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超星网课答案
① 大学国文上(东南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超星尔雅
大学国文上(东南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超星尔雅不知如何解决,为此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大学国文上(东南大学)2023章慧丛陆节测试答案超星尔雅解决办法,感兴趣的快来看看吧。
大学国文上(东南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超星尔雅
1.1总论
1、【判断题】双超理论是指教材内容要适当超过课堂教学所需,教学难度超过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我的答案:对
2、【判断题】大学语文课程的前身是大一国文课程 。()
我的答案:对
1.2.1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1、【单选题】《诗经》是由孔子编订的,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
A、《汉书》
B、《史记》
C、《左传》
D、《论语》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对孔子删诗说提出质疑的人不包括()。
A、孔颖达
B、朱熹
C、钱玄同
D、欧阳修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诗经》在孔子时代,已经广泛流传和应用。()
我的答案:对
1.2.2采诗说
1、【单选题】六笙诗是郑腊在《诗经》的()。
A、《小雅》
B、《国风》
C、《大雅》
D、《周颂》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经的本义是( )。
A、儒家经典
B、对经典的解释
C、织物的纵线
D、贤者著述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诗经》的六义包括 风、 雅 、颂、 赋 、 比 、 兴 。()
我的答案:对
1.2.3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1、【单选题】关于《诗经》的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是()。
A、句式以杂言为主
B、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C、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
D、章法上主要是重章叠句的形式
我的答案:A
2、【判断题】《诗经》中的雅反映一国的政治与风俗。()
我的答案:错
2.1.1《伯兮》赏析
1、【单选题】被当作中国闺怨思妇诗的滥觞之作的是()。
A、《卫风氓》
B、《卫风硕人》
C、《卫风伯兮》
D、《卫风河广》
我的答案:C
2、【判断题】《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出自《毛诗序》。()
我的答案:对
2.2.1《黍离》赏析
1、【单选题】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中靡靡的解释是()。
A、行列整齐的样子
B、富丽
C、柔弱
D、缓慢的样子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黍离》选自十五国风中的()。
A、卫风
B、王风
C、郑风
D、周南
我的答案:B
3、【判断题】《黍离》采用了反复咏唱、重章叠句的写法。()
我的答案:对
2.2.2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1、【单选题】不属于屈原的作品是()。
A、《天问》
B、《九歌》
C、《神女赋》
D、《招魂》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汉成帝时刘向校订古籍,编集一些文人的骚体辞章辑为《楚辞》,这些文人不包括()。
A、屈原
B、班固
C、宋玉
D、贾谊前顷
② 求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好的话追加分
. 思考题思路提示
现代文
你怎样评价“人定胜天”一类的口号?
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夸张的一面。后者不加以矫正,就是季羡林文中所批判的情况。季文较多地是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的一面,陈文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家族宗法的一面。 因为都不是专题论文,所以各自强调不同,引申出的看法也有区别。
2. 怎样看演讲中的幽默与噱头的区别?
噱头往往是外加的,内容是浅薄、哗众取宠的。幽默是内容本身的有机组成,是深化、生动化的手段,是包含着智慧的,给人以启示的。
3. 天才是否注定要有悲剧命运?遭遇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在社会方面还是在自身?
天才的命运当然注定不是悲剧,但悲剧的情况较多也是事实。原因两方面都有:自身性格的偏执和社会的缺少宽容与理解
1. 概括与分析本文中“我”的矛盾心理。
父亲喜爱女儿,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却又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作“假想敌”。
2. 举例说明本文中作者对人生况味的细致体察。
作者关注和叙写他人的举止言笑,如小女儿的天真未凿,女儿们对男友照片的“供奉”,“假想敌”来访时与女儿的亲密状,吃饭时的哑剧等等,均是对人情事态的生动再现。
3. 本文作者的幽默风趣表现在哪些地方?
