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1. 船舶与海洋工程大二要分方向吗具体有哪些方向啊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数学、力学、船舶及海洋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方法;具有船体制图,应用计算机进行科研的初步能力;熟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建造法规和国内外重要船级社的规范;了解造船和海洋开发的理论前沿,新型舰船和海洋结构物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电器、液压、气动和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掌握轮机工况检测、轮机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等基本技术;
3.具有操纵船舶动力装置,覆行船舶监修、监造职责的初步能力;
4.熟悉有关海船运输安全方面的公约和法律法规;
5.了解海洋运输船舶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三周)、船厂实习(三周)、上舰实习(二周)等,一般总共安排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1) 研究方向:各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和工程管理。
(2) 主要课程:数学、力学、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系列课程、船舶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现代造船技术、工程经济和管理基础等。
(3)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国内外船级社与船舶检验部门、船厂、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2 轮机工程专业
(1) 研究方向: 船舶主机及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动力装置系统优化与环保设计、推进系统稳、动态匹配特性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及控制策略、动力装置计算机监控及故障诊断技术等。培养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的热能动力工程领域高级技术人才。
(2) 主要课程:数学、力学、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系列课程、船舶原理、船舶设计原理、船舶主机、动力装置及轮机自动化等。
(3) 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到舰船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所)、国内外船级社与船舶检验部门、高等院校、船舶修造、贸易与经营公司、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专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轮机工程的技术发展在国内比较落后,形势上不如船工来得好。从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各地对船工专业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是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大年”。对于船工这样一个冷门专业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跟近前几年持续增长的航运有关。中国一直打着XX年后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口号,我想至少在5年内,这种势头可以保持下去。
轮机工程出来做设计、检验的也很多,不过即使做设计的也少不了跑现场(因为生产设计无法和实际生产脱节),船体也一样。因此在这两个专业里,男生占有绝对性的优势。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11月29日更新) No.1
--------------------------------------------------------------------------------
首先明确一点,在学科划分上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级学科,下属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水声工程3个二级学科,这里的排名是船舶工程的排名。
1 上海交通大学
地处国际航运的中心城市的上海,中国船舶工业的老牌大学上交地理优势极为明显,加上上海市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使得交大在近几十年以来一直都稳做船舶院校老大位置。虽然近几年大连理工凭借其临近日韩的优势发展壮大了不少,大工的学生在业内的认可程度也日渐提高,但是想要撼动交大的老大地位恐怕尚需时日。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虽然继承了“哈军工”大部分家当,但当老一辈的牛人渐渐老去后我们真不知道当年的哈船院在十年以后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军品是哈工程的强项,但是学科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别的学校都在拼命做项目赚钱的今天,哈工程的地位无比尴尬。另外,由于北国哈尔滨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如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所以人才断档问题比较严重,但如今仍然有以两位老院士为代表的老底在,排到第二也属合情合理。
3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的造船专业在2000年以后可谓是异军突起。如今良好的发展势头应该说内部是得意于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学生在本科阶段去日本实习,与日韩的造船高校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外部是得意于地处大连的地理位置和国际造船行业从日韩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虽然没有交大,哈船那样显赫的历史,但发展势头强劲,假以时日前途无量。
4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的造船专业可以追溯到1946年武昌海事职业技术学校造船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造船系被调整至上海交通大学。1958年重建,1963年交通部院系调整,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造船系整体搬迁至武汉,与当时的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合并。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江内河航运繁忙,武汉理工(时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显赫一时,可以说在民品的设计和研究方面仅次于上交。一批骨干教师在当时国内的造船界极高的声誉。如今的武汉理工大学造船专业虽然不如当年名声那么响亮,但是在内河市场上仍然具有统治力,在高性能船舶方面特色鲜明。虽然地处内陆,但已在华南,华东设有设计研究所。如果学校能够更加开放,管理更加有力的话,相信重现辉煌指日可待。
5 华中科技大学
华科的造船系和别的专业相比一直都不怎么起眼,70年代建系以后鲜有什么骄傲的成绩拿出手。现如今该校造船系发展偏结构比较明显,流体这一块继石仲堃以后迟迟没人接班。老师做的项目非船项目比较多,船方面的项目主要跟701所和719所合作。由于学校实力相当强,所以学生仍然比较受欢迎。其实武汉理工和华科向来互相不服,但从师资力量,学校重视程度,试验设施等各方面来看,华科的造船稍逊一筹。
6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的船海系隶属于建筑工程学院,分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两个方向,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搞海洋工程比较有底蕴的院校。但是建筑工程学院更牛的在港航专业,3个院士都是港航的,来招聘的单位也是港航方面的单位。天大的造船不仅在国内造船界很少被提及,在校内也不受重视。排到第六应该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7 江苏科技大学
虽然造船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虽然曾经的镇江船院也是国防科工委的院校,但是学校目前仍然是2本(可能江苏省内是一本)至今尚无造船博士点。实力与前面几所学校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暂时位居末席。
传统的造船院校应该也只有这些了吧,大专就不排了,呵呵。上述言论纯属一家之言,如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说明:排名前四的四所学校的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在上述七所老牌造船学校中,仅武汉理工大学的轮机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 海洋工程与技术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及海洋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能力,能从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高科技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海洋新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海洋调查和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建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海洋工程评价方法,具有从事海洋开发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海洋科技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5.了解国际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动向;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 海洋工程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 哪个专业好
