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本科线
Ⅰ 北京地区的985高校往年分数线都在多少今年会变吗
理科647分,排名大约1500左右。这个分数够高了,绝大多数的985/211院校都可以报考。按照往年的理科一本投档线位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科学技术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这几所学校有希望,可以冲击一下,但是好专业不一定能去。其他的学校把握都比较大
第四、专业录取分数线
即院校的每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该专业在全省所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专业录取分数线对考生尤为重要。
Ⅱ 本科一线,二线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讲,抄一本大学的录取袭线叫重点线;二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三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三本线或本科线;高职大专的录取线叫大专线。
简单地说,本科线就是三本录取线。每年、每个省的本科线各不相同,会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
(2)一线城市本科线扩展阅读:
由于第一批录取主要是全国重点大学,因此其录取控制分数线,又叫重点线。根据规定,按计划招生数与考生数的比例1∶1或2来确定。分数线的划分是按文、理、外语三类分别划分的,考虑到志愿兼报等因素,因此分数线确定时并不是机械进行的,而要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
第二批录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划定的控制分数线又叫本科线,本科线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数来确定,其计算办法是包括第一批的余数在内从第一批控制分数线往下测。
Ⅲ 一线城市本科生起薪仅5292元,你还会选择北上广深吗
对于很多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首选北上广深,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择业观。9月7日,研究机构中智咨询人力资本数据中心最新发布的2018年企业应届生起薪标准显示,一线城市本科生起薪仅5292元,相比二线城市,优势并不大。
面对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起薪,如果你是一名应届毕业生,你会怎么选?
Ⅳ 如果要上本科,最少要超过本科分数线多少分,才有十足的把握能被录取
这个要看你想报哪类学校了,三本只需要过线甚至不过线掏点钱就可以了,二本的话至少版得过线,想报权考好二本的话分数要很高的,差不多一本的分数,如果是报一本的话至少高出二十分,当然每个学校都有冷门专业,报考的时候可以同意调剂,也可以直接报冷门专业,录取率大点
Ⅳ 一线城市二本和二线城市一本,你该如何选择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上流UpFlow
(ID:heyupflow )
作者:刘耀东
编辑:八月
几个月来,长沙、成都、武汉等众多主流二线城市纷纷抛出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招徕大学生毕业生。其实,早在面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每个分数在重本线附近徘徊的小伙伴都会遇到类似的难题:是选一个二三线城市正儿八经的一本,还是选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的二本学校呢?
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年高考我超过一本线21分,原计划报考北京的大学,但因为成绩不理想,无法选北京比较好的大学,只能选二本中比较好的。
因此听了家人的意见,选择了二线城市某211大学,毕业去北京工作。我也曾后悔过没有一开始就选择北京,反而南辕北辙。
对于参加高考的人来说,报志愿是一个纠结的问题
我终于意识到,二三线城市的一本还是一线城市的二本,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选“一二线城市”和“一二本”。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考虑,对此,我们做了一个对比和分析。
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能给你带来什么
很多人都说,“选大学就是选城市”。在对于大学的选择上,这些人会更偏向于选择一线城市,在他们眼中,城市的资源优势大于学校的学历优势。
以一线城市北上广为例,2017教育部公布的大学名单里,北京总共92所高校,本科院校(包含一、二、三本)67所;上海高校共64所,本科院校38所;广州市高校总共83所,本科院校36所。
这些大学会根据办学特色的不同实行“联盟”,学生可以跨学校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资源可以共享。
一线城市有着二三线城市没有的资源