妙喻连篇,抓住题目中“敌”之一义,时时扣紧题旨,屡屡用军事上的术语与事物,暗喻父亲与候选女婿对女儿的争夺战,描写“敌”之情状与“我”之心态。
4. 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巧用比喻,善用典故,机智幽默,富书卷气 。
. 分析本文的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蕴。
“女孩子的花”即传说中由名叫百叶的女子变化而来的重瓣水仙花——百叶水仙是本文的中心意象。这一意象蕴涵着复杂的象征意义,作者赋予它以女孩子的性格、美丽和命运,她就成了青春女性的象征。重瓣水仙的灿烂开放、散发芬芳,美丽而短暂的花期,受到冷落的不幸和“刀一样”的性格,在此都是青春女性之绚烂生命、人生际遇、悲剧命运、纯真性情的写照。反过来说,作者把年轻女子的性格、情感赋予水仙花,水仙花成了作者抒发对女孩子人生境遇感喟的载体。
3. “女孩子的花,刀一样的花”有何寓意?
当她们感知最亲近的人也“不爱我们了”时,就有了“刀一样”的举动:决绝地自尽赴死,由此对世人宣告:绝不能做伤害女孩子的事。其寓意大概是对这个世界漠视女性特殊人生和对女性自身命运、处境的抗争,也还可以说是对女性的自我发现、对一种女性精神的期许。
. 请根据本文的描写,概括一下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一肚子学问,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痴迷的程度;对生活充满兴趣和热爱,不矜细行,不惧物议,任性洒脱,认真、机智、幽默和从容不迫,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心机,少俗虑;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学生、对友人,具有深厚情感。
2. 本文中间叉出一笔,写金岳霖的一位学生王浩,你认为这种写法好吗?是否成功?
这一笔看似闲篇,其实别有用心:借“好学生”王浩在课堂上受金先生特别器重和王后来的成就,显示了金先生在治学上的平等精神和他学术的影响
3. 本文在口语和文言词语的使用上有怎样的特点?试加分析。
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例证,分析其特点。
口语朴素而富有表现力,偶尔穿插文言词语,俗雅相彰,臻于化境。
1. 本文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宗旨?
发表学校师生的研究成果,以尽学术贡献之责任;刊载各学科学说,破除学生固守专业、抱残守缺的旧习;发表各家各派的见解,消除校外学者的怀疑。
2. 本文结合办刊宗旨的说明,阐明了哪些大学理念?
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机关,这种研究,既非单纯输入欧化,也非一味保存国粹,而要用科学方法揭示传统学术的真相,在近代学术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大学学生不应以获取毕业证书为目的,应于专精之余,旁涉各种有关学科的学理,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而避免偏狭;大学是包容古今中外不同学术派别、典籍、思想,广泛延揽各家各派学者研治学术的机关,应循思想自由原则,行兼容并收主义。
3. 在作者看来,所谓“大学”的内涵是什么?
“所谓大学者……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行“兼容并收之主义。”
4. 反复阅读本文,体会其文风,并分析一下这种文风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格精神。
体现了作者诚恳、宽厚、温润、恬淡、坚定、从容等人格精神。
1.本文为何要详述联大之始末?其叙事有何特点?
碑文文体要求以叙事为主,而这样一个纪念性的建筑,也必须使后来者明其始末;其叙事繁简相宜,虚实结合,简洁而有法度。
2. 本文中所说“可纪念者盖有四焉”,都是从哪些角度着眼的?
其一、其二均着眼于历史,由联大看到国家命运于此翻开新的一页,为本国史所仅有;其三、其四则着眼于三校树立的榜样意义:合作无间,力行学术自由而有所坚守。
3. 你觉得如果纯用白话文或纯用文言古体,效果会怎样?
碑之为文,不宜过于浅白;但另一方面,时代变迁,又不宜过于古奥。本文在这方面尺度把握甚好。以浅近文言体写成,骈散相间,文采斐然。
1.何谓“通人”?就你所研学的学科,举出三两位学者来例证之。
不但在专业以外,注意全局,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而且是生活上的“全人”、学问上的“通人”,眼光远大。
举例时应以本国学者为主。
2. 学术上的“通人”与生活上的“全人”是怎样的关系?如何不害“精神偏枯病”?
前者指在所学专业以外,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后者指借“旁门”(主要是人文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和精神,求得彻底的智慧,滋养自己的身心,养成远大的眼光,优雅的品格、风趣、嗜好,以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如此即可避免此病。
3. 就你个人来说,如何摆脱专业课程的局限,“去领略一下全部天空的伟大”?