海洋工程类专业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很不错。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
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就业趋势: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签约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船舶公司、船厂、海洋石油单位、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此外,还可争取留学资格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德国、日本等国留学深造。当然,也可以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据各高校有关就业部门统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错。
很多学生喜欢选择金融、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专业,所以高校中就读传统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者已经远不如以前众多,而且该专业人才退休、老化普遍存在。
再加上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已经不多,物以稀为贵,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出去后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船舶与海洋工程
4.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
教授 王大政(博士导师) 刘文剑(博士导师) 桂洪斌(硕士导师) 徐丽(硕士导师) 何广华(博士导师) 副教授 戴愚志
周军伟(硕士导师) 董科(硕士导师) 刘伟力 丛立新(硕士导师) 讲师 梅蕾 张岩 张劲生 鲁国春 于昌利(硕士导师)
刘永博 张永健(硕士导师) 陈占阳 鞠晓群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械设计高级人才,专业方向为以机为主、机电液结合的“机械电子工程”。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自动化装备的结构设计能力;较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控制,自动化驱动等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基本的控制系统硬件、软件和驱动系统设计能力;获得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和从事与机电一体化装备有关的科学研究及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机电液系统设计、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机械系统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电工学、电子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自动控制原理、检测与传感技术、逻辑控制系统、工程热力学、液压传动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汽车、机床、工业制造装备、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等广泛的制造业领域从事科研、管理、教学、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工作。就业单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工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轻工业等自动化装备的制造企业。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简介
本专业将培养具有现代船舶工程设计与研究、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以及船舶生产设计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等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船舶设计与制造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船舶设计与建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网络与数据库技术、船舶阻力、船舶设计原理、船舶CAD/CAM技术、船舶结构力学、现代船舶建造技术、船舶焊接技术、船舶结构强度与规范设计、船舶制造工艺力学、船舶企业生产规划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山东及全国的造船与航运企业中从事船舶设计与研究、船舶建造与规划、船舶生产过程管理与经营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学习年限
3~6年(标准4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强,能从事现代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本专业以现代的设计理论和制造技术为基础,加强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运用电工电子技术、检测监控技术、数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力的培养,拓宽专业知识面;强调实践性训练,密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三、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提倡学生尽早下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本专业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在部分专业课中采用外文教材。培养出的毕业生要求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所必需的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6、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专业主干课程
工程图学、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测试技术、液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系统计算机控制、机械系统设计、数控技术、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和机电液系统控制。同时设置广泛的选修课。
五、毕业合格标准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79.5学分,其中课程安排总学时为2634学时(137.5学分)、实践环节42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授予学位类别
工学学士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学习年限
3~6年(标准4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具有优良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备现代船舶设计、船舶先进制造以及船舶企业现代化生产管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山东及全国的造船企业从事船舶设计与研究,船舶制造与规划,船舶生产过程信息化,以及船舶的生产管理与经营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三、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集船舶设计、船舶制造、船舶生产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一体的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课”(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人文基础课”(包括外语、政治、体育及部分经济、哲学等),“技术科学基础课”(包括理论力学、电工电子学、工程图学、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程序等),“专业技术基础课”(包括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造船材料学、船舶结构力学、数据库与网络技术等),“专业课”(包括船舶设计原理、船舶强度与结构规划设计、船舶制造工艺与舾装、焊接与切割技术、船舶企业生产规划与管理、CAD/CAM技术等)。本专业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认真完成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实践、实习、设计与软件开发等实践性环节与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2、有较好的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图学、力学、材料学、计算机基础以及文献检索等。
4、较好地掌握船舶设计、船舶建造焊接工艺、船舶企业生产规划与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信息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与发展。
5、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四、专业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结构与制图、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结构力学、数据库与网络技术、船舶设计原理、船舶强度与结构规范设计、船舶建造工艺与舾装、焊接与切割技术、船舶企业生产规划与管理、CAD/CAM技术。
五、毕业合格标准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授予学位类别
工学学士
5. 海洋工程类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海洋类的专业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广
随着我们现在对于海洋的探索越来越多
整个海洋工程类专业也相对来说不错
但是毕业后并不一定就会从事这个专业
6.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有哪些
您好!
