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法学复试题型
『壹』 厦门大学在职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通知
厦门大学在职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败纯试通知已经下达,厦门大学有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厦门大学在职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通知如下:
一、复试分数线
1.法律硕士:总分215分,英语50分;
2.公共管理硕士:总分130分,英语40分;
3.会计硕士:总分170分,英语50分;
4.艺术硕士:总分88分。
5.工程硕士:总分185分,单科30分。
6.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总分180分,单科30分。
二、资格审查
各单位须在复试前对考生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应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资格审查内容包括:
1.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2.身份证原件
3.工作年限证明(要求符合所报考类别的工作年限要求)
4.资格审查表(一式两份)(电子照片上需加盖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以上材料1、2须留存复印件,3、4须留存原件。
资格审查时,各学院应要求考生填写《考生承诺书》,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一经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入学资格。
三、复试组织
(一)各单位要健全复试工作制度,依据招生政策制定科学、规范、公正的复试工作方案,提前公布并严格执行,杜绝漏洞,预防泄密事件。
(二)各单位要加强复试组织管理,确保复试工作规范、高效、有序。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理念,做好综合保障、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为考生营造良好的复试考核环境。
(三)各单位应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含复试)、工作业绩以及报考信息等材料,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择优录取,确保质量。
(四)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健全集体决策和监督机制,确保公平、公正、合理,要坚持复试标准,宁缺毋滥,确保招生质量。
(五)各单位应遴选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品行端正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并加强对复试人员的培训,加强招生廉洁自律建设,坚决抵制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风。
(六)各单位在复试时须组织成立复试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对每位考生的复试考核。每个复试小组应由不少于 5 名办事公正和责任心强的教师(硕士研究生导稿亏师一般不少于 3 人)组成,并设立组长一名。
(七)各单位应规范复试流程,应对复试中进行全程录音。若各单位认为有必要时,经向研究生院申请同意后,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键枯神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贰』 厦门大学法学在职研究生复试怎么准备
思睿厦大考研为你解答: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众多报考类型中,除了五月同等学力申硕不需要复试外,其他在职研形式的报考者,在经过了初试后,必须还要通过复试这一关。那么,在职研究生复试内容是什么呢?思睿厦大考研论坛学长都会交流的,每年的复试经验都会自己写一写。
或者学长羣一六二二四九四六七招生老师介绍,不管十月在职联考还是一月联考,其复试都是招生院校自行组织的,因此,复试内容因院校不同而不同,但总体上需要考生需要在英语口语、综合素质考核、复试专业考试等方面做好准备。
可以肯定的是,能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其综合素质都是不错的。但是不能因为初试成绩出色,而轻视复试。因为每年都有初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在复试环节被淘汰。原因则很多,有的是面试表现差,有的则是综合素质逊色,可以说,复试阶段的突变情况比较多,需要考生有极好的应变能力。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职研究生复试事,对考生的专业背景及职业背景也是比较重视的。因此,很多初试成绩相当的考生在这一环节,拉开了距离。
有些考生在面试时,面对导师的提问,能应对自如,给导师留下专业知识丰富,而且不卑不亢,逻辑反应能力强,在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优秀,这一项对其最终被录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叁』 想考厦大国际法的研究生,需要做什么准备
想考厦大国际法的研究生需要做如下准备:
一、厦门大学国际法考研初试科目有公共课和专业课。
公共课:(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专业课: (705)法理学和宪法学 (810)民法学和刑法学