各人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但其精神是共同的;在所学专业以外,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对一门精通一切,对其他各门略知梗概,仍当是学者的最高理想。
古代文
1. 关于王羲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他的事迹或传说?
墨池,入木三分,黄庭换鹅,等等。
2. 找出文章中至今仍有活力的成语、词组。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茂林修竹、放浪形骸等。
四、思考提示
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1. 本文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表现内心矛盾,你认为这种方式与直抒胸臆相比,优点在哪里?
更加形象生动,对比更加鲜明。
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哪篇是自设问答的?
如枚乘《七发》/司马相如《长林赋》
. 分析“吾辈”看月与他人有何不同,表现了怎样的审美情趣,从中可看出张岱小品文的哪些特点?
一喜喧嚣,一喜清幽,故而是两种境界,两种天地,两种情感。从中可看出作者文人情趣的流露,以及其小品清新空灵、率性任真的文风。
2. 比较袁宏道的《虎丘记》与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两篇同写望月之夜,不过彼此之内容及感慨有同有异,试加以分析、讨论。
袁宏道的《虎丘记》所写的是中秋月夜,主要笔墨倾注在叙写游虎丘的游人身上,作者的感慨,在于做官的身份,使他与游人之乐隔绝开来;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亦主要写游湖之人,但对游人持嘲笑态度,意在凸显“吾辈”的清雅。
1. 在写到曾晳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关于弹瑟的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这样写的意图和效果是什么?
意图在于将曾晳的性格与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对比,将读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他的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曾晳洒脱放达的人格特征,并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作了铺垫。
1. 在描述百姓对齐王好乐和田猎的两种不同反应时,孟子使用了同中有异的重章叠句的手法,这种写法的意图何在?效果如何?
“今王鼓乐于此”至“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与下段“今王鼓乐于此”至“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两段,采用了类似诗歌的重章手法,即结构和语句大体一致,仅更换个别词句;且每段中也采用了类似诗歌的叠句手法。重章的效果是同时强化了两种现象之间相同与不同之处的对比,有很强的说服力;叠句则产生了积累性效果,增强了情绪的感染力。
2. 比较本文与《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思考二者的语言风格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侍坐”章平实自然、谈言微中,措辞简约而余味隽永;本文则富思辨性与逻辑性,有很浓厚的雄辩色彩。这种差异首先源自话语的对象、内容、场合及目的不同,也与孔子“恶佞”(《论语?先进》)而孟子“好辩”(《孟子?滕文公下》)的个性差异有关,时代精神与风气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1. 本文所使用的排比、蝉联句式,在逻辑上是否真的很严密?有没有可以置疑的地方?
并非真的很严密,其可置疑之处,是按照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似乎从格物、致知直到平天下的八条目之间,有严格的蕴涵关系或充足条件的关系,即有了前件,就必定会有后件。但是仔细推敲起来,这种关系并不能成立。因为假如真是这样,那么“格物”与“平天下”之间的各个阶段就都可以省略,一旦“物格”,便“天下平”了,而“格物”也就等于是“平天下”,因此应该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格物(或致知)为本”才对。但是从事实上来说,“格物”并不等于“平天下”,甚至也不等于“修身”。文章既然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那么很明白,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总括于“修身”之内,是其具体的项目,而不是“修身”的前一阶段或充足条件。作者使用这些排比蝉联句式,只是为了强调它们之间的有机关联,但却很容易造成误解。所以我们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不能按照今天的逻辑习惯去理解它们。
3. 道德的修养与知识的探求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一回事?能否统一起来?
