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王庆军
A. 聚世惠集团代理商怎么样
从知道到关注到了解聚世惠已经小两年时间了,我也跟大家一样,一直很好奇这样一个到现在为止都只敢在三线以下城市“闹腾”的,以十年前人家玩儿烂的“消费储值”为“理念”的皮包公司,如何能搞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不但攀上了政府的门槛、占据了开发区的高楼大厦、获得了纳税人的钱作为发展基金,更有甚的咋呼着要上市云云,乃至最近连股票代码都公布了出来。
下面我就尽我所知的一一给大家分解这些谜团,让大家好好看看这个充满了闹剧的骗局到底是怎么骗得、骗了谁又准备骗多久。
1.首先就大家关注的聚世惠起家的运营模式给大家做个分析。其实我也跟大家一样,最早接触聚世惠,也是了解到他们就像十年前兴盛的“消费储值”一样,玩概念把戏,首先弄一堆小商小贩小店面加盟他们的皮包公司,然后满大街发会员卡,到处宣扬什么会员到加盟店消费,每累计满多少钱,就可以开始享受公司的返利活动,总之一个意思就是说:只要成为他们的会员,到他们的加盟店消费,最终花多少钱,就都会一分不少的返还给你(只是具体多久全还你不确定)。
说到这里我饶有兴趣的给大家提一下当年的某家消费储值公司有多牛逼,他们不但宣传做到了一二线城市,甚至广告都做到了CCTV4,更有甚者我当初去他们总部了解,他们甚至跟我说以后各大高校也会加盟他们,学费以后都可以全部返还,这是何等的霸气!?但是最后呢?老总携款跑路。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家公司的标志也很霸气,是个什么十八环。
于是大家会问,老板拿什么钱返还大家的?跑路又是卷走了谁的钱?很简单,他们的确是不向普通消费者要一分钱,但是他们是要按比例收加盟商家的份子钱的,这个份子钱有点像现在的团购和外卖,会员来加盟店里消费,消费储值的公司就会定期按比例来找加盟店算账拿钱,所以卷走的就是这部分钱。
话又说回来,这些肯加盟的店家都是些不起眼的私营店铺,比如什么路边的火烧店啊、馄饨店米线店啊、美甲美容服装小店啊什么的,其实真正去这些店消费的顾客本来就不多,什么会员就更少了,而他们每月贡献给消费储值的公司的费用因此也寥寥无几,所以即使皮包公司突然消失,他们也不会觉得什么痛痒,所以对社会的危害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同样,但是不要忘了,这种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拼命宣传拉拢加盟店,钱再少也架不住多,所以最后获利跑路的老板手手里的金额真的可以吓死人哦。
再回过头来说聚世惠,其实我专门乔装了解过他们的运营模式,而且是跟内部核心人士了解的,虽然外界普遍按照消费储值的营销模式在揣测他们,但根据我的了解,他们真正的营销模式还完全没有那么高大上,因为毕竟政府不是傻逼,经过那么多跑路的储值公司洗礼,再贪财的政府,恐怕也得避让三分了吧。
聚世惠给我的确切的营销模式是,商家加盟他们,是要按一定的优惠比例将会员的消费额交到总公司,由总公司统一整理后返给会员。往简单了说就是,比如本来一家店可以给你打八折,但是现在不打折了,店家本该给你的20%回头一并交给聚世惠,让他们回头再把这些钱过过手再返给你,至于多久返和返多少,得看聚世惠的“心情”。
当然,这里面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第一,就是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花多少钱聚世惠全部返给你,给你的只是你本该买东西时就立马应该享有的优惠罢了,这在跟上级领导汇报的时候就彻底跟“消费储值”划清了界限;第二,聚世惠忽悠商家加盟的理由就是我们有无穷多的会员,我们可以通过集体宣传呼吁(忽悠)他们去你店里消费,而你要做的就是把本该给顾客的让利给我们公司。所以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总是会有人在大街上免费塞给你聚世惠的会员卡然后嚷嚷着免费成为会员,其实卡不卡的无所谓,倘若身份证能作为入会凭证,你一生下来恐怕就已经是他们的会员了,就已经成为了他们忽悠小商家的资本;第三,为什么聚世惠只在三线以下城市玩?总部最后也从青岛搬到了聊城?很简单,因为三线以下城市老百姓傻,至于搬迁总部还有内情,待我后面解释。
2.下面就详细讲解一下聚世惠为何以及如何从青岛把总部搬到了聊城,并在聊城生根发芽的。
表面上看,青岛是绝逼的二线城市,甚至某些方面逼近一线,而聊城跟青岛比则是个勉强能称之为城市的城市了,虽然我在上文提到大城市人精明,不利于这种骗子公司发展,可了解聚世惠的人会发现,他们不是简单的下嫁到了聊城这样一个半吊子城市,而是在那里有声有色的蓬勃发展了起来,甚至大言不惭堂而皇之的咋呼要把聊城建成什么“中国3D电商之都”!!
