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物理第八章答案
① 大学物理思考题答案
1、绝对误差是一定的,N越大,相对误差越少,测得越准 。2、当M2与M1严格垂直,即M2ˊ与M1严格平行时,所回得干涉为等倾干涉。干涉条纹为位于无限远或透镜焦平面上明暗的同心圆环。干涉圆环的特征是:内疏外密。由等倾干涉理论可知:当M1、M2′之间的距离d减小时,任一指定的K级条纹将缩小其半径,并逐渐收缩而至中心处消失,即条纹“陷入”;当d增大,即条纹“外冒”,而且M1与M2′的厚度越大,则相邻的亮(或暗)条纹之间距离越小,即条纹越密,越答不易辨认。每“陷入”或“冒出”一个圆环,d就相应增加或减少λ/2的距离。如果“陷入”或“冒出”的环数为N,d的改变量为Δd,则:Δd=N*λ/2
则:λ=2Δd/N
若已知Δd和N,就可计算出λ。3、由等倾干涉理论可知:当M1、M2′之间的距离d减小时,任一指定的K级条纹将缩小其半径,并逐渐收缩而至中心处消失,即条纹“陷入”(就是你说的“灰湮灭”吧?);当d增大,即条纹“外冒”。将M2由左到右移动时,会产生“空回误差”。所以在调到一定位置住手后,由于“空回误差”条纹有可能会冒出,也有可能灰湮灭。
② 大学物理标准练习答案
取 半径为r 宽度来为 dr的圆环为 微元,微自元质量 dm= (m/πR²)2πrdr
微元所受 摩擦力 f= -μgdm= -(2μmg/R²)rdr
微元所受摩擦力矩 dM= fr= -(2μmg/R²)r²dr
所以 圆盘所受摩擦力矩 M=-(2μmg/R²)∫r²dr
代入积分上限 R 下限0积分可得 M=-2μmgR/3
所以 盘的角加速度 β= M/J = -(2μmgR/3)/(mR²/2) =-4μg/3R
③ 求大学物理答案.。。。。。。
角速度:ω=dθ/dt=2t
速率:|v|=ωR=2t
切向加速度 a1=d|v|/dt=2
法向加速度:a2=|v|²/R= 4t²
所以 总加速度 :a=√a1²+a2²=√4+16t^4
当 a1=a2时,有:4t²=2 解得 t²= 1/2
所以 θ=t²+1= 3/2
单位(SI)
④ 大学物理一些问题 希望大大们帮帮
1.这道题考查杨氏双缝干涉。云母片挡住以后,上面的光程将会增加,以中央明条纹为例,为了再次使光程差为0,就必须让下面的光程增加,同理考虑其他条纹,所以整个干涉条纹就会上移。条纹间距△x=λ*D/d,D和d都是不变的,所以条纹间距也不会变。
答案:c
3.这道题考查热学三个等值过程。等压过程:吸热Q=ΔE+A,则A=Q-ΔE(由热二定律,其吸热不可能完全拿来做功,因此Q>A>0)。等体过程:A=0。等温过程:ΔE=0,即A=Q。
答案:a
6.这道题考查圆周运动。重力是性质力,向心力是效果力,他们分别是按不同的角度来看的,不能将其放在一起来谈(也就是说不能是他又受重力又受向心力)。小球在最高点的时候,重力提供了向心力。由向心力F=mv2/r,可知在最高点所需要的向心力最小,在最低点所需要的向心力最大,绳子的力和重力的分力一起提供,而且在最高点重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所以在最高点绳子拉力是最小的。
答案:d
7.这道题考查理想气体方程。由PV=υRT,其中R为普适气体常量8.31,压强P和温度T都相同,而体积不同,。将方程变式成υ/V=P/RT,等式左边两者都相等,因此等式右边两者也相等。所以,氦气和氩气的υ/V相等,即单位体积的摩尔数相等,也就是单位体积的分子数相等。
答案:a
11.这道题考查功能转化关系。转到竖直位置时,B球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A球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也增大,对于整个系统,由于杆的质量不计,且只有重力在做功,因此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b,c
12.这道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F/m,与速率无关,因此a,b都可能存在。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不变,但有向心加速度。因此c存在。速率增大必须有加速度,d错误。
答案:a,b,c
13.只有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才与速度垂直。变加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不与速度垂直。
答案:错
19.一物体向正反向运动,向其施加一个反方向的恒力,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减速为零再反向加速,此时动量方向由正变为负。
答案:错
20.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势能,只考虑分子动能。而且都是摩尔数相同的气体,温度相等,则分子动能也相等,则内能相等。
答案:对
都是我自己逐一解答的,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⑤ 跪求华东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的预习报告或者实验报告的答案!!!
