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① 什么是三个一流
三个一流,是指教育部实施的“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
“三个一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教育部把《国标》实施与“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紧密结合,对各高校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测认证,适时公布成绩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抓住提高质量、推进公平两个支点,唱响“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培养”主旋律。
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围绕“扩围、拓新、提质”,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培养具有引领未来发展能力的各类卓越人才。实施 “双万计划”,到2022年,计划建设1万个(约20%的专业点)“六卓越一拔尖”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全力唱响“三个一流”主旋律。
四个一流:
1、一流大学是目标。一流大学是中国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象征,国家发展需要一流大学的支撑和引领。
2、一流学科是条件。但是,一流学科不等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总和也不等于一流大学。
3、一流本科是根本。没有一流本科,建设一流大学是自娱自乐。
4、一流专业是基础。一流专业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只有真的把课程、教师、教学、学生及教学方法技术都在这个专业平台上整合好,把专业建扎实,把一流本科办好,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才可能实现。
②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什么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指的是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的国家级专业点,属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了85%的本科高校,目前直接参加一流专业建设的教师多达20万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可以反映出该校专业建设的成果,且同一高校获批的专业或者是不同高校同一名称的专业也存在实力方面的差异。因为教育部双万计划在确定入选数量的时候是按照专业设置的比例来做的。
所以,也可能会有一部分不具备真正国家级专业实力的专业被纳入到26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名单当中。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参考26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还是需要重点考察专业的整体实力,看看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等。
发布文件
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19]46号)及附件:
1、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2、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③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啥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校专业的好坏,因此被公布的首批名单在志愿填报上肯定有参考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就同所学校而言不同的专业在实际水平上差距还是不小。所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相当于是选出来的一批办学水平相对优秀的专业。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双万计划要建设1000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000个,加起来2万个,但是中国本科大学才总数1300所左右。平均每个学校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一共16个专业。
不管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还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含金量都不言而喻了吧,所以上文才会建议各位同学不要太看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尤其是对于实力比较强的学来说,因为这些大学可能会有几十个这样的专业。不过对于一些三本学院或者实力不是很突出的学校来说,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
④ 什么是国家特色专业,什么是双一流专业,A+. A-专业是什么意思
双一流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国家级特色专业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则表明高校的此专业在国内具有特色,在全国都具有优越性。
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的区别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与国家特色专业均是由教育部评选的,一流本科是教育部刚刚推出的“双万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能更好的反映该专业的现状,是该本科专业实力的权威参考。国家特色专业评选有一定时间了,但都是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专业实力强、历史较久的专业。
同学们在报考专业的时候推荐优先参考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因为大部分实力依然强劲的国家特色专业,都入选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⑤ 2022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有哪些
2022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有哲学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法学类等。
1、哲学类
法学类专业学生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了解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哲学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经济学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财政学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金融学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法学类
⑥ 国家级一流专业意味着什么
大学所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意味着:学校会加大对该专业的投入和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省级也会对该学校的建设和投入有一定程度的加大,同时该专业报名人数增加;学校招生时本专业会被着重宣传。
学校会加大对该专业的投入和该专业学生的培养。因为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说明国家该该专业的认可度正在上升。
主要的影响力:
省级也会随着国家级一流学科的入选,而加大对该专业的认可度,同时报名该专业的人数也会出现上升趋势。为了加大本地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省级也会对学校的该专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投入,希望该专业能为该省的高等教育带来竞争力,因为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会使许多人改变对该专业之前的态度。
⑦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代表什么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
广东高校234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建设点名单。地方“赛道”中,省属高校158个专业入选,占比6.7%,名列全国前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等部属高校也成绩不菲,在中央“赛道”中共有76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组成部分:
合并录取批次,就相当于拆除了围栏,使高校和考生实现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本质性的相互选择。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考生选择权的重要方面,有利于高校在更大空间内招收合适的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特色化办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⑧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什么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指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一流专业,是为了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建设。
2021年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确认397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赛道1387个、地方赛道2590个。此外,还确定了444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专业的作用
对于学校而言,评选上一流专业是有利于学校吸引优秀教师资源和生源,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同时,还能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得到较好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校建设。
对于学生而言,国家级一流专业都是学校特色专业或者专业建设能力突出的,报考这类专业能享受到高质量教学,学习平台更好;同时是有利于毕业就业的。
对于国家而言,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有利于推动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本科教学,培养专业人才,从而促进教育强国的建设。
⑨ 什么是一流专业
比较先进前卫,而且跟随时代发展的专业,我觉得应该是一流专业
⑩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有哪些
哲学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法学类等。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指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一流专业。
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研究,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