说到聚世惠总部搬迁到聊城,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性的核心人物:王相国。
王相国,男,现任山东科技大学教授,自立门户成立了所谓的“山东科技大学现代传媒3D研究院”,并打着此旗号承接各种婚礼庆典活动以及给各大中小企业设计筹划活动,而其本人尤喜各种以3D视觉效果为噱头的技术把戏。后经确认,所谓的什么3D研究院完全是其自创,与山科大毫无半点关系。
在聚世惠搬迁聊城后,他担任了聚世惠3D技术研究办公室主任,并让其子在泰安成立工作室,为聚世惠的“3D大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至于为什么他能担任聚世惠如此重要的职务,且看我下文分解。
聚世惠在有王相国的介入之前,一直都是很低调隐晦的窜行在几个不起眼的四线城市当中,包括现任总裁王育新在内的几大头目,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各大分点的员工有的已经近一年都发不出工资,完全靠着几大头目的“精神支柱”还在支撑着不肯散去。直到2014年,这几大头目与王相国教授的汇合,终于让他们看到了生存下去的一线曙光。
“王教授”在深思熟虑经过几个不眠夜的左思右想之后,以自己的擅长与爱好为核心,奋笔疾书的拿出了所谓的“3D电商项目”,并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其在聊城政府相关部门(发改委)认要职的同学朋友,于是“打造中国第一3D电商之都”的“科幻项目”,就这样在几大“巨头”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撮合下达成协议,其中,聊城市政府更是将这样一个“空中楼阁”的项目列为了重点扶持项目,不但在市开发区核心地段批给上千平全新的办公场所免费使用,更是划拨上千万的资金供给聚世惠做项目资金使用,由此,一个原本龌龊不堪的皮包公司刹那间就化作了一家不但看上去很美而且好似誓要称霸中国的科技公司了……
诸位观众看到这里必定有些摸不到头脑,明明只是一个“消费储值”的皮包公司,如何跟电子商务扯上关系?3D商城又是从何说起?跟3D电视3D电影有什么关系吗?
首先,聚世惠原来有很多加盟商,这些小商贩们有自己的商品,于是,这就激发了聚世惠把他们聚在一起在网上扔到一个网站里供大家选购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电子商务” 。而所谓的3D呢,这里我就要毫不客气直言不讳的说,压根儿就是用来洗钱的噱头!3D商城的确有,而且的确是网上的,效果吗有兴趣的大家自己去网络了地址找来看好了,我真心不想给他做什么宣传,负面的也不想!但我要说!那纯粹就是狗屎!狗屎都不如!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纯粹是洗钱的噱头!洗老百姓的血汗钱!洗纳税人的血汗钱!统统洗白了装进了这些大骗子们自己的钱包!如果诸位观众觉得我的话无根无据,你们最简单的可以去问问那些所谓的3D商城里展示的加盟商们,这破烂儿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然而“政府”又为此投入了多少?而这些投入最终去了哪里又换来了什么?请问聊城是否因此而在“3D”、“电商”又或是网络上收获了多大的名声和效益?那个人不人鬼不鬼的“3D商城”又有几个人没事儿打开看看?或者简单的且问网络上可否搜索到它的一级域名?!