二者并不是一回事,有知识未必就有道德,有道德也未必就有知识。知识的目的是求真,道德的目的是求善。求知靠的是知性,求善则不仅靠知性,还得靠意志,即要知而能行。
诗歌
1. 体会和描述诗人的心境。
因悼念而感到寂寞;对险境的坚忍和不屈;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对抗战胜利的期盼;镇静,坚守和自勉。
2. 试分析本诗的结构对比关系。
轻重,动静,人我,生死,多重对比关系,结构平衡而协调。
3. 本诗语言简单明白,请分析这种语言风格在新诗中的地位和价值。
本诗的语言朴素,洗练,明白如话,而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标志着新诗语言的成熟。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本篇中对李杨爱情有无批判、讽刺内容?如果有,请指出,并加以评论。
开卷“汉皇重色思倾国”以下,渲染玄宗得贵妃后纵欲、行乐,具批判讽刺意义。在文学思想上,作者主张文学反映社会,诗兼“美刺”。这决定了他对李、杨爱情持讽刺批判的态度,这一点在他的另一首描写杨贵妃的诗歌《胡旋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 长期以来,对本诗的理解众说纷纭,为什么?
形成理解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首先题材本身,作者的处理是介于历史和传说之间;其次,在情感态度上,作者的儒家思想观念与作为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之间存在着矛盾。所以,形成了作品内容在国家命运和个人爱情之间的内在张力。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试举例分析诗中的对句对表达效果的影响。
如颈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紫台”、“独留青冢”相对,动与静、生与死、风光与孤独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去国之恨,留葬异乡之哀怨,在这巨大的反差中表现出来。而“朔漠”与“黄昏”呼应,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也强化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诗人对战争的矛盾态度表现在哪些地方?结尾写“李将军”有何意味?
诗歌前半部慷慨出师、血战杀敌,体现了一种雄壮激昂的情感;后半部则又表现出一种“沙场征战苦”的哀婉沉重。两者之间形成矛盾。
李广是汉代名将,以善于打仗和治军著闻于历史,诗结尾写“李将军”,是借助对历史上名将的回忆,反衬当时将领的无能和腐败。
2. 列举诗中的对比。
如: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士兵的效命死节与将军的怙宠贪功;士兵的辛苦久战与将军的失职、纵情声色等。
你知道王国维所说的“三种境界”吗?你认为他的借用效果怎样?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引用时作“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王国维别裁名人词句,赋予新意,启发多多,已为学界所接受。
西文汉译
作品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蕴,体现在哪些方面?
爱国主义,民权诉求,宗教修辞,理性精神,人类情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文章中的相关内容
2. 本文多呼告句式,这与演讲者面对25万之众的听者有无关系?
有。这种修辞方式最宜面对听者众多的场合。
1. 本文基本的修辞手段是什么?
“反话正说”,即将那些批评性的、讽刺性的反向话语、意思,用一种一本正经、堂而皇之的方式说出来。
2. 本文有一个潜在的批判对象,是什么?
那些喜欢“忠告”他人的所谓“青年导师”。他们往往置社会恶俗乱象于不顾 ,把自己打扮成布道者,一味指指点点,教训他人,让青年这样那样,大唱道德高调。
3. 本文如此写来,显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无心借发布“忠告”来作青年的所谓“导师”。他讨厌假正经,更讨厌以势压人,所以通过反语来警醒青年,不要相信那些貌似庄严的“鸟导师”,而要洞察世事真相,保持自己的主见。
③ 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2)
75.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茅盾
C.闻一多
D.老舍
【答案】A
76.创作《雷雨》的戏剧家是( )。
A.巴金
B.老舍
C.田汉
D.曹禺
【答案】D
77.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答案】C
78.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赵树理
【答案】C
79. 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
A.《蚀》三部曲
B.《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答案】C
80.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 )。
A.《灭亡》
B.《家》
C.《憩园》
D.《新生》
【答案】B
81.老舍的戏剧代表作是( )。
A.《骆驼祥子》
B.《茶馆》
C.《四世同堂》
D.《二马》
【答案】B
82.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属于( )。
A.浪漫主义作家
B.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C.超现实主义作家
D.象征主义作家
【答案】B
83.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成名作是( )。
A.《两个朋友》
B.《米隆老爹》
C.《羊脂球》
D.《项链》
【答案】C
84.契诃夫在《套中人》塑造的一个因循守旧的人物形象是( )。
A.拉京
B.别里科夫
C.姚内奇
D.格罗莫夫
【答案】B
85.“知识就是力量”是( )提出的。
A.列宁
B.高尔基
C.培根
D.朱光潜
【答案】C
86.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
A.借代、拟人
B.比喻、夸张
C.拟人、夸张
D.比喻、对偶
【答案】B
8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修辞手法是( )。
A.对偶
B.排比
C.比喻
D.顶真
【答案】A
88.“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对偶
D.层递
【答案】B
89.描写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这叫做( )。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描写
【答案】A
90.“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中“其”的意思是( )。
A.他的
B.将
C.难道
D.恐怕
【答案】C
91.《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中的“扶摇”意思是( )。
A.逍遥
B.上升
C.旋风
D.飘飘
【答案】C
92.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A.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仲尼语之以为博:孔子以谈说天下而显示渊博。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而皆自于人欤:而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讨厌什么呢?
