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mpacc复试科目
❶ 会计专硕复试科目有哪些
1、会计专硕复试科目有哪些要咨询报考学校,因为不同学校的复试科目可能不一样。建议去报专考学校属官网查看专业目录或者往年复试要求。
2、一般来说会计硕士(MPAcc)的复试主要考核外语、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成绩不合格的不予录取。
3、专业课复试的笔试如果学校没有规定则一般考核内容包括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具体查看《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专业课指导性大纲》。复试笔试科目:
参考书目:
《中级财务会计》赵建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管理会计》(第三版)潘飞,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拓展资料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初试均为统考共两科总计300分,科目是: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其中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合计200分);
②204英语二(100分)。专业和思想政治理论由招生学校在复试中进行。
❷ mpacc复试财会综合的参考书目有哪些
1、mpacc复试财会综合的参考书目有哪些要去招生单位官网查看,有部分招生单位有参考书目。内
2、如果招生单位没容有指定科目则笔试考核内容包括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具体查看《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专业课指导性大纲》。如果报考学校没有指定参考书目则可以使用大学同名教材,基本原理都差不多。如:
《中级财务会计》 王君彩 经济科学出版社;
《成本管理会计》 孟焰、刘俊勇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审计学》 丁瑞玲、吴溪 经济科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学》 白蔚秋、潘秀丽 经济科学出版社。
❸ MPAcc都考那些内容呢
MPAcc考试科目有分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其中笔试部分考试科目包括两张试卷,一张是英语二,一张是管理类综合,并且管理类综合是包含三个部分,数学,逻辑,语文写作,另一个部分是面试,其中全日制MPAcc主要的面试是考后复试为主,而在职的MPAcc有一部分院校是考后复试,有一部分院校是提前面试,对于2023年入学的mpacc的考试科目有两个,具体如下:
英语(二):下午2:00-5:00
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100分,英语题型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求掌握大纲词汇词汇量在4500~5500个单词左右,核心词汇3500个左右。
数 学就是初等数学,比如初数,排列组合概率,几何等。但大多考MEM的都是在职人士 ,已经毕业至少3年,基本忘得差不多,需要重新拾起来学习。在数学考试内容中,考的最多的是初数,其次是概率题,几何一般出两道大题,一道容易的,一道难的。数学掌握题型考点之后,一定要多做真题,大量地练习巩固。
逻 辑就逻辑而言,它考的是形式逻辑,要特备注重它的语言结构和语法结构。如果没有弄清楚,在逻辑上,你会比较吃力。逻辑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语感和对题型的了解。如果发现自己搞不定,建议你可以报个都学课堂,这些知识和陷阱,老师会给你详细总结,备考时间有限,尽量做到最好。写 作 600字要求的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700字要求的论说文35分。长久的电子化办公让大家失去了基本的写作能力。写作一定要注意,多积累一些素材与模板,并且要强化自己的练笔能力,多写,多抄,否则最后的考试就是很凌乱。
写 作 600字要求的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700字要求的论说文35分。长久的电子化办公让大家失去了基本的写作能力。写作一定要注意,多积累一些素材与模板,并且要强化自己的练笔能力,多写,多抄,否则最后的考试就是很凌乱。
❹ 会计专硕复试考哪些科目
全国会计硕士复试的考试内容: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1.笔试主要有版专业课笔试和政治权笔试。专业课笔试一般考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计算题。政治笔试有的院校是开卷考试,有的院校是闭卷考试,但是不会太难,会考一些基础知识和热点。
2.面试主要注重英语面试,会考查自我介绍、专业基础问题和其它问题,较为基础。不需要太过担心,但是需要认真面对,用心准备。
注意事项:
特别提醒跨考会计硕士的同学,要了解报考院校专业的复试相关事宜及要求。主要从外在和内在着手准备。外在主要是仪表神态等方面,要体现自信。在专业内容上,建议准备一下专业课初试考察的范围、往年专业试卷、命题教师的重要著述和研究方向、本年度的相关时事内容以及专业热点等等。
❺ mpacc初试、复试都考什么内容
1.“复试需要联系导师吗?”
看你如何定义“联系”?
如果有可靠的关系完全可以在别人的介绍下拜访下老师,虽然说面试也不一定是这个老师面试你,但起码不会有坏处,再不济老师也会安排一个他的学生指导一下你复试怎么准备(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但如果仅仅是知道老师邮箱/电话/办公室,就不要贸然去打扰人家了。老师看到这种邮件基本自动忽略,也不会记住你是谁。复试能否录取不是某一个老师说得算,生活也不是电视剧,傻白甜女主靠一腔热血就能博得总裁的赏识走向人生巅峰。
2.“本科成绩有挂科,会不会直接把我刷掉”
不会直接刷掉,但是会有负面影响,建议你准备一下复试老师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老师会很感兴趣的一点是:“你本科成绩都这么差,我怎么相信你有能力学号研究生的课程,如果你学不好研究生的课程,我们为什么不把机会让给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
3.“三本学历,会不会直接把我刷掉”
不会直接刷掉,但是会有较大负面影响,你需要向老师证明你真的比其他一本二本的学生优秀很多。
4."我大学没怎么参加活动,搞小组讨论神马的会不会很吃亏"
比较内向与人沟通经验不足的同学确实会吃亏总结来看,你的问题多是纠结于自己大学阶段甚至高中阶段所累积的短板会不会影响复试,
实话讲,一定会,要不然对于那些努力考上好大学,多次领取奖学金的同学就太不公平了。
纠结这些沉没成本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你不妨挖掘一下自己的优势,或者考虑一下可以改变的短板,比如专业课。
下面几条建议,供参考
1.“该不该复习”是最没用的纠结
最没有意义的纠结就是"自己能不能进复试----自己该不该复习专业课",
稳进复试的人还是少数,长尾定律告诉我们,大多数进复试的同学的成绩都比分数线高不了多少。
但是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顶住令人抓狂的不确定性安心复习,
最终,所谓的"复试逆袭"也往往都发生在这一小部分人身上。
2.不复习专业课又能做什么呢?