说到这里,有关注过聚世惠官网的朋友,应该会看到他们还在继续制造各种噱头,什么会员间免费通话软件,什么裸眼3D手机,更甚至是忙活着股票上市。而相信看完我上文的观众,看到这里对于股票上市的事也就不言而喻了,是不是骗局我也懒得多说,那个股票代码随便找个网站查查也就一目了然了,而且一个靠着在小商贩那里收“保护费”的公司,难道指望着在网上用这样垃圾难堪的“网上商城”向所谓的全民皆会员的消费者们卖卖乱七八糟的杂货就能上市敛财的话,阿里巴巴或者比尔盖茨是不是早就应该称霸世界了?
B. 山东科技大学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一、山东科技大学有几个校区
山东科技大学现在有3个校区,分别为青岛校区、泰安校区、济南校区。
二、山东科技大学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1、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坐落于著名的旅游胜地泰山脚下,交通便利,位于泰安市中心,繁华地带,特别是东校区出了西门就是泰山,可以直接爬山。校区占地面积700余亩,校舍面积38万余平方米。现设6个教学系(部),1个研究院,25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0余名,在职教职工700余名,高级职称人员170余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60余名。泰安校区现有山东科技大学与泰山科技学院两个机构,其中机电系和资土系位于东校区,信息系、经管系和文法系三系位于西校区,继续教育学院位于单独位于一个校区。
地址:泰山区岱宗大街223号
2、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济南校区是山东科技大学三个校区之一,坐落于山东省省会——美丽的泉城济南,是学校的发祥地,校址位于济南市天桥区胜利庄路17号。校区占地面积203.81亩,建筑面积12.01万平方米,总资产1.88亿元。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藏书27万余册,总价值535万元。现有在校生2905人,其中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生1760人,校企合作学生1054人。有教职工246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另有离退休职工184人。
地址:天桥区胜利庄路17号
3、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
学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243.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9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三、山东科技大学简介
学校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800余亩,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亿元。学校设有教学单位32个,科研单位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本科专业93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19个,工程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及青岛市实验室(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个。
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300余人,研究生8300余人。有教职工326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50余人。有两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12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4人。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特聘专家级青年专家2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人。有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2人,青岛市教学名师1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14个、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11个。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8个,一流本科课程1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10门,教学成果奖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品牌特色专业18个,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9个,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个,一流本科课程32门,精品课程58门,教学成果奖9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个。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24项,省部级项目77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33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00余项。《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学校为教育部确定的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每年在校外籍专家教师近百人。有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在校生规模近2000人。有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500余人。
;C. 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山东省的获奖名单出来了吗
出来啦,你登陆“山东学校工作网站”去查查。
二等奖(共93件)
序号 学校全称 作品名称 第一作者
1山东师范大学 基于生态足迹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 洁
2山东师范大学 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 朱春健
3山东中医药大学 大鼠寒热偏好测定仪 程 健
4山东经济学院 后WTO时代中资银行发展环境分析——基于SWOT理论 郇凤悦
5山东经济学院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问题的研究 于 良
6山东经济学院 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博弈分析 于少明
7山东轻工业学院 玻璃分相在环保乳浊玻璃制造中的应用 胡晓林
8山东轻工业学院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刘 超
9山东建筑大学 《流化床新型换热器》 盖玉刚
10山东建筑大学 《SiO2-Al2O3-MgO-F系可加工微晶玻璃的成型与析晶》 李 聪
11山东建筑大学 《新型高硬度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的开发与研制》 聂振凯
12济南大学 基于光子相关的振动频率测量仪 唐建鑫
13济南大学 集成GPS定位的双频超声波水下地形测量仪 周 玉
14山东财政学院 FDI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分析 毕晓霞
15山东财政学院 技术进步对山东省就业结构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曹 惠
16山东财政学院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陈 龙
17山东财政学院 印花税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基于上证指数的波动性分析 张 良
18山东财政学院 中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基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视角 张滕滕