小楠原是在北京印刷学院读书,但是她经常去北大蹭课,她就是通过蹭课的方式,修完了中青报首席评论员曹林在北大开设的新闻评论课。
一般老师都很欢迎学生来蹭课,在课堂上没有一本二本的区别,大家共同享受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是二线城市所不具备的好处。
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读书,周末可以去国家图书馆自习,可以去798看展览,可以去三里屯偶遇各种明星大咖,可以去听专业讲座,这个城市有太多公共资源可供你使用。除此之外,大城市还提供了非常多的实习与工作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6000万注册公司,光北京就有800万。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互联网、影视传媒、房地产等各行业都在北京集中分布,上海是经济金融中心,投行、金融公司、文化产业都非常发达。
在这里,很容易找到实习和工作机会,也很容易和牛人一起共事。每到寒暑假,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都会迎来一大批在二三线城市读书的学生,他们选择假期来这里实习,为自己寻找更好的工作。而在本地上学,则可以省去很多生活交通成本。
同时,这种经历也可以为自己简历“镀金”,哪怕是以后回到二三线城市工作,在一线城市实习过得经历会让他们很容易脱颖而出,从而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如果一开始就选择一线城市读书,从大一开始,就可以开始大公司实习,为自己增长视野。
许多人在毕业后会优先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
小薛现在大三,但已经在传统媒体像中国证券报、互联网公司新浪网易、创业公司逻辑思维实习过。他每次实习的岗位都有所不同,从实习记者到运营,再到产品,只要感兴趣的工作都去试了一遍。
按照他的话说:“试过才知道喜不喜欢,总不能等到毕业后再去试错吧。”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实习经历,也增长了见识,待过不同的公司感受过不同的企业文化,也相对成熟一些。等到他毕业的时候,这些经历会为他提供更多的选择,而这些,真的只有大城市才可以给。
无论是哪个城市的毕业生,都会更倾向于去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但是,在这个城市上学的毕业生,会更容易留在学校所在地工作。以2016年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应届毕业在京就业比例超过50%,研究生在京就业比例则超过了60%。
报告显示,82.66%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了异地就业,其中近四成选择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选择回到原籍所在城市的人群比例只有17.34%。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群比例达到43.75%。
也就是说,如果选择了一线城市读大学,留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概率为50%以上。大城市工作机会多,薪资相对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留下来呢?
学历优势:一本到底有多重要
对有些人来说,学历比城市重要的原因是,学历才是未来的敲门砖。
用人单位设置学历门槛,这究竟合理吗?游戏媒体131主编何嘉表示:以前的元老普遍学历过低是因为那时候人才少。现在有学历要求,降低招人的风险,我面过不少人,连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达不到,这种咋招?当然低学历,但是有能力的人才,各个公司肯定会有特别通道的,学历不是硬性标准。
学历在有些事情上是一个隐形标签,有些公司还会在定薪水的时候参考学历,在职员竞升的时候,学历也会是一个参考标准。
在求职中,学历是企业的一个考量标准
当然,还有人会说,二线城市的一本虽然城市竞争力不如一线城市的二本,但这一本是实实在在的一本,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都与二本学校有本质区别。
二线城市的一本院校仍然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学者,他们能够给学生提供的资源和视野,同样不可低估。
对某些有学科要求但却无法进入最顶尖的学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二线城市一些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仍然是很多人的不二之选。毕竟,专业有时候对就业方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7年这些行业的人均月薪均达到万元
很多二线城市的一本与国外大学有很好的交流合作,学生可以申请出国交换。而且,一本学校的保研名额要大大多于二本院校,选择一个不错的一本院校,保研的机会也会大一些,而且还能保到比较好重点院校。
许多大型公司目前仍然非常看中学历水平
阿圆就读于上海某二本学校,因学校没有保研机会,寝室四个室友都选择考研,结果只有一人考上;而我就读的某二线城市的一本学校,有个明星寝室,四个人全部保研到985院校。