秋招国考已经结束了,调剂、春招、银行、省考又还远。
如果你不准备专业课,从现在到年前这段时间,
你又能干嘛呢?
况且,校招面试要考察专业知识、调剂也有专业课笔试。
准备专业课,才是机会成本最低的决策呀!
3.现阶段最重要是了解信息
与初试相比,复试是一个信息不对称性更高的考试。
不仅要了解考试内容与形式,还要了解考察风格和考察难度,是注重基础?注重理解,?还是注重实务?
了解信息最好的方式是咨询去年考上的学长学姐。
找一个学长学姐不疼不痒问几个问题基本没啥作用,最好找一个愿意跟你聊的和他仔细探讨探讨复习方向。
4.复试参考教材目标院校官方网站
有的考研机构的老师会帮大家总结每个院校复试的参考书目,但是不推荐大家看任何机构任何老师整理的帖子。
复试参考数据不是择校,没有必要广泛的了解学校的信息。
在学校确定了以后,了解其他学校的复试考察内容对于你没有任何意义。
机构老师因为要关照所有的256个学校的内容,无法对每一个学校深入挖掘。(就人大的复试参考书目而言,80%的老师说的都不对)
就这么一个学校的考察内容,建议大家还是自己却研究生院网站仔细找找看。
可能包含重要信息的内容包括:
1.2019年招生简章
2.2019年专业目录
3.2018年复试通知(因为2018年的复试通知还没有出)
5.参考书目用最新版的教材
与其他科目可能有所不同,会计教材版本更新主要为了适应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
2018年1月1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 收入》开始实施。
2018年12月13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一般较早发布的准则都会在新版的财务会计中有所体现,所以建议大家使用最新版教材开展学习。
但是,部分院校的教材可能并未更新至现行的会计准则的情况
我的建议是:
1.如果院校仅仅是拟出了复试大纲,那么以现行的会计准则为准
2.如果院校指定了参考书目,那么以参考书目为准
但是一般情况下,考察内容不会涉及参考书目未更新的部分。如果涉及那一定是新规旧规答案都算对
6.如果没有参考书目只有参考大纲怎么办?
为了进一步规范MPAcc学生的录取工作,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保证录取的学生具备必要的会计专业能力,会计教指委对2011年复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形成《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专业课指导性大纲(2016)》(以下简称复试大纲(2016))。
【文件】修订理念解读——MPAcc复试阶段专业课指导性大纲(2016)
但是复试大纲的缺点是只有标题而没有内容,不能用来学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复试的参考数据呢?
1.青阳MPAcc整理大复试指南完全参照复试大纲(2016)编写,可以作为参考。
2.可以使用目标院校的本科教学教材,参照大纲进行学习。
7.最有用的复试资料是历年复试的真题
前面说过,与初试相比,复试是一个信息不对称性更高的考试。
了解考察风格和考察难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只看历年复试的考试真题
考试真题是考察是考察内容的最终呈现模式,最能提现一个学校的考察风格和考察难度。
搜集复试真题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考研论坛上的经验贴
2.微博、微信里面搜索的经验贴
3.青阳MPAcc正在更新各个院校的历年复试真题,所有题目都配备详细的答案解析。
注:如果只有题目没有答案,可以把题目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我们更新好答案后会回复并更新至青阳MPAcc
8.复试专业课考试和CPA考试迥然不同
有些非会计专业的老师和连CPA都没有考过的考研博主可能会让按准备CPA的方式来准备复试,我想这些他们大概是对CPA有什么误解。
最近看了很多学校的复试题目,包括指定教材为CPA教材的中南财经政法、北国会等等,也包括传说中专业课难度较大上海财经,厦大等等。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
复试专业课的考察思路和CPA考察思路迥然不同!!!
CPA考试更侧重考察实务,分录,真实业务环境下的会计处理
而复试专业课更侧重考察概念,原理,作用,意义,所涉及的会计处理问题也都是概念的层面的并未达到真实业务环境的程度
这并不是“取乎其上,而得其中”的问题,如果按照CPA的思路来准备,非常容易舍本逐末忽略复试考察的重点。
9.如果复试参考教材就是CPA教材怎么办?
看完了上一条,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惑,
“如果复试参考教材就是CPA那应该怎么办?”
大家注意我上一条说的是复试专业课的考察思路和CPA考察思路迥然不同,但是考察内容却是可以基本相同的。
如果复试参考教材就是CPA教材,那么看CPA的教材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我依然不建议你们把CPA官方教材作为核心复习资料
因为,大概率,你们看不懂;
事实上,就算是备考CPA的同学,也不会把CPA的教材作为核心复习资料。
所以,我的建议是:以中华/东奥的基础班讲义或者轻松过关作为核心复习资料
但是一定要结合历年复试真题来修正考察内容和考察范围
切忌死学CPA复习资料!!!
10.复试专业课的侧重点可供参考目标院校院系老师的配置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为什么人大的考试侧重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因为人大的优势科目在此,
每个方向都有好几个大咖,会计的徐经长老师,戴德明老师,耿建新老师....,
财务管理的荆新老师,王化成老师,姜付秀老师....。
对比之下,管理会计可能现在就只有一个孙茂竹老师,孙老师还感慨他退休了之后谁来教管理会计。
而审计,貌似整个学院都没有几个老师愿意上审计课。
所以其实考试重点考什么,也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