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山大学东校区环院毕业晚会
『壹』 中山大学东校区的规模
东校区总占地面积113.1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区87.53万平方米(1313.01亩),生活区25.64万平方米(384.63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2.8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区约34.14万平方米,生活区约28.74万平方米。教学楼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2座教学实验大楼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共有5幢学院专业教学楼、2幢国家实验大楼、2幢科研大楼。同时建有1个多功能体育馆、2个标准运动场、2个游泳池、23个篮球场、10个排球场和12个网球场等。生活区建有可容纳20000人规模的研究生、本科生宿舍,5个师生饭堂,以及配套的公共服务区等。
东校区的专业设置根据国家建设需求及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新办的工科和传播设计学科为主,突出软件与信息技术、材料与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及其他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本科专业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东校区进驻学院系16个,包括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资讯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山医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共有50多个专业,在校本科生1.6万,占全校本科生数量60%,大部分院系本科四年都安排在东校区就读。医学专业的学生每年有近1000人在东校区就读一年后搬迁回北校区学习。
『贰』 中山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协会荣誉
集体
2007年
广东省志愿服务集体(银奖)
中山大学“十佳优秀学生社团”
2008年
广州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104届广交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中山大学“十佳优秀学生社团”
2009年
广东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金奖)
2009年中山大学社团风采展示大赛三等奖
“展耀课堂”义教小组荣获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中“爱心公益奖”奖项
蒲公英行动支教项目:2009年广州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蒲公英支教队河源点:中山大学暑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二等奖
蒲公英支教队潮州点:中山大学暑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三等奖
蒲公英支教队肇庆点:中山大学暑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三等奖
2010年
广东省志愿服务金奖(集体)
广州市亚运会、亚残运会组委会先进集体
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团体
蒲公英行动支教项目:中山大学优秀暑期公益活动二等奖
展翅课堂义教小组: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中“爱心公益奖”
流动花朵义教小组:广东大学生“福彩公益社会实践服务团队”
2011年
广州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金雁“流动花朵”小学堂项目和“爱的‘手’护”社区义诊项目被评为“广州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中山大学“十佳优秀社团“
中山大学东校区社团风采大赛三等奖
按摩队社区义诊活动获得“中山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三等奖“
2012年
中山大学“十佳优秀社团“
“广州志愿者先进集体”称号
2012年度义工服务组织奖”
中山大学“第十届亚德客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一等奖”
广东大学生“福彩公益奖” 北京远洋之帆国家级三等奖
中山大学“2012年暑假公益实践十大精品项目”
“一双手,一份爱”——广重社区义诊活动项目获中山大学“第十届亚德客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二等奖”
2013年
第三届志愿服务广交会签约项目:“五点课堂”义教项目、“粤语课堂”项目
“广育英才,热诚交流”——屯门区家长教师会联合赠送
“全城益动一元捐”——广州市慈善会
“2013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广东省教育厅
“2013-2014年度优秀公益项目评选暨交流分享会”——倡导先锋奖——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2013年度优秀学生社团——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学生团体文化节——风采大赛三等奖”——中山大学东校区事务办
“志愿服务传播爱心 携手共建幸福村居”锦旗——鸡山社区党支部、团支部
2013年度珠海市图书馆优秀团队服务奖
“中大生化渌维杯”第四届社团风采大赛三等奖——中山大学南校区团工委
志交会参展项目——创新由我和金雁小课堂
2014年
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
中山大学志愿服务杰出集体奖
中山大学志愿者服务最高奖——笃行石奖
远洋地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国家三等奖
广东省手语歌大赛第六名
中山大学社团风采大赛第二名
广州市义工服务先进集体
中山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队伍
广州志愿服务交流会暨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签约项目—创新由我
首批“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单位”
个人
2009年
广东省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林鸿章(青年志愿者协会前任会长)
广州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林鸿升(青年志愿者协会现任会长)
中山大学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林拉洒(青年志愿者协会前任秘书处)
曾赟诗(青年志愿者协会前任宣传副会长)
张海明(青年志愿者协会前任执行副会长)
陈海婵(青年志愿者协会前任项目部副部长)
“展耀课堂”义教小组27名志愿者荣获“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爱心义教志愿者”称号。
2010年
中山大学年度十大人物:
林鸿章(青年志愿者协会08届会长)
林鸿升(青年志愿者协会09届会长)
广东省志愿服务铜奖(个人):
聂二辉(青年志愿者协会10届会长)
中山大学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十大杰出贡献奖:
张夏颖等4名青协08届干部
中山大学亚运会个人服务金奖:
聂二辉等6名青协干部
中山大学亚运会个人服务银奖:
管航等19名青协干部
中山大学亚运会个人服务铜奖:
钟田飞等10名青协干部及干事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爱心义教志愿者:
展翅课堂义教小组40多名志愿者
中山大学亚残会个人服务金奖:
黄诗欣
中山大学亚残会个人服务银奖:
陈咏欣等7名青协干部
中山大学亚残会个人服务铜奖:
辛鹏等8名青协干部
『叁』 中山大学怎么样