1、主要课程设置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船舶原理、船舶强度、船舶设计原理、金属工艺学、船体结构与制图、船体建造工艺、船舶贸易与经营、专业英语、科技文献检索、船舶运输管理等。
毕业生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2)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总体设计、船舶性能、结构强度的设计与计算。较熟练地应用电子计算机运算、设计;3)船舶建造工艺;4)船舶机电方面的基本知识;5)船舶性能和结构强度的试验研究;6)新型船舶的研制和造船工艺研究的初步基础;7)船舶技术经济分析和企业管理知识及船舶的经营管理和贸易知识;8)较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一定译、写、听、说能力。其主干学科: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设计学、船体建造学。
2、哈尔滨工程大学专业介绍 --船舶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培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总体设计、制造、管理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涉及面广,除数学、力学外,主要还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学、焊接技术及管理工程等学科。
开设的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阻力与推进、船体制造工艺、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与结构设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
7. 哈尔滨工程大学请简单介绍一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隶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类,学生入学后可根据海洋工程类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在类内选择专业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培养能够胜任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研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设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和潜艇潜器3个专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到与船舶和海洋工程有关的公司及国家各部委机关,以及沿海、沿江各船舶设计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业工作,部分取得留学资格,被选送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德国、日本、希腊等国留学深造。
8.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干嘛的
1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1) 研究方向:各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和工程管理。
(2) 主要课程:数学、力学、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系列课程、船舶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现代造船技术、工程经济和管理基础等。
(3)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国内外船级社与船舶检验部门、船厂、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2 轮机工程专业
(1) 研究方向: 船舶主机及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动力装置系统优化与环保设计、推进系统稳、动态匹配特性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及控制策略、动力装置计算机监控及故障诊断技术等。培养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的热能动力工程领域高级技术人才。
(2) 主要课程:数学、力学、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系列课程、船舶原理、船舶设计原理、船舶主机、动力装置及轮机自动化等。
(3) 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到舰船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所)、国内外船级社与船舶检验部门、高等院校、船舶修造、贸易与经营公司、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以上是我对官方信息做的总结。由于在我就读的学校,这两个专业同属一个学院,因此两者研究方向有交集。不同的是船工偏向于船体和海洋结构物的设计,而轮机工程则主攻船体的发动机及驱动装置。就好比一个是main body,一个heart(engine)。
专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轮机工程的技术发展在国内比较落后,形势上不如船工来得好。从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各地对船工专业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是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大年”。对于船工这样一个冷门专业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跟近前几年持续增长的航运有关。中国一直打着XX年后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口号,我想至少在5年内,这种势头可以保持下去。
轮机工程出来做设计、检验的也很多,不过即使做设计的也少不了跑现场(因为生产设计无法和实际生产脱节),船体也一样。因此在这两个专业里,男生占有绝对性的优势。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9.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本科就业前景和研究生就业前景分别如何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数学、力学、船舶及海洋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方法;具有船体制图,应用计算机进行科研的初步能力;熟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建造法规和国内外重要船级社的规范;了解造船和海洋开发的理论前沿,新型舰船和海洋结构物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电器、液压、气动和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掌握轮机工况检测、轮机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等基本技术;
3.具有操纵船舶动力装置,覆行船舶监修、监造职责的初步能力;
4.熟悉有关海船运输安全方面的公约和法律法规;
5.了解海洋运输船舶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三周)、船厂实习(三周)、上舰实习(二周)等,一般总共安排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1) 研究方向:各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和工程管理。
(2) 主要课程:数学、力学、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系列课程、船舶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现代造船技术、工程经济和管理基础等。
(3)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国内外船级社与船舶检验部门、船厂、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2 轮机工程专业
(1) 研究方向: 船舶主机及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动力装置系统优化与环保设计、推进系统稳、动态匹配特性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及控制策略、动力装置计算机监控及故障诊断技术等。培养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的热能动力工程领域高级技术人才。
