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自主招生2015
㈠ 历年在内蒙自主招生的大学有哪些
查询教育部下属的“阳光高考网”(指导单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2015自主招生报考指南”频道(http://gaokao.chsi.com.cn/gkzt/zzzs2015)可知,2015年面向全国进行自主招生的高等院校共77所,内蒙古自治区的高三学生凡符合目标学校报考条件的都可以申请,各学校的申请条件可在该网页上查看各校的招生章程。
2015年具有自主招生资格、面向全国进行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大学院校在逐年增加,例如2015年相比2014年,面向全国招生的自主招生的院校新增了3所,而只在本省投放自主招生计划的大学院校增加了13所。
关于自主招生的更多权威信息,可以到前述教育部下属的“阳光高考网”的“自主招生”频道查询。
㈡ 哪些学校有自主招生 都是什么大学
按照往年情况,有90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其中有77所院校针对全国进行招生,13所院校只针对本省进行招生。2018年哪些学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
自主招生院校名单
提示: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林业大学此五所院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但是2015—2017年并未通过自主招生进行招生,至于2018年是否会进行自主招生暂时未知。
2、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院校基本都是211级别以上的院校,仅:北京语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三所高校为普通一本。
3、红色字体表示13所院校只针对本省进行招生。
自主招生分影响意义
中学教学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原本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却演变成争抢优秀生源的大战。高校出台这样变味的自主招生政策,不但会造成高校间的恶性竞争,而且会给高中教学、学生家长增添繁重的学业和经济负担。不少考生为报名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常常缺课,四处报辅导班,以应对招生高校的笔试和面试。这些学生为了迎考,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人们常说,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而自主招生制度对中学教学的影响也不小。
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是指一个人参加高等教育考试的“志向和愿望”,每个高考考生都有根据自己的理想志向、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大学就读的权力。每年的自主招生和高考之后填报志愿的时节,那种由学校或家长代填志愿的现象并非罕见。其实,这都是受某种利益的驱动的,高考志愿已不单单是考生选择大学、挑选专业的方式,早已成为各中学、高校和家长获取最大利益的途径。
高校招生日益激烈,各院校奇招迭出,而此次“明斗”所揭示的“暗战”一角,更令人深思。无序的高校竞争背后是分数至上的“掐尖儿”大战,高校自主招生和学生自主选择依然长路漫漫。
高招公平性的影响
这项政策从出台、实施,一直备受争议,因为自主招生制度正变得不公平。从过往被自主招生录取的案例来看,他们很多是因为“特殊才能”被录取的。为了培养孩子的“特殊才能”,许多家长把他们送进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如面试能力的训练班、奥林匹克数学辅导班。很多家长为了高校的自主招生,花巨资送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刻意培养自身的特殊才能。不难看出,贫富差距已经对高考招生制度公平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主招生制度“歧视”农村考生也成为争议的一个焦点。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农村考生人数远低于城市考生。2010年北京大学颁布的自主招生新政“校长推荐制”学校名单中,没有一所高中在农村地区。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制度下,常常是处于劣势的一方。对于教育公平的永久课题,国家和公民都应加强思考和探索。
㈢ 北京语言大学自主招生流程
北京语言大学自主招生流程如下:
1、公布简章:试点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版色来确定它的招权生的简章,对社会进行公布。
2、开始报名:所有的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报名,为自荐和校荐。
3、初审:学校组成专家组对学生们的材料进行审核。
4、考核:初衷是以面试作为主要的测评手段。现在所有高校都加笔试,笔试、面试构成了考核。
5、名单公示:不仅在在高校公示、中学公示、省招办公示,最后在教育部的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6、参加高考:学生参加统一的高考,根据志愿投档。
7、录取:对符合的学生进行录取。
8、公示:公布自主招生录取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㈣ 2015有哪些医学院自主招生考试
自主招生院校名单
联盟派系
高校名单
特点分析
北约联盟(12所高校)
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约联盟特点是文科突出,由理工科北航、华中科技大学等支撑。考生可报考3所学校,所报学校为平行关系,志愿不分先后。“北约”联考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突出对考生视野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更加突出对考生未来学习潜能的考查。希望招收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具有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学生。
华约联盟(6所高校)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华约联盟特点为理工科突出,考生可以报考2所学校,如果考试后考生在初审通过的高校未得到认定,则可凭成绩向第三所院校提出申请。“华约”联考考查的重点不是考生通过大量训练获得的解题技巧,而是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潜质,特别是考查考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
卓越联盟(9所高校)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卓越联盟高校均为工科强项。考生可在9所院校中申请2所高校,采用网上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的方式。“卓越”选拔的考生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卓越人才培养潜质。
京都联盟(5所高校)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京都联盟即学院路5校,这5所学校行业特色鲜明。京都联盟采用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同一时间进行考试,面试则是由各校自行进行安排,成绩不互相承认,考生只能参加5校中的一所学校进行复试。“京都”笔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
独自招生高校(51所高校)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
辽宁: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陕西: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
湖南: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重庆:西南大学
广东:南方科技大学
贵州:贵州大学
云南:云南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
这51所高校独立面向全国地区进行自主招生,各有强项,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院校。
面向本省的自主招生院校(23所高校)
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三峡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江汉大学、长江大学、郑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四川农业大学
这23所高校独立面向本省市进行自主招生,各有强项,本省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院校
㈤ 2015年5+2自主招生的学校名单
全国共80所,
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江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上海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山东
山东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海洋大学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广东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吉林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贵州
贵州大学☆
云南
福建
云南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
甘肃
浙江大学
兰州大学
广西
香港
广西大学☆
香港大学
说明:☆标志表示该高校只面对特定地区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