这就是一本的优势,如果想要读研的话,一本院校能够提供的支持大于城市提供的资源。
这是一次艰难的选择
那些曾经也面临同样选择的朋友,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我采访了一下曾在择校问题上左右为难的人,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Summer 二线城市一本现就职于成都某互联网公司
我当时很想去上海,很喜欢复旦大学,但是高考没考好,在报大学的时候出现了上下为难的情况。在纠结下选择了保险的二线城市一本,毕业后回成都找工作,整体比较顺利。毕业后的确很多同学留在了本地工作,但到时候还会再纠结是留在本地、回家还是去一线城市。你会发现,这个选择,根本就没完。
@晓舒上海某二本现就职于北京某互联网公司
我复读过一年,第一年没考好,只能上本地一个三本。家里人强烈要求我去大城市读书,因此我复读一年,考上了上海一个二本。上海的确跟我家不一样,在上海读书的四年里,从外形到头脑,我都完全变了。毕业后来北京工作,我很感谢大学四年在上海的经历,它完完全全重塑了我。所以我觉得只要冲破限制来到大城市接受改变,人生就没有限制。
@之江三线城市二本现就职于北京某公司
我的目标是北京的大学,但是没考上,只好在家里本地读了二本。后来考研又考北京,还是没考上,我就直接来北京工作了。我对大城市是一种向往,但我觉得我的大学也挺好。只是我会想,如果当初去了北京读大学,现在做一些事情可能更轻松些。
所以说,在选择去哪里读大学、读什么大学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
就师资力量来说,二三线城市的一本不一定比一线城市的二本要差。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的一本氛围也可能比一线城市的二本要好。
从生活成本上考虑,二三线城市比一线城市要低,但同时娱乐生活的丰富程度,也会低于一线城市。
从城市发展水平上来说,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的确不如一线城市,所以从就业角度来看,一线城市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平台、更多的岗位甚至更高的薪酬。
从现实发展角度上看,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正在迅速的发展起来,这期间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支撑。近一两年来,二三线城市都为能够留住人才而出台了更好的人才政策和购房政策,这相比一线城市来说,是非常大的吸引力。
[1]高考专家梁挺福,梁挺福:985、211、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地域分布大盘点,2017-09-26
[2]三成上线考生放弃补录机会[N];中山日报;2009年
[3]吕迎春:仰首是春,二本分数上“一本”俯首是秋,一本分数上“二本”[J];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09年06期
如果你的高考分数刚好在重本线徘徊,你会怎么选?欢迎在留言里告诉我们你的经验与看法。
本文转载自上流UpFlow公众号,不代表本公号观点。
近期好文荐读:
2017年美国最好新闻作品:新闻编辑协会奖名单出炉
未来媒体必须关注的14个科技趋势
作为战地摄影师的一生
投稿、合作邮箱:
Ⅵ 什么叫本一线什么叫本二线
本一线和本二线是指一本(本科第一批)和二本(本科第二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内全国容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
高考中本科报考成绩按分数线划为三个批次,普通二本大学(二本)就是本科报考第二批次大学仅次于提前批本科和一本(最高位次)而言,每年普通二本线由考生总成绩而有所不同。
(6)一线城市本科线扩展阅读
一二三本高校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为高校名称是高考入取批次序号(动态的变量)的名称。一二三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因招生批次为每个省自定,且是涵盖所有在该省市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加之地方偏袒等原因,招生批次并无法真实展示学校实力,但部分读者会单纯的认为一本一定比二本好;国家支持全国所有省份尽快取消所有批次。
由于各省政策关系,一个学校在不同省市招生批次并不一致,且很多学校在同一个省市会出现在多个批次同时进行录取的问题。
Ⅶ 15座新一线城市,普通本科高校数如何排名
根据2020年的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新一线城市15个,分别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粗略观察不难发现,当中有不少城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接下来,对15座新一线城市的本科高校数情况进行简要盘点,一起来了解下吧!
综合上述分析,对于2021年高考生而言,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高教强市,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求学之选。这些城市不仅高校数量多,名校实力也不俗,能够满足各层次学生的报考需求。对此,你怎么看呢?