二、厦门大学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1、《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民法》(第三版),柳经纬主编、朱炎生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宪法学原理》,朱福惠主编、郑琼现副主编,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4、《刑法总论》,陈立、陈晓明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三、厦门大学研究方向:
(01)国际经济法
(02)国际公法
(03)国际私法
『肆』 厦大复试内容
专业名称 复试内容 (共 100 分) 复试方式 (口试、笔试、实验及其组合) 备注 全院各专业 专业1 :植物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 专业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专业3 :动物学 专业4 :微生物学 专业5 :细胞生物学 各专业实验技术理论 笔试 10% 无指定参考书目 专业英语 笔试 20% 综合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知识) 及英语(含听力、口语)测试 面试和口试 50% 各专业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 20% 黄师哥,这是零六年的复试要求.还有下面的资料是从网上搜到的: 复试经验(仅供参考) 前言:本来这些是给一个朋友准备的,可惜今年分数线水涨船高,朋友一分之差倒在英语线上了,令人扼腕.按其所请准备的资料没了用处,本想删掉,想了想还是发上来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吧. 正文: 1听力考试情况 2005年:归到面试里,用英文自我介绍. 2006年:笔试之外单独考听力,一个老师念一段生物方面的科普材料(去年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大概400单词左右),难度不大,读三遍,读完后要求用中文写出大意,占十分. 2面试 2005年:口语考试情况:进门后用3分钟左右(大概200~300个单词)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大致分为:个人简介,兴趣爱好,对厦大/生物的向往(报考厦大/生物的理由),表示自己献身科研的决心几个部分. 专业知识考察:然后老师会给你几道专业题目让你抽签,抽中之后给你1分钟左右时间整理思路,然后作答.回答要思路清晰,有条理(最好分成1.2.3几点回答),不会就大方坦诚说自己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时间太久记不清楚,不要胡编乱造,被面试老师拆穿就over了.因为老师准备的题目有限,参加面试的学生很多,难免会出现重复现象.所以留个心眼,当排在前面的同学出来后,问一下答的什么题目,问上3,5个就会把所有题目搞到手,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临时准备答案了. 最后是自由问答阶段,面试老师会轮流发问2到3个问题,大多基本知识和试验技能考核,很简单.或者是询问你做过哪些试验,回答做过的试验越多越好,但千万不能撒谎明明没做过却说做过,否则被揭穿的话会over.当然如果你没做过一些试验但了结其中原理或者看别人做过,胆子也比较大的话也可以冒充一下,看运气了.也有的老师会问些轻松的话题,例如为什么来厦大,为什么报考这个专业,你对三年的研究生生涯有什么规划?试验很枯燥很累,你能不能克服?这些你可以事先准备好答案. 2006年: 进去后十段生物相关英语材料,自选一段(200单词左右),在电脑上显示内容,当场阅读并即时翻译出来. 然后老师提问2.3个问题,大概是些为什么报考这里,毕业论文是什么,研究生生涯规划之类 平均5分钟一个人 整个面试要记住两点:一,大方镇静,可以不急着回答问题,略微思考一下,组织语言再作答,会就说会,不会就说不会,坦诚一点有好处.二,态度要表现的低调,谦虚,言语上要有礼貌,要强烈表达自己读研的愿望,清晰地向老师传达一个信号:我渴望读研. 另,如果你已经开始或做过毕业论文,或者第二课堂之类的试验,你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你可以有意的在面试的时候提到这点,老师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来,详细问你关于该试验的事,你就可以侃侃而谈,把面试的时间消磨掉,老师就没有时间问你别的了. 3:试验操作部分: 2005年:一般来说都是基本试验,你应该在本科的时候都做过.比如04年考的是微生物方面:挑菌划平板,无菌操作.05年考的是动物方面:对中华环毛蚓的解剖.我个人认为试验操作明显偏向厦大本校学生,基本所考的试验都来自于厦大本科生做过的试验(想想也正常)比如对中华环毛蚓的解剖厦大学生做过,我就没做过,当时是硬着头皮做的,还好过关.所以建议你找厦大本科生的试验用书看看,只看最基本的几个试验就可以.2006年:生化专业没考,微生物考的划平板.各专业要求不同 4笔试: 2006年:题型有选择,试验设计(2题),简答. 题量较大,但难度一般,不会超过初试. 5专业外语: 2006年:阅读理解(5篇), 英译中2段, 英文名词解释(用英文)5个左右. 6复试分数所占比例: 2005年70:30, 2006年60:40 2007年50:50 7复试人数问题: 理论上按照120%参加复试,实际情况各专业不同,你也注意到了,有些冷门专业比如寄生虫,水生,植物,前来复试的可能要少于最终录取的(05年是这样),这是因为热门专业的考生被淘汰后,学院会安排他们调剂到这些冷门专业,有时候因祸得福,调剂到冷门专业的考生因为成绩在冷门专业中名列前茅反而可以获得公费名额.所以只要你能来复试,发挥正常的话应该可以留下,只是如果来了之后发现自己在本专业没什么竞争优势,又没什么老师肯要的话,就要及早果断转移志愿,报考冷门专业,参加冷门专业的面试,这样会更有把握.至于具体怎样取舍,要结合当时情况和你自己的意愿而定. 声明:因为我是05级,所以这些资料是个人回忆加上询问一些06级师弟,综合而来,所以其中细节方面很可能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加上本来只是和我朋友之间谈话,所以主观性较强,也并不权威,请学弟学妹们谅解并自行参考.回顾以往复试,厦大生科院每一年都会有调整,连续性不高,所以我也就不贸然推测07年的复试具体情形,只是简单回顾05,06年的情况,如能对你们复试有那么一点帮助,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总归一句话:仅供参考,关键在自己努力!祝大家好运!
记得采纳啊
『伍』 关于厦门大学的法学研究生的问题。
厦门大学应该是很公平的!
