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外院复试
A. 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复试内容
福建师姿肆范大学考研复试内容是:专业笔试、外语口语及听力、综合素质面试。
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早期的研究生复试多只是一种形式,但从引2006年起研究生招生加大了复试的权重,有的招生单位甚至把复试的权重加大为百分之五十,这就要求考生具有真才实学并具备更高的应变能力。
拓展:
福建师范大学(Fujia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 、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福建省重点建设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面向东南亚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培训基地、国家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学校、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
B. 福建师范大学复试参考书目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部分)
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在武书连和校友会等民间大学排名机构的排名中约在80名左右,与福州另一所211大学福州大学相仿,但不是211大学,也未入选双一流,因此社会认可度不及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文理大学,以经济、文学、外语等人文社科专业以及艺术专业见长,理工科(特别是工科)实力较为薄弱。
C.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复试内容
2022年 福建 师范 大学 研究生 复试内容已经公布,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复试方式
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使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招生远程 面试 系统”平台开展复试。
二、复试主要内容和形式
各学院根据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特点及办学特色确定本学院各招生专业具体复试内容和形式。
(一)主要内容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本科阶段 学习 情况及成绩。
(2)考生对本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外语听说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本学科(类别)、专业(领域)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 工作 、 社团 活动、 志愿 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2)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状况。
(3)人文素养。
(4)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各学院可向考生档案管理单位或工作单位函调其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察其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
(二)主要形式
1.远程面试
(1)每位考生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2)复试评委对每位考生的现场作答情况进行现场独立评分。
(3)做好每个考生的作答情况记录,复试现场全程录音、录像。
(4)同一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应统一。
2.辅助材料考查
有特殊需求的专业可增加个人作品集、科研经历展示、个人自述或表演 视频 等能力展示环节,也可结合考生 大学学习 成绩单、 毕业 论文、科研成果、个人研究计划或实践计划、个人作品集、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
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相应的复试形式,传统的笔试、实验操作,以及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图 书 情报专业学位加试的思想政治理论等纳入网络远程复试环节。
三铅茄辩、录取办法
(一)各学院应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本学院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实施细则、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认真做好建议录取工作。
(二)各专业按照考生总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在招生计划内(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计划)依次录取(“少干计划”及“退役 大学生 士兵计划”排名单列)。其中,总成绩=初试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初试成绩权重+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权重,复试成绩权重一般为30-50%。如果考生的总成绩完全相同而招生计划有限,则比较初试总成绩,成绩高者被录取;如果初试总成绩再相同,则比较满分大于100分的单科成绩之和,成绩之和槐缺高者被录取;如果满分大于100分的单科成绩之和再相同,则由学院再次组织复试,复试成绩高者被录取。
(三)各学院根据考生总成绩的高低,将候补录取考生按先后顺序排列,以便在建议录取考生放弃拟录取资格或招生计划动态调整的情况下能按序补录(注:候补录取具有不确定性,请考生自愿和慎重地对待候补录取资格。因考生选择候补录取而导致丧失调剂机会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同时,在候补录取时,若排序靠前的候补考生在研招网状态为已接受待录取,我校将跳过该生顺次录取紧随其后的候补考生)。
(四)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考生不予录取:
1.复试成绩不合格(60分以下)者;
2.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的考生思想政治理论 考试 不合格(60分以下)者;
3.思想政治素质或品德考核不合格者;
4.人事档案或《定向 就业 研究生合同》审查不合格者;
5.体检或心理测试不合格者。
(五)被录取的 新生 (推免生除外)因工作需要,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纳毕年限一般为1年。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及期满入学按照我校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