D.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却宾客以业诸侯: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
【答案】C
93.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A.无乃尔是过欤? 过:过错。
B.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丑:鄙陋
C.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逮:赶上
D.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慢慢
【答案】A
94.下列句子中“者”作代词用,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的是( )。
A.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客何为者?(《史记·项羽本纪》)
D.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答案】A
95.下列句子中“而”作连词用,表修饰关系的是( )。
A.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B.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C.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
D.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答案】D
96.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 )。
A.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B.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九章·涉江》
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D.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一》
【答案】A
97.下列各句中“于”作介词用,表被动的是( )。
A.受任于败军之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C.黄鸟于飞《诗经·葛覃》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答案】B
98.下列句子中“其”作为语气词,表示推测的是( )。
A.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孟子·告子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则》)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D.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答案】C
99.下列句子中,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是( )。
A.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B.于是秦王廷见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C.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D.沛公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诗经》说法正确的有( )。
A.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诗歌以四言为主
C. 又称《诗》、《诗三百》
D. 共收录了诗歌300篇
E.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答案】ABCE
2.下列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有(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E.《韩非子》
【答案】CD
3.下列关于孔子说法正确的有( )。
A.儒家创始人
B. 春秋末期思想家、军事家
C. 思想核心是“仁”
D.《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E.《论语》是一部语录体
【答案】ACDE
4.下列关于《孟子》说法正确的有( )。
A.《孟子》主要记载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宣传性恶论
C.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D. 善用譬喻
E. 大量运用寓言
【答案】ACD
5.下列关于《老子》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老子》又称《道德经》
B.《老子》主要讲述宇宙万物之源及变化之道
C.《老子》思想内核是“仁政”
D.《老子》中的思想含有朴素的辩证思维
E.《老子》中的思想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体系
【答案】ABDE
6.下列关于屈原说法正确的有( )。
A.“楚辞”诗体的创造者
B.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C.代表作为《离骚》
D.《离骚》以四言句为主
E.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答案】ACE
7.下列属于陶渊明诗歌特征的有( )。
A.质朴自然
B.冲和平淡
C.慷慨激昂
D.委婉含蓄
E.雄豪健峭
【答案】AB
8.下列属于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
A.王维
B.陶渊明
C.谢灵运
D.王昌龄
E.岑参
【答案】ABC
9.下列诗篇中属边塞题材的有( )。
A.《国殇》
B.《从军行》
C.《兵车行》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E.《短歌行》
【答案】BD
10.下列作家中属“唐宋八大家”的有( )。
A.韩愈
B.欧阳修
C.黄庭坚
D.苏轼
E.范仲淹
【答案】ABD
11.下列属于婉约词人的有( )。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李煜
E.辛弃疾
【答案】ACD
12.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
A.白朴
B.关汉卿
C.王实甫
D.马致远
E.张养浩
【答案】ABD
13.《红楼梦》提示了封建贵族家庭衰落的过程,它着重揭示的府第是( )。
A.甄府
B.薛府
C.荣国府
D.宁国府
E.史府
【答案】CD
14.鲁迅的小说集有( )。
A.《呐喊》
B.《坟》
C.《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
E. 《彷徨》
【答案】ACE
15.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剧主要有( )。
A.《屈原》
B.《战声集》
C.《虎符》
D.《武则天》
E.《蔡文姬》
【答案】AC
16.下列的作品属朱自清的有( )。
A.《毁灭》
B.《荷塘月色》
C.《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绿》
E.《秋夜》
【答案】ABCD
17.下列老舍作品属于戏剧的有( )。
A.《骆驼祥子》
B.《茶馆》
C.《四世同堂》
D.《龙须沟》
E.《月牙儿》
【答案】BD
18.下列作品属于巴金的有( )。
A.《灭亡》
B.《家》
C.《春》
D.《秋》