19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水冷蒸酒器 杨光明
20山东交通学院 重型汽车车轮升降机 王 凯
21中国海洋大学 ENSO的北太平洋中低纬循环振荡模型 荆 钊
22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半岛海洋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政策研究 许 真
23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EOS-MODIS的黄海雾区识别研究 叶鑫欣
24中国海洋大学 单轴双轮自平衡式代步车 赵希勇
25青岛大学 高校人才柔性流动研究 程媛媛
26青岛大学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房千贺
27青岛大学 公民权视角下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公共政策支持—以对青岛市农民工的调查为例 李 婧
28青岛大学 青岛市老年人福利现状调查及改善建议 李 帅
29青岛科技大学 Brønsted-Lewis酸性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松香聚合反应的研 安守明
30青岛科技大学 油田含油污泥制备橡胶填料剂的研究 黄 海
31青岛科技大学 基于ZigBee的mesh网络智能家居灯光控制系统 年庆程
32青岛科技大学 基于图像处理的电缆绝缘层参数测量系统 商圣飞
33青岛科技大学 新型超支化UM固化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 张明志
34青岛科技大学 农民土地意识现状及其成因调查分析报告 赵 磊
35青岛科技大学 简易输油管道变形检测装置的研制 赵敬华
36青岛理工大学 局域网资源共享平台 焦 扬
37青岛理工大学 智能救援车 孙 强
38青岛理工大学 铬渣污染场地与污染土壤修复方案研究 吴 佳
39山东农业大学 手机游戏“功夫熊猫” 李远策
40山东农业大学 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多样性及其与作物间的竞争关系 田欣欣
41山东科技大学 居民小区道路安全评价及其人性化改善设计——山海花园道路安全评价及改善方案 陈立华
42山东科技大学 隔离四通道数字示波器 李 菁
43泰山医学院 在校大学生直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丁珊珊
44泰山医学院 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为例 李 灿
45泰山医学院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与补偿比例的调查与思考——以山东省平阴县为个案 张 沛
46烟台大学 一种适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果脯生产技术的开发 冯中波
47烟台大学 纤维素酶水解—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制备洋葱干红 牟笑枚
48烟台大学 基于DDS内核的微型低功耗多功能高频实验仪 王波涛
49烟台大学 光电粒子检测仪 张学军
50鲁东大学 载重汽车在线测重装置设计 侯旭军
51鲁东大学 光学凹凸镜焦距一体化精密测量系统的研制 曾茂进
52青岛农业大学 纳米氧化锌对肉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毛 珂
53青岛农业大学 酵母膏不同添加量对瘤胃真菌体外培养的影响 尹春庆
54山东工商学院 《大学生复原力问题实证检究》 吕 涛
55山东工商学院 《预防煤气中毒报警装置》 张 琪
56曲阜师范大学 《新型铜蜡热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探究》 毕世胤
57曲阜师范大学 《基于HPLC-FL-MS技术:合成分子探针测定环境水中痕量毒性胺类化合物》 刘宝亮
58聊城大学 不同类型农民养老资源的最优配置分析 张丽伟
59聊城大学 高校性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实施途径 张 岩
60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高温高压钻井液物性参数测量装置设计 梁海明
61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节能可靠的链条式抽油机销轴换向机构 任红伟
62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电磁涡流刹车在小型轿车上的研究 王坤程
63潍坊医学院 绞股蓝总皂甙联合醋酸泼尼松对SLE 模型小鼠的实验性治疗研究 高 庆
64潍坊医学院 人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I(hnRNPI)原核表达及初步应用研 王 蕾
65滨州医学院 背根神经节摘取方法的研究 陈海亮
66滨州医学院 聋人手语区域性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报告 刘玉山
67济宁医学院 济宁市青少年行为问题与个性、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郭 振
68山东理工大学 舵轮穴播机及自动覆膜、切膜、覆土装置 初皓好
69山东理工大学 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喷淋冷凝器设计 孙文瑞
70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调查研究 张晓亮
71德州学院 平面可调式智能跟踪太阳灶 施立彬
72德州学院 德州市棉盲蝽象的田间种类调查与综合防治的研究 王 静
73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图书馆图书自动消磁检测系统 李均锋
74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本土尝试——以山东为实证分析 李 亮
75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构建适应和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村制度——基于章丘市朱家村农民借贷状况和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王舒婷
76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产碱性纤维素酶的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徐庆强
77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制度的困境及其出路 ——从肖志军案切入 杨圣坤
78哈工大(威海) 基于WSN的环境温湿度监测系统 彭 超
79哈工大(威海) 团体贷款突破在孵企业再融资瓶颈—以威海市孵化器为例 孙善玲
80哈工大(威海) 新型液力阻尼高楼逃生缓降装置 项怀韬
81哈工大(威海) 智能台灯 周 桃
82潍坊学院 一种水果采摘器 李培涛
83潍坊学院 汽车油门缓冲器 王秀龙
84滨州学院 三维立体花草修剪机 王 磊
85滨州学院 指挥交通机器人 叶 伟
86枣庄学院 钇—姜黄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及分析应用 王延伟
87枣庄学院 数码相机现场定位研究 魏 征
88枣庄学院 The Capacity Research of Traffic Circle 吴天翔
89临沂师范学院 氟苯尼考酯(钠)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治疗对比试验王尽波
90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谈济宁文化中旅游资源的开发 高美玉
91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李 恒
92威海职业学院 极低噪声开关序列功率信号重建 蔡 林
93威海职业学院 便携式信息传输系统 吴方勇
D.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硕士导师介绍
郭惟嘉
1982.07毕业于原山东矿业学院采矿系,1996.12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建筑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82年9月至今在山东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室主任、研究所所长、学院党委书记,2004年5月起任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采矿工程、特殊开采、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岛市劳动模范、山东科技大学“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负责人。担任中国煤炭学会矿山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矿业工程)授权专家、中国煤矿开采损害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人事部“653工程”首席专家等。