简介: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1924年,由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原名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中山先生,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学科设置更加齐全,办学力量更为壮大。 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学院医科大学,在医学遗传学、眼科学、肿瘤学、寄生虫学、内科肾脏病学、器官移植、传染性肝病、生物医学工程及分子医学等方面成绩显著。 中山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传统,学校的历史是和一批大师级的教授、学者联系在一起的。自建校以来,学校不断延揽名师,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执教于中山大学。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等著名医学专家曾执教于中山医科大学。大师们言传身教,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和开创学术新领域的勇气给中山大学这座科学殿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中山大学是一所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在南方的一个重镇。全校设有36个学院(直属系), 9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9个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7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生命科学与技术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中国的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研究生教育方面,全校拥有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1个,还有专业学位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和广东省重点学科34个。 中山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职工近13000人,具有高级职称者3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00多人。教师队伍中各类学科人才辈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中山大学拥有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目前,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有着强大的医疗资源,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附属医院系统。全校共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胃肠肛门医院)等5所附属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专科医院。 中山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是教育部高教文献保障体系华南地区中心,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7个中心之一。馆内藏书529.63万册,除了提供传统的书刊借阅服务,还有互联网信息浏览、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等多种形式的电子信息服务,为师生员工迅速有效地利用电子资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中山大学四个校区均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四个校区之间的连接速率已达到千兆,在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间实现了光缆连接,校园网的规模、用户数位居华南地区高校前列,是国内高校中网络铺设面最广、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出口速率最高的校园网之一,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中山大学依托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迄今为止,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与其中的4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其中包括7所学校的校际本科生交换协议,根据协议,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在读期间,均可申请前往这些大学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习。 中山大学现有本科生30000多人,博士研究生4000多人,硕士研究生9000多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5000多人,外国留学生近1500人。 中山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素以“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宽松自主的氛围使得各级学生会和220多个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创意、尽情施展才华,营造了品位高雅、青春动感的校园生活。暑假“三下乡”活动、中外优秀文化讲座、医学人文讲座、艺术与人生讲坛、科技艺术节、维纳斯歌手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创意基金等几十个品牌活动已经成为中大学子彰显个性、拓展素质、提升自我的大舞台。 中山大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大学子频频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2年,获亚洲创业计划大赛会场冠军,并囊括所有单项冠军。继2002年我校学生辩论队获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之后,2003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获得冠军。2004年,我校代表队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总决赛银奖,在葡萄牙举行的21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世界总决赛中我校管理学院暴风雪队获得世界总决赛冠军。2005年,获得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一等奖。2006年,我校Blackstone团队在 “IBM杯”中国高校SOA应用大赛中力夺冠军;我校学生获香港举行的第四届投资策划ACCA大学生公开赛冠军。2007年,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泉志同学因在业余天文搜索与观测中发现不少小行星而获得由国际行星协会公布的苏梅克近地天体奖;近几年来我校还连续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和数学建模美国赛一等奖;我校两支参赛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全国一等奖;我校学生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08年,我校P&T团队获得“IBM杯”全国大学生SOA业务流程建模竞赛决赛大中华区总冠军;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全球总决赛中,我校一直是中国六所传统强校之一,共10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第27届ACM国际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银奖,在第2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铜奖,成为大陆当年唯一获得奖牌的高校,在第30届竞赛中,出线资格队数在亚洲大学居第二,在第32届全球总决赛再创佳绩;我校作品IQ小博网获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罗鑫同学获选赴德参加第58届诺贝尔奖得主大会;我校传播与设计学院樊瑾同学以总分第二的成绩入选中国大学生北极(斯瓦尔巴德)考察队;等等。 建校80余年来,中山大学为社会输送各类英才十余万人,校友遍及海内外,已成为了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以“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大”著称的中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据统计,近年来,我校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全国知名企业、各大医院、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出国、升学深造的毕业生人数始终保持在毕业生总人数的80%以上。随着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南中国经济圈的崛起必将为中大学子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校研究生就业情况保持稳定,就业满意度高。2006至2008年,我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高等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公务员系统、国有重点企业等成为我校毕业研究生的主要择业对象。 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注册资本:111423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