E.《雷雨》
【答案】ABCD
19.下列散文集属沈从文的有( )。
A.《湘行散记》
B.《旅途随笔》
C.《海行》
D.《湘西》
E.《从文自传》
【答案】ADE
20.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 )。
A.马克·吐温
B.狄更斯
C.莫泊桑
D.契诃夫
E.欧·亨利
【答案】CDE
21.以下作品中,属于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是( )。
A.《一个小公务员之死》
B.《变色龙》
C.《万卡》
D.《三姊妹》
E.《樱桃园》
【答案】ABC
22.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
A.引论
B.立论
C.本论
D.驳论
E.结论
【答案】BD
23.下列有关文学体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新的诗体,它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B.散文结构比较自由,通常无需严格的'章法,但必须讲究周密的逻辑顺序
C.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在语言运用上要求用字少而容量大,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D.小说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其中人物语言总会打上作者语言习惯的印记,因而最能体现作者的语言风格
E.戏剧是一种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借助演员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艺术
【答案】ACE
24.下列关于小说体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环境描写只是为了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B.作为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小说以生动的情节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
C.小说的环境就是指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它与小说的人物性格无关。
D.小说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
E.小说是一种反映生活容量大、表现手法灵活多样的叙事性文学样式。
【答案】DE
2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B.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颈联,五六句为颔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C.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D.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司马迁的《离骚》为其代表
E.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答案】ACE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填A,错误请填B)
1.《诗经》反映了周初至春秋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其中的“雅”,是劳者歌其事的民歌,奠定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
【答案】B
2.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多端,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
【答案】B
3.“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 )
【答案】A
4.先秦两汉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成体时期。( )
【答案】A
5.“楚辞”是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诗歌形式。( )
【答案】A
6.《楚辞》开创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
【答案】A
7.汉乐府民歌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 )
【答案】B
8.《史记》中的“本纪”专门记载历代诸侯事迹。( )
【答案】B
9.班固所著《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答案】B
10.南朝民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篇幅长,多叙事的特点。( )
【答案】B
1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开端。( )
【答案】A
12.王勃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
【答案】B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李白的《行路难》。( )
【答案】B
14.杜工部就是杜牧。( )
【答案】B
15.豪放词风格豪迈、无所拘束,以阳刚之美为审美特征。( )
【答案】A
16.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包括晏殊、苏轼、柳永等人。( )
【答案】B
17.苏轼诗歌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文为诗”。( )
【答案】A
18.把豪放词推向高峰的是辛弃疾。( )
【答案】A
19.“易安体”指的是李清照词的风格。( )
【答案】A
20.《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
【答案】A
21.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4卷5号上发表了《阿Q正传》,这是第一篇现代白话短篇小说。( )
【答案】B
22.徐志摩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
【答案】A
23.30到40年代先后结集为《旅途随笔》、《湘行散记》的作家是巴金。( )
【答案】B
24.老舍的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子夜》和《骆驼祥子》。( )
【答案】B
25.曹禺创作的戏剧主要有《关汉卿》《海港》《龙须沟》等。( )
【答案】B
④ 求大学语文作业答案
1、“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正确解释是 ( A )
2、《诗经》中“赋”手法的正确解释是 ( A )
3、下列句中的“委”字,不作为“堆积”的含义的是 ( A )
4、“建安文学”的创始人是 ( A )
5、屈原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是: ( A )
二、多选题
1、下列诗属于四言诗体的是 ( A、B )
2、下列作家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B、C )
3、下列句中的“之”当作代词,指代“他们”、“他、它”的是( A、B、C )
6、《道德经》中“处众人之所恶”的正确解释是 ( B )
7、下列句中的“善”字可译为“善于”的句子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