法学院
初试参考书目:
除法律硕士外各专业:
1、《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民法》(第四版),柳经纬主编、朱炎生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中国宪法》,胡锦光、韩大元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4、《刑法总论》,陈立、陈晓明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法律硕士专业:专业基础课、综合课为全国联考科目,参考最新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指南》。
复试参考书目:
法学理论专业:
1.《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宪法学原理》,朱福惠主编、郑琼现副主编,中信出版社,2005年.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
1.《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宪法学原理》,朱福惠主编、郑琼现副主编,中信出版社,2005年;
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刑法学专业:
1.《理论刑法学》,陈晓明、何承斌、童伟华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刑法分则的理论与实践》,陈立、李兰英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或2007年版;
3.《刑事诉讼法学》,陈立、陈晓明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本;或者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材均可。
民商法学专业:
1.《民法总论》(第三版)、,柳经纬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债权法》(第二版),柳经纬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物权法》(第三版),柳经纬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商法》(第三版),柳经纬主编、刘永光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第三版),蒋月、何丽新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知识产权法》(第二版),丁丽瑛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民事程序法》(第七版),齐树洁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诉讼法学专业:
1.《民事程序法》(第七版),齐树洁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民事诉讼法》(第二版),齐树洁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民事司法改革研究》,齐树洁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刑事诉讼法学》,陈立、陈晓明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经济法学专业:
1.《经济法(第三版)》,朱崇实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金融法教程(第二版)》,朱崇实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现代财税法学要论》,廖益新、李刚、周刚志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商法》(第三版),柳经纬主编、刘永光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
1.《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环境法学教程》,蔡守秋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国际环境法》(第二版),王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法学专业:
1.《国际经济法学》(第三版)陈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国际法》,邵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法律硕士专业:参考最新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指南》
『陆』 我是福建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准大一新生 目前立志考研 我想请教一下了解的人 如果考研想考到厦大难度有多
比较难,厦大法律(法学)本校推免生名额太多,外校太少。
厦门大学法律(法学)(专业学位)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复试内容:
主要包括外语、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内容的考核。复试采用笔试、面试和实验技能考核等方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同等学力人员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专业基础课。
备注:
1.本单位130名招生计划中,各学术型专业招生计划合计为80名,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合计为50名。
2.本专业限本科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本科专业代码为0301)者方可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