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线是怎么定的
❶ 高考录取线怎么得出来的
很早就有这样一句话,你的高考分数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省内的排名。高考就是这样的选拔模式,各个高校在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招收人数计划,所以按照该省考生的成绩排名排下来之后,就有了所谓的分数线。
其实这个分数线划分的方法,也正是高考这么多年来一直被诟病不公平的原因。因为在考生人数即将突破百万的省份,一流名校的招收人数反而很少。因为咱们国家的名校很多扎堆在北京、上海、南京之流。就拿河南举例,整个省份八九十万考生只有一所211高校——郑州大学。
而北京有26所211大学,可北京的高考人数只有6万人。河南省的一本率只有百分之八(2015年数据,别提2018年百分之12的数据,河南省内很多二本院校突然就一本招生了,真不知道对河南省内学子是好事还是坏事。)而北京的一本率是百分之30左右。所以才有了张雪峰那句名言,如果你的身边有一名河南籍的考生,请你珍惜他,他可是干倒了千军万马才来到你身边的。依我看,这样的高考分数线划分方法和录取方法,恐怕不只是千军万马,而且干倒的还都是精锐。
虽然我这么说了,但是我心里也还是支持目前的分数线划分方法,因为没有更好的方法了不是吗?
各省市高考一本分数线由于高考人数的不同,高考试题难以程度的区别,以及各省市录取率的层次不同,在高考分数线的设置上也是有所区别的。那么分数线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呢?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考分数线划定方法
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分数多少,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参与录取。
②各批次院校的控制分数线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文化考试成绩,按略多于某批院校计划录取总数划定的一个“分数”。
达到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录取,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根据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录取过程中将上线人数再按考生所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列,由招生院校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③分批录取的高校的控制分数线
a、提前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这批招生的院校及招生人数都比较少,主要是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学校及专业,其中有本科也有专科,按计划招生数与报考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分数。对于有的院校专业上线人数录取不满,可适当降低分数要求录取。由于这部分人比较少,有时不在社会上公布分数线。
b.第一批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根据规定,按计划招生数与考生数的比为l:1.2来确定。由于分数线的划分是按文史类、理工类(部分省还有外语类)分别划分的,这样就要考虑到志愿兼报等因素,因此分数线确定时并不是机械进行的,而要考虑诸因素的作用。
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下来的
从最理想状况看,一本线应当这样确定:按照当年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人数,将全部考生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排在招生计划数最后一名的考生高考成绩,就是理想上的一本线。
但这毕竟是最理想的状态。实际上,能达到这种理想化的一一对应,刚好填满的状态是基本不可能的。
实际操作中,有考生志愿选择不平衡、志愿填报失误、各种情况的退档、某些高校临时需要扩招、各高校投档比例不一样(有的按某省招生计划数的100%,有的按110%,有的按120%),所以,一本线就不会按最理想化的状态来划分。
实际上,一本线是这样划分的:各省市招考部门根据当年文理科一批次招生计划,扩大一定比例,再结合当年报考人数和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确定一本上线人数,该人数对应的高考分数,就是“一本线”。
高考如何预测高校录取分数线
省控制分数线(省控线/批线)
录取控制分数线是省招考委根据当年全省考生参考人数、高考成绩及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计划等,将全省考生分科类即文科、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根据一定比例分批次按科类分别划定录取考生的最低投档分数标准。
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般是分专业类、分批次确定的。专业类一般分为文史、理工,以及音乐(文、理)、美术(文、理)、体育(文、理)等等,每一专业类又各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等。
文史、理工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只对文化总分作出规定,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则同时针对文化与专业两方面的总分作出规定。
模拟投档线
模拟投档线是省级招生办公室根据学生志愿报考情况模拟进行一批次投档,得出模拟投档线,一般模拟投档会经过2-3轮。
投档分数线(投档线/调档线)
调档分数线是省录取场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平行志愿的第一轮正式投档)中自然形成的投档给院校的最低投档分数。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省录取场根据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计算出应投档数,按相应规则投档后,向院校所投考生档案的最低投档分数就是该校的调档分数线。
❷ 高考的一本线怎么确定的
高考的分数线是根据全省排名(比例)来确定的,也就是“省内竞争”,因而各专省属即便同一张试卷分数线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一本招100个,那么全省第100名的分数就是分数线。但这个不是正好整整的,教育部门会根据统计资料进行商讨,最终确定合适的分数作为分数线,能够使广大考生都能选上符合自己分数的心仪大学。
祝楼主学业进步!