林东才
山东矿业学院地下采煤专业77级本科毕业,一直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至今。2001年晋升教授。山东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谭云亮
男,1964年7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导,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专家组成员、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专家组成员、国家煤矿事故抢险救援专家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技学会理事、顶板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井工开采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煤矿事故抢险调查专家组成员、《采矿安全科学学报》编委等。出版著作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被SCI、EI等收录50余篇);完成包括国家级项目在内70余项课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青年优秀科技奖(金奖)、中国科教发展基金会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第三届“发明创业奖”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程卫民
程卫民,男,1966年9月出生,博士(后)、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1997年7月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11月,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爆炸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兵器与科学专业博士后。
第四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府安全生产专家、山东省应急救援专家、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局安全生产专家、第二届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循环经济促进会理事、第五届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山东省政协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尹增德
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副院长。1984年山东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98年硕士毕业,2007年博士毕业。一直从事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特殊开采及岩体探测、安全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讲本科生《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压力监测预报》、研究生《采场与巷道围岩控制》课程。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有6名已经毕业,3名考上博士,1名公务员,3名留校任教,现在指导硕士研究生6名,工程硕士7名。参加或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三十多项,其中多项鉴定为国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副主编教材《矿压控制设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3部,出版《薄煤层矿井高产高效》著作1 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教委三等、中国煤炭学会二等、山东省科技厅二等与山东省煤管局一、二、三等科技奖8项。平均每年科研经费20万元以上,目前在研课题4项,经费90万元。
辛嵩
196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02年获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博士学位,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后出站,2006年晋升教授,2001年开始任安全工程系主任、专业建设负责人,2007年任资环学院院长助理。
主要社会兼职:国家注册一级安全评价师,山东省安全评价报告评审专家,国家煤矿安全会诊专家,全国高校教育指导委员会安全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采矿工程“泰山学者”团队学术骨干。
2006年以来,年均教学工作量573.6学时,教学效果受到师生好评。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十佳青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2007年主持申报了教育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主持完成了山东省教改项目“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创新体系研究”,参与完成了省级教改项目“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2009年“矿业类学科专业群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二等奖。
2006年以来,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科研项目11项。其中主持科研项目5项,合同经费234.2万元。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煤炭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励6项;出版著作、统编教材4部,发表论文15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E. 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0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的附件1:
2010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起止时间 1 SDYY10001 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曲延滨 2010.9-2012.9 2 SDYY10002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山东大学 贾卫国 2010-2011 3 SDYY10003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研究 山东大学 肖金明 2010.6-2012.12 4 SDYY10004 “满负荷工作法”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山东大学 张行愚 2011.1-2013.12 5 SDYY10005 控制工程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用型培养体系建设 山东大学 田国会 2010.5-2012.4 6 SDYY10006 全日制制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山东大学 臧恒昌 2010.3-2012.2 7 SDYY10007 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山东大学 梁文玲 2010.7-2012.6 8 SDYY10008 基于多体系融合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山东大学 王兴元 2010.8-2012.5 9 SDYY10009 