Ⅷ 一般要多少分才可以考上大学
一本院校:文科类:总分分。理科类:总分485分。二本院校:文科类:总分418分。理科类:总分360分。如果想上自费的,宽进严出的那种,分数有200多够了!但是花钱很多!
一般意义上,考上大学是指考上本科大学,全国各地高考政策不同,分数也不同,光看分数来定是否考得上大学,是不准的,就近年高考本科录取率来说,只要排名在前百分之三十五基本上都可以考上本科。
如果非要看分数,就全国平均本科线,理科在380分以上,文科在420分以上,下面以理科为例子说一下考上大学分数大致情况,像江苏特殊的,总分只有480的,本科线是280以上。
如果总分是750的,又是考试大省的,就是考生多的,像安徽,湖南,江西,山西等,理科本科线都要400以上,文科都要450以上。
(8)一线城市本科线扩展阅读
1、理性看待社会机构的大学排名
社会上的一些大学排名很多,由于他的指标体系不同,排名结果也各不相同,不论是哪种排名,对于排名先后前后相邻的一些大学来说,水平没有太大的一个本质差别。
社会排名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议考生不要只看这些社会排名结果,应该参考其中的部分重要因素,比如,它的教学质量、学科实力、升学情况、毕业生就业比例等等这些因素,是与考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有直接关系的。
2、将地域作为选择大学时的一个参考因素
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我们考生和家长不应该将地域作为选择大学的限制因素,只能作为选择大学时候的一个参考因素。不少考生,喜欢就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以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当然不可否认这些地区的经济发达,文化建设也比较好,对成长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开阔眼界。
3、利用好不同地区录取分数差,适当提高院校档次
同档次的院校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相差是比较大的,一般的要相差10到20分。我们考生和家长要尽可能利用不同地区的分数差,适当的提高院校档次。
不要执着的将志愿锁定某一地区而降低院校档次,或者为了保住同档次院校而降低专业要求。如果在异地上了比较好的院校,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我们以后完全可以通过考研再到理想地区的院校深造,同样可以实现去大城市的一个目的。
Ⅸ 一线城市的普通重本和二线城市的“211、985”,该怎么选
如果分数都够录取线的话,肯定是985、211大学。一线城市的重点大学虽然说也有实力很强的,但是相对数量比较少。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两者差距。
Ⅹ 黑龙江一本2021分数线
2021年黑龙江本科一批分数线文史类472,理工类415。
2021年黑龙江省普通高考报名19.4万人,高职单招提前录取2.9万人,预计参加高考16.5万人。全省设考区102个、考点301个(含备用考点105个)、考场7432个(含备用考场1431个),选调考务工作人员2.9万人。2021年黑龙江本科一批分数线以上人数:文史类:8007人;理工类:38639人。
分数与报考:
1、一本线上40分左右的学生,城市、学校与专业并重,比较理想的是选择一线城市专门院校的主体专业。
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时,如果以选择学校为主,专业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或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就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情况,最好是自己感兴趣或毕业后找工作时有优势的专业。
这一分数段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城市、学校或专业。这一档内非985的很多学校的学生跟2A学校的学生在就业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2、一本线左右,能上较好的二本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重点考虑城市和自己喜欢的专业。
因为这些本科院校中除少数专门院校及原来隶属国家部委的学校外,其他大部分学校整体水平接近、社会名声以及排名等都较接近。很少有人知道将来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但很多人知道自己喜欢在什么样的城市工作。这一分数段的学生要尽量以兴趣为主选择专业,至少大类专业要与自己兴趣相投、相近。
同重点线上的学生相比,可能线下学生的智力稍逊(这不是绝对的),那么就以兴趣来弥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之源、是迈向成功的基础。每个人的兴趣是各不相同的,这正所谓人各有志,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真正的兴趣所在。但是以兴趣为主选择专业时要注意切合实际,也就是选择的专业要切实可行,不能架在空中楼阁之上。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教育频道-31省区市2021年高考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