(2) 主要课程:数学、力学、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系列课程、船舶原理、船舶设计原理、船舶主机、动力装置及轮机自动化等。
(3) 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到舰船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所)、国内外船级社与船舶检验部门、高等院校、船舶修造、贸易与经营公司、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专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轮机工程的技术发展在国内比较落后,形势上不如船工来得好。从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各地对船工专业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是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大年”。对于船工这样一个冷门专业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跟近前几年持续增长的航运有关。中国一直打着XX年后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口号,我想至少在5年内,这种势头可以保持下去。
轮机工程出来做设计、检验的也很多,不过即使做设计的也少不了跑现场(因为生产设计无法和实际生产脱节),船体也一样。因此在这两个专业里,男生占有绝对性的优势。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11月29日更新) No.1
--------------------------------------------------------------------------------
首先明确一点,在学科划分上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级学科,下属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水声工程3个二级学科,这里的排名是船舶工程的排名。
1 上海交通大学
地处国际航运的中心城市的上海,中国船舶工业的老牌大学上交地理优势极为明显,加上上海市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使得交大在近几十年以来一直都稳做船舶院校老大位置。虽然近几年大连理工凭借其临近日韩的优势发展壮大了不少,大工的学生在业内的认可程度也日渐提高,但是想要撼动交大的老大地位恐怕尚需时日。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虽然继承了“哈军工”大部分家当,但当老一辈的牛人渐渐老去后我们真不知道当年的哈船院在十年以后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军品是哈工程的强项,但是学科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别的学校都在拼命做项目赚钱的今天,哈工程的地位无比尴尬。另外,由于北国哈尔滨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如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所以人才断档问题比较严重,但如今仍然有以两位老院士为代表的老底在,排到第二也属合情合理。
3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的造船专业在2000年以后可谓是异军突起。如今良好的发展势头应该说内部是得意于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学生在本科阶段去日本实习,与日韩的造船高校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外部是得意于地处大连的地理位置和国际造船行业从日韩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虽然没有交大,哈船那样显赫的历史,但发展势头强劲,假以时日前途无量。
4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的造船专业可以追溯到1946年武昌海事职业技术学校造船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造船系被调整至上海交通大学。1958年重建,1963年交通部院系调整,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造船系整体搬迁至武汉,与当时的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合并。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江内河航运繁忙,武汉理工(时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显赫一时,可以说在民品的设计和研究方面仅次于上交。一批骨干教师在当时国内的造船界极高的声誉。如今的武汉理工大学造船专业虽然不如当年名声那么响亮,但是在内河市场上仍然具有统治力,在高性能船舶方面特色鲜明。虽然地处内陆,但已在华南,华东设有设计研究所。如果学校能够更加开放,管理更加有力的话,相信重现辉煌指日可待。
5 华中科技大学
华科的造船系和别的专业相比一直都不怎么起眼,70年代建系以后鲜有什么骄傲的成绩拿出手。现如今该校造船系发展偏结构比较明显,流体这一块继石仲堃以后迟迟没人接班。老师做的项目非船项目比较多,船方面的项目主要跟701所和719所合作。由于学校实力相当强,所以学生仍然比较受欢迎。其实武汉理工和华科向来互相不服,但从师资力量,学校重视程度,试验设施等各方面来看,华科的造船稍逊一筹。
6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的船海系隶属于建筑工程学院,分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两个方向,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搞海洋工程比较有底蕴的院校。但是建筑工程学院更牛的在港航专业,3个院士都是港航的,来招聘的单位也是港航方面的单位。天大的造船不仅在国内造船界很少被提及,在校内也不受重视。排到第六应该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7
江苏科技大学
虽然造船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虽然曾经的镇江船院也是国防科工委的院校,但是学校目前仍然是2本(可能江苏省内是一本)至今尚无造船博士点。实力与前面几所学校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暂时位居末席。
传统的造船院校应该也只有这些了吧,大专就不排了,呵呵。上述言论纯属一家之言,如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说明:排名前四的四所学校的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在上述七所老牌造船学校中,仅武汉理工大学的轮机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10. 船舶与海洋工程有哪些发展方向快帮帮我吧!谢谢!
根据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船舶与海洋工程有五个就业方向:
一、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研究设计。如果选择这个方向的话,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读研读博都是需要的,毕业后可以进入各种设计所或者是船厂的研发部门。
二、船舶建造。这个就不用说了,像上海交大,哈工程之类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得在船厂的生产一线晒几年太阳,做监理之类的活。几年之后,有很大的机会进入中层的管理层,个人努力是很重要的。现在的船海工程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就是这个方向。
三、船舶检验。毕业之后可以进入各种船级社,像英国劳式,德国bv等。检验师的待遇是很优厚的,但是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更高,本科生一般没有机会。
四、船舶的使用与管理。个人感觉这个方向主要还是看情商,已经有点商学的味道了。工作中使用的知识多半是管理学的。有没有管理者的能力就看楼主您了。
五、船舶的修理。这个方向较少人问津。工作单位也是船厂,因为我国的修船业没跟上造船业的发展速度,船厂的修理部门是很忙的。在那里工作也是比较辛苦的,但是机会也很大。
以上就是船海专业的就业方向,具体的就看楼主的兴趣所在了,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