1.[单选题] 分光计读数装置中设置双游标的目的是消除偏心误差,该误差属于_______误差,它是由于刻度盘刻度和游标刻度__________
A.随机,不平行
B.系统,不平行
C.随机,不共面
D.系统,不共心
我的答案:D
1.[单选题]
下图中角游标的读数为
A.116°12′
B.116°42′
C.114°42′
D.114°12′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在用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折射率时,测量最小偏向角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1)转动望远镜对准入射光,测出入射方位角
(2)在望远镜中看到待测谱线折返点时,拧紧游标盘的紧固螺丝,固定游标盘
(3)转动望远镜,使待测谱线和准线重合,测量出射方位角
(4)转动游标盘连同载物台,改变入射角
A.(1),(2),(3),(4)
B.(1),(4),(2),(3)
C.(2),(3),(4),(1)
D.(4),(2),(3),(1)
我的答案:D
1.[多选题] 杨氏模量是材料的物性参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A.材料的结构
B.材料的化学成分
C.实验温度
D.材料的几何参数
1.[单选题]
根据误差等作用原理,确定实验中需要测量的各物理量使用的量具,选择不正确的是
A.钢丝长度:米尺
B.镜尺距:米尺
C.光杠杆常数:米尺
D.钢丝直径:螺旋测微器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中,钢丝的形变量是测量的核心问题,用什么物理实验方法进行转换测量
A.比较法
B.拉伸法
C.放大法
D.逐差法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在实验测量中,如果需要增大光学放大法的放大倍数,可以
A.增大镜尺距离,减小光杠杆常数
B.减小镜尺距离,增大光杠杆常数
C.减小镜尺距离,增大钢丝长度
D.减小镜尺距离,减小钢丝长度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叉丝位于望远镜的目镜套筒上,为了调整叉丝清晰,应进行的操作是
A.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
B.调节物镜所成标尺像与叉丝的距离
C.旋转目镜镜头
D.改变物镜与叉丝相对距离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望远镜调节的基本原则:将光杠杆、反射镜中的标尺像、望远镜轴线调成三点一线, “先粗调,后细调”。粗调包含的操作可分为4步:
(1) 调节光杠杆倾斜螺丝,直到眼睛通过望远镜准星(外部)位置,能看到光杠杆镜面中的反射镜;
(2) 调节望远镜高低倾斜螺丝,直到眼睛通过望远镜准星(外部)位置,能看到光杠杆镜面;
(3) 调节反射镜倾斜螺丝,直到眼睛通过望远镜准星(外部)位置,能看到镜中的标尺像;
(4) 移动望远镜装置,使其正对光杠杆镜面;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1)、(2)、(4)、(3)
B.(4)、(1)、(2)、(3)
C.(2)、(1)、(4)、(3)
D.(4)、(2)、(1)、(3)
1.[单选题]
在本实验系统中,望远镜视差产生的原因是:
A.标尺像通过望远镜目镜所成的像与叉丝不共面
B.人眼与目镜不共面
C.人眼与标尺像不共面
D.叉丝通过目镜成的像不在明视距离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消除望远镜视差的方法是调节
A.调节望远镜的目镜,使得叉丝清晰
B.调节望远镜的目镜,使得标尺像清晰
C.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直到眼睛上下运动时,标尺像与叉丝没有相对位移
D.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使得标尺像清晰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直接测量量中,镜尺距离D是指 B
A.望远镜目镜到标尺的距离
B.光杠杆平面镜镜面到标尺的距离
C.望远镜物镜到标尺的距离
D.光杠杆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的距离
1.[单选题] 在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中,通常需在钢丝上预加10kg负荷,目的是
A.拉直金属丝,避免将拉直过程当为伸长量进行测量
B.减小初读数,消除零误差
C.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D.使系统稳定,金属丝铅直
我的答案:A
3.1.3
1.[单选题] 如何较好地消除接触电阻对测量值的影响?
A.使用四端输入法
B.触点处保持良好的清洁
C.减小触点的接触面积
D.采用相同的材料导线
我的答案:A
1.[多选题]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由于电表内阻的存在,会产生系统误差。
B.在平衡电桥实验中,为了比较迅速调节到平衡点使检流计指零,可采取反向区逐次逼近法进行操作。
C.在自组电桥实验中,比较臂电阻带来随机误差,可以通过交换法来进行修正。
D.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用箱式电桥测量前应先估测电阻的阻值。
我的答案:ABD
1.[单选题]
惠斯通电桥测量原理属于什么实验方法?
A.参量转换测量法
B.交换法
C.比较法
D.补偿法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在电桥测量电阻中,电桥是如何达到平衡的?
A.调节可变电阻Rs大小,使检流计电流为零。
B.调节电源电压
C.调节比例臂大小
D.调节可变电阻Rs大小,使检流计上电流为某一定值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时,比例臂选取的原则是:
A.使测量值有好的重复性
B.使测量值的精度最高
C.使电桥能较快地达到平衡
D.使检流计有大的量值
我的答案:B
⑥ 求这本大学物理教程的答案
篇一: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8
8-1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过程时吸热700 J,则经历acbda过程时,吸热为 ( ) (A) – 700 J (B) 500 J (C)- 500 J (D) -1 200 J
分析与解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是状态量,因此对图示循环过程acbda,内能增量ΔE=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ΔE+W,得Qacbda=W= Wacb+ Wbd+Wda,其中bd过程为等体过程,不作功,即Wbd=0;da为等压过程,由pV图可知,Wda= - 1 200 J. 这里关键是要求出Wacb,而对acb过程,由图可知a、b两点温度相同,即系统内能相同.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Wacb=Qacb-ΔE=Qacb=700 J,由此可知Qacbda= Wacb+Wbd+Wda=- 500 J. 故选(C)
题 8-1 图
8-2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B,且它们的压强相等,即pA=pB,请问在状态A和状态B之间,气体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必然( )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题 8-2 图
分析与解 由p-V图可知,pAVA<pBVB,即知TA<TB,则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必有EB>EA .即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内能必增加.而作功、热传递是过程量,将与具体过程有关.所以(A)、(C)、(D)不是必然结果,只有(B)正确.
8-3 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