呼吸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山东大学 李玉 2010.7-2013.7 10 SDYY10010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 王海 2010.5-2011.5 11 SDYY1001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与就业服务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中国海洋大学 王卫栋 2010.7-2011.12 12 SDYY10012 多校区大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机制和模式探讨 中国海洋大学 杨振姣 2010.4-2011.4 13 SDYY1001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定位与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 王竹泉 2010.5-2012.5 14 SDYY10014 理工科融合,培养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创新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 刘怀山 2011.1-2012.12 15 SDYY10015 海洋鱼类高级教学标本库构建 中国海洋大学 叶振江 2010.6-2012.05 16 SDYY10016 突出实践教学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新模式 山东科技大学 李东阳 2010.6-2013.6 17 SDYY10017 地方高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创新与实践 山东科技大学 王斌 2010.7-2011.12 18 SDYY10018 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 刘伟 2010.7-2012.6 19 SDYY10019 开放环境下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与培养模式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 肖新峰 2010.9-2012.9 20 SDYY10020 校企联合本硕博贯通式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与完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瑞和 2010.07-2013.10 21 SDYY10021 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张乐勇 2010.05-2012.05 22 SDYY10022 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学术不规范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卢虎胜 2010.07-2012.07 23 SDYY10023 文科研究生培养中人文素质拓展性强化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栾述文 2010.09 -2012.12 24 SDYY10024 化工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孙兰义 2010.06-2012.06 25 SDYY10025 产学研相结合的计算机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李宗民 2010.04-2012.04 26 SDYY10026 石油院校MBA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丁浩 2010.03-2012.02 27 SDYY10027 产学研结合探索工科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模式 青岛科技大学 李桂宝 2010.09-2012.10 28 SDYY1002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济南大学 郭培全 2010.5-2012.12 29 SDYY10029 研究生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济南大学 周智 2010.6-2012.6 30 SDYY10030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以驻济高校为例 济南大学 李光红 2010.3-2011.12 31 SDYY10031 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运行机制研究 青岛理工大学 郑庆功 2010.5-2012.5 32 SDYY10032 新形势下研究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研究 青岛理工大学 夏侯雪娇 2010.4- 2013.4 33 SDYY10033 研究生创新技能及专利知识教育研究与实践-----创新专利教 山东建筑大学 许福运 2010.7-2012.12 34 SDYY10034 市政工程学科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山东建筑大学 邢丽贞 2010.5-2012.12 35 SDYY10035 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生成性教学模式构建 山东建筑大学 张培忠 2010.9-2012.12 36 SDYY10036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山东轻工业学院 张旭东 2010.6-2013.9 37 SDYY10037 强化研究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培养的实践探索 山东轻工业学院 刘素文 2010.6-2012.12 38 SDYY10038 校企联合培养提高研究生“三创”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山东轻工业学院 王瑞明 2010.3-2013.3 39 SDYY10039 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之研究 山东理工大学 张术环 201007-201107 40 SDYY10040 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中作用 山东理工大学 柳铎 201007-201207 41 SDYY1004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山东理工大学 房晓军 201006-201206 42 SDYY10042 美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三位一体培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山东理工大学 宋力 201005-201205 43 SDYY10043 农业院校研究生就业态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 葛颜祥 2010.9-2012.8 44 SDYY10044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 薛兴利 2010.9-2012.8 45 SDYY10045 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山东农业大学 李汝莘 2010 .9-2012.9 46 SDYY10046 全日制与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以农业推广硕士为例 青岛农业大学 郑国生 2010.07-2012.12 47 SDYY10047 影响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导师因素的研究 青岛农业大学 尚书旗 2010.06-2012.03 48 SDYY10048 建立多元化培养模式提高农业院校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讨 青岛农业大学 刘新 2010.09-2013.08 49 SDYY10049 公共卫生研究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创新平台建设 潍坊医学院 张建华 2010.9-2013.8 50 SDYY10050 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潍坊医学院 鞠学红 2010.10-2013.10 51 SDYY10051 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平台的构建 