❸ 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如何划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分数多少,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参与录取。
各批次院校的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文化考试成绩,按略多于某批院校计划录取总数划定的一个“分数”。
达到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录取,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根据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录取过程中将上线人数再按考生所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列,由招生院校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❹ 新高考分数线怎么划分
你好。专业录取分数线的意思是这样的。由于每一个专业的录取都会自然形成录取内最容高分、录取最低分,通常将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称之为专业录取分数线,简称专业线。 因此在若干条专业线中同样会有最高分的专业线,或最低分的专业线
❺ 本科线如何划分
A普通类各批划线比例:本科一批不小于招生计划的120%
普通类划线是按各批录取院校招生计划总数的适当比例确定各批控制分数线。
1.本科一批原则上按不小于该批(包括在提前批次中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的院校)招生计划的120%确定分数线。
2.本科二批原则上按不大于本科一、二批(包括在提前批次中执行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分数线的院校)招生计划的110%确定分数线。
3.本科三批原则上按本科招生计划累计数(不含艺术、体育类)的150%确定分数线。
4.高职高专一批原则上按不小于本批及本批之前各批累计招生计划的150%,再加上预计达到分数线不报志愿的因素确定分数线。具体计算办法是:本批累计招生计划×(150%+预计达到分数线不报志愿比例约10%)。
5.高职高专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目前暂不划定,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均可填报该批志愿,待专科一批录取之后再根据报有该批志愿的有效考生人数并按计划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录取控制分数线。
B体育类划线:本科按招生计划的130%确定
体育类本、专科均须划定专业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专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即专业合格线,前期已划定(今年为53分),本科专业的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高出专科专业分数线5分左右确定。
文化控制分数线以专业上线考生为基础来确定,原则上,文化和专业双上线人数:本科按招生计划的130%确定,专科按招生计划的150%确定。
C艺术专业划线:本、专科均按计划数2倍左右确定
专业专科线即已向社会公布的艺术类专业合格线,专业本科线按不大于计划数的4倍确定;文化本、专科划线比例均按计划数2倍左右确定,艺术类本科文化线不低于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艺术类高职(专科)线一般不低于专科二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
D对口招生和专升本划线:专升本按计划数的110%确定
对口招生按考试类别(23类)分别划线,专升本按专业(82个专业)划线,均按计划数的110%确定划线比例。对生源不足、不能满足划线比例的,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设定最低控制分数线。
❻ 高考一本线是依据什么划定的
高等学校招生第一批次本科院校录取线(简称一本线)必然是涉及到具体的省份,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划定:
1、全国第一批次本科院校在该省的招生计划总数;
2、高考后,该省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数量;考生数量总是大于招生计划总数,这是划定录取线的前提。
3、对以上符合条件的考生,按投档分排序,适当扩大比例,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即省控线。
普通类一本控制线确定过程可图示如下:当年高考第一名第二名
.
.
.第n名(n=当年普通类第一批本科招生计划数*适当放大比例(110%或105%))第n名分数即为普通类一本控制线。
❼ 一本分数线是怎样确定的
按考生人数和大概录取比率来的,一本分数线是由省教育厅在高考分数出来后按照全省排名截取一定的人数,最后一名就是一本线。每个省都会确定一定的人数录取一本,只有达到了这个分数或者补录才能录取一本。实际录取时,可能会有轻微的调整,但是只会多,不会少,除非填报人数不足。
一本分数线、本科分数线可以根据往年高考线来预测,只要不是试卷题目难度相差太多,分数线也不会差太多。
(7)本科线是怎么定的扩展阅读:
填报志愿“上线落选”的原因:
一.调档比例因素落选。
招生院校为了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录取过程中,调档人数略多于招生计划数。因此,部分已投档考生会因招生计划限制被高校退档而落选。
二.志愿扎堆落选。
填报某一高校的考生扎堆造成该校调档线比预估的高。考生成绩虽然过了录取批次控制线,却达不到院校调档线,没有机会参与调档而落选。
三.填报志愿过少落选。
考生填报志愿太少(如只填报一个院校志愿),一旦所填报院校落选,没有机会参与同批次其他院校的选择录取。
四.专业志愿填报失误。
一些考生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高校无法满足其填报的专业志愿,被退档而落选。
五.考生的身体条件不符合所填报专业的要求,高校不予录取。
六.相关科目成绩过低。
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了院校调档线,但某一门单科成绩较低,没有达到学校对考生所填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学校不予录取。
❽ 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是怎样确定的
首先,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专业录取分数线是所有考生报考完之后,通过竞争最终录取结束后形成的,录取结束后,录取了这个大学或者专业会有一个数据统计,也就形成的大学和专业对应的最低分、平均分和最高分,同样还有对应的位次;高考报志愿之前肯定是不知道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般是不确定的,看排名的话会较准一点,录取线一般就是满足学校招生计划所提取的最后一个人的分数。比如一个大学在某个省份招十个人,共有十一位同学报了这个大学,但是学校会根据成绩提取前十个人的成绩,第十个人的成绩就是这个学校在这个省的录取分数线。
❾ 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各大学都是如何划定的
通常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根据报考人数,按照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满人数为录取分数线。
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会有区别。