生面试也必须好好准备才行,了解面试形式、历年面试真题以及各类时政新闻等。
『叁』 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备考指南的介绍
《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备考指南》是由重点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平台策划 、上海高三教育工作室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自主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各名校“裸考”最低分数线的大幅提高,面对严峻的现实,选择自主招生,你准备好了吗?自主招生考试各地高手云集,竞争激烈程度远胜高考。只有掌握权威信息、锁定合理目标、科学高效备考,才能率先赢得名校橄榄枝。愿本书伴你一路过关斩将,提前圆梦理想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