泰山医学院 王增贤 2010.9-2012.1 52 SDYY10052 研究生创新素质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 泰山医学院 刘建波 2010.3- 2012.3 53 SDYY10053 以实训中心为平台的模拟教学模式在培养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中的作用 滨州医学院 孙经武 2010.9-2013.8 54 SDYY10054 机会对口腔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滨州医学院 王青山 2010.5-2011.5 55 SDYY10055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评价 山东中医药大学 马婷 2010.05—2012.05 56 SDYY10056 中医骨伤研究生临床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山东中医药大学 张俊忠 2010.03—2012.03 57 SDYY10057 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陆宏 2010.6-2012.10 58 SDYY10058 非线性微分方程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创新 山东师范大学 刘衍胜 2011.12-2013.12 59 SDYY10059 基于web2.0及wiki的研究生教学模式 山东师范大学 王红 2010.1-2012.12 60 SDYY10060 统筹“两个资源”,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可行性措施探讨 山东师范大学 宋强 2010.9-2012.9 61 SDYY10061 创新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山东师范大学 高峰强 2010.5-2012.6 62 SDYY10062 生物教育硕士部分课程案例教学的系列案例设计 山东师范大学 陈继贞 2010.7-2012.12 63 SDYY10063 结合当前就业形势探究我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 尹树林 2010.6—2012.6 64 SDYY10064 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与养成教育 曲阜师范大学 康淑敏 2010.6—2012.6 65 SDYY10065 物理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 孔祥木 2011.1—2013.1 66 SDYY10066 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成积春 2010.3—2012.12 67 SDYY10067 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创建运筹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曲阜师范大学 王宜举 2010.12—2013.12 68 SDYY10068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张奎明 2010.5—2012.10 69 SDYY10069 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改革研究 聊城大学 冯健 2010.6—2012.12 70 SDYY10070 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与生涯规划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聊城大学 赵富才 2010.6—2012.12 71 SDYY10071 基于校企合作驱动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聊城大学 谢圣献 2010.6—2012.12 72 SDYY10072 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聊城大学 房元霞 2010.6—2012.12 73 SDYY10073 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鲁东大学 曲洪志 2010.4-2011.12 74 SDYY10074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建设 鲁东大学 王庆 2010.3-2013.12 75 SDYY10075 面向实际应用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鲁东大学 亢世勇 2010.4-2013.3 76 SDYY10076 基于需求导向的金融学研究生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山东经济学院 张志元 2010.3--2011.12 77 SDYY10077 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 山东经济学院 郝向华 2010.9--2011.12 78 SDYY10078 经管类研究生《中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山东经济学院 杨冬梅 2010.4--2012.10 79 SDYY10079 探索艺术学科研究生展演创作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山东艺术学院 刘晓静 2010-2012 80 SDYY10080 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郭去尘 2010.09 —2012.09 81 SDYY10081 MBA案例教学与本土(本省)案例开发创新研究 青岛大学 贺广明 2010.9-2012 .9 82 SDYY10082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青岛大学 张洪慧 2010.9-2011.12 83 SDYY10083 基于科技竞赛的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研究 青岛大学 高军伟 2010.10-2012.9 84 SDYY10084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途径的创新与实践 青岛大学 刘恩贤 2010.1-2012.12 85 SDYY10085 国际经济类硕士生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与模式创新研究 青岛大学 郑玉琳 2010.5-2011.5 86 SDYY10086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烟台大学 郭善利 2010.3—2013 .3 87 SDYY10087 全日制MAE(农业推广硕士)校外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烟台大学 金海珠 2010.5—2012.9 88 SDYY10088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烟台大学 宋鸿波 2010.7—2012.7 89 SDYY10089 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 山东财政学院 尉雪波 2010.04-2011.12 90 SDYY10090 经济类研究生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研究 山东财政学院 于淑波 2010.06-2011.06 91 SDYY10091 全球化视野下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山东财政学院 李小飞 2010.05-2012.09 92 SDYY10092 我国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李晓冰 2011.6-2012.12 93 SDYY10093 军地院校工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李相民 2010.4-2011.4 94 SDYY10094 加强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研究 海军潜艇学院 王永生 2010.4-2010.12 95 SDYY10095 关于建立全日制体育硕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山东体育学院 葛新发 2010.6-2012.9 注:项目编号:SD—山东,Y—研究生,Y或Z一 一般项目或重点项目,10